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寶媽和孩子鬥智鬥勇,寶爸反鎖書房門"避難",在家辦公氣哭人

喪偶式育兒"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全球性話題,在每一個國家都會存在這種情況,

而我們的"中國式家庭"中則存在著大量"喪偶式"的教育模式。

幾乎家中的一切大小事都由寶媽來完成,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愛如山"就變成了"不動如山",不動就行了,寶爸們只要賺錢就可以躺著享樂。

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年輕人們對於育兒的關注度有所提升,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寶爸們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中來,不再做"甩手掌櫃",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但是這樣優秀的寶爸還是少數,大多數寶爸依舊有著"大男子主義"的思想,覺得女人就該相夫教子,教育孩子就是寶媽們的責任。

寶媽和孩子鬥智鬥勇,寶爸反鎖書房門

年輕寶媽遭遇"喪偶式育兒",卻被勸"算了"

32歲的寶媽李姐最近被家中的情況給氣哭了,原本在正常的生活中老公就是一個標準的"喪偶式育兒"的寶爸。

這個寶爸幾乎從不幫忙帶孩子,每次他"良心發現"想要展示自己作為爸爸的存在感時,就會問孩子一句"最近考試得幾分啊"或者"最近學習怎麼樣"這種沒頭沒腦的話

李姐都覺得自己是被騙了,結婚前老公表現得很好,說有了孩子如何如何教育,還說要養兩個娃,養成一對漂亮的小公主和小王子,吹到天上去了。

結果生下兒子之後不到兩年,老公就對育兒失去了興趣,就像是玩膩了玩具一樣不再關注兒子的事情。

從這之後,關於教育兒子要操心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被丟給了李姐,於是夫妻倆之間的矛盾也就越來越多了。

當李姐向親朋好友訴苦的時候,得到的回應卻往往是"我老公也是這樣""男人都是這樣,沒啥好說的",還有人勸李姐"算了,照顧孩子最重要"。

寶媽和孩子鬥智鬥勇,寶爸反鎖書房門


李姐覺得這樣生活真的很痛苦,老公的態度簡直好像兒子不是他的一樣,又好像在家裡只是"扮演"一個爸爸的角色,每當自己被兒子調皮氣到,教育兒子的時候,老公就過來附和幾句沒營養的話,除此之外就是雷打不動地刷劇、打遊戲。

但是李姐為了兒子,還是咬牙堅持下來了,無數次打消了自己想要離婚的念頭。

寶爸躲進書房反鎖門,除了吃飯時間不見人影

原本李姐也算是在日復一日的"喪偶式育兒"模式下,逐漸心態"佛系",已然是適應了這種生活方式,不再對老公抱有期待。

然而最近新型肺炎的爆發,使得大家都窩在家中不敢出去,小區也被封鎖了,公司老闆決定讓大家在家辦公。

一開始李姐聽到可以在家辦公的時候,就覺得很爽。

畢竟以前那種早早起床趕公交,睡眠不足灌咖啡強打精神工作的狀態很苦逼,一直很羨慕那些做自由職業的,睡個懶覺再工作,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閒情逸致還賺錢很多。沒想到這就有了嘗試的機會。

可是剛嘗試了一天,李姐就被折磨到氣哭:

兒子才7歲,正是小學生最調皮搗蛋的年紀,在教育部還沒有安排上網課的時候,兒子幾乎是完全閒不住,自己玩一會兒就嚷嚷著要媽媽抱。

衝進房間就把自己整個兒掛在李姐身上,扯衣服、抓頭髮、往李姐肩頭坐,玩得不亦樂乎。

但是李姐知道,兒子年幼,正是對父母依戀程度比較高的時候,不能一味地拒絕兒子的親近和撒嬌,更不能打罵兒子或者懲罰他。

在這種時刻,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大人陪孩子玩耍,或者給孩子安排一件事,讓孩子以為自己在工作,陪大人一起進入"工作模式",這樣才不會傷害孩子的內心。

然而李姐馬上就要開視頻會議了,沒有時間緊急處理兒子的情況,於是她向老公求助。

寶媽和孩子鬥智鬥勇,寶爸反鎖書房門


李姐原本已經很多年沒有在育兒的事情上求助過老公了,她早就已經不對老公抱什麼期待了,但這次情況緊急,她覺得都是成年人,最基礎的"懂事"還是有的,至少能看出她的窘迫。

可誰知,老公看到兒子纏上她,竟然幸災樂禍地抱著筆記本電腦躲進了書房裡,表示自己要去工作了。

李姐抱著兒子追到書房門口,卻聽到老公"眼疾手快"反鎖門的聲音。情緒崩潰的李姐那一瞬間就被氣哭了,大聲叫嚷著捶打門、踹門,但是老公完全沒有任何回應

大概是看慣了李姐平時被兒子的調皮氣到發火的樣子,完全沒有因為李姐哭而開門幫助她。

寶媽和孩子鬥智鬥勇,寶爸反鎖書房門


後來李姐好不容易穩定了情緒,也沒有心思哄兒子玩,直接命令兒子自己去客廳玩耍,不準再靠近臥室打擾她工作,之後強忍著心頭百感交集,勉強完成了公司的會議。

那天晚上,李姐再一次想要離婚,但糾結了幾個小時之後,再一次放棄了離婚的念頭。

"喪偶式育兒"新潮流,父母總有一方"不在線"

像李姐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但是我們不要單純地以為所謂的"喪偶式育兒"的家庭就一定是寶爸不負責任,現在還有很多家庭反而是寶媽"不在線"。

其實深究其根本原因,是夫妻雙方有一方的內心不夠成熟導致的,作為想要組建家庭的成員,我們必須要想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職責,當你決定要生孩子的時候,養育孩子就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義務。

有很多年輕的父母,總覺得養孩子是對方的"事":

一些大男子主義的寶爸,認為女人就是負責相夫教子的,養孩子就是女人的事,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很顯然這種思想就很陳舊,不符合當代社會的家庭觀念。

父親形象的缺失,也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安全感,更缺少關於"勇氣"的教育。在孩子的生活中,他們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也會有很多成年人,當面對其他成年人時,想要做到心態上的健康積極,就要有足夠支撐他們對話的"勇氣"。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對自己的父親不瞭解,接觸很少,父親像個道具一樣在家裡永遠很難接近,對自己漠不關心,那麼孩子自身的自信心就會不足,當面對其他成年人的時候,也就更難對話。

我們很多家長有時候很困惑,作為很有素質的成年人,我們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把孩子教育成一個高素質、善良的孩子,但是為什麼這孩子一出門就特別怕生、特別內向?

這其實就是因為家庭並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不足以支撐孩子有足夠的勇氣去探索外界的人和事。

寶媽和孩子鬥智鬥勇,寶爸反鎖書房門


還有很多觀念比較奇葩的寶媽,隨時存著斤斤計較的態度來審視老公和他的家庭,有讓自己不滿意的情況之後,就甩手不管孩子,認為"你對我不夠好,我才不給你養娃"。還有很多寶媽認為自己要"漂漂亮亮地享受人生,不能被孩子絆住腳"。

其實這些觀念害的是無辜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剛性需求",在嬰幼兒時期,寶寶對於母親的關注度遠遠高於父親和其他熟人,母親一走開,寶寶就會大哭大鬧,和母親進行皮膚接觸才能夠讓寶寶安心。

孩子長大之後,對於母親的關注度和對母愛的需求也是非常高的,是父愛無法替代的。

絕大多數孩子如果他們的父親對他們關愛比較少,他們會覺得"無所謂,反正我有媽媽",會有一種賭氣的態度,但是在意程度比較低;

寶媽和孩子鬥智鬥勇,寶爸反鎖書房門


如果孩子的母親對他們關愛很少,他們大多數會恨自己的母親,並且會產生報復心態,

這也就說明了孩子們對母親的需求是非常強硬的,屬於"沒有就不行"的狀態。

但是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雙方都不該"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