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何為“老年書畫”?這個說法其實很無聊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老年書畫”成為一個專有名詞,而且還有不少“老年書畫”組織、“老年書畫”大賽,乃至於“老年書畫”報刊。“老年書畫”已然成為書畫界一道蔚為壯觀的風景線。

何為“老年書畫”?這個說法其實很無聊

然而,“老年書畫”的含義卻是模糊的、不確定的,難以界定的。何為“老年書畫”?恐怕很難下一個明確的定義。

如果按照年齡劃分,人到老年所作的書畫就是“老年書畫”,恐怕不夠科學,齊白石衰年變法,重要作品大都出自七十歲之後,我們能夠把齊白石的作品歸入“老年書畫”之列嗎?恐怕不能。林散之先生自雲“八十歲之後,我的書法靜下來了”,他的不少精品力作也出自高齡之際,如果我們據此把林散之的書法劃入“老年書畫”之列,恐怕也不妥當。

何為“老年書畫”?這個說法其實很無聊

林散之書法

書畫家多高壽之人,劉海粟、謝稚柳、張大千、朱屺瞻等都享高壽,且直到晚年依然筆鋒雄健,但是我們同樣不能因為他們高齡揮書作畫而稱他們晚年創作的作品為“老年書畫”作品。

如果按照風格特徵劃分,比如“兒童畫”充滿稚拙童趣,那麼“老年書畫”莫非就一定“老辣蒼勁”?一定是“人書俱老”?恐怕也未必。徐生翁、謝無量的作品充滿稚拙趣味,將他們列入“兒童書法”當然是天大的笑話。

何為“老年書畫”?這個說法其實很無聊

徐生翁書法

在全國首屆老年書法大展上,我看到不少作品充滿青春氣息,表現手法酷似“中青展”作品,以致有人懷疑是否出自代筆。我在參觀時,現場詢問了幾位參展的老人,證實那些經過“做舊”、“拼接”的“時尚作品”,確實是他們親自創作的,只不過受到較多的“流行書風”的影響罷了。

由此說明,按照風格特徵來區分,也是不科學的。一種比較符合實際的劃分標準,

可能是將“老年書畫”等同於“老幹部書畫”。

何為“老年書畫”?這個說法其實很無聊

網絡上所謂的老幹部書法

近年來,包括大批領導幹部在內的各行各業的幹部職工從原崗位退了下來,為了老有所樂,進入各級老年大學學習書畫,享受筆墨情趣,把他們的作品叫做“老年書畫”,可能恰恰是“老年書畫”的出典。

但是,這樣稱謂也未必確切。眾所周知,“老幹部書畫”是我國書畫創作的一個優秀傳統,古代的官員大都能夠從事業餘書畫創作,以致在離開“領導崗位”後,大都能夠用書畫怡情,乃至謀生。

何為“老年書畫”?這個說法其實很無聊

特別是進入民國之後,大批清朝遺老走上了靠賣字畫為生的道路。他們的書畫,也都是“老幹部書畫”。比如吳昌碩、趙之謙都是從縣處級崗位上退下來,是典型的“老幹部書畫”。再說得近一點,林散之先生也是在江浦縣副縣長的崗位上退下來之後,才到江蘇畫院從事專業創作的。

我們把吳昌碩、趙之謙,乃至林散之和舒同的書法歸到“老幹部書法”一類,顯然也是不妥當的。

何為“老年書畫”?這個說法其實很無聊

吳昌碩書法

我認為,名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書畫創作活動本身。一方面我們必須明白,“老年書畫”作為一個“專業名詞”,是不嚴密的、不科學的,它只能是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個“流行詞”;另一方面,在離退休之後從事書畫學習和創作的老年朋友,大可不必理會“老年書畫”這種稱謂,只顧埋頭學習創作就是了。

何為“老年書畫”?這個說法其實很無聊

齊白石書法

人人都有“老”的時候,只願人人都能夠“人書俱老”,至於是不是“老年書畫”,問題並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