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語音版」許士廟街西安第一座高層建築就在這裡,文



「語音版」許士廟街西安第一座高層建築就在這裡,文/趙珍 圖/尚洪濤

蓮湖公園西門位於許士廟街中段

  

「語音版」許士廟街西安第一座高層建築就在這裡,文/趙珍 圖/尚洪濤

 許士廟街北口

 許士廟街因建有紀念隱士許由的祠廟而得名。易俗社社長孫仁玉曾定居在許士廟街50號。抗日戰爭時期,中共陝西省委機關刊物《西北》週刊社址也在此。1986年,街南頭建起了西安市第一座16層的高層建築。

許士廟街位於蓮湖路中段南側,南起教場門,北至蓮湖路,長340米,屬於蓮湖區青年路街道蓮湖路第二社區所轄,是蓮湖區重點保護的歷史文化街區。1966年,許士廟街改名紅湖街,1981年又恢復原名。現在蓮湖路上還有一個叫做“紅湖街”的公交站名,指的就是這裡。

街北被蓮湖路“削去”一小半

翻開清末和民國時期的西安老地圖會發現,與西安的老居民區西南城區不同,城西北角內的這片地方,從過去到現在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原先的很多街道不復存在,同時又有許多新的街道被打通。81歲的老住戶雷惠珍老人感慨:“幾十年來,這一帶的變化太大了。解放前沒有蓮湖路,許士廟街北口東邊就是蓮湖公園,沒有路。西邊則是馬神廟巷、蓮壽坊、老關廟(什字),街南原來是郭籤士巷,現在,這些老地名都沒有了。很多人問路,我都說不清,因為我說的都是舊地名。”

1959年,玉祥門到北大街一線被打通,人們拆除了蓮壽坊、小蓮花池,拓寬了玉祥路和王家巷,開拓出一條蓮湖路。寬闊的蓮湖路也斬斷了許士廟街的北頭。雷惠珍老人說:“修建蓮湖路的時候,許士廟街北頭有6座相連的四合院被拆除,所以,現在的許士廟街沒有以前長了,被蓮湖路削去了一小半。”

修建蓮湖路之前,許士廟街本是偏僻的小巷子,附近就有菜地、荒地。蓮湖路的修建則給這一帶帶來了繁華,本來冷清的背街,成了主幹道旁的熱鬧街區。改革開放後,許士廟街的各家各戶紛紛把自己的房子開成門面房,做起了生意,讓這條小街也逐漸融進了蓮湖路的繁華之中。

紀念許由而建“洗耳翁祠”

許士廟街因街道北頭曾有許士廟而得名。西安地名專家葛慧說:“這座廟是為供奉隱士許由而建。我年輕時曾見過廟中的碑文,其上記載,明弘治十年(1497年),在街北段建有許隱士廟,得名許士廟街。廟門原有一副木質對聯,上書‘與堯帝同天日月光輝永在,祀隱士於地山川恩澤長存’,橫牌是‘洗耳翁祠’。”

許由是堯舜時代的賢人,堯在位時,他率領許姓部落活動在今天潁水流域的登封、許昌一帶,這一帶後來便成了許國的封地,他從而也成為許姓的始祖。葛慧在《西安地名文化》一書中寫到,上古時堯王欲讓位給許由(古籍亦說:舜請他出任九州之長),他蔑視做官,聽到後怕玷汙了自己的耳朵,趕忙到河邊洗耳,故被稱作洗耳翁。明朝時西安有個官員不滿當時官場黑暗,便辭官歸裡,修建了許隱士廟,告誡後人不要再做官。清代,不少關中學派的名人以不做官為榮,紛紛到此參拜,廟中香火甚旺。此廟匾額中“洗耳翁祠”四個字就是明末清初的關中大儒李顒所書。葛慧記得,解放後許士廟廟宇倒塌,但門樓尚在,后王家巷拓寬改修成蓮湖路時徹底拆除。

許士廟舊址成為小學堂

雷惠珍老人記得,自從她住在許士廟街起,街北頭的廟宇已經成了小學所在地。清末廢科舉後,各地紛紛建立起新式學堂。清宣統三年(1911),許士廟街設立了初等小學堂,文獻中沒有記載這座小學堂的位置,不過,葛慧認為,這座學堂很有可能在許士廟中,因為清末短時間興辦了很多學堂,大多是改廟宇為教室。文獻記載,民國時許士廟就是學校所在,1931年,改廟中原私立學堂為西安市第六區中心國民學校,1949年改為市立第六區第一完全小學,1951年下半年改為西安市許士廟街小學,由西安市教育局接管,1972年改為蓮湖區蓮湖路第一小學,1980年歸陝西省教育廳直屬,定名為陝西省西安小學。《陝西教育年鑑》中記載,該校在成立初期利用原許士廟廟堂為校址,面積不足兩畝,共有殿廊房十間,學生數十名。改為國民學校後,雖陸續修建了五個大小不一的簡易教室,操場還是利用廟堂院庭和蓮湖公園西北角樹林空地供學生活動。

雷惠珍說:“這一帶很多孩子都曾在許士廟街小學讀書,我的孫子孫女曾就在裡面上學。1959年修建蓮湖路時,許士廟街小學的南半部被拆掉,後來學校改名為陝西省西安小學,地址又向東移,現在是蓮湖路91號。”

鄰近蓮花池居民家井水很甜

除了許由廟和小學,許士廟街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要屬街東的蓮花池了。明初,朱元璋次子朱樉在西安為秦王,依據這裡低窪地勢引水成池,廣種蓮花,取名為“蓮花池”。1916年,這裡闢為公園,稱“蓮湖公園”,可謂是西安歷史最悠久的公園。雷惠珍老人說:“過去蓮湖公園只有東門和西門,沒有北門。許士廟街上的公園西門幾十年一直是老樣子,門口的石獅子、老槐樹,都是過去留下來的。”

因為有蓮花池,許士廟街的井水很甘甜。雷惠珍回憶,許士廟街街東住戶家中的水井都是甜水,過去還有水渠從這裡經過。地名專家葛慧說,明代建通濟渠,引河水進西安城,通濟渠水從西門進城後,過西大街、灑金橋,再到蓮花池,許士廟街靠近蓮花池,這裡的地下水因渠水和池水的滲透,都很甘甜。

今西安許士廟街以西、教場門以北,還是清代陝西巡撫所屬的撫標親軍(系綠營兵)的練兵場地,也是巡撫校閱士兵之地。戊戌變法之後,這裡設撫標隨營武備學堂,後又逐次更名為西安武備學堂、西安陸軍中學堂等。民國時,該教場經常被各種軍事單位或駐軍所佔用,並長期保留著一個大操場,其周圍建有營房百餘間。抗日戰爭勝利後,逐步改為民居。

孫仁玉居住在許士廟街50號

雷惠珍還記得:“許士廟街西曾有一些比較好的四合院,街上有些人家比較富有,民國時據說住過好幾位縣長。”

西安易俗社創始人之一孫仁玉,就定居在許士廟街50號。71歲的孫永寬老人是孫仁玉之孫,他說:“爺爺本來住在後宰門,但他嫌後宰門太嘈雜,於是便在許士廟街購置了一院房產,這所房子的後院就連著蓮花池。從1925年起,直到1934年他去世,爺爺都住在許士廟街。解放後修建蓮湖路時,老宅被拆除。”孫仁玉一生無意為官,潛心教育,先後執教於陝西宏道高等學堂、臨潼橫渠學堂、陝西省第一中學、陝西省女子師範、陝西省第三中學,桃李遍及陝甘兩省。他最為老西安所熟知的,就是和李桐軒等人創建了陝西易俗社,並擔任社長、編輯主任等職,經他手中所編著的戲曲劇本多達177個,在西安的梨園界成為佳話。

此外,抗日戰爭時期,中共陝西省委的機關刊物《西北》週刊的公開社址就在許士廟街。《西北》創立於1937~1938年,1938年1月21日刊發第一期,其刊名由毛澤東親筆題寫。主編是當時的陝西省委宣傳部長,建國後任中共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的歐陽欽。《西北》是16開版本的週刊,發行歷時兩年,出刊50期,發行數量曾達到6000份,是西北地區最有影響的雜誌之一。它宣傳抗日救亡,對於動員、團結抗日力量,推動抗日戰爭的發展,起過極為重要的作用。1940年4月,在國內外局勢緊張的情況下,《西北》出版了第四十九、五十期合刊,並經中央批准正式停刊。

當時雖然是國共合作時期,但中共陝西省委仍然處於地下工作狀態,而公開出版的《西北》則由已經暴露共產黨員身份,並在社會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李初梨,和曾在高校任教的徐彬如二人,分別掛名為《西北》的“編輯人”和“發行人”。所以,當時“西北社”的牌子就掛在李初梨和徐彬如居住的許士廟街15號。據文獻記載,1948年發行的《長青週報》,也在許士廟街。

很多人與“第一高樓”合影

從過去到現在,許士廟街一直是居民區。56歲的老住戶吳燕琴女士說:“我家最早住的是土坯平房,每逢雨天就漏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許士廟街的老平房逐漸拆遷改造,最早拆掉的就是街西南頭的房子,這片老房拆除後,在這裡建起了西安市第一座高層建築。”

蓮湖路第二社區主任田淑利告訴記者:“因為這一帶是傳統的居民區,人口密集,很多居住在平房的老戶,都是一戶人家住一個小單間,所以街道改造時,市上就決定在此建幾座高層的居民樓。”上世紀八十年代,先後有3座16層的居民住宅樓在許士廟街西落成,其中1986年許士廟街2號的高樓最早建成,成為西安市第一座高層建築。

吳燕琴是2號大樓的第一批住戶,從1986年一直住到現在,已經快30年了,她說:“那時候我們這棟樓可有名了,報紙廣播都在報道,轟動一時,很多外地人到西安來,都要到許士廟街來看一看這座高樓,並和這座高樓合影。我們樓上的老戶經常開玩笑,說這座樓以後可能就是文物了。”

2010年,蓮湖區對許士廟街面景觀進行了提升,對居民樓進行了統一的外立面裝修,並拓寬街道,形成了今天的面貌。現在,許士廟街街東有蓮湖公園,街西有陝西省能源技術服務中心(陝西省節能監測中心),除此之外都是居民小區和住家戶。

許士廟街老37號是一個會館

雷惠珍老人解放初曾居住在許士廟街老37號,她還記得這個四合院建得很好,正房是二層樓。她說:“我住進37號院時還很年輕,當時聽老人們說,這座院子曾是一座會館,好像是山西會館。解放後這個院子收歸國有,很多人家搬進來居住,這裡成了大雜院,住了有七八戶人家。我與另一戶人家住在一大間,中間用花格子門板隔開,為了不相互影響,在格子門上糊上報紙,把兩家隔開。我們一家在這裡住了很長時間,雖然老院早就拆除了,不過,我的一代身份證上的住址還寫著許士廟街37號,也算是個紀念吧。”

前幾年還能看到有人用扁擔挑水

58歲的李先生出生在許士廟街西的校場巷(南口連著校場門的死衚衕,上世紀八十年代街道改造時消失),在他記憶中,這一帶居住的大多是城市平民。“過去的許士廟街很窄,街邊上修有排水的小水渠,後來經過幾次改造,才形成現在的模樣。”李先生說,“解放後,街上通了自來水,水龍頭就在街中段,住戶們都要在這裡用水。那時候供水定時,水龍頭平時上著鎖,每到供水的時候,大家都挑著扁擔來擔水。後來很多住戶住進樓房,家家戶戶都通了自來水,但是住在平房的人們還在使用公共水龍頭。前些年街面改造時,自來水接到了各家各戶,街中的公用龍頭被拆除。”

許士廟街南口過去還有一個小廟,後來建成了一戶人家的住宅,廟名李先生已不記得了,不過,“很早時這裡曾有一個雜貨鋪,賣些日用品。”李先生說。

地理鏈接

馬神廟巷:即今勞武巷。南起校場門,北到蓮湖路,西至灑金橋,成倒“丁”字形。明代因巷內有馬神廟而得名,巷中有明代“常平倉”,清為“廣備倉”。1966年改為現名。

蓮壽坊:古蓮壽坊為明清養老院所在地,位於勞武巷、灑金橋之間,建蓮湖路時拆除。後來也指其中的居民小區。

郭籤士巷:即今光明巷。南起廟后街,北至校場門,相傳明代因巷內居住郭姓僉事官而得名。1966年改為現名。

老關廟什字:指現在西北三路和灑金橋的銜接處,蓮湖路從東向西通過,形成什字,因什字西北側原有關帝廟得名,俗稱為老爺廟,過去坊間泛稱這一代為老關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