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拆遷戶有兒有女又有錢,依然沒人養老?保險公司:為何不用保險?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有一對50來歲的拆遷戶夫妻,因房屋拆遷獲得賠款200萬,夫妻倆給了出嫁的大女兒20萬,給了小兒子180萬,結果到了需要養老的時候,姐弟倆無人贍養老人。


拆遷戶有兒有女又有錢,依然沒人養老?保險公司:為何不用保險?


拆遷獲得財富,沒有想到因財富招來了禍事。看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財富不好好管理,也會適得其反。

每一個成年人的背後都是一個以家庭為單位的組織,每一個成年人都要負擔今天的自己和明天的自己。醫療和養老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2017年山東省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那麼目前有哪些傳統的養老方式呢?

目前的養老方式

託老所

前幾天去一個小區,看到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日間照料”四個大字,當時就心生懷疑,這是一個什麼機構呢?後來跟同行的朋友聊天,才知道其實就是一個託老所,有些失能的老人,請不到護工,子女們只好把他們放到這樣的機構。其實這不叫養老,更多是一種看護,在年齡上更多是75歲以上的老人需要這種照料。

拆遷戶有兒有女又有錢,依然沒人養老?保險公司:為何不用保險?


居家養老

目前企業的退休年齡是男60歲,女55歲,這些人退休以後身體還算健康,可以居家養老。大部分工薪基層的退休人員退休金並不高,所以他們還會力所能及的幫助兒女看孩子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而他們的兒女基本都是中國最苦逼的一代,80後不僅遇到房改,取消福利分房改為商品房,也遇到了二胎政策,國家提倡生二孩,上有老下有小,四二一的家庭結構,使得他們自顧不暇。這種模式下老人的年齡大概在60-75歲,實際上他們勞動一生,退休了也沒有多少自由,想要過上品質的養老生活也是不可能的。

敬老院

現在我們本地幾乎每個鄉鎮都成立了敬老院,我也曾去敬老院做過義工。來敬老院的人,大多數是沒有子女或者獨身一人的。敬老院多是福利性質,費用由鎮政府的財政撥款。可見,有兒女的沒人來這種地方。說是敬老院,其實就是把一些失獨老人集中起來,管吃管住,負責查體,想要出去看看,過品質養老生活根本不可能。

拆遷戶有兒有女又有錢,依然沒人養老?保險公司:為何不用保險?


小結

以上三種養老方式總結起來就是靠別人,靠政府,靠子女,然而靠人是靠不住的,求人不如求己。想要實現品質的養老生活,還要靠自己的提前籌劃。

養老的本質是什麼?

養老就是把年輕時財富的盈餘,拿到未來去使用,年輕時用體力換取財富,年老時用財富換取服務。養老本質上是一種對財富的持有和管理的過程。除了社保中的養老保險,還有什麼能幫助人們籌劃養老呢?商業保險中的年金保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配置年金險養老有哪些優勢

先思考下,用來養老的資金有什麼要求?依我看有這麼幾點,第一安全,這是首位,第二,持續,人沒有辦法預測自己的生命長度,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人還在,錢沒了,第三,穩定,養老金的領取要穩定,不能忽高忽低,這幾點,年金險都具備這些優勢。

拆遷戶有兒有女又有錢,依然沒人養老?保險公司:為何不用保險?


安全性

年金險的安全性首先體現在年金險是一份法律合同,合同上白紙黑字的約定了生存金,滿期金,身故金,受《合同法》的保護。其次體現在監管層面,《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不得解散,即使遇到經營困難,也會指定專門的機構接手,保證客戶的保險權益不受損害。

持續性

年金險大多都是保障終身的產品,年金險從產品形態上是年金+萬能賬戶雙賬戶的模型,即便年金險是定期返還,萬能賬戶也是終身擁有的。實現了活多久,領多久,解決了領取時間的問題。

穩定性

穩定性在一定基礎上是有收益性決定的。沒有穩定收益,就沒有穩定的領取。年金險的收益性首先體現在萬能賬戶上:

1.複利計息

萬能賬戶是按日計息的,然後在月底將每天的收益加起來,成為下個月的本金,再進行滾存,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日計息,月複利,一年滾動十二次。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它的威力甚至超過了原子彈。

拆遷戶有兒有女又有錢,依然沒人養老?保險公司:為何不用保險?


2.不存在收益的折損與中斷

什麼叫收益的折損呢?比如你買理財產品,有募集期,有持有期,還有T+N的贖回期,假如標榜為4.5%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實際上被這些看不見的日期折損了。假如你再去買一份理財產品,那麼收益中斷了,還要經過另外一個募集期,持有西和贖回期,而年金險不會存在這個問題。

小結

年金險其實是一種現金流產品,首先他有專屬性,並且在安全性的基礎上,年金+萬能雙賬戶模型增加了收益性,同時年金險也具有較高的現金價值,保單貸款增加了流動性,如果客戶有短期資金需求,可以快速盤活資金,滿足自己的其他需求。既然是貸款,總要償還,又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從而能保證養老金存的下,留得住,用的著。


開篇說了,拆遷夫妻倆手持200萬現金,依然過不好自己的晚年,實際上夫妻倆不具備財富管理的能力和思維。對200萬資金沒有規劃和安排,反而按照傳統的的思維,提前對財富做出分配,分配不公,導致自己深受其害。

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說:憑運氣賺來的錢,會憑實力虧光。超出我們認知能力的財富都是韭菜,我們每個人都是綠油油的韭菜地。說明持有財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擁有財富,就要對財富進行管理,那麼什麼是財富管理呢?

拆遷戶有兒有女又有錢,依然沒人養老?保險公司:為何不用保險?


財富管理是什麼

財富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是為人服務。既然是為人服務,就應該先問問自己有什麼生活目標。理財就是理生活,大概就來源於此。所以,財富管理,並不是狹義上的通過多少本金換來多少收益,而是通過財富創造和資產配置,有效管理財務資源,實現人生目標的過程。


財富管理需要給財富一個結構,還要結合人的生命週期。不同年齡段的人需求不同,體力不同,配置的產品也不一樣。比如老年人應該以綠色輕資產為主,需要資產有很強的流動性,變現快,因為老人隨時可能用到現金。那麼這對年屆五十多歲的夫妻,應該用怎樣的保險產品來規劃財富呢?

拆遷中年夫妻的保險規劃

陳凱律師說,對於財富,要控制並從中受益,而不是擁有它。

在任何時候,老人和孩子都是弱者,如果再持有大量財富,更會惹人虎視眈眈。一個富有的獨身老人,不得不寫下遺囑把遺產留給保姆,竟然是因為保姆威脅他,不寫就不做飯給他吃。如果是小孩兒呢?後果更是不堪設想。所以,我們需要有一種工具,可以控制財富,並從中受益。

理財的優先級是先規劃醫療費用保險

50多歲,應該屬於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這部分人大都沒有受到保險的眷顧。所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配置健康險,意外險解決因意外導致的醫療費用支出,住院醫療解決因意外和疾病導致的醫療費用支出,重疾險是收入損失補償險,重疾險的理賠機制是達到合同約定的條件就一次性賠付,解決重疾後的康復費用和其他支出。

健康保險的優勢是以小博大,具有槓桿作用,雖然這個年齡槓桿的比例不是很大,但還是應該配置一份,看病總是要花錢的,不買保險是花自己的,買了保險是花保險公司的。你願意花哪個?

拆遷戶有兒有女又有錢,依然沒人養老?保險公司:為何不用保險?


用年金險解決控制陳傳承財富的問題

王辰,清華才子,著名的保險教育家,在某次培訓活動中,王辰老師說他買的年金保險在退休後至少每月領10萬養老金。這個時候,他的兒子會說:爸爸,我替你去領養老金吧,你再不小心磕著。領回來,如數上交,爸爸用不了這麼多,再順手拿出兩萬給兒子,這回肯定是父慈子孝。人在,錢就在,人沒了,錢也沒了,這就是控制。

年金險還有兩個屬性,一個是專屬性,被保險人存活,合同就有效,被保險人身故,合同就終止,還有一個是傳承性,一份保單,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一個人,但受益人必須是有可保利益的他人。那些人具有可保利益呢,父母,配偶,子女。

假如這對中年夫妻拿出30萬解決醫療費用問題,剩餘170萬,每人85萬配置年金保險,夫妻各自當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受益人指定為兩個子女,如果兒子表現好,兒子受益比例多一些,女兒表現好,女兒受益比例多一些,還用擔心兒女不孝嗎?即使是病床前,也會笑語盈盈,祈求老人活的更久。

如果身故了,這部分錢也不會成為遺產,導致兒女對簿公堂,因為保單都是指定受益人,所以說,保單,在特定的條件下,就是一份專業的遺囑,體現了被保險人對身後事情的一種安排。

結語

年金險作為一種長期的理財方式,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特別是經濟下行,利率下降,投資市場風險變大,成為普通老百姓投資的首選。其安全,穩定,持續的優勢,不僅可以用來強制儲蓄資金,還可以用來配置子女教育金和養老金,按照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家庭資產的40%,作為保本升值的錢,應該用年金類產品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