02.26 成人女生適合練誰的行楷字帖?

妳在等誰的相濡以沫


首先,學誰的行楷,與性別並無關係!

若你單純想寫一手好字,荊霄鵬的字是不錯的選擇!

荊霄鵬的字,結構穩,線條活潑,比較大氣,圓筆用的較多,簡單講,以圓代方較多。
縱觀古代軟筆行書作品,幾乎都是以圓筆為主,包括顏真卿行書,無一例外。

因為行書是講究自然書寫的,行書的自然書寫,就少不了圓筆,不信,大家可以觀察書寫速度與圓筆間的關係。

相對而言,硬筆行書的方筆與圓筆更容易均衡,當然,這只是我的陋見!

硬筆行書的方筆,可以簡單的理解成線條的犀利,堅挺!


方筆與圓筆,犀利與靈動,可以看成是一對矛盾,卻也是國人中和審美使然。

而以圓代方,更是快寫的需要,日寫萬字的趙孟頫,圓筆也用的較多,當然,晚年的趙,方筆與圓筆的用筆就更為均衡了。

若是想寫行書作品,也可以學趙,荊霄鵬老師行書不少也取法的趙孟頫。


須知,過於追求圓筆,則易滑膩;而過於方筆,卻又易呆滯,且寫著累。


現代行楷就學荊,古代就學趙、王。沒錯!


行書一點通


書法是一種很個性化的文藝實踐。成年女性練誰的碑帖,這要看基礎了。如沒有楷書基礎,建議從歐體入門,《九成宮》即可。歐體結體嚴謹端莊、運筆輕靈秀美,是唐楷第一。有了楷書基礎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發展行楷,臨摹薛稷一段時間,基本上就成形了。願意挑戰的,不妨試試宋徽宗的瘦金體,很有難度,但形若春風扶柳、婀娜多姿,甚合女性身份和審美。帖有宋徽宗《穠芳詩》《千字文》等。如瘦金體配工筆畫,則錦上添花了!當然,習字是一種很個性化的藝術活動,最終往哪個方向深入和發展,還有看個人喜好。有的女性在楷書練習到一定功底後,會往漢隸發展,《曹全碑》、《史晨碑》都是不錯的選擇。以上我說的主要是纖巧秀美一派,有的女性朋友喜歡雄奇偉岸的美感,最終寫出不讓鬚眉的行草、狂草的,也大有人在,譬如周慧珺的行草。


旁觀者之2018


根據我的想法,簡單的說一下。其實寫字對人們來說,練字只是一部分,更大的因素取決於天分,並不是說寫字不好看就練不好。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通過漢字可以大致的看出一個人是優柔寡斷還是雷厲風行,字體和秉性關係還是很大的。

我們在改變不了自己秉性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大量的臨摹來保證漢字所說的橫平豎直。如果想練習好的行楷,我個人建議還是先從楷體開始,把基本功做好了才能發揮出行楷的風範,至於行楷的風格,大同小異。

題主在練習的時候也沒必要拘泥於女生的小家碧玉或者大家閨秀,講究個水到渠成就好了。

如果贊同我的觀點,麻煩關注一下,謝謝!


天天心理學


很多女生的字為何寫得象豆腐塊一樣的沒有行書味道,關鍵就在於這裡。大小過於均衡一致了,失去了大部分行書的行走韻味,象人的行走一樣,如果你走得步距一致,你其實是正步走,但我們日常的行走其實是有快有慢,有高有低,還有繞過迂迴,行書跟楷書也是一樣的道理。

實際上真正練行書應該在橫線格而不應該用田字格的。那樣當你脫帖去格後才能顯示出行書的真正味道。所以字庫體方便是方便,但依然還有缺陷,現在市面上賣的那麼多的字帖,筆者以為橫線格字帖且格中個別字體出鋒有超線現象的為上佳,因為這類字帖已經清楚了筆者的這個道理,並且付諸於現實中,如果是田字格行書,多半練出來也是行書味道不足。如果有人把楷書等同於行書去操練。那就更是不科學了。特此做補充。


九一學茶


誰的好看練誰的



阿肯之花


男人和女人在字體上本質上沒有區別的,只是冠上了性別,所以才會以為有區別。其實男人寫的字也會娟秀,女人的字寫得也未必不會豪放,所以練字還是以體為主。建議女性朋友可以多臨瘦金體,在有了瘦金體的筆意後,再臨蘭亭序,這樣會事半功倍。



老康聊國學


楷書可以先學習虞世南或諸遂良的碑帖;及趙孟頫的楷書(趙的楷書帶有行書的筆意)。

也可以一心學習王羲的楷書(主要是小楷:樂毅論等七本碑帖)。

行書也可從王學起。或者學趙孟頫的。應為他的行書範本較多,字體又比較秀氣,適合女士學習。

供參考!選擇靠自己認定!


福新6


其實練書法不分男女,個人以為最好從歐陽詢的楷書練起,歐體字對筆劃結體要求嚴謹,是學習書法的基礎,有了一定基礎後再去臨王義之或趙孟頫的行書,相比趙孟頫的體更適合初學者練習,王義之的筆法變化較多,初學者不易掌握,希望對你有用!


北京中寶齋書畫院



武陵山人201


趙孟頫,文徵明,二者皆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