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人說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放在北約的一根毒刺,誰要是咬都將面臨死亡,有這麼危險嗎?你怎麼看?

行走在雲端上的人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插在北約後院的一根毒刺,一點也不假。誰敢動一下加里寧格勒那真是老虎頭上拔毛,離死亡不遠了。


加里格勒城市風光

加里寧格勒原本是立陶宛領土的一部分,後來被德國佔領成為東普魯士領土的一部分,它的中心城市就是哥尼斯堡。德國發動對蘇聯的戰爭,就是以哥尼斯堡為跳板進攻蘇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哥尼斯堡劃入蘇聯版圖。蘇聯為了紀念當時的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的逝世,而將哥尼斯堡改名為加里寧格勒。

蘇聯解體後,波羅的海立陶宛三國宣佈獨立,白俄羅斯也宣佈獨立,加里林格勒就成了俄羅斯的一塊海外飛地。


俄羅斯要想從陸路進入加里寧格勒,必須要經過白俄羅斯和立陶宛或從拉脫維亞經立陶宛或者從白俄羅斯波蘭進入。拉脫維亞丶立陶宛丶波蘭是北約的成員國,北約不準俄羅斯的軍火和人員從其境內穿過。這塊遠隔俄羅斯母國的領土就成為了一塊遠離俄羅斯500公里的“海外飛地"。

美國和北約集團,將加寧裡格勒當成插入北約後院的毒剌。美國智庫一直在推演如何打擊加寧裡格勒的預演,美國智庫的結論是兩週內拿下加里寧格勒,然後呢?美國不敢推測。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軍方第162導彈旅的駐防基地。



俄羅斯佈置在加里寧格勒的“導爾m2"系統。

參考消息2019年10月18日引述俄羅斯軍方的報道,加里寧格勒導彈旅在今年年底將增添“道爾-M2系統。這一系統能擊毀無人機、固定翼戰機丶航空制導炸彈。這款道爾導彈系統採用高能破片式戰鬥部,爆炸後能形1870個小碎片,最大殺傷半徑為15米,具備攔截高空所有目標的能力。


俄佈置在加里寧格勒的伊斯坎德爾

俄羅斯軍方透露,在加里寧格勒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佈置了“伊斯坎德爾",伊斯坎德爾導彈具備核常兼用的軍事打擊能力。162導彈旅還在加里寧格勒布控了S400遠防防空導彈系統。

北約進出波羅的海所有的飛機和軍艦都在俄羅斯的監控之下。

加里寧格勒就是俄羅斯打造在北約後院的前哨陣地。俄羅斯敢在敘利亞與美國對抗,美國撤軍落荒而逃。近幾年俄美的所有對抗,烏克蘭、敘利亞、韋內瑞拉、……俄羅斯都佔領上風,美國所謂的兩星期佔領加里寧格勒的推演完全是在痴人說夢,是在為自己的丟人現眼尋找掙回面子的理由。


老狼48440790


加里寧格勒原名柯斯尼堡,二戰前為德國領土,根據雅爾塔協議:二戰後成為了蘇聯的領土。由於當時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都是蘇聯的如盟共和國。所以,加里寧格勒只是蘇聯一個城市的前沿存在罷了。又由於蘇聯解體,波羅的海三國獨立並加入了北約,就讓加里寧格勒的孤懸海外,成為了俄羅斯的一塊飛地。嚴格地講,這是一種尷尬的存在,並非俄羅斯刻意所為。但,既然如此,俄羅斯只有欣然接受,變不利為有利。


過份誇大,隨意小看加里寧的作用都是錯誤的。北約東擴以來,波羅的海三國成了北約東擴對付俄羅斯排頭兵,佈署導彈,飛機巡邏,連俄羅斯防長紹依古的飛機到加里寧格勒也受到北約飛機的識別查證。說老實話,俄羅斯真是煩不勝煩。普京曾表示,對北約的動作,俄羅斯將在加里寧佈署伊斯堪德爾導彈,直接將歐洲腹地置於導彈打擊之下,這樣,加里寧格勒軍事上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它不僅是波羅的海艦隊的錨地,也是俄羅斯軍事力量前伸。

如果有一天發生戰爭,加里寧格勒就是歐洲中心的一個堡壘。它的周邊全是北約國家,引爆這個火藥味十足的堡壘,足移毀掉多半個歐洲。首先是波羅的海三國腹背受敵。其次是波蘭會同時受到東北兩個方向的夾擊。波羅的海艦隊也會封鎖波蘭,德國的海岸線,真正起到突擊尖刀的作用。說它是毒刺也好,楔子也好都不過份。那麼,會有人咬它嗎?戰時是肯定的。但世界的局勢正發生著變化。馬克龍對北約的最新表態是“北約已是腦死亡”,對這樣驚人的說法,是不是預示著歐洲將有一個巨大的變化?但願加里寧格勒沒這麼危險。


天太2


普京把這根毒刺放在北約院子裡,誰要是咬一口就意味著誰要面臨死亡。就在目前美俄兩國之間的戰略博弈愈演愈烈的敏感時刻,美國智庫似乎看熱鬧不嫌事大,近日搞了一個戰爭模擬,並且拿出充分的推導論證,表明“北約可以在兩週之內打掉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對此,加里寧格勒州州長譏刺稱“美國人設定軍事行動就像是在寫小說”。

實際上,加里寧格勒之所以沒將美國的這個軍事設定當回事,因為他們背後的俄羅斯決不允許這一幕發生的。據央視新聞網最新報道稱,按照加里寧格勒在歐洲的位置,北約拿下該地區兩天就足夠。但問題是,北約如果惹下這個禍,很可能會給歐洲帶來無法承受的後果。因為普京總統說過,俄軍5天可以打下5至8個北約國家首都。

顯而易見,加里寧格勒本身就屁大點地方,面積僅有1.5萬平方公里,距離俄羅斯本土有500公里之遙。同時,該地區距離作為北約成員的波蘭僅有一牆之隔,在這樣的情況下,北約如果有決心拿下俄羅斯的這塊飛地,用不費吹灰之力來形容這一過程,一點都不過分。

但問題在於,北約國家雖然有這個能力,但有這個膽量嗎?畢竟,俄羅斯不是上世紀的南聯盟,被北約國家空軍的一通狂轟濫炸就讓科索沃給分離出去。俄羅斯是連美國都要忌憚三分的軍事強國,目前在非戰爭狀態的軍事對峙都讓北約吃不消兜著走了,一旦因為加里寧格勒受到攻擊,結果將如央視網新聞所報道的那樣:炮聲一響,整個歐洲將會燃起熊熊大火。

畢竟,由於加里寧格勒的地緣優勢相對於俄羅斯對抗北約的重要性,因此,俄羅斯幾乎將所有的最新武器都優先部署在這裡,白楊洲際戰略導彈、伊斯坎德爾地對地導彈、S-400防空導彈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俄羅斯對於這塊飛地的重視程度,

由於地點敏感,這塊俄羅斯飛地就像是武器庫外加一個火藥桶,更重要的是,加里寧格勒地處北約國家的“院子裡”,周邊都是北約國家,因此,一旦被引爆,遠在幾百公里外的俄羅斯可能沒事,倒是周邊的波蘭和德國等北約國家卻要受到波及而燃起大火了。

顯而易見,普京有關“俄軍能在5天之內拿下8個北約國家首都”的言論也不是吹出來的。原因很簡單,由於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加里寧格勒就是俄羅斯打在北約內部的一根“毒針”,對北約國家所形成的威懾,遠遠高於在黑海和波羅的海部署的軍艦和轟炸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遭到攻擊,普京必定會動用所有軍事手段進行反擊的。而且,在被佔領之前,為了防止部署在這裡的武器落入敵手,加里寧格勒必然會打光裡面所有部署的導彈武器,所以,在俄羅斯本土發動反擊之前,這些武器就已經足夠讓歐洲很多國家變成一片火海了。

很顯然,這麼嚴重的後果,足以讓以歐洲國家為主體的北約不敢輕易去拔掉俄羅斯擺著他們院子裡的這根毒刺。按照央視網新聞援引專家的話就是,實際上,俄羅斯之所以將所有最新武器都部署在加里寧格勒,就是要讓這根毒刺的毒性更高,誰敢咬一口就意味著誰將面臨死亡。

由此可見,美國智庫做出這種無聊的戰爭推演,當做一種宣傳噱頭沒關係,要想動真格付諸實施,別說是歐洲國家,就連美國自己也不敢張嘴去咬這根毒刺一口的。


科羅廖夫


與其說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放在北約的一根毒刺說法,倒不如說是前蘇聯解體後歷史強加給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悲劇!


在前蘇聯沒有解體時,加里寧格勒的地理位置就相當重要,它和聖彼得堡是前蘇聯歐洲國圡僅有的兩個不凍港,不僅冷戰時期是東西陣營對抗的主戰場,也是波羅的海艦隊主要基地,而且此地一直是禁止外國人進入。由於戈爾巴喬夫新思維為代表的改革計劃失敗,再給前蘇聯造成解體的地緣政治悲劇同時,也揭開了前蘇聯時期各民族積怨頗深的流血傷疤。因此導致難以調和的各民族矛盾愈演愈烈,最後甚至激化為武裝械鬥衝突。在1990年立陶宛宣佈獨立之後,加里寧格勒從此成為俄聯邦在波蘭與立陶宛之間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飛地,距離俄本土為380公里。



然而在俄聯邦剛剛成立之時,成為飛地的加里寧格勒不僅沒有成為毒刺和打入北約國家內部的楔子,反而差點因俄聯邦的財政困境和當時俄精英親西方國家的外交政策,想通過把加里寧格勒歸還德國的方式,再取得加入歐洲“大家庭"入場券同時,也能換來德國的鉅額財政援助,但由於剛剛統一的德國心有餘力不足,英法等歐洲國家和俄國內反對的聲音,才使加里寧格勒從俄聯邦的疆域中分離出去。


而加里寧格勒之所以能成為俄聯邦打入北約心臟的"毒刺"或者是"楔子",這還是要歸功於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由於普京執政後經濟形勢不斷好轉帶來國力的不斷增強,使俄羅斯有能力對軍事部門進行大刀闊斧,精兵簡政改革同時,也開始對核武庫等領域的軍事技術不斷升級,才使被俄式高精尖武器武裝到牙齒的加里寧格勒,形成反制北約東擴的拳頭和利器,如達摩克利斯之間高懸在北約國家頭上,使西方國家在變得投鼠忌器同時,也使深受北約東擴擠壓之苦的俄羅斯多了一份北約博弈和周旋的資本,令北約不敢太過於跋扈,囂張!


如2008年梅得韋傑夫擔任總統時,美國想要在波蘭和捷克部暑反導系統,但梅得韋傑夫聲稱可能要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後,就成功粉碎了美國這一構想。在2014年俄羅斯證實在加里寧格勒部署能攜帶核彈頭的“伊斯坎德爾導彈"之舉,就是再讓歐盟感到不安同時,也是迫使歐洲國家願意以加里寧格勒周邊和波羅的海地區和平與安全為條件,以達到換取克里米亞和平與安全的目的,因此我們不得不這麼認為,加里寧格勒已經成為俄羅斯同北約討價還價和博弈的"王炸"!

俄羅斯不僅是電子戰的"鼻祖",更是在此領域保持著領先地位,目前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就部暑著俄最先進的"撒馬爾罕’和摩爾曼斯克一BN"電子戰系統,據專家預測,摩爾曼斯克一BN的最大工作半徑為5000公里,而問世更晚的“撒馬爾罕"電子戰系統性能要更先進。據北約國家聲稱,俄羅斯部暑的遠程戰略電子戰系統,具有干擾GPS系統的功能。在北約2018年舉行的"三叉戟接點"軍事演習時,GPS信號就不穩定,並出現了運行故障,而芬蘭總理西比萊就曾表示,挪威的威南森級護衛艦撞油輪的事故原因,就是GPS系統運行故障造成的!

也正是加里寧格勒部暑了那些性能先進的高精尖常規和戰略性武器,才對現在的北約形成巨大威懾,使他不敢輕舉妄動同時,也極大緩解了俄羅斯本土所面臨的北約東擴壓力。也正是加里寧格勒戰在俄羅斯擁有的"性命攸關"戰略位置,才使俄羅斯會像“眼晴或是心臟”般的來小心呵護和精心保護他,使他不能受到任何侵犯和傷害。



因此如果北約哪個國家膽敢來刺瞎或者是穿透俄羅斯的這個“眼睛或者是心臟,以俄羅斯戰鬥民族的性格,是絕對不會輕饒或者是放過那些國家,他們也會遭受血債血償報復的。因為普京曾說過,俄羅斯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而且他更說過,俄羅斯都不存在了,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這個世界?所以說,只要是加里寧格勒受到來自北約國家的軍事打擊,俄羅斯一定會使用包括核打擊的任何手段來做出反擊的!


相忘江湖71941665


記得上個月月底,美國的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發布一份報告,說假設北約和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北約可以在兩週內拿下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然後將它變成波蘭的領土。

加里寧格勒原名柯尼斯堡,是東普魯士的首府。根據《雅爾塔協議》,二戰後他被劃入了蘇聯,1949年改名為加里寧格勒。1991年蘇聯解體後,加里寧格勒就成了俄羅斯的一塊飛地。它面積1.5萬平方公里,大概相當於半個臺灣省那麼大,距離俄羅斯邊境500公里,位於波羅的海南岸,就在波蘭和立陶宛的旁邊。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部署有強大的武器裝備,如S400防空導彈,“伊斯坎德爾”近程彈道導彈等。這些武器裝備對美國和北約部署在捷克和波蘭的反導系統來說是個致命的威脅。加里寧格勒既像一根毒刺一樣刺在北約的咽喉,又像一塊肥肉一樣掛在北約的嘴邊。

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宣稱北約可以在兩週內拿下加里寧格勒並將它變成波蘭的領土,禍心歹毒啊!大家都知道,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不好,特別是波蘭非常敵視俄羅斯,而其政府和國民又鼠目寸光,為芝麻綠豆大的利益就不管不顧。如今美國拋出加里寧格勒這麼塊肥肉,我真怕有哪天波蘭腦子一發熱,仗著自己是北約成員國,有美國和北約做後盾,就挺而走險的吞併加里寧格勒並將它變成自己的領土。

客觀的說,詹姆斯頓基金會宣稱“北約兩週拿下加里寧格勒”是“謙虛”了。以美國及北約的能力,拿下加里寧格勒不需要兩週,有兩三天就足夠了。只是拿下加里寧格勒就意味著和俄羅斯開戰,這後果他們承不承受得起呢?畢竟打仗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拿下加里寧格勒沒問題,可對俄羅斯來說,他出兵推平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也沒問題,以俄羅斯的軍事能力完全可以做得到。到時候這一連串的後果北約能接受嗎?西方國家挺崇尚“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的,俄羅斯的“白楊M”、“亞爾斯”、“北風之神”、“圓錘”、圖160、S400、“伊斯坎德爾”等等就是“真理”,美俄英法“以理服人”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完蛋,這一點他們肯定不願意幹,到時候倒黴的還是靠近俄羅斯的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套用某些黑幫片警匪片的臺詞“朋友就是用來出賣的”,在大家都“真理”說服下,美俄歐坐下來談判,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就成了倒黴的棋子,是死是活全捏在別人的手裡了。


血染戰旗紅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一塊飛地,與俄羅斯本土之間隔著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加里寧格勒南部是波蘭,北部是波羅的海,加里寧格勒的特殊位置,成為俄羅斯在北約後方部署的前哨陣地,北約雖然將加里寧格勒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但是卻無法將其拔掉。

加里寧格勒原先是德國柯尼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聯軍隊攻佔柯尼斯堡,並將當地居民驅逐回德國,二戰結束之後,柯尼斯堡劃給蘇聯,成為加里寧格勒。

德國在二戰中不僅失去了柯尼斯堡,東普魯士的大片領土被劃歸波蘭,以彌補波蘭損失,二戰後德國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並且願意承擔發起戰爭的後果,東西德國統一之後,宣佈在歐洲沒有任何領土需求,已經徹底放棄失去的領土。


德國沒有提起過收復柯尼斯堡,反倒是美國很“熱心”,今年10月,美國智庫根據模擬數據對外宣稱,如果發起進攻,以波蘭為主的北約軍隊有能力在兩週之內佔領加里寧格勒。

美國智庫太看得起波蘭軍隊,波蘭積極邀請美國駐軍,響應美國的號召,將軍費佔GDP的比例提高到2%以上,但是面對俄羅斯軍隊,波蘭毫無優勢可言,儘管加里寧格勒領土面積狹小,軍事實力也不強,但是俄羅斯海軍艦隊可以通過波羅的海向加里寧格勒進行支援,甚至有能力攻進波蘭領土。



波蘭的軍事策略仍然以防守為主,即使邀請美國駐軍,也是為了避免重蹈三次亡國的覆轍,而波蘭三次慘痛的亡國經歷,每一次都有俄羅斯,波蘭更不可能主動挑釁俄羅斯。

美國主導的北約不斷向東擴張,已經將俄羅斯包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都是北約成員國,加里寧格勒的特殊位置,相當於打入北約內部,從後方反制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甚至可以威脅到駐紮在德國的美軍。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前沿陣地,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在美國智庫宣稱北約有能力在2周內攻佔加里寧格勒之後,普京對外宣稱在一週之內,俄羅斯可以攻佔8個北約國家的首都。


哪8個國家普京沒有說,但是一定是最靠近俄羅斯的國家,在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實力面前,任何國家都不會願意招惹俄羅斯,何況加里寧格勒原先是德國領土,德國都已經放棄了,誰又會因為美國的鼓舞而頭腦發熱挑釁俄羅斯?即使是遠離俄羅斯的美國,在領土爭端上也不敢歸於放肆,畢竟俄羅斯的底線是領土不受侵犯,否則將採取包括使用核武器在內的一切必要手段。


視野新觀


加里寧格勒並不是前蘇聯及現俄羅斯故意安插在北約國家面前的毒刺,它只是戰爭孽生出來的一種結果,也是二戰後蘇聯懲罰德國和領土擴張的衍生物。

現在的加里寧格勒真正的成為了俄羅斯插在歐洲北約國家前的一根毒刺。現在的北約國家對這根毒刺恨之透頂.如芒在背,但卻不敢拔出,最根本的原因是,俄羅斯擁有毀滅地球.蕩平北約國家的強大核武庫。

現在看,這根毒刺雖然可惡,但北約歐洲國家又必須允許它存在。


韓楓3897


給老虎和獅群旁放條小動物,然後說誰咬它誰死,好怕怕喲,老虎跑了,獅子們跑了。因為老虎沒這個小動物嘴大,獅子們沒這個小動物牙尖。

是啊,毒刺,怕哩。老虎獅子們忘了手裡毒刺導彈了,一窩蜂嚇跑了哈哈哈哈。

厲害。


光明嶺


從軍事來說,加里寧格勒是俄直接面對北約的前哨,屬俄在前線的觸鬚,北約的風吹草動在此被俄第一時間察覺到,那兒非常重要為俄捍衛國家利益的重要堡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