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作為農村教育工作者依照農村環境來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真心還適用嗎?你怎麼看?

Lengyu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學生”這句話適用嗎?不知道題主為什麼把這句話的主題針對農村教育者?

也許在題主看來,這句話中的教好孩子是單指成績嗎?

其實在我看來,不管是農村教育者,還是城市教育者,也許他們的教育環境不同。面對的家長的知識素養也不同,但是學生是一樣的,不管是在哪裡的學生,不管是在哪裡工作的教育者,這句話都適合。

因為作為一名老師的我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裡的教不好,不是單單指成績。

一位老師對一個學生的影響是多層面的,多角度的。也許這個孩子學習能力慢,性格內向,但是在老師的帶領下,他知道了自己的價值不僅僅是考試成績,還有自己價值。比如愛心,樂於助人,他學會了自我肯定。一位老師能給學生帶來這樣的觀念,這位老師就是功德無量的。

也許一個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很好,是有名的學霸。但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他知道學習能力重要,但是做人也很重要。要尊重每位同學,即使他學習很差。

也許孩子來自農村,沒有好的學習環境,但是老師教育他積極樂觀,教育他人人平等,最重要的是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環境,家庭條件都不能阻礙。

也許孩子來自繁華的都市,有好的家庭條件,有好的教育資源。但是,老師教育他,他的一切都來自於父母得奮鬥。他玩學會感恩,夜晚明白屬於自己的還需要自己奮鬥,要珍惜美好的資源。

老師的作用是教書育人,除教課本知識以外,還要教孩子做人。還要教孩子樂觀的心態,教孩子愛自己,教孩子愛他人,教孩子責任感,教孩子,使命感…就如今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時,教孩子熱愛生命,教孩子保護環境,教孩子學習英雄事蹟。不管哪一點觸動到孩子,就是孩子的成長,甚至他的轉折點。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裡得不會教不知道士不是指學習成績,亦或者教養,行為,學習的態度。

正如我上面所說,教育有千面,我是一名農村教師,明白農村的環境,農村孩子的狀況。他們得學習習慣,態度,重視度也許不強烈。但是,用心的老師,用自己的千面影響孩子。

也許老師最終也不能阻止孩子早早輟學,但是也許你的某一句話已根深蒂固植入他的腦海中。也許在他迷茫時,會想起。也許就是一句話讓她堅信,他夢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不妨礙他可以有一個美好的前程,成為一個為社會做貢獻的人。

老師,不是上帝,我們不可能教學影響到每個學生。但是我們要堅信心存善念,挖掘孩子的優點,對於不同的學習能力的孩子,給他們不同的學習目標。最重要的是在他們得內心種下真善美的種子,發現美,欣賞自己得種子。

靜待他們開放的那日。這也是載我看來老師一定能教學學生的原因。


暖萌肉肉


不贊同。

我以前沒當過老師以前,覺得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等我當了老師後,發現,學生與學生之間差異真的天壤之別。

我記得,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一些知識點,簡單點一下,他就能明白,而有些孩子,不管我用哪種方法教,就是教不會。

我自認,已經很和善,很有耐心,儘量站在孩子立場去考慮問題,可能還是我方法不到位吧。

不過,我一般不會以此就認定,這個孩子就是這樣或者那樣。這樣對孩子不公平,雖然有時候我心急,但仍舊相信,孩子有他自己的時間。

只是,我再也不輕易說,孩子教不好都是老師鍋,知道了當老師的不易與無奈。


初中家長必修課


這句話我個人覺得是錯誤的,因為老師都是盡心的教你,但是你不願意學,就比如我以前的老師我不去上學她都來我家好好的跟我說但是我辜負了她我去了又走了,現在在外面幾年想了想當時老師對我真的挺好我學習不好天天打架被叫家長,她都沒放棄過我只是我辜負了她。現在我特別想跟她說句對不起!楊老師!


大佬館點


君山就是一名農村教育工作者,也一直信奉一個觀點:

一個老師在教育學生上,可以找到更好、更適合與自己的方法。即使不能夠教育好學生吧,起碼也能夠運用這些方法,可以讓自己能夠做到轉化大部分人的同時,也能夠明哲保身。

所以,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我認為還是比較合適的。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出自教育家陳鶴琴之口。原本指的是一個老師的教育理想,就是,一個老師應該把教育好學生作為自己的終身追求。

但是,後來這句話被很多人歪解了,變成了對於一個老師教育無能的指責。尤其現在一些領導特別喜歡這句話,每每開會,一提到老師,一遇到問題,就會用這句話來鞭策老師。

大部分老師現在對於這幾句話,估計已經是恨多愛少吧。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理解這句話呢?這句話說的是事實麼?對於現在的學生還適用麼?

對於這些問題,我有如下看法:

1、話是對的,但是指代的對象,我們在理解上狹隘了。

這世界上,確實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剛剛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就如白紙一般,上面要有什麼樣的色彩,那是我們後天又老師加上去的。

但是,我們要注意了,這個老師,就一定指的是學校裡的老師麼?當然不是。這個老師,包括家長、包括孩子身邊的朋友、然後再是我們學校的老師。前兩者對於孩子的影響,說真的,遠大於學校的老師。

所以,一個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是這麼多“老師”綜合的產物。但是,我們卻要求學校的老師,來單方面完成孩子教育轉化的任務,這顯然本身就是錯誤的。

2、對於“好”的標準,我們現在在理解上也有偏差。

什麼叫好?我們現在理解的好是,考試100分、平時乖一點兒、不給你惹事。這是你從應試教育的角度在評價這個孩子。但是,我們有沒有反思過,用一套標準去評判所有的學生,這真的合理麼?

這就好比大象與猴子。你讓大象和猴子比爬樹,大象自然是要輸的。但如果兩者比游泳呢?

很多孩子,他可能根本就不適合讀書,本身生性就好動,你卻強制他坐在教室裡、強制他好好學習,還把這些內容作為“教好他”的標準,那麼,這個世界上,自然就會有教不好的學生。

但如果反過來想呢?讓愛體育的孩子玩體育、讓勞動積極的孩子在勞動中獲得鼓勵、讓活潑好動的孩子去唱歌跳舞。各類人才都按各自的特長去發展,真正因材施教,又怎麼會有教不好的學生呢?

所以,這句話是對的。但是,我們的教育理念其實不對。

3、農村的孩子,也並非無可救藥,但是,一個老師要花在其身上的代價,有時太大,就怕老師花不起。

現在的農村,單親家庭、留守家庭、重組家庭很多。這些家庭的孩子,很難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愛,缺乏家庭教育的支撐,這是他們普遍處於的一種狀況。

所以,老師在教育這樣的孩子時,我的觀點是:不是不能挽救,但是代價太大,一個老師,我怕你花不起。

比如有一個女生。父母離異後,又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那麼這個學生在父母雙方看來,就都是多餘的。常年處在外婆家。到了初中,這個女生經常自CAN、離家出走、甚至是翻牆逃課。後來,她告訴我,她為什麼要這樣。她說,爸媽都不來看她。她想他們了,他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見到他們的面。即使被他們罵幾句,她也覺得幸福。後來,這個孩子休學了。

這樣的孩子。其實我們老師非常清楚,只要給她一個完整的家,她就可能獲救了。但是,請問屏幕前的老師,你真能偉大到給她一個家麼?

而且,這樣的學生,在農村並不是個例。我們救的了一個,但終歸還會有一群。即使我們再偉大,在農村,終歸還會存在教不好的孩子。這就是客觀事實。

結束語:

以上,就是君山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總結一下:

我認為,理論上,“世上確實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但也僅僅存在於理論上。因為這個能教好這個學生的老師,除了在校老師以外,還包括父母、包括他們的朋友;同時,我們的教育評價方式,也限制了我們教好所有的學生。另外,在農村,老師要教育好一個學生,顯然花費的代價將更高。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君山老師


不管在農村,還是在城市,提出這句看似正確無比口號的第一個人,一定是個對兒童心理與成長,對學生教育一無所知的混蛋。

理由如下所述:

一個孩子,能不能教好,不完全取決於老師。

一個孩子從生下來,到進入小學開始啟蒙學習,中間至少有六七年的時間。如果拋開幼兒園時間,至少也會有三四年時間是不跟老師在一起的。

也就是說,三四年的時間裡,尤其是在性格、習慣、品德、表達、接受能力等等各方面綜合素養的養成方面,教師是長臂管轄不到的。準確的說,小學入學之前的六七年裡,家庭教育水裡高低,直接決定了入學之後老師教的好不好。

這個時期孩子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入學以後能不能被老師教好。

顯然,提出這一論斷的人,對於兒童期間孩子的心理和成長環境,父母綜合素質高低等決定性因素一無所知。

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例子。入學之前,各方面教育的好孩子,入學之後很快適應,無論哪個老師教,都會得心應手。也有個別孩子,無論誰教,就是一頭霧水。神仙老師也沒有辦法。

舉個極端例子:找個狼孩、豬孩、猴孩,讓那個提出這個口號的教師來叫叫看?保準讓他半天就抱頭鼠竄,溜之大吉。

提這種漂亮口號的人,大多都是機會主義者,是為了讓領導喜歡高興而做的即興表演。如果你認真了,就會把你累死。

在我們國家,總體教育水平很低。受本科以上教育的人僅佔總人口的5%。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家長,不一定怎麼會從小塑造和教育孩子。準確的說,入學前的小孩子,綜合素質層次不齊,差異很大。就是有一部分孩子,無論如何引導教育,就是不開竅。

別說教師教不好,父母教不好,誰都沒法把這個孩子教好。

這樣的小惡魔一樣的孩子,中外都有,不鮮見。


三月森林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一說出自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雖不知陳老先生是在什麼特定條件和環境下說出此語,但近年來圍繞此語的爭論一直不斷。    

現在的教育教學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學生是有情感的人,不是裝知識的容器,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當今的學生處在經濟社會,競爭時代,他們面對的是挑戰,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怎麼適應社會呢?我感覺現在的學生也在鑽教育的空子,拿著法律當作他們的保護傘,來遮掩他們的缺點錯誤,不能正視自己,不能關注社會,不能吃苦,貪圖享受,好逸惡勞,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擔擔,他們在溫室中成長。 

 

  首先,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作為教育工作者,對超出自己能力和責任範圍的事往往無能為力,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可能地做好自己的事,履好自己的職。一句“沒有……只有……”把所有的教育責任全推給老師,顯然違背教育規律。  

其次,同一個班的學生,接受的教育信息應該是一樣的,但這些信息經過學生自己的詮釋和處理,變成他們各自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後,結果就不大相同,得到的情感體驗也不盡相同,原因何在?除接受能力、智力水平的客觀差異外,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內因,是學生自己,老師的教化只有通過學生的內化才能發揮作用。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過分強調了外因的影響,忽視了內因的決定性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視學生為等待雕塑的作品,只需外部雕琢就能成為藝術品。不能不說這是對教育對象、教育環境的理想化。

  

任何一個學生,他的心智、能力都是動態的,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發展,而且是錯綜複雜的,甚至是無法預知的; 任何一個老師,他的能力,他的教育技巧,他認識和理解學生的能力,他的預知能力,他的判斷能力,他本身的知識,都是有限的,而不是無所不能,可以說教育學生本身就是一個探索和學習的過程;所以作為一個老師,你就無法確定某個學生到底是不是已經無藥可救,即使你用盡你所知道的所有方法都教不好的學生,並不代表已別無他法。你搬不動的石頭,別人未必搬不動;現在搬不動的石頭,將來也不是一定搬不動。愛因斯坦三、四歲了還不大會說話,他父母甚至以為他是傻子;愛迪生小學時也被老師認為古怪,最後被逐出校園。結果他們都成了偉大的人。 

總之,個人認為教學的結果不是有某個因素造成的,而是綜合因素的影響。在農村的教育環境與城市的教育環境有一定的差異,但作為教育者應該盡力而為。人們常說教師這個職業就是良心活,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101個王老師


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但凡當過一線教學的老師都知道這句話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每個娃娃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那是說這句話還差不多。當娃娃到了一定的年齡,尤其是性格等已經基本定型了想要再靠學校教育就能完全改變一個人,難度可想而知。而且比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影響可能更深遠。


我為生活加點糖


做為農村來講,教育工作者普遍教育模式跟不上,現代化教學設備少,甚至沒有,這樣說吧,孩子上學在學校裡學的和考試中的根本就對不上號,有時候考的題目學生根本就不會或者沒有聽說過,在一個就是農村老師的學歷沒有那麼高,教學模式老套,講解上和城裡老師有差距,學生學習興趣低,沒有創新,我個人覺得這題目上的話可以這麼理解,但是過分了,不是老師教不好,而是教學條件差,導致的農村孩子學習不好。


鄉下啊彬


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圓滿具足的。作為一個好老師,不僅僅是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怎麼做人,做好人比有好成績更重要,人對了,做什麼事也肯定有分寸,人不對,學習成績好將來用不在正路上反而是害人害己。現在的冠狀肺炎這麼嚴重,這都是人的問題,所以現在我們國家需要好老師,需要有良心的好老師!


王博士說教育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陳鶴琴老師說的話沒毛病,僅僅只是強教師的責任感而已。有毛病的是把這句話曲解推廣的人,愣是把它當做噎人和抬槓的論據,可氣又可笑。

意思是指學生的成績差歸結於老師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是因為老師的教育無方而使學生得不到好教育方式,學生沒錯,那就是老師教育的方法不當,是這兩句話的本意。

其實,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教育學生應做到“因材施材”、“適材適用”。但現在到了別人的嘴裡都變了,學生不成材是老師沒教好、員工不會做是幹部沒帶好,這是何等的荒唐。 每學生個性不同,雖然教育內容一樣,如何才能使學生一起共同成長?十個手指還有長短,何況是一個班四、五十個學生!要想全部達到教育標準要求是多難!

另外,老師有教育方法的優劣,會教的老師有較好的方法去開導學生,但如果硬將學生沒學懂就怪老師,那是強人所難!

學業有難易、術業有專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員!“因材施教”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