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果崇禎沒有殺袁崇煥,袁崇煥帶著他的關寧鐵騎能延續大明朝嗎?

帥氣的小君菌


首先袁崇煥此人在歷史上是非常有爭議的,因為崇禎皇帝下令把他千刀萬剮,至於他是不是民族英雄?應該不是,頂多是一個勇將罷了。私自殺害抗清名將毛文龍是人生一大敗筆。所以以此性格,即使崇禎皇帝不殺他,他也難以延續大明的命運。


馬高的浙漂生活


如果崇禎沒有殺掉袁崇煥,皇太極是永遠也滅不了明朝。實戰已經證明,努爾哈赤、皇太極都不是袁崇煥的對手,就更不用說多爾袞了!下面看看實戰的經歷吧。

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親率十三萬大軍,號稱二十萬,圍攻明朝關外要塞寧遠城(今遼寧省興城市)。明朝兵部尚書孫承宗嚮明熹宗舉薦兵部主事袁崇煥,明熹宗讓袁崇煥到國庫領取二十萬餉銀,命他負責督率關外所有的明朝軍隊。

袁崇煥到了關外,在寧遠城建起三丈二尺高,二丈寬的城牆,裝備了各種火器、火炮。兵部尚書孫承宗還派了幾支軍隊分別駐守在寧遠城的錦州、松山等地,與寧遠城互為倚角,互相支援。


不久,努爾哈赤帶領後金軍浩浩蕩蕩的到了寧遠城下,架起幾百個用樹木做的長几十米的攻城梯子,冒著明軍的滾木石頭、炮火和箭雨,猛烈攻城。明軍是奮勇殺敵,後金軍是倒下一批,又爬上來一批,情況十分危險,袁崇煥站在寧遠城的瞭望塔裡揮無著令旗,下令明軍的火炮開炮,只見幾團火焰,幾聲炮響,後金軍被炸得血肉橫飛,潰不成軍。

第二天,努爾哈赤親自督戰,集中優勢兵力大舉攻城。袁崇煥在寧遠城高高的瞭望塔裡,冷靜沉著指揮。等後金軍集體衝鋒時,他命令幾門火炮同時開火,這樣一來後金軍是死傷無數,寧遠城下後金軍是被炸的狼哭鬼嚎的,都不聽督戰軍官的指揮,紛紛逃跑。在後面督戰的努爾哈赤也受了重傷,下令全軍後退。

袁崇煥看見後金軍陣形大亂,馬上就命令關寧鐵騎衝出城門,明軍騎兵將士們揮無著砍刀,在後金軍的隊伍裡反覆的衝殺,一直把後金軍追出去近四十多里,才凱旋而歸。

努爾哈赤英雄一世,在大草原上是所向無敵,沒有想到竟然在小小的寧遠城下栽了跟頭,他是又氣又恨,是毒火攻心,加上傷勢嚴重,沒幾天就死了。

努爾哈赤死後,他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接替了他,做了後金的大汗。公元1627年,明熹宗死去,他的弟弟朱由檢即位,這就是明思宗,也叫崇禎帝(崇禎是年號)。

後來皇太極和袁崇煥打了幾次惡仗,皇太極是屢戰屢敗,他知道寧遠城防守嚴密,自己真的不是袁崇煥的對手,於是繞開了寧遠城,率領二十多萬大軍攻打河北,直撲京城。

袁崇煥馬上就帶領大將祖大壽和何可綱等人率領軍隊前去攔截,但是已經完了。皇太極已經到了北京城下,這時魏忠賢的餘黨紛紛造謠,說袁崇煥縱容後金軍,這次後金軍是袁崇煥引來的,袁崇煥想憑此威脅朝廷和後金議和。

崇禎帝是生性多疑,流言聽多了心裡就沒有底了,開始胡思亂想了,對袁崇煥產生了疑心。皇太極打探到這個消息,就用了一個反間計。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的崇禎皇帝居然相信了,後來崇禎帝把袁崇煥抓起來下了大牢,並且給活活的剮死了。

可憐袁崇煥對大明是忠心耿耿,最後是壯志未酬身先死,如果袁崇煥不被冤殺,他帶領的關寧鐵騎肯定能打敗皇太極的後金軍。可是歷史沒有假設,袁崇煥一死,大明的氣數已盡,再沒人能扭轉乾坤了。


隱者康司馬


引言

許多人認為明朝是農民起義推翻的,實際上明朝滅亡始於1642年結束的松錦大戰。因為松錦大戰中明朝戰敗,洪承疇率領的13萬最精銳的軍隊在遼東全軍覆沒,此後明朝無力鎮壓農民起義軍,緊接著1644年農民起義軍就很輕易的就打進了北京。假如松錦大戰有袁崇煥來指揮,明朝就不會敗的那麼慘,明朝也就不會迅速滅亡,甚至有可能翻盤。

那麼明朝是怎麼在松錦大戰中失敗的呢?

1640年皇太極率軍圍困錦州,錦州守將祖大壽嚮明朝求救,明朝派出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的八鎮總兵(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共13萬人的軍隊去援救,明清雙方對峙一年多,雙方互有勝敗,這時候明朝因13萬兵馬耗費太大,崇禎帝要求駐紮在寧遠的洪承疇去錦州同清軍決戰。洪承疇走到錦州外圍的松山時,被清軍圍困,洪承疇安排八鎮總兵突圍,結果大同總兵王樸不聽號令,擅自提前行動,導致八鎮將帥各自逃散,洪承疇率領剩餘1萬多人退守松山,被清軍圍困半年多。洪承疇在松山等不到明朝的援軍,最終向清軍投降。松錦大戰以明朝的全面失敗而告終。

洪承疇對軍隊的掌控力低於袁崇煥

洪承疇缺乏對軍隊的統帥力。松山之戰中失敗一個的原因是,洪承疇安排八鎮總兵突圍時,大同總兵王樸率先逃亡,導致全軍大亂。從這個事件中我們看到洪承疇缺乏對軍隊的掌控力。原因是洪承疇長期在關內鎮壓農民起義軍,在關內洪承疇的戰績輝煌,但農民起義軍比清軍的戰鬥力稍微遜色,且洪承疇擔任薊遼總督以來與清軍沒有打過戰,,在遼東並沒有立下顯赫的戰績,這就使得遼東將士缺乏對洪承疇的信賴,平時還沒關係,到了關鍵時刻就會出亂子,比如洪承疇被圍在松山,導致了王樸先逃,全軍大潰。

袁崇煥就不一樣了。袁崇煥是關寧防線的參與者、締造者,且在遼東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州大捷,清軍最優秀的統帥努爾哈赤、皇太極都在袁崇煥手中慘敗,這樣的經歷就鑄造了遼東將士對袁崇煥的崇拜,相信袁崇煥的指揮能力,相信袁崇煥會領導將士們走向勝利,尤其是到了突圍的關鍵時刻會起到決定性作用,且袁崇煥的軍法非常嚴酷、之前僅僅作為一個監軍就敢殺掉畏敵的將領,沒有一個將士敢於私自逃跑。

洪承疇與遼東將領的配合不如袁崇煥

洪承疇與八總兵,尤其是遼東籍將領關係不是很密切,比如在錦州被圍之後,守將祖大壽要求洪承疇慢慢進行援救,以防中埋伏,洪承疇一開始採取的是緩進的戰略,後來在朝廷的催促下,迅速趕到松山,結果被皇太極打敗。說明洪承疇和祖大壽在戰爭中沒有有效配合,原因是洪承疇一直是在關內,擔任薊遼總督才一年多,對遼東不是非常熟悉,對遼東將領也不熟悉。

袁崇煥的仕途的輝煌就是在遼東,假如一直到1640年他都是薊遼總督,那麼他在遼東已經將近二十年。在遼東,袁崇煥從寧遠城的守將到遼東巡撫再到薊遼總督,祖大壽等這些遼東籍將領一直在他手下,將帥配合取得了許多勝利,打了很多硬仗,部下對袁崇煥非常信服,信任。將帥配合比較密切,不會出現向松錦大戰那樣自亂陣腳的局面。

洪承疇的後勤保障不如袁崇煥靈活

松山之戰失敗的另一個原因是明軍13萬人在前線一年多,花費太大,所以崇禎帝催促洪承疇出兵決戰,轉守為攻,結果導致慘敗。說明洪承疇沒有很好的踐行“以遼土養遼人”的策略,松山之戰時明軍對朝廷錢糧的依賴比較大,不能從遼東本地得到有效的補給。

袁崇煥奉行“以遼土養遼人”的戰略。在遼東進行屯田耕種,雖然還需要朝廷的接濟,但是依賴性相對比較少,假如由袁崇煥指揮松錦大戰,當朝廷財政吃緊時,完全靠遼東的給養也能堅持一段時間,就不會出現洪承疇那樣被動的轉守為攻了。

洪承疇的不多是一種混合型的部隊,袁崇煥的軍隊是以關寧鐵騎為核心,這樣兩種不同的部隊各有利弊

松山之戰失敗的最後一個原因是洪承疇所率領的軍隊是來自各個地方的精兵。比如王樸率領的大同兵,洪承疇自己率領的“洪兵”,還有原孫傳庭的“秦兵”,這些軍隊都是是非遼東籍的,這樣的軍隊編組有利有弊,利是軍隊的裝備好、戰鬥力比較高,弊是非遼東籍士兵沒有沒有保衛桑梓的意識,總認為是替別人大戰,打勝戰還好,打敗仗就是徹底的大敗仗,比如王樸率領的大同兵在危急關頭率先逃跑,就是典型的例子。

袁崇煥主張“以遼人守遼土”,所以打造出一支戰鬥力特別高的部隊“關寧鐵騎”,這支部隊不僅僅因為是裝備好,更因為都是遼人,守土的決心特別大。當初袁崇煥靠著幾千人在寧遠能打敗努爾哈赤,就是靠著遼東籍的士兵,而洪承疇率領這麼一隻混合型部隊,人數多,說明他的底比較虛,需要靠人多壯膽子。

結語


綜合以上我們的分析,洪承疇的這支八總兵、13萬人的軍隊,最好的統帥是袁崇煥,因為袁崇煥有戰績、有履歷、有戰略。在松錦大戰中袁崇煥就是沒有取得勝利,也不會像洪承疇那樣全軍覆沒,就不會導致後來孫傳庭在鎮壓李自成起義時缺乏精銳部隊而失敗和明朝的滅亡的局面出現。

假如崇禎沒有殺袁崇煥,在松錦大戰中袁崇煥是薊遼總督,派洪承疇和孫傳庭去鎮壓李自成和張獻忠,用遼東將士守遼土,用洪承疇的“洪兵”和孫傳庭的“秦兵”鎮壓農民起義,雖然不敢說一定能扭轉乾坤,但是一定能維持均勢態勢,等到清軍再過上十年,猛人皇太極和多爾袞去世,清軍八旗兵的戰鬥力退化時,大明朝就能打敗清軍了,比如到了順治時期,大西軍將領李定國曾經打敗、殺死清朝的兩個八旗王爺。所以崇禎殺掉袁崇煥導致了後來明朝一系列的悲劇。

我是@麒麟閣論史,喜歡我就關注一下,留下您的觀點。


麒麟閣論史


袁崇煥志大才疏,平臺召對時向崇禎保證五年平遼,因此崇禎不斷下放權力給他,他逐漸將關寧鐵騎軍閥化,將金軍平到北京城下,因此,袁崇煥必死。

即使不殺袁崇煥,袁崇煥會繼續清除異己,逐步掌控對明朝北方所有部隊的控制,崇禎有被架空之虞。

袁崇煥的禦敵策略是不斷築堅城憑大炮據守,一路築城到盛京。但是,明朝當時窮的叮噹響,很多軍人常期欠餉,形如乞丐,哪有錢給袁崇煥不停的築城?

所以,即便袁崇煥不死,對內威脅中央,不斷要權要錢,對外不敢野戰,不顧國力不斷修城,沒等他修到盛京,崇禎早就被農民起義推翻了!

因此,糾結袁崇煥沒有意義。明末的問題根本不是軍事上的問題。一直到崇禎17年3月19日(1644年4月25日)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大明國滅,後金仍然只是在遼東發展,而山海關仍然掌握在明軍的手裡。

遼東只是大明公司倒閉的導火索,而非根本原因所在。

大明公司的破產,因素很多。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大明的體制年久失修,出了問題。”世兵制”和“衛所制”的衰亡,導致了大明的軍隊事實上淪為各種利益團體,而失去了基本國防功能。為此大明不得不借鑑“平倭”經驗,發展募兵制和徵兵制,從而不但使得軍隊私有化,而且還增加了朝廷當然用兵成本,使得本身就被“世祿制”拖得不堪重負的大明公司更是雪上加霜。最終導致了錢沒少花,但軍隊更傾向於“聽調不聽宣”。

但是袁崇煥的死,使得遼東軍隊“自保”傾向愈為嚴重,使得朝廷對遼東軍隊徹底失去鉗制手段。

遼東軍隊種的代表”關寧鐵騎”就是一個利益集團。由於其邊防的重要性,他發展成為一個遊離於大明軍事體制之外的一個怪物。”關寧鐵騎”的前身(或母版)是李成梁的遼東鐵騎。

為了提高戰鬥力的需要,這支部隊享受著各種特殊待遇,比如雙餉;比如戰利品按等級分紅;比如收復的遼土的重新分配。使得這支部隊善打硬仗、苦仗。成為實力可以與八旗部隊相抗衡的軍隊。因為對於“關寧鐵騎”而言,打仗意味著不是單純盡義務,而是創收的必要手段,有了這層利益關係,朝廷想用”關寧鐵騎”沒有那麼順手了。

而當袁崇煥督師遼東的時候,在遼東的明軍事實上大都處於私人軍隊性質,而且派系關係複雜。袁崇煥首要做的事情就是整頓遼東的各支部隊,使得各支部隊都完全聽命於袁崇煥個人。

在這個過程中,擅殺毛文龍,設計陷害趙率教,炮打滿貴,都是出於這個邏輯。袁崇煥就是想要成為遼東乃至北方邊軍的事實上的統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事實上這個邏輯的出發點也沒有錯,如果你無法使得自己的手下的軍隊令行禁止,你又如何保證自己有能力打敗皇太極?

但是袁崇煥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他不懂得,在自己做事的過程中取信崇禎,反而一連串的舉動,使得君臣之間嫌隙叢生。

崇禎2年(1629年)10月,皇太極率數萬清兵繞道蒙古,避開關寧錦防線,直奔京師而來。這導致了崇禎對袁崇煥當然信任蕩然無存。

當著祖大壽和滿貴等人的面,崇禎下令將袁崇煥打入死牢的時候,就註定了祖大壽日後的降金。

而崇禎最終要殺袁崇煥,事實上更可能是因為除開袁崇煥沒人能“追回”關寧鐵騎。大明的天子調不動大明的軍隊,而一個死囚在獄中僅憑一個手札就可以“叫回”關寧鐵騎。

這不只是面子問題,更是深深的恐懼。

崇禎年間,大明王爺近二十萬,佔據大量良田,不僅不交稅,還從朝廷拿俸祿,佔國家財政的20%以上。

由於美洲印弟安人大量死亡,植被因此大範圍的恢復,導致氣候變冷,俗稱小冰河時期。

明朝北方農作物因此大量減產,災民遍地,政府又無力救災,於是災民變流民,流民變流寇,政府又加稅練兵鎮壓,導致農民雪上加霜,民變更多,惡性循環。

後金農業大量減產,牲畜大量凍餓而死,尤其是冬天,更是難以為繼,不得不南下搶劫明朝過冬。為了應對金國,明朝又加徵遼響,導致民不聊生。

由於山西農民去內蒙墾荒,帶回了鼠疫,很快傳遍明朝北方數省,進一步消弱了明朝的財力、軍力與國力,加重了北方的混亂。

荷蘭控制了對華貿易線,不僅自己不用白銀與大明交易,還不準西班牙與葡萄牙用白銀與大明交易。

日本於1640年禁止白銀外流,成為壓垮大明財政的最後一根稻草,大明通貨緊縮,處處缺錢,無錢賑濟災民,也無錢練兵,更沒錢修城,換言之,大明是窮死的。

綜上,糾結於袁崇煥無意義,袁崇煥害死滿桂、趙率教與毛文龍等人,毀掉大明長城。五年平遼,欺君罔上。將明朝鉅額軍餉堆積出來的關寧鐵騎軍閥化,其罪當誅。凌遲處死,死得不冤。



當代曹植


清朝入住中原走了狗屎運,只有崇禎稍微給力點,帝國不會覆滅,和袁崇煥關係不大。

我最不願意看明史,知道為什麼嗎?就是崇禎一首好牌打的稀巴爛,崇禎這麼勤政還導致大明覆滅,我個人認為笨蛋越努力危害越大,還不如老實待著,女真只有十幾萬的兵馬,佔地面積小,和大明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滿清能入住中原實屬運氣。其運氣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崇禎帝能力不高,還喜歡猜忌,把一幫有能力的大臣弄的是死的死,降的降,其聰明他人一看誰替崇禎賣命,誰沒有好下場,破北京城的時候根本沒有勤王的。

二、自然災害,農民起義。崇禎也是夠背的,遇上連年大旱,顆粒無收,農民揭竿而起,李自成為代表的起義軍拖垮朝廷。其實李自成也沒有想破北京城的意思,他只想讓崇禎封王,可是遲遲得不到消息,就稀裡糊塗的把北京城給破了,若是崇禎利用李自成火併努爾哈赤,他做漁翁之利也未嘗不可。朱家皇帝個個骨頭硬,死也不願封異姓王,李自成進了北京城,順便霸佔了陳圓圓,吳三桂倒戈。

三、李成梁擁兵自重,養虎為患。努爾哈赤軍事才能是李成梁一手調教,八旗騎兵也是仿製李成梁的軍隊建立的。李成梁一己私心,為大明埋下隱患。


饕餮中國


大家好,我是“遼寧有歷史”。

雖說歷史沒有假設,但,我們可以沒事的假設下歷史,活動活動大腦。

首先,就這個問題,我來表明下我的個人觀點:如果崇禎沒有殺掉袁崇煥,袁崇煥能在一定時間能延期明朝的滅亡,但時間不會太長。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

第一,袁崇煥鎮守的寧遠一帶是關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清軍在此不能通關併入關,那麼,清軍就不能對明朝取而代之。所以,這也是說為什麼會一定延續明朝時間的原因。

第二,不能延期太久的原因,是因為明朝還要面對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其實,崇禎皇帝上吊自殺並非僅僅因為清軍的虎視眈眈,而是因為李自成已經攻入北京。即使袁崇煥在寧遠一帶拖延了清軍,但明朝全力對付李自成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所以,延續時間是不會很久的。

第三,一個國家的國運並非一個人就能改變的。崇禎皇帝並非一個昏君,那為什麼明朝會毀滅在他的手裡呢?這是因為“國運”二字。當國運註定一個朝代滅亡是沒有人能夠阻擋的,這也是要“順勢而為”而不要“逆勢而動”的核心意思吧。





遼寧有歷史


延續不了。首先,明朝不是亡於滿清,而是亡於農民起義。袁崇煥能守住遼西屏障,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增加他的權力,讓他鎮守整個北邊,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的能力也僅限於此,已經達到極限了,讓他同時兼顧內憂外患,他分身乏術,力難從心。

袁崇煥是一位優秀的大將之材,戰術非常厲害,但不是帥才。存在侷限性,只能在局部有所作為,不具有統籌全局的能力。處理不好毛文龍的問題,對毛文龍的戰略牽制作用不夠重視,足以說明袁崇煥的戰略高度是不夠的。

如果孫傳庭不被罷免,不死於非命,明朝是會延續一段時間的。孫傳庭是李自成的剋星,袁崇煥是滿清的剋星,這兩個人一個向西推進,一個向東向北推進,大明勝利有望,甚至是指日可待的。但是非常不幸,兩個應時而生的,挽救大明的國家棟梁,都被自己的領導給解決掉了。《明史》說的明白,“傳庭死,明亡矣”,就是說孫傳庭一死,就再也沒有人能阻擋住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步伐。

明朝的末代皇帝,失誤實在是太多太多。剛接手的時候,形勢還是很不錯的,雖然問題很多,但總體實力仍遠強於對手。然而在一番勤政之下,形勢變得每況愈下。《尚書》和《周易》都非常強調“天佑有德”,如果天子失德,他的天命隨時都會終結,隨時會被革除。天啟的時代,就不斷地殘害忠良,到崇禎的時候,更加嚴重,把國家的中流砥柱一個個的都給清除掉了。天啟的時候,如果熊廷弼不被撤職,努爾哈赤連瀋陽都進不了,要威脅京師那就更不可能了。熊廷弼就是有這個能力,而袁應泰就是沒這個能力。

雖說有志者事竟成,但崇禎卻是志有餘而事不成,因不勝其任而當了亡國之君。其實京師陷落的時候,應該轉移撤退,保住有生力量,這是最起碼的戰場應變。這點應變都沒有,那對軍事是一竅不通的,說明真的是不能勝任。

袁崇煥在不在,或其他人在不在,都不是關鍵。關鍵是,只要崇禎皇帝在,大明就必亡。正如《孫子兵法》所說的,“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必敗”。


秦客逸民


如果崇禎沒有殺袁崇煥,袁崇煥帶著他的關寧鐵騎能延續大明朝嗎?應該說很難!問題的關鍵,不在關寧鐵騎的戰鬥力是不是強悍,也不在於袁崇煥是否具備優異的指揮才能。

而在於崇禎時代的明朝,因為腐朽而導致根基動搖,明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危急時刻。外有強敵虎視中原,內有義軍攻城掠地。而崇禎既想阻擋清軍於關外,甚至還想要奪回遼東,又想消滅農民起義軍!

長期的兩線作戰不僅已經掏空了明朝的國庫,而且還使明朝透支空了國力。在這種天下糜爛至極,而朝廷內部又黨爭不絕,君臣之間也無法齊心協力共渡時艱的困境下,明朝大勢已去,其統治的崩潰已經是難以挽回的了!

在這種整體環境下,又怎能指望僅憑袁崇煥的關寧鐵騎,就能夠發揮出挽狂瀾於既倒作用呢?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而且其能力是否能夠得以充分發揮,也要依賴於大局是否有利!大局若有利,自然可以發揮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局若不利,則有可能竭盡所能也於事無補!


北疆同心


在明朝末年,袁崇煥作為遼東地區的軍事主官來說,還是有十分高超的軍事領導才能的,在對付以騎兵為主要軍事力量的後金軍隊,他的以炮護城,以城護軍的作戰思想還是十分先進的,避免了與後金軍隊野戰爭鋒,炮擊中傷努爾哈赤獲得寧遠保衛戰勝利,創建少有強悍的關寧鐵騎,使得明末漢人騎兵部隊可以與後金不分伯仲,可見袁崇煥卓越的軍事才華和領導才能 ,但是這都是戰役層面主官具有的亮光,在戰略層面是一個王朝根本的興衰沉浮,明末宦官專政,國庫空虛,天災頻繁,加上關內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和關外滿清興起的兩線作戰,對於風雨飄搖的明王朝更是沉重的打擊,大廈傾覆是明末幾十年及百年的弊病積累,非一軍一將可以決定的,即使崇禎不殺袁崇煥,恐怕明王朝的覆滅也無法避免了……



哎古孫社長


糾結袁崇煥沒有意義。明末的問題根本不是軍事上的問題。一直到崇禎17年3月19日(1644年4月25日)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大明國滅,後金仍然只是在遼東發展,而山海關仍然掌握在明軍的手裡。

遼東只是大明公司倒閉的導火索,而非根本原因所在。

大明公司的破產,因素很多。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大明的體制年久失修,出了問題。”世兵制”和“衛所制”的衰亡,導致了大明的軍隊事實上淪為各種利益團體,而失去了基本國防功能。為此大明不得不借鑑“平倭”經驗,發展募兵制和徵兵制,從而不但使得軍隊私有化,而且還增加了朝廷當然用兵成本,使得本身就被“世祿制”拖得不堪重負的大明公司更是雪上加霜。最終導致了錢沒少花,但軍隊更傾向於“聽調不聽宣”。

但是袁崇煥的死,使得遼東軍隊“自保”傾向愈為嚴重,使得朝廷對遼東軍隊徹底失去鉗制手段。

遼東軍隊種的代表”關寧鐵騎”就是一個利益集團。由於其邊防的重要性,他發展成為一個遊離於大明軍事體制之外的一個怪物。”關寧鐵騎”的前身(或母版)是李成梁的遼東鐵騎。

為了提高戰鬥力的需要,這支部隊享受著各種特殊待遇,比如雙餉;比如戰利品按等級分紅;比如收復的遼土的重新分配。使得這支部隊善打硬仗、苦仗。成為實力可以與八旗部隊相抗衡的軍隊。因為對於“關寧鐵騎”而言,打仗意味著不是單純盡義務,而是創收的必要手段,有了這層利益關係,朝廷想用”關寧鐵騎”沒有那麼順手了。

而當袁崇煥督師遼東的時候,在遼東的明軍事實上大都處於私人軍隊性質,而且派系關係複雜。袁崇煥首要做的事情就是整頓遼東的各支部隊,使得各支部隊都完全聽命於袁崇煥個人。

在這個過程中,擅殺毛文龍,設計陷害趙率教,炮打滿貴,都是出於這個邏輯。袁崇煥就是想要成為遼東乃至北方邊軍的事實上的統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事實上這個邏輯的出發點也沒有錯,如果你無法使得自己的手下的軍隊令行禁止,你又如何保證自己有能力打敗皇太極?

但是袁崇煥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他不懂得,在自己做事的過程中取信崇禎,反而一連串的舉動,使得君臣之間嫌隙叢生。

崇禎2年(1629年)10月,皇太極率數萬清兵繞道蒙古,避開關寧錦防線,直奔京師而來。這導致了崇禎對袁崇煥當然信任蕩然無存。

當平臺召對,當著祖大壽和滿貴等人的面,崇禎下令將袁崇煥打入死牢的時候,就註定了祖大壽日後的降金。

而崇禎最終要殺袁崇煥,事實上更可能是因為除開袁崇煥沒人能“追回”關寧鐵騎。大明的天子調不動大明的軍隊,而一個死囚在獄中僅憑一個手札就可以“叫回”關寧鐵騎。

這不只是面子問題,更是深深的恐懼。

所以這是一個死結,袁崇煥再厲害,也只工於謀國,拙於謀身。但如若袁崇煥工於謀身,那麼他最終也只是利益團伙中的一份子。

所以根子問題解決不了,袁崇煥活著無非最終不是洪承疇就是孫承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