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大戰略系列」八月風暴行動——日本大陸野望的徹底終結

導語:東亞島國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不僅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更是通過日清戰爭和日俄戰爭一舉成為了東亞乃至東世界島的第一強國。隨著日本野望的過度膨脹,當其與德意結盟並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雖然極盛一時,但最終功虧一簣,不僅喪失了短暫的海上霸權,更是徹底喪失了東世界島陸權並回歸島國身份。而其東世界島陸權轉移的標誌,就是蘇聯對日本所發動的八月風暴行動。


戰前戰略背景

1)中日戰爭與蘇日國界戰爭

1931-1933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中日戰爭就此爆發。日本一路勢如破竹,迅速佔領了滿洲、熱河和察哈爾,並陸續扶持和建立了偽滿洲國、偽蒙疆國,暫時止步於長城。

1935年,蘇聯將其控制的北滿鐵路賣給了偽滿洲國,日本就此控制了南北整條中東鐵路。

1937-1938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中日戰爭步入全面戰爭階段。日本軍隊從北方和海上多面進軍,陸續佔領了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沿海地區,由於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暫時止步於武漢。

為了尋求突破,日本在1938-1939年發動了試探性的蘇日國界戰爭,即以日控偽滿洲國和蘇控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形式進行一場邊界非正式戰爭,但是日本卻陸續在張鼓峰、諾門罕戰役戰敗,隨即放棄了北上戰略,決定實施南下戰略。

「大戰略系列」八月風暴行動——日本大陸野望的徹底終結

1939年 諾門罕戰役

2)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日本東世界島陸權的巔峰

1940-1941年,由於法國被日本的盟友德國佔領,日本乘機佔領了其在遠東的法屬印度支那,並與泰國簽訂了《泰日攻守同盟條約》。

1941-1942年,日本正式實施南下戰略,陸續發動珍珠港戰役、馬來亞海戰和第一次印度洋空襲,在稱霸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同時又逐步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

雖然日本曇花一現的海上霸權陸續在珊瑚島、中途島、瓜達爾卡納爾、菲律賓海和萊特灣海戰中被摧毀殆盡,但是也促發了日本於1944年發動的豫湘桂戰役,將日本和東南亞在大陸上聯結起來,也讓日本在該年達到了東世界島陸權的巔峰。

「大戰略系列」八月風暴行動——日本大陸野望的徹底終結

1944年 大日本帝國

但是,本土已經完全暴露在美國面前的日本已經是窮途末路。當美國於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的第三天,蘇聯為了不讓美國獨佔遠東利益,按照《波茨坦公告》的協議對日本發動了八月風暴行動,這場東世界島陸權的決戰就此爆發。

「大戰略系列」八月風暴行動——日本大陸野望的徹底終結

八月風暴行動地理位置


戰役基本信息

1)時間:1945年8月8日-9月2日

2)地點:東內蒙、滿洲、北朝鮮、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

3)統帥:遠東軍司令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蘇)VS 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日)

「大戰略系列」八月風暴行動——日本大陸野望的徹底終結

4)兵力:1,500,000人(蘇)VS 960,000(日)


戰時戰略分析

8月8日,蘇聯突然對日宣戰,並分別從西線、北線和東線向日控偽蒙疆國和偽滿洲國發動了突然襲擊。

1)西線蘇軍進攻

在西線,蘇聯後貝加爾方面軍由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率領,向偽蒙疆國和偽滿洲國西部進軍。

「大戰略系列」八月風暴行動——日本大陸野望的徹底終結

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

後貝加爾方面軍主要包括以下軍隊:

  • 第17集團軍
  • 第36集團軍
  • 第39集團軍
  • 第53集團軍
  • 第6坦克集團軍
  • 第12空軍集團軍
  • 蒙古機動騎兵團

其中,除了第36集團軍協同遠東第2方面軍進攻哈爾濱和齊齊哈爾之外,西線主力不走北滿鐵路,反而出其不意地穿越內蒙古高原的沙漠和山脈,最終於8月20日攻佔奉天,又在8月22日攻佔旅順和大連。與此同時,第12空軍集團軍迅速空降至各大城市機場。蘇軍的陸空雙重突襲,讓日本關東軍毫無招架之力。

2)北線蘇軍進攻

在北線,蘇聯遠東第2方面軍由馬克西姆·阿列克謝耶維奇·普爾卡耶夫率領,向偽滿洲國北部進軍。

「大戰略系列」八月風暴行動——日本大陸野望的徹底終結

馬克西姆·阿列克謝耶維奇·普爾卡耶夫

遠東第2方面軍主要包括以下軍隊:

  • 第2紅旗集團軍
  • 第15集團軍
  • 第16集團軍
  • 第5獨立騎兵軍
  • 第10空軍集團軍
  • 黑龍江小型艦隊

遠東第2方面軍在第36集團軍的協助下,順利在8月19日和20日攻佔齊齊哈爾和哈爾濱。與西線一樣,第10空軍集團軍也迅速空降至各大城市機場發動陸空雙重突襲,讓日本關東軍迅速崩潰。

3)東線蘇軍進攻

在東線,蘇聯遠東第1方面軍由基里爾·阿法納西耶維奇·梅列茨科夫率領,向偽滿洲國東部進軍。

「大戰略系列」八月風暴行動——日本大陸野望的徹底終結

基里爾·阿法納西耶維奇·梅列茨科夫

遠東第1方面軍主要包括以下軍隊:

  • 第1紅旗集團軍
  • 第5集團軍
  • 第25集團軍
  • 第35集團軍
  • 第10機械化軍
  • 第9空軍集團軍

遠東第1方面軍在空軍的支援之下,迅速於8月16日攻佔牡丹江市,並與遠東第2方面軍、後貝加爾方面軍協同作戰,於8月21日攻佔長春。與此同時,遠東第1方面軍也於8月18日跨越鴨綠江佔領北朝鮮。

「大戰略系列」八月風暴行動——日本大陸野望的徹底終結

1945年 八月風暴行動

4)日本投降

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發佈終戰詔書宣佈無條件投降。

8月17日,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宣佈偽滿洲國滅亡。

8月18日,日本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命令滿洲和北朝鮮(北緯38°以北)軍隊停戰投降。

9月2日,日本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正式簽署投降書,標誌著蘇聯八月風暴行動的最終勝利。

「大戰略系列」八月風暴行動——日本大陸野望的徹底終結

“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日本投降儀式


戰後戰略形勢

1)蘇日東世界島陸權的轉移

蘇聯以傷亡32,000人的代價,殲滅和俘虜了日本678,000人,並滅亡了偽蒙疆國和偽滿洲國、佔領了北朝鮮、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贏得了八月風暴行動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終勝利。

雖然日本依然控制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和東南亞等地區,但是隨著日本的投降,這些地區也正式歸還。從1905年至1945年,日本40年的東世界島陸權就此灰飛煙滅,並轉移至蘇聯手中。

2)蘇聯制霸世界島時代的到來

此時的蘇聯,不僅打敗德國並佔領和控制了幾乎整個東歐地區,同時也佔領了北伊朗,加上親蘇的阿富汗以及各國無產階級政權,蘇聯也成為了雄踞北方、名副其實的世界島霸主,並與美英一起建立了影響深遠的雅爾塔體系,成為了五大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和三大超級大國之一,並在二戰之後逐步開啟了世界大國爭霸的新的時代。

「大戰略系列」八月風暴行動——日本大陸野望的徹底終結

1945年9月2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結語:東世界島陸權再次易主之後,蘇聯繼續保持其地位達半個世紀之久,直到冷戰的結束以及一個東方大國的再次崛起。

(上述圖片除了地圖以外皆來自於網絡或影視,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並予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