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坚守:只为那份承诺 ——来自“飞地”天铁街道的抗“疫”故事

午夜时分,在整理完手中的工作后,张海峰终于有时间可以坐下来静一静,喝一口水。1月25日以来,作为街道疫情防控的总指挥,张海峰从接到命令的那刻起,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这是天铁街道疫情防控“大脑中枢”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防控“战役”打响以来,在离河东区540公里外的这块“飞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交织成一道道坚固的防线,谱写成一曲曲壮丽的赞歌。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作为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


坚守:只为那份承诺 ——来自“飞地”天铁街道的抗“疫”故事


“防控疫情是当前首要任务,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确保中央和市、区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落实战时机制,严防死守,坚决打赢这场特殊战役。”

“把做好疫情防控宣传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

街道党工委一声号召,半天时间,67名党员报名参加突击队,各社区又分别成立自己的突击队。党建带妇建,巾帼不让须眉,各社区巾帼突击队成立。党建带团建,青年们踊跃报名,投入一线。

“我是党员,我得站出来!”

抗“疫”初期,为了增强一线工作人员的抵抗力,党员苏军芬每天坚持在没有暖气的食堂里熬中药,天再冷、地再寒,也要盯着大家把药取走。在完成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体症监测工作的同时,她主动请缨,支援街道社区,配合一线人员24小时值守,白天晚上连轴转,只能将不能自理的老母亲“转托”他人照顾。随着疫情防控升级,无数像苏军芬一样的共产党员坚守在战“疫”的一线,他们并肩作战,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爱守护着每一个人的健康。

“冲在前面,这是作为一名社工的责任”


坚守:只为那份承诺 ——来自“飞地”天铁街道的抗“疫”故事


“杨振宇,你去值守黄花脑;周恒强,你去神山‧‧‧‧‧‧”

寨坡山社区书记李伟,正带领着社区工作者一行6人坚守在街道“飞地”,在无暖气无电无水的自然条件下,他们要承担着入户排查、教育宣传、应急值守、后勤保障各项工作。

“疫情面前,我们是最后一道防线!”“我们的家,我们自己要守好!”李伟说。

两轮近27000户的入户宣传、排查,20000多份宣传材料的发放。穿梭在一排排居民楼、公共场所,反复播放的喇叭广播,一次次的发放张贴宣传材料。瑟瑟寒风中,日夜坚守值守点,测体温、排查、登记。背负几十斤重的喷壶,往返几个来回,对公共区域进行卫生消杀;做好居家隔离居民日常生活保障服务和心理疏导,帮助居民解决日常难题,采购用品、修理家电、处理跑水等等,稳定群众思想,急居民所急。

“冲在前面,这是一名社工的责任。”在他们眼里,尤其特殊时期,考虑更多的是责任,唯独不考虑自己、不考虑家人。

“这时候大家这么忙碌,我能干点啥干点啥,谢谢大家。”黄花脑社区副书记王学辉术后主动请战,带病坚守在一线岗位。

“妈妈一会儿就回去,你自己先找点吃的,就别等我了”。神黄社区副书记张丽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了,被社区居民亲切称为“傻大姐”的张丽每当谈及儿子,内心满是愧疚。

‧‧‧‧‧‧

每天都有这样感人的故事发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硬核”担当,用无声的行动兑现着“我们是防线,我在阵地在”的庄严承诺。

“无私奉献,这是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本色”


坚守:只为那份承诺 ——来自“飞地”天铁街道的抗“疫”故事


在各社区的抗击疫情一线,都有一支老年志愿者队伍,他们与社区检测点干部及群众一起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成为抗击疫情志愿者队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没有技能冲锋一线,就为社区做一点事儿吧。”退役军人、党员寇振建主动要求承担居住楼栋的消杀任务,做好自己身边的防疫工作。

志愿者裴代件、常成河、郝满全、李进伟已经70多岁,四位老人不管年岁已高,每天早晨八点半准时集合领取消毒设备,从一楼到六楼,从楼前到巷后,一丝不苟的完成消杀任务。常成河说:“作为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们也是‘战士’!电脑上的工作我们不擅长,排查、宣传什么的我们都能干。”黄花脑社区退休党员李存和赵志维,两位64岁的“老哥俩”,近一个月的时间都在社区“上班”。他们每天自发加入社区防疫防控志愿者队伍,与战斗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合力抗疫。分布在社区各路口、车辆出入口和主要控制点,无畏疫情,承担测体温、疫情监测和登记工作。他们只要是能干的,就会冲到最前面,把风险留给自己,安全留给他人。

每份真情汇聚成了一股爱的力量,助力没有硝烟的战斗。天铁街社区的老党员、老年志愿者们,在国家有难时,用行动传播了社会正能量,与社区工作者一起筑牢了群防群控的钢铁防线。

“疫情防控,这是咱们区域共同的责任”


坚守:只为那份承诺 ——来自“飞地”天铁街道的抗“疫”故事


“张书记,您看我们能为咱街道做些什么,做好天铁街域疫情防控咱们都有责任。”跨省共建单位邯郸银行天铁支行行长马明辉,带着支援六个社区的消杀物资来到街道。

“这个时候,总觉得自己的力量是这样有限,但我愿意拼尽自己这有限的力量,做我认为该做的事。”马明辉说。

2月5日,在天铁街道出现了暖心的一幕,多家企业向防控一线捐赠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应急物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作贡献,有效缓解了天铁街疫情防控物资短缺的难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积极应对疫情,天铁街道发挥街道“大工委”作用,构建起了街域大防控格局,与街域内8个主体单位、河北省地方政府及两个乡镇建立起了共同的防控联盟。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温情。各兄弟街镇和企业在共同防控的同时,对街道孤立作战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箱箱物资,一份份爱心,源源不断地注入到疫情抗战的一线岗位,成为一股又一股众志成城的力量。

疫情尚未停止,这样的故事仍将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