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新世界》,“注水”電視劇典範,我看過的最“慢”的一部


《新世界》,“注水”電視劇典範,我看過的最“慢”的一部

電視劇《新世界》已經播完了,用70集的篇幅講述一個22天的故事,這是我看過的最“慢”的一部電視劇了。堪稱“注水”電視劇的典範。

大家對這部電視劇的評價褒貶不一,槽點很多,比如“一直在奔跑中的徐天”,“表情曖昧,說話半死不拉活兒的田丹”,“鼻炎一直沒好的鐵林”,“片名改成誰是小紅襖”,“不知所云的駱駝和地柏”等等,但這些我都能忍受,唯獨這個“慢”,讓人受不了。如果10分制的話,我給它打5.5分,其中有3分多是因為“太慢”扣的分。

《新世界》故事的開始是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前的22天,講述這22天的事用了69集半,平均3集多一點講述一天的事。2020年1月13日開播到2月20日大結局,前後經歷39天,也就是說,我們用39天的時間看一個22天的事,我們平均等待1.8天,才能看到《新世界》中的日曆往後翻一篇,這種情況我是第一次看到。

有人也在說這部電視劇情節拖沓,有很多沒用的鏡頭和一些不知所云的劇情。40集上下就能說明白的事非要扯出70集,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是演員“限薪令”鬧的,為了能多賺錢,就往劇本中“注水”,可謂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果這種說法是真的,那就太可怕了。想象一下,假如拍個坐高鐵出差的劇情,全程5小時,我們是不是要看半集的“高鐵馳騁”?我認為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低,想鑽政策的空子很難。

古人是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以才有了詩詞成語,五言七言絕句,四字成語,短短几十字,描述大千世界,一語千年。而現在的人呢?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幾個字能說明白的事,非要“注水”到幾百字,甚至上千字。當今,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實屬讓人悲哀。究其原因,不想過多討論。胸無點墨無底蘊,譁眾取寵騙流量。

扯的有點遠了,《新世界》既然能拍成電視劇,說明編劇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只不過這兩把刷子換成了兩支特大針管。現今很多的歷史題材都被挖掘出來,拍成影片,剩下的題材不多了,好容易抓到一個,就要大書特書一下,故事情節單薄不要緊,可以“注水”讓它外表看著豐滿些。

《新世界》慢,慢的讓人抓狂,想想當年的《西遊記》,25集的篇幅講述了800多年的故事,其中用一首歌曲就帶過了大聖受難的五百年,這節奏多快。這樣一比較,《新世界》確實是電視劇中慢節奏的典範了。

《新世界》的故事不錯,但希望編劇能夠重新的修改一下,去掉那些“注水”的環節,把你的針管換成剪刀,不然,這部電視劇恐怕連重播的機會都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