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藝術是生命情感中轉瞬即逝的永恆存在

藝術是生命情感中轉瞬即逝的永恆存在

文丨果其然

藝術是生命情感中轉瞬即逝的永恆存在

公元前388年,柏拉圖列了一個長長的名單。

名單上的人包括樂手、詩人、雕塑家以及作家。柏拉圖當時覺得,樂手傳唱的歌謠迷惑心智、詩歌太過虛幻浪漫、雕塑建立了偶像崇拜、故事則鼓動民眾胡思亂想。

總之在柏拉圖看來,藝術總是蘊含誘人的情感,而這一切,都不利於他那個偉大的“理想國”計劃的實施。於是,柏拉圖將名單上交雅典城裡的元老會,並督促元老們立即驅逐名單上的人。

元老會執行了柏拉圖的命令,但事實卻超出了柏拉圖的預料。即便所有的藝術家們都被驅逐,但雅典城內藝術作品,非但沒有減少,而是越來越多。民眾也並沒有因為藝術家的缺失,而放棄藝術,反而更多的人們投身於藝術創作,直至“理想國”完全失敗,藝術的浪潮都不曾停息過。

這恰恰證明,柏拉圖是對的:思想也許可以被控制被操縱,但藝術當中的情感,卻是發自內心、不容篡改,而且永遠出乎預料。正如多年以後,托爾斯泰所說:

藝術喚起的情感,既轉瞬即逝又永恆存在,這就是藝術的偉大之處,這就是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原因。

藝術是生命情感中轉瞬即逝的永恆存在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托爾斯泰並非隨便說說,他有著深刻的體驗。

1876年,托爾斯泰已是著名作家,莫斯科音樂學院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盛典,以慶祝托爾斯泰的生日。之所以特別,是因為獻給托爾斯泰的生日禮物——柴可夫斯基的《D調絃樂四重奏》,即是後世聞名世界的《如歌的行版》。

托爾斯泰為之沉默,隨後激動落淚,許久之後才慢慢說到:我觸摸到了受苦民眾們的靈魂。

這種情感體驗僅屬於托爾斯泰嗎?不是,全場的聽眾也為之動容。這特殊的情感,也應屬於柴科夫斯基,是他獨特的藝術嗅覺,創造了偉大的情感。

但這樣說也不完全正確,因為該曲調並非柴科夫斯基原創,而是他偶然聽到泥瓦匠們的哼唱,才記錄下來,隨之整理成曲。

所以藝術的偉大情感,來源於大眾,昇華於藝術家,最後迴歸於大眾,激發了無數人洶湧的情感。於是藝術的情感,是藝術與生俱來、又獨一無二的屬性,它像河流一般在三者之間流動,如同羅丹總結的那樣:藝術之源,在於內在的真、形、色,既是情感。

啟迪多元思維

有不含情感的藝術嗎?大概有的——納粹的藝術。

高高在上、威風凜凜,是納粹藝術最多的主題,它們像古神一樣俯視著眾生,無不宣揚著納粹政權的“合法”,雅利安種族的“高尚”,外加獨一無二和不容置疑。剩下的藝術主題,則是性情“溫柔可親”的第三帝國士兵、外型“精美之極”納粹的黨徒,以及那個號稱接近半神的“唯一的領袖“。欣賞過這些作品的觀眾,無不感嘆納粹藝術有種不曾遇見過的驚悚感,而且這種驚悚感會不斷從皮膚下面爬出,無論是雕塑、繪畫,還是詩歌、小說。

驚悚感源自不真實,創造它們的藝術家們當時瑟瑟發抖,毫無藝術興致。他們在槍口下、威脅中完成了這些藝術,從卡爾霍夫到漢斯烏爾曼,都視這段經歷為“可怕的回憶”。

隨著納粹的倒臺,這些藝術被扔進歷史的垃圾箱,偶有別有興致的收藏家,將它們作為獵奇的工藝品進行小規模展出。納粹的藝術被後世稱作“墮落的藝術”,那個可悲又暴虐的藝術年代,被稱作“黑暗年代”。

不過嚴格來講,納粹的藝術也包含著情感,即便這種情感由恐懼和虛偽釀成,但它仍包含在所謂的藝術品裡。於是情感被視為藝術必備的內涵,不斷被古今中外的藝術家們所重視,湯顯祖的“至情論”,是最好的說明: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亦可生。

那麼如何昇華藝術當中的情感呢?

藝術是生命情感中轉瞬即逝的永恆存在

正心正舉

藝術家——請深入生活 體會真情實感

藝術作品的誕生,來自藝術家的靈感。靈感可遇而不可求,電波一般稍縱即逝。於是“靈感成就藝術”,成了對於藝術來源的普遍認知,但眾多藝術家的實在經歷卻在證明:靈感如野草般並不稀奇,藝術真正的來源是真情實感。

真情實感產於何處?龐雜又平淡的生活,藝術是生活的比喻,最終又會高於生活,但在這之前,藝術隱秘於在生活叢林之中。

透納,英國最為著名的畫家,他的作品以詮釋光與空氣的微妙關係著稱於世,但很少人知曉他曾為此幾乎翻越過所有的英國的山峰,見證過各個地區數十種不同顏色的朝陽。但和吳道子比較,透納的經歷不算稀奇,吳道子少年時,已遊歷中國各地山川湖海,才有了《江海奔流圖》,以及後來的“吳帶當風”。

透納也許過於久遠,吳道子也有傳說之嫌。那麼作家路遙,一定是深入生活的藝術典範,《平凡的世界》來自他半年的井下生活考察、三年深入農村的生活,以及一生的切身體會,“全景式的展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生活”,是對《平凡的世界》最貼切的詮釋。

所以真正的藝術,來自藝術家對真實生活的切身體驗,來自對於真情實感的鍛造洗煉。畢竟不是藝術家的我們,也曾敏感的指出:他唱的挺好的,但沒有感情;這副作品畫的挺好,但太過平淡。“沒有感情”、“太過平淡”其實都是缺乏生活體驗,沒有真情實感的表現,正如劇作家羅伯特.麥昆所說:

人人覺得藝術偉大、自然,但不為人知的是,藝術家深入生活挖掘情感之時,曾經付出了多少平凡和不自然。

觀眾——請尊重藝術,體驗藝術之中情感的偉大

隨著互聯網充斥我們的生活,藝術氛圍隨之不斷被稀釋,很多觀眾覺得藝術沒那麼重要,甚至藝術的存在都沒那麼必要。他們沉浸在互聯網裡,認為獲得了真正的自由,真的成了“世界的中心”,於是藝術成為裝點個人門面的材料,或者退化為一種技藝,和剃頭修腳無異。

但只要對我們的成長經歷進行復盤,我們就可以發現藝術的魅力:

嬰兒時我們通過聆聽歌謠與母親和世界建立最初的聯繫;童年時我們通過故事,設立了我們最初對於世界的看法;到了長大成人的時候,是無數的歌曲、電影、小說表達著我們豐沛的情緒,藝術替我們哭了,替我們笑了,讓我們不斷髮現自己、理解自己、鼓勵自己;最終我們青春不再之時,是一張張照片、一首首歌曲串聯起我們過往的片段,複述著自己、回味著自己。

所以藝術一直都在那裡,它陪伴著我們的一生,它是我們先天的基因,更是發現自己、發現世界的途徑。所以忽視藝術的重要性,其實是在輕視我們可貴的情感,更是蔑視我們自己,這個道理正如托爾斯泰所說:藝術,是自我情感最偉大的表達。

社會——請重視人文教育

無論是要求藝術家挖掘真情實感,還是呼籲觀眾重視藝術當中的情感,都離不開人文教育的普及。很難想象沒有人文的氣息,真情實感會呈現怎樣的面貌,藝術會以何種形式存在。

這其實並非理論的假想,而是現實的發生,自從科學開始在全世界攻城略地,人文的空氣就一直被壓縮。直至科學催生了出了互聯網,科學終於被加冕了王冠,於是人文空氣稀薄到難尋容身之所,人文教育更是千瘡百孔。

在學校裡,音樂、美術、文學鑑賞等等人文教育是被忽略不計的,它常常被“主課”佔據,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在社會上,藝術、哲學、歷史等等專業就業前景最為悽慘,即使國家大力投入人文教育比重,在醫學之中都加入了《臨床醫學的人文精神》課程。

但事實證明,先進的科技並沒有讓我們變得更好,即使互聯網可以營造一個無限擬真的世界,無限沉浸的世界。可我們的迷茫程度,卻比20年前的人更強,挫敗感和無力感依然如影隨形。

這其實極具諷刺意味,我們每天在社交網絡不停的表達自己,卻沒認真想想那是我們真正的自己,還是被別人定義的自己;我們每時每刻想要擁有自由意志,結果衣食住行都交給互聯網包辦,而且心甘情願,自然而然。

這當然也極具悲劇意味,當我們的身體和思維全部交給科學代工的時候,我們已經不是自己,而是一節電池、一段代碼、一堆行走的數據。

而奪回我們自己的唯一辦法,就是人文教育。因為人文教育才是關心人、尊重人、反思人的教育,人文教育真正以人為本,包容一切情感,促使藝術表達真善美,從而真正關心自己、重視自己、擁有自己。

其實這個道理,尼采早在科學建立廣泛信仰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之時,就曾闡述過:我們通過科學得到的東西,其實本來就在那裡,科學只是把它拎出來了,那些東西叫作藝術。

藝術是生命情感中轉瞬即逝的永恆存在

撥迷見智 開啟自在之門

無論古今中外、無論形式為何,藝術,莫不傳達著深厚的情感。

情到深處藝術,是完全的自我表達;真情流露的藝術,是對全人類精神世界的關照。而脫離了情感的藝術,是虛假的藝術,是死去的藝術,它缺失情感的溫度,沒有人性的體溫,必將被世界拋棄。

而要使藝術永遠閃爍情感的光輝,就需要藝術家們不斷挖掘生活中的真情實感,為藝術的創造提供可靠的靈感來源;還需要作為觀眾的我們,尊重藝術之中情感的偉大,藝術情感才能順利傳遞,爆發藝術情感本有的魅力;更需要全社會重視人文教育,為藝術的普及,藝術汲取情感提供健康的環境;最後當然還需要我們這個時代,給予藝術應有的地位,因為藝術當中的情感,是我們“何以為人”的重要基因之一,它永遠激發著我們反思回味,鼓勵著我們開拓創造。

正如黑格爾所說:“情致,是藝術真正的中心和最適當領域,對於作品來說,情致的表現,就是藝術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