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啥明末時期,明軍擁有先進的武器卻打不過滿洲騎兵?

山上一課樹168


再好的武器也架不住不會打仗的文官瞎指揮窮折騰!明朝之亡實於文官賣國!明朝後期又走了宋朝的老路!文官把持了國家最高層!重文輕武文臣節制武將!戰場上即使再有名將也架不住不懂打仗卻實權在握的文臣監軍瞎指揮!明朝後期,雖然名將輩出,架不住文官賣國,敗家!許多武將好的戰略到了最高層的朝堂之上都會被不懂打仗鼠目寸光的滿朝文官給否了,而且這些名將也會受到排擠!所以明朝後期從對後金的戰略上就有諸多失錯的地方,再加上一些不太合格的文官如袁崇煥之流的添亂,明朝能打勝仗真是難上加難,比如如果沒有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明朝對後金的兩線鉗形戰略,即以袁崇煥領導的遼東諸衛明軍為正面戰場,以毛文龍領導的東江地區為一把鋼刀插入後金敵後戰場,這樣的鉗形戰略,可以說讓後金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無力向關內入侵,可以給明朝爭取更多的時間解決內亂問題,可是不合格的袁崇煥卻把毛文龍給殺了,朝內的文官集團東林黨人又極度排擠毛文龍部將,結果毛文龍部將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帶領東江舊部造反,兵敗後帶領10萬東江部眾投降了後金,再如明朝後期用賣國文官做監軍,這些根本不懂打仗的文官到了陣前,卻依靠自己手中監軍的權力瞎指揮,逼迫武將按它們的瞎指揮打仗,其結果就是全軍覆滅,如明朝與後金的關鍵決戰松山之戰就這麼敗的!名不見經傳的小文官,賣國文人張若麟就敢直接瞎指揮名將洪承疇按照這個賣國文人的打法來打仗!結果松山之戰大明13萬精銳全軍覆滅!一代名將洪承疇被後金俘虜!宋明之亡實亡於文臣賣國!這就是趙匡胤實行重文輕武文臣節制武將的惡果!武器再先進也需要人指揮呀!不是滿清騎兵多厲害,而是明朝文官賣國!


奇門遁甲大六壬


明朝末年,明軍的先進武器仍然可以打過滿洲騎兵。人和武器是分開的,武器還在,但是扣扳機的人沒有了。這才是打不過滿洲騎兵的原因。

明朝末年為什麼會沒有人了?

袁崇煥在遼東的時候,有一隻鐵騎稱為“關寧鐵騎”,在明末的時候表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最初的時候只有兩三千人,多是蒙古族,後來發展到約兩萬人的數量。武器裝備是三眼火銃和狼牙棒。可遠攻可近戰,讓整個滿洲騎兵為之顫抖。

再厲害的軍隊也需要一個卓越的將領。滿洲使用反間計,讓年輕的崇禎皇帝輕而易舉的殺掉了袁崇煥,關寧鐵騎的領袖成了吳三桂,按說還是可以跟滿洲騎兵打上幾架,對決幾個回合。但是,國家用人之際,無兵無錢無糧,去鎮壓起義軍,更沒有經歷除瘟疫。最後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已經打到北京城了,下面的大臣全都跑沒影了。可氣的是李自成也只能是個草莽,不懂得約束手下,手下的人霸佔了陳圓圓,就有了“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吳三桂直接投降清軍,讓明末統治者失去了一支強悍的軍隊。

分析明末不能打過滿洲騎兵的原因基本上就是明亡的原因。

第一是黨爭,齊黨,楚黨,浙黨,閹黨啊,名目多多,就是沒有哪個黨派能很好的處理國政。真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士大夫們已經長久的和下面的農民階層脫節了,不能因地適宜的提出解決國家弊病的方法,比如說當時的國家稅收制度已經出現了問題,土地高度集中,牢牢抓在少部分的手裡,致使國家財政收入急劇減少。官員只會內鬥,實在可悲。

第二是天災,明末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小冰河時代,有點凜冬將至的感覺,只是大部分的作物顆粒無收,再加上後來的瘟疫,讓明朝的民眾苦不堪言,但是,上面的統治者還不知道下面的具體情況。電影《大明劫》很好的詮釋了明末的一個場景。

第三是起義軍,以李自成為首的起義軍,經過不斷的壯大,讓虛胖的明朝毫無喘息之力。最後是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皇帝自殺而亡。這已經預示著明朝的覆滅。

在這樣的情況下,滿洲騎兵才打敗了明朝的軍隊。有點撿便宜的感覺。

我是曹城少年,願你順心康健。


曹城少年


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1】明萬曆時期,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在這些黨派中,最先以浙黨勢力較大,浙黨首領沈一貫、方從哲都先後擔任過內閣首輔,在朝廷從過政,後來經過“梃擊”、“紅丸、“移宮”三案之後,光宗朱常洛即位,東林黨因擁立有功而勢力大盛。浙黨落敗,轉而投效宦官首腦魏忠賢。除東林黨之外,還有浙黨、齊黨、宣黨、楚黨、昆黨等,東林黨與各黨派之間的爭鬥不斷、永無寧日。\r

【2】當時兩派分別擁護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鄭貴妃所生)爭奪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冊立長子為太子的原則,大多擁戴皇長子朱常洛,嚮明神宗皇帝建議立長子為太子,然而明神宗不喜歡宮女所生的朱常洛,卻加倍寵愛鄭貴妃,並且有意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卻受到大臣與慈聖皇太后極力反對。\r

明神宗與群臣爭論達15年之久。直到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為福王。但是福王遲遲不離京就任藩王。直到梃擊案發生,輿論對鄭貴妃不利後,福王才離京去做了藩王,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穩固。\r

前後爭吵達15年,使無數大臣被斥被貶被杖打,明神宗身心交瘁、鄭貴妃抑鬱不樂,攪得整個朝野不得安寧。\r

【3】15年的太子之爭使得明神宗悲痛欲絕,他感到自己雖貴為天子,然而卻始終被大臣所控制,最終和大臣鬧掰,逐步對朝政失去興趣,開始怠政。從此以後長期不接見大臣、不上朝、不及時處理大臣奏摺等。執政後期經常因病無法處理朝政而傳諭輔臣。 除因病怠政之外,主要還是貪圖安逸、小病大養、無病也養。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以後,努爾哈赤的軍隊連克撫順、開原,遼東戰事日益緊張,這時長期怠政的明神宗曾經有些轉變,但其改變並不是太大。到了晚年,確實疾病纏身難以勤於政事。 萬曆皇帝的長期怠政,使明王朝中央政府幾乎陷於癱瘓,從此迴天無力,以致《明史·神宗本紀》中指出,“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4】明思宗即位後,東北方的後金(即後來的清朝)佔領遼東地區,袁崇煥等人於遼西寧遠、錦州等地抵禦後金可汗皇太極的入侵。\r

1629年皇太極繞道長城入侵北京,袁崇煥緊急回軍與皇太極對峙於北京廣渠門。後經六部九卿會審,袁崇煥被冤殺,史稱己巳之變。 皇太極於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即清朝。陸續發起五次經長城入侵明朝北京、山東等地區。當時災荒疫疾,民不聊生。遼西局勢亦日益惡化,清軍多次與明軍作戰,最後於1640年佔領錦州等地,明軍主力洪承疇等人投降,明朝勢力退縮至山海關。 \r

【5】明朝中後期時常發生農民起義,崇禎時期本身朝政混亂與官員貪汙昏庸,加之與清廷多年的戰爭帶來大量糧餉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奪;以及因為氣候變冷,農業減產帶來全國性饑荒,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負擔。1627年,陝西澄城饑民暴動,拉開明末民變的序幕,隨後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事,最後發展成雄踞陝西、河南的李自成與先後佔領湖廣、四川的張獻忠(最後成立大西政權)。\r

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攻克北京。明思宗在煤山自縊。 【6】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明朝將領吳三桂叛國投靠努爾哈赤,在吳三桂的帶引下清軍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擊敗李自成,繼而進入關內直搗中原,攻佔了北京,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隨後逐漸建立了對全中國的統治。綜上所述清廷武器、戰術方面上的優勢並不是造成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其實明朝徵府內部已經分崩離析,就算不被清廷所滅,明朝政府也會斷送於農民起義軍之手,只不過清廷相較於農民起義軍來說勢力更加的強大,清廷的入侵只是壓垮明朝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



小路講歷史


火器作為戰爭工具,具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其前期的黑火藥時代主要在中國,黑火藥多數用於前膛火炮使用,但由於鑄造技術和火藥儲存,裝填效率等,前膛火炮在戰爭中並不能有效對抗快速移動的騎兵,自然也不可能做到所謂的炮火延伸,步炮協同等等先進戰術。前膛火炮在全世界範圍上,也一直沿用到清朝中葉,直到19世紀中葉,意大利人率先發明後膛火炮,才大大提高火炮裝填效率,減少炸膛,提高精度,火炮的戰術才開始逐漸豐富起來。

明朝時期使用的火炮自然是前膛炮,這種火炮最大的威力便是守城,因為攻城部隊移動範圍有限,努爾哈赤便是一時大意進入了火炮射程,可以說是相當不好彩被毫無精度可言的亂炮轟中。

可是我們古代的火器,除了火炮還有很多,例如騎兵的手銃,步兵的火繩槍等等。但同樣的道理,這些前膛火器,因為沒有膛線,射擊精度差,裝填費時,黑火藥迸發的彈藥射程短,在戰場上更多的作用只是用一陣陣的巨大聲響震懾和擾亂對方的馬匹和一些新兵。實際作用甚至不如弓箭來的高效。而滿洲騎兵並沒有使用笨重的鐵甲,而是使用了更輕便又有一定保護能力的棉甲,而棉甲相比於鐵甲,成本更低,材料來源方便,棉甲製作容易,價格低廉,且不像傳統重型鎧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量生產,重量輕,對當時的火器有很強的防護力。導致明軍的火器在遠距離時候基本不能發揮作用,等到近距離對戰時候,滿洲騎兵的馬刀已經揮到面前。

而威力更大,可以使得彈藥射程更遠的黃色火藥,可是到19世紀後面由諾貝爾發明出來的哦。


鐵烏龍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聽聽兵聖孫子關於戰爭勝負的論述:

孫子說:“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翻成現代漢語就是說,可通過五種情況的考察預知戰爭的勝者:

一是知道可以同敵人打或不可以同敵人打;

二是瞭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

三是全軍上下意願一致、同心協力;

四是以有備對付無備;

五是將帥有才能而國君不加掣肘。

對照這五條,明軍可以說基本不沾邊,特別是最重要的第三條,更是一點也談不上。在大明極其腐敗的政治下,明軍不敗就沒有道理了。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政治上腐敗了,軍隊裝備再好都沒有用。當年的國民黨軍就是一例。





田村山語


明清革鼎之際,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本是大家以為的下一個大一統王朝,但沒想到清朝異軍突起入關甚至統一了中國,那麼清軍靠什麼打進山海關呢?

當然這個實力不是單純指清軍的戰鬥力,而是指清庭的政治智慧太高超了。

我們先說說清庭的運氣。

清軍為什麼遲遲不能入關呢?

是因為努爾哈赤自起兵開始,就將這場造反定義成為民族戰爭,所以他在東北大肆欺壓乃至屠殺當地的漢人。

正因為努爾哈赤的做法,所以使關內人民很是仇視後金(大清)政權,所以皇太極時期五次繞道入關都不能取垂垂老矣的明朝而代之,所以當時已經腐朽至極的明朝依舊阻擋住了清軍入關。

但這時候李自成出現了,他給清庭帶來了希望,因為他消滅的明朝,自己在北京又大搞追繳助餉的政策,使官紳階級對其恨之入骨。

這樣一來,李自成造成兩個情況,一是明朝滅亡,中國大地開始群龍無首,一個國家不怕的敵人有強大,最怕的是有沒有主心骨,很明顯明朝一亡,當時天下的主心骨自然沒有了。二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採取的追繳助餉政策將官紳階級推到其對立面,統治根基根本不穩。

有了李自成這兩個神助攻,所以吳三桂更多是害怕自己也受到追繳助餉的待遇,所以投降清朝,然後清朝趁著天下群龍無首之際,開始入關奪取天下。

而李自成因為沒有官紳階級的支持,離開北京以後是徹底一蹶不起,次年莫名其妙的死於農民之手,大順政權如同煙花一般,燦爛了整個天下以後,便迅速暗淡下來。

以上李自成的神助攻,可以說是清朝的運氣所在。

我們再說說清朝的實力,清朝當時入關的兵力眾說紛紜,不拿史料對比了,直奔主題我們取箇中,也就是十萬兵馬。

十萬兵馬什麼概念,當年光是南方左良玉一部的明軍就有八十萬之多,雖然肯定有誇張成分,但是去除水分無疑也比清軍多的多了。

但清朝的政治實力強,智慧太高了,不同於南明因為立一個弘光帝而醜態百出,甚至愚昧可笑,不同於李自成一蹶不起,不同於張獻忠一死,大西政權馬上分崩離析,清庭當時以攝政王多爾袞為首的滿洲統治階級很聰明。

首先他們沒有停止了李自成的追繳助餉,甚至還將前明官員被奪的家產田地什麼的還回去,又大力前用前明官員,像一些前明官員在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升了官,再投降到清朝,清庭不以明朝官職任用,而是以大順的高官職任用。

清庭這麼一招,就拉攏了官紳階級。

有了官紳階級支持,再看看南明的烏煙瘴氣,為了爭奪皇位,隆武政權給魯監國政權差點兵戎相見,紹武政權和永曆政權兵戎相見,簡直是豬一樣的對手,清朝能不贏嗎?明朝氣數盡了





朝途投資


因為打仗,武器的先進性並不能決定一切!

比如朝鮮戰爭,比如越南戰爭,甚至熟悉點我們再說抗日時期的一些具體戰爭,或者我們再看紅軍時期前幾次反圍剿!

一場具體戰爭的勝負在於人,在於指揮官,在於軍隊!都說明軍野戰幹不過清軍,那可以看看戚家軍的絕響渾河之戰,那可是步兵野外硬撼清軍騎兵!

但決定最終戰爭勝負的,就在孫子那句話:上下同欲!

人心齊泰山移!否則,再先進的武器都敵不過一批批來自自己人的刀子!


大象a三角法則


希望你還能看見我的回答。要說明朝,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是很有氣節的。不僅有氣節,還有一定得軍事實力。明朝並非是打不過滿清,而是無法發揮帝國最大力量,集中對抗滿清。明朝永樂帝時期,文官集團就開始顯現了,當時又是心學,理學繁華的時期,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我想你應該知道明朝稅收全靠農民,商人和文官那些大土地主是不交稅的,歷來掣肘封建王朝的都是土地兼併問題,當文官,商人等大土地主擁有越來越多的土地的時候,相應的農民擁有土地就會減少,帝國稅賦就會變少,中後期難以支撐帝國各個發展。明朝中期張居正(你肯定聽說過),對此事改革過,有一定的意義,但他本身也是文官集團(東林黨)所以最後治標不治本。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說的就是東林黨,這個並非只是褒義,前期文官集團還是賣力為帝國榮耀而奮鬥的,但你也知道,沒有什麼是持久的。中後期,東林黨只是用道德正義脅迫帝國各個階層,而是自己達到目的罷了。文官與商人勾結,但明末軍費都沒有,皇帝還要依靠宦官去收稅,一開始收的就是文官和商人的稅,結果到了地方就變成了宦官當道。其實宦官都是無根的人,他們活著不可能為了自己的後代,因為自己沒有親生的後代,所以他們只能為了皇帝效力,在地方上替皇帝與文官角逐,但是文官效應太高了,農民其實是受害者,但是對文官的道德束縛住,結果演變成全國上下一致反對宦官,其實就是反對中央對文官集團和商人收稅。明朝滅亡以後,滿清對南方的侵略,搜刮了很多財富,哈哈 到最後這些財富還是被掠奪了。如果支持帝國的話,也不會變成這樣。。還有就是天災,人禍。怎麼說呢,明朝是挺有氣節的,但是沒有實力,再有氣節也是沒用的。萬曆皇帝如果再給力點,話說萬曆皇帝最喜歡斂財,積累財富,我估計他是發現了帝國文官集團越來越強了,所以想現在財富上壓制文官集團(商人不必直接壓制,因為商人本來就是依附文官集團的),但事與願違,萬曆能力也有限,沒辦法。

0 2

焱小小小小彧

LV.112018-05-24

我們知道明末時期的黨爭現象之嚴重堪比黃河決堤,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互相爭,武將集團夾在中間始終像條夾著尾巴的狗,誰得勢便聽誰的,自宋以後這是武將集團最為無奈的地方。

明朝滅亡的最後兩個關鍵時間段:

天啟時,魏忠賢上位以後,無論是對於文官集團還是武將集團,只要不是他的派系,他皆會想方設法壓制,可是對於武將集團他基本可以掌握尺度,在危急時刻仍會起用熊廷弼、孫承宗這些將領。魏忠賢之所以會殺熊廷弼,是因為集團高層王化貞牽涉其中並負主要責任,他只好不要臉地拿熊廷弼頂罪了。魏忠賢為人貪腐,心胸算不上寬厚,所思所慮也很少是出於為國家考慮的層面,他對朱由校倒是忠心的,也很少剋扣守邊將士的基本工資,這是魏忠賢當政時邊事較崇禎時穩定的原因。同時,魏忠賢還狠狠地在士紳地主身上刮錢養自己、養集團、養軍隊、養國家。

朱由檢即位以後迅速剷除魏忠賢,誰知文官集團難堪重任,致使朝政更加混亂和失穩。崇禎時,文官集團所做的兩件對於明朝的危害性最重的事,一是急功近利地慫恿崇禎除掉魏忠賢,一是無知地處死袁崇煥。魏忠賢下臺後,文官集團急忙忙找回以前被魏忠賢砸的場子,然後將怒氣轉移到百姓身上,繼續搜刮民脂民膏。閹黨和文官集團的連續作案,為李自成、張獻忠他們奠定了起義基礎。袁崇煥被凌遲處死的負面影響更是宛如海嘯,因為武將的政治地位本來便低,袁崇煥當時在軍中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許多百姓也將希望寄於袁崇煥,袁崇煥被凌遲處死的消息傳到遼東,馬上軍心不穩,將領心中惶恐不安,誰也不知道哪天便會落得個和袁崇煥一般的下場。袁崇煥的被凌遲處死可以說為明朝將領降清提供了最為心安理得的理由,明末的將領最缺乏安全感,不是怕後金,而是怕明朝的文官。

明朝降清將領,他們很多人在降清以後作為統一中國的主力軍,所以有人說那段時期漢人打漢人打得最為起勁。

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在抗清事業中也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只是很可惜,因為手下將領諸如李定國之輩的叛變降清,最終被清軍所殺。

敗漢人者漢人也,非滿人也。

無論是將領還是兵力,女真絕不是漢人的對手,漢人佔據絕對的優勢。處於絕對優勢地位上,可是崇禎卻任由那幫不知所謂的文官白白糟蹋完了明朝最後的家底和人心,最終將江山拱手相讓給滿清。即使崇禎死後,苟且偷生的南明小朝廷仍然死性不改,江山都快讓人給搶完了,內部還在為了自己的丁點私利鬥得你死我活,可悲可笑啊。


歷史的影


明軍大量裝備火器不假,但先進的不算多,改變不了大局,武器質量也不行,再加上戰術方面也乏善可陳,所以無法發揮應有的效果。反之滿清雖以騎兵為主力,但重裝步兵也很強(包括純步兵和下馬騎兵),步兵加楯車剋制明軍火器。後期在火炮方面也反超明軍。尤其是清軍戰術靈活,對明軍的火力優勢往往避其鋒芒,利用明軍的弱點披亢搗虛,一擊得手。

先說硬件:火槍而言,北兵大部分都是落後的三眼銃,三眼銃屬於火門槍,銃身短射程近不說,一手挾銃柄,一手點火,無法精確瞄準,毫無精度可言。遠距離打不穿重甲,近距離一錘子買賣。明朝雖然也有更先進的鳥銃,一則數量不足,二則屬於短管輕型火繩槍,遠距離殺傷力還是略有欠缺。至於火炮方面,紅衣大炮太少,且沒有合適的炮車,引進的本是艦炮,明軍舊有的炮車承受不了紅衣大炮的後坐力。所以紅衣大炮多用於守城守寨,少用於野戰。野戰主力是落後的大將軍炮和佛郎機,一樣射程有限。再加上明朝匠戶制度以及整個國家機器的腐朽,軍器製作濫竽充數,銃炮多有炸膛,就更別提精度了。反觀滿清,前期吃了大炮的虧後,高薪引進炮匠炮手,優待俘虜的炮手,再加上孔有德帶著一批明軍最優秀的炮兵人才叛逃降清(登萊巡撫孫元化是明朝火器專家,師從西學大家徐光啟,培養出了一批明朝最優秀的炮匠炮手),清軍的紅衣大炮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反超明軍。

再說軟件,也就是戰術方面:明初就發明了三段射,但腐朽的明軍早就把祖宗的本事丟了,只會一波流。而且明軍火炮火銃射程短,一輪爆射之後,敵人也就衝到跟前了,敵人要沒潰退,必須繼之以肉搏。也就是說,長槍和刀牌手必須接替火銃手,攻擊或至少擋住被火銃打亂陣型的敵軍,以嚴陣以待之兵打行伍散亂之兵,本應頗有勝算。但大部分明軍肉搏戰力孱弱,過於依賴火器,一旦近身肉搏就作鳥獸散了。但明軍底蘊深厚,畢竟還有幾支精兵勁卒可以一戰,火銃和佛郎機的近距離爆射也不是鎧甲都能擋住的。所以清軍針對性的發明了楯車,掩護步兵接敵,等明軍把火力傾瀉到楯車上之後,再衝鋒陷陣。個人感覺如果有足夠的野戰火炮,再把散彈改為大一些彈丸,破楯車還是有希望的,但僵化的明軍直到敗亡也沒有作出任何有效應對。除了中後期的楯車,早期清軍則是通過伏擊和運動戰抵消明軍的火器優勢。銃炮必須列陣集群密集發射,方有威力,行軍之中,行伍未及展開,火力優勢就無法發揮,只能任人宰割了。如果是陣而後戰,楯車發明前主要是通過佯動誘使明軍過早開火,然後發起突襲,到了後期,不但有楯車,清軍的火炮也佔盡優勢,在對射中火力佔有優勢。

最後從戰略角度說,明朝腐朽,制度畸形,又遇上小冰期與瘟疫的天災和天災導致的流民人禍。財政上不足以支持長期作戰。在軍事上導致的結果就是崇禎急功近利,逼迫前線將領冒險倉促決戰,輸光了最後的家底兒。松山洪承疇軍糧庫被毀,再有什麼火器也只能兵敗如山倒。

綜上所述,明軍的火器雖多,但先進者寡,質量和戰術都不佳。清軍戰術素養極高,儘量不和火器硬懟,利用明軍火器的弱點伺機反殺,牢牢佔據上風。


薺菜糰子


首先我認為把李自成抬出來不能說明問題,網上總是有人說是由於李自成拖垮了大明的國力,從而讓滿清有機可乘,但是,難道有李自成搗亂,大明就該輸給滿清嗎?當時的遼東軍是大明全國最為精銳的部隊,其總數也達到了12萬,全國的糧餉物資也優先供給遼東。可以說,大明最精銳的部隊幾乎全在遼東。但這樣一支精銳為何遲遲無法剿滅區區百萬人口、兵不過10萬的滿清(建州女真雖是漁獵民族出身,但部隊構成已遊牧化,以騎兵為主,獲取火器是很晚的事),甚至連袁崇煥都說出:“憑堅城、用大炮,不宜野戰”的話語?要知道,這可是遊牧騎兵大潰敗的17世紀,無論是歐洲各國還是土耳其,都已經將步兵和炮兵作為核心的主力,騎兵由於火器的廣泛應用一舉從主導地位跌落,變成了步兵的附屬品。

就在大明覆滅的100年前,奧斯曼土耳其利用火炮徹底擊潰了曾經打敗蒙古人的馬穆魯克騎兵,而就在60多年前,葉爾馬克也只靠840名哥薩克,運用火器輕鬆滅掉了蒙古人的西伯利亞汗國,而歐洲的騎士們更是在長矛加火槍的戰術下變成了百無一用的廢物。此時全世界的遊牧部落,都處於大潰敗之中,他們要麼淪為農耕帝國的附屬國,要麼被輕鬆剿滅,何以在大明,情況就如此特殊,為何擁有眾多先進的火器卻不能在野戰中取得一場像樣的勝利?(大明的勝利,無論是寧遠還是北京保衛戰,都是依託城池來防守反擊)可見這背後一定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個人認為有如下三點

一、 落後制度導致的火器質量低劣

大明雖然從第一次遭遇葡萄牙人開始,就一直不斷引進西方的先進火器,但是大明的落後機制卻使得已有的技術優勢無法得到充分發揮。表面上,送到士兵手裡的都是西方最新型的火器,但是由於軍工制度的落後,這些火器往往是金玉在外敗絮其中,這些火器實際上只是一堆粗製濫造的垃圾。

大明的火器質量有多堪憂,我們先看看戚繼光在《練兵實紀》中的記載:“惟有火器,是我所長,但火器又有病痛。……或將鉛子先入,或忘記下鉛子,口原是歪邪大小不一,鉛子原不合口,亦尖斜大小不一,臨時有裝不入口者,有隻在口上者,有口大子小臨放時流出者,有將藥線捻不得入,用指引唾而捻者,而將火線滅了者,此類皆放不出,已有二十杆矣。放出高下不準,潤溼不燃者,又有四十餘杆。得中者,不過二十餘杆。內有中其腿及馬腿,非致命所在,又不能打他死。其中他致命處而死者,不過十數人。夫以敵數千人衝來,豈打死十餘人,可使之走乎?是如今我與諸君還未出門,還未見敵,先已算輸了。”

在上面的內容中,戚繼光記到,發來的火器質量低劣,有的槍管的尺寸常與彈丸不合,導致士兵在臨戰之時無法將彈丸裝進槍管;有的發動裝置有問題,往往怎麼點火都點不著;還有的發射不穩定,忽高忽低,稍微沾點水就失靈,真正能保證準確度的,60杆中不過20杆,而這20杆中還能保證威力的不過十數杆,也就是說大明每批火器的合格率,大概只在15%左右,如此多的殘次品,在戰鬥中無法發揮作用,甚至被反殺,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那麼,大明的火器為啥殘次品如此之多,當時著名的火器專家趙士楨總結的十分到位:“海外鳥銃精工,諸夏不如,何也?,曰: 風俗習尚使然耳。各國猶有古人寓兵於農之意,兵民不分,公私一體。酋長程課頭目,專視兵器精利以為殿最,個人奉為職業,保守富貴。若兵器不堪,詎惟畏法,且畏班輩見笑,習尚成風,安有不精之理。我中國盡屬公家,有司不知造,將吏不知用,士卒不知打放、收拾。公家之事,匠作定然不肯盡心;監造之官,自愛者專求節省,不省者剋落,一經節省、剋落,便難行法。既無利結於前,不畏法繩於後。大小糊塗,上下苟簡了事足矣,安望精工?嘗聞東西兩洋貿易,諸夷專買廣中之銃。百姓賣與夷人者極其精工;為官府製造者便是濫惡。以此觀之,我中國不肯精工耳,非不能精工也。”

趙士楨在文中認為,中國並不是造不出優良的火器,而是由於愚蠢落後的制度,導致工匠不願將上等的火器交給政府, 由此出現了一等品外銷、二等品內部交流、三等品上交政府的窘境。由於明代工匠上交火器只相當於抵消賦稅的一種方式,政府並沒有按市場價予以購置,因此導致工匠們總是將最差的殘次品交給政府,明朝政府既想得到優良的火器,又想不付錢,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再加上大小官員的層層盤剝,最後落到官兵手裡的火器質量能不堪憂嗎!

大明官兵使用如此之差的火器,效果可想而知,據清太祖滿文原檔記載,女真騎兵並不懼怕明朝火器,有些女真人被多次射中,卻安然無恙,還有一個士兵的頭盔接縫處被槍彈擊中,但他的腦袋卻安然無恙,可見明朝火器質量之低劣。而據熊廷弼的調查,努爾哈赤卻在自己的地盤開設了綿延數里的鍛造廠,這些鍛造廠日夜打造盔甲兵器,質量十分精良,大明這邊是低劣的火器,滿清這邊是厚重的鎧甲,火器在野戰中不起作用也就不奇怪了。試想質量良好的火繩槍可以一擊穿透板甲,如果明朝的鳥銃質量合格,怎麼會打不透滿清的布面甲?

二、觀念保守導致的換代困難

除了落後軍工制度的掣肘,大明的火器製造還受到人們保守觀念的阻撓。火器專家趙士楨對此進行了激烈的抨擊,他說:“北兵不耐煩劇,執稱快槍三眼銃便利過於鳥銃,教場中打靶,鳥銃命中十倍快槍,五倍弓矢,猶自不服。"此戚少保語也。近見為將者,不惟北地諸君鮮有留心於此,即南人亦覺寥寥。究其所以,皆緣罔知為國,無心滅賊,因循歲月、僥倖功名之流充滿戎行,何可語此?又何能知此?”在文中,趙士楨指出鳥銃的威力遠勝於傳統的弓箭和三眼銃,但是由於北方邊軍巨大的惰性,始終不願更新換代,改用更為先進的鳥銃。而大明的敵人滿清恰恰是以重甲為主,三眼銃雖然射速較快,但威力、準確度、射程都遠遠不夠,唯有擁有穿透力的鳥銃才能擊穿重甲,但是,大明的北部邊軍依然執迷不悟,沉醉於以前的經驗。

除了部分軍隊觀念的保守,朝中的大臣們也在百般阻撓,當徐光啟說要引進更多西方大炮和西方炮手時,依然有大臣認為“火器不過奇技淫巧,認為漢朝唐朝沒有火器也能擊敗蠻夷,為什麼他們就能,我們就不能?”而至於西洋大炮的威力和好處,火器專家焦勖在《火攻掣要》已經說得很清楚 “近來購得西洋大銃,精工堅利,命中致遠,猛烈無比,更勝諸器百千萬倍”。中國火器“鑄造無法,其大器不過神威發熕,滅虜虎蹲,小器不過三眼快槍。此皆身短,受藥不多,放彈不遠,且無照準而難中的。銃塘外寬內窄,不圓不淨,兼以彈不合口,發彈不迅不直,且無猛力。頭重無耳,則轉動不活,尾薄體輕,裝藥太緊,即顛倒炸裂”。

雖然西洋大炮優勢如此巨大,但因為朝中保守派的反對,徐光啟的計劃一直沒能展開,一直拖了五年才被允許從澳門購置一批火炮和炮手來增強軍隊戰鬥力,但對此時內憂外患的大明來說,簡直是寸時寸金,大臣們的反對無疑大大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三、將領素質低下導致的使用不當

除了火器質量低劣和換代遲緩外,明朝在火器運用上還存在著巨大的問題。明朝除了戚繼光、孫承宗、袁崇煥等名將之外,大部分將領對於火器的用法依然存在著很大誤區,那就是明朝雖然擁有大量施放火器的人員,卻沒有為之提供掩護的長矛兵,當時的火器雖然威力十足,但是還不足以通過一輪射擊就擊垮騎兵衝鋒,火器的施放同樣需要其他兵種來予以掩護配合。

火器需要掩護的問題,戚繼光曾經試圖予以解決,其所創制的車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外圍的戰車給火器人員予以掩護,使得其可以在掩體後從容射擊,避免騎兵的傷害,戚家軍也靠著車陣在渾河戰役中讓八旗損失慘重,但是很可惜,明朝的大部分將領依然觀念落後,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再與滿清交鋒時,依然簡單的將火槍兵炮兵佈於前列,結果導致往往火器才施放一陣,八旗騎兵就已經衝到了跟前,展開了屠殺,縱觀明朝在薩爾滸以及後來和皇太極的幾次野戰,幾乎都是被騎兵逼近後迅速潰敗,沒有進行任何有效的抵抗。再加上明朝的炮兵大多未經過專業訓練,往往不懂數學,炮打的很不準,致使明朝幾乎無法抑制八旗的騎兵衝鋒,這也是為什麼徐光啟孫元化一直主張引進葡萄牙炮手的原因

西方用長矛兵掩護火槍,互為犄角,哥薩克、戚繼光用戰車充當屏障,讓火器從容施放,17世紀依然處於冷熱兵器過渡的時代,而非真正的熱兵器時代,明朝大部分的將領沒有及時認清這一點,無疑是場悲劇。

腐敗低效的制度、保守落後的觀念再加一批不學無術的將領,終究使得明朝引進火器帶來的技術優勢化為烏有,而滿清也由此創造了17世紀唯一的一場奇蹟,在全世界的遊牧騎兵都被火器暴打之際,滿清卻得以在野戰中處處壓制明軍,進而投機取巧,趁亂入主了中原,而明朝火器在野戰中的低劣表現,無疑決定了滿清對於火器的看法,間接導致到了中國今後的悲劇。中國古代軍事的衰落,從來不僅僅是技術的落後,而是更來源於其背後腐敗的制度和人們內心深處的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