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哪裡的方言最接近古漢語的雅音?

洛神崑崙


所謂雅言,就是西周人的語言。雅就是夏,夏是周人故地關中涇渭流域的稱謂。《史記·吳泰伯世家》“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西部地區稱為夏,夏有雅正大等義。宗周詩篇稱雅詩,秦風詩篇稱夏聲,夏聲就是雅詩。東方齊魯衛等大國諸侯本是從西方(陝西)遷來,所以稱東夏,東西合稱諸夏”。《說文》夏,中國之人也。朱駿聲“就全地而言,中國在西北一小隅”。夏和中國都指陝西。所以雅言就是陝西話。

雅言是歷代語言的基礎,包括語音和基本詞彙。後世秦漢隋唐等十三個王朝建都陝西,都說的是陝西話,即雅言。語言是發展變化的,但雅言源自陝西,所以陝西話最接近雅言。


至樂無如讀書


關中方言最接近古漢語雅音。


現代漢語普通話的發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以北京語言為基準。關中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五大王朝西周、秦、漢、隋、唐京兆之地,不難想象,關中話就是當時的普通話。

早年學古代漢語時,王力先生的弟子黃寶華教授,對我們的授課中,曾闡述了這一觀點。課後,夕陽下漫步郊外,作為土生土長的關中人,我將古漢語的發音,對應故鄉的方言,一番仔細思量品味,對老師的結論,此後深信不疑。

古漢語定音,從西周起。周公作禮,天下歸心。詩經雅言,根在京兆。大雅小雅,風起渭水。定都咸陽,秦始皇統一文字。西漢定都長安,漢樂府風起蒼嵐。隋文帝一統天下,定都長安,漢風再開唐詩先河。唐朝定都長安,平仄韻唐詩,漫卷大美神州河山……



就像元蒙、滿清入主中原,帶來了一些遊牧民族的特異詞彙,但立國後的普通話,還是中原的漢字漢語一樣,歷史上的關中平原,雖然也曾遭遇戰爭與饑荒,人口有流出流入,但由於文化底蘊深厚,流出者傳播文化,流入者被融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樹木適土性而生。明朝初年,朝廷從山西遷入大量人口,而這些人落地生根,還是學會了當地話,山西方言並沒有在關中發芽開花。



我認為雅言最接近的應該是粵語,古代中華里唐代最為強盛,散佈世界的唐人街講的最多也是粵語,當地人和外國友人統稱為唐話流傳至今,還有粵語對古文學裡的名詞跟語句詞彙還是沿用相同的。

例如粵語裡多少錢叫多少“蚊”,此蚊通漢人古代的多少文錢的延續,

粵語警察叫“差人”,此“差”通漢人古代的差使衙門,

粵語“渠(佢)”是指他的意思,可參考東漢的《孔雀東南飛》:“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粵語火鍋叫“打邊爐”,漢人古代火鍋也是叫“打邊爐”,可參考古文《來鶴亭集·南海口號六首·其五》:“炎方物色異東吳,桂蠹椰漿代酪奴。十月煖寒開小閣,張燈團坐打邊爐。這些都是現在的普通話沒有的。

粵語“卒之”為終於的意思,可參考宋朝的《容齋續筆》卷一:“公囚困於淮西,屢折李希烈,卒之捐身徇國。”

粵語“系”代表是的,可參考《三國演義》第二回:“使廷臣奏董太后原系藩妃”。

粵語“朝”為早上之意,可參考《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

這樣的例子多如牛毛,數不勝數的證據就不一一列舉了。這些漢古文譯解也是普通話是完全沒有的。

再舉個別的例子,日本因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脈相傳的文化,當然話語也是學習唐朝唐音至今沒變。例如日語的回答“是的”。讀作:“系”,此讀音與粵語完全相同。而普通話壓根沒有“系”的讀音與譯解。完全是不同一系的他族語言。這樣的讀音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包括日語的數字跟粵語也是相通的音調。

最後再舉個例子,在廣東沿海地區有很多明朝發配的海防城府。例如大鵬所城等等的,職守海疆的大明士兵因地勢偏遠,沒有受到侵略者的嚴加控制與改造。很好的保留了明朝留下來的語言,當地人俗稱軍話,此軍話也是粵語一類的話語。足以證明明代官方語言就是粵語體系裡面的。

這麼多的有力證據,還不能證明南方方言才是華夏正宗嗎?不是全國都實行南方方言,只是大家要傳承下去。畢竟此乃真正的華夏古語。



Oo水鏡徽華oO


雅言,應有3大特徵:一是根據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確定的,也就是由都市地位來確定的。

二是由“雅言"一詞提出的時代來確定。

三是與當時執政者的籍貫相一致。

從上述3個屬性作為判斷的依據,雅言的代表地應在今河南洛陽、開封和陝西長安為雅言的中心。這裡頭有一個因時而宜,因地而宜、因人而宜的問題。

首先是夏商時代,儘管夏有至少七八次遷都,商有大的六次遷都,小有八次遷都,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在今中原文化圈。即:山西運城,河南洛陽、鄭州、濮陽、淇縣、商丘,山東曲阜、菏澤等地。從語言上說,除過短時期的晉南外,多以今河南方言文化圈,因為自古以來,山東曲阜、菏澤,與河南地緣相連,文化相近,語言相通。如:孔子弟子95%以上為這一帶人,孔子講學也是在這一帶。即從故鄉曲阜出發,經過山東菏澤(古時多為豫地,今山東東明,在1962年以前還是河南管轄。其祖籍地也在今河南鹿邑),進入今河南的古地,即魏、衛、陳、杞、蔡等七國進行巡講。時至今日,魯西人說的是河南話,聽的是豫劇。故而,夏商時期,官方之用語,以洛陽、開封話為國語。到了春秋戰國出現雅言之說後,這裡也是雅語流行地。如:以雅言為標誌的《詩經》,絕大部分為這一帶的民歌。

在西周時期,今西安為中心的周地,理所當然的是雅言標誌地。並且,“雅言”一詞,也是從此在這裡提出,以至到春秋戰國正式命名。使用雅言的《詩經》裡,寫關中的內容也很多。

到了東周,政治中心又東移至洛陽,以至到春秋戰國,除了“燕國"外,齊、楚、韓、趙、魏、秦(包括衛、蔡、陳、杞等國),都在今陝西西安以東,山東淄博(與魯西相交地)以西。

秦代不用說,在今陝西咸陽與西安附近一帶了。

從執政的帝王說,從夏商周 到春秋戰國各方國的王室成員,以至秦之秦始皇,均為黃帝之曾孫帝嚳和孫顓頊的後代,而帝嚳生於商丘,顓頊生於河南杞縣高陽鎮(其號故為高陽氏)。並且均建都於臨近開封的濮陽。

可見,在雅言時代,均以今之西安、洛陽、開封為中心。


齊聲喚賢


我的看法是,只要是非官話方言,都是古漢語,都是古代人的說話,口音因為南方人全部都是古代北方人南遷的後代,原因有很多,第1個來說是,因為開拓領土而南遷。像秦始皇南征百越,或者說因為戰亂而南遷,像五胡亂華,安史之亂永嘉之亂。山西方言和南方六南方言都是非官話方言,他們接近於古漢語,北方官話好多都是明朝以後才形成的。今天的河南人根本不是宋朝時期河南人後代,而陝西人也不是宋朝時期陝西人的後代,大家是否知道明朝初期有山西大洪洞移民,山西遷往河南河北,山東陝西這些省。南方的方言雖然難懂,但是不管是說話唱歌都非常好聽,山西話也一樣。




風景身臨其境10085663


正確答案是不知道。

原因很簡單,我們不知道古漢語的雅言是什麼樣的。所謂雅言,一般理解為周代的官方通用語。據說孔子就是用這種語言對弟子進行教育的。現在對於這種上古語言,我們所知甚少。在人類沒有發明留聲機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前人是如何講話的。雖然可以通過部分歷史資料對照,大致推測古音的發音情況,但不能完全由此瞭解古代人的講話習慣。

現在網上有不少所謂的擬古音的音視頻作品。這些作品的依據絕大部分來自於一位溫州籍的語言學家。此人認為,溫州話是中國古代語言的活化石,所以他以溫州話為基礎模擬了上古發音。這種觀點純粹是他個人假設,在學術界沒有得到公認。一位語言學者很中肯的指出,他創造了一個既不能被證實,也不能被證偽的語言世界。對於這種觀點和由此引申出的這些音頻作品,只能作為一種娛樂,而不能信以為真。除了溫州話之外,還有一些地方派學者本身沒有語言學根基,卻鼓吹粵語和閩南語是唐代和宋代官話。這些觀點在語言學界都得不到支持。

既然我們不知道古代雅言是什麼樣的具體情況,所以也就缺乏參照標準,自然也就無從談起所謂最接近雅言的方言。至於方言當中保存上古音,這個是一個正常現象。所有方言當中都存在這種情況。至於哪一種方言當中保存最多,也沒有辦法確定,原因還是一樣,缺乏參照標準。


用戶4325101516


粵語,先秦不毛之地,百越,秦始皇統一六國發兵伍十萬殖三郡,唐宋發配過失官員,流放之地。


用戶6701625326881


我覺得我有必要給你們吹吹牛!曾經以窮出名的西海固,可是雍州之城,是商朝,周朝的府邸!

而幾千年來,交通的不便,我們保留著自己方言直至現在!現在我給你們舉具體的例子!

“咥”

固原方言讀díe,固原人把吃飯叫作“咥”飯,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氣息。“咥”本身就是古漢語,查辭海而知,咥:咬。《易·履》:“履虎尾,不咥人...”。

“戇”

固原方言讀gàn,本意為憨厚而剛直。《說文·心部》解釋為“戇,愚也。從心,贛聲”。《荀子·儒效》裡說“狂惑戇陋之人”。固原人說“二戇子”就是這個字。

“挕”

“挕”,固原方言讀díe,意思是打。《康熙字典》中解釋為“打也”。可能咱們小時候沒少讓父母美美地“挕一頓”!

“爨”

“爨”,固原方言讀cuān,意思是香,本意是灶。《廣雅》中曾說“爨,炊也”。固原人引申到了香氣撲鼻的意思,比如這個饃饃味道爨得很!

“瓤人”

“瓤人”,讀ráng,有取笑、譏笑別人的意思,引申到一個人弱的意思。記得中學課本里《信陵君竊符救趙》中有此一句:“魏公子瓤信陵君曰”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詞保留的夠古老吧。

固原人把“小”稱為“蕞”(sui)。

固原人把“小”稱為“蕞”(sui)。固原話裡常說:蕞個子、蕞娃、蕞慫.... 王充《論衡》:“蕞殘滿車,不成為道”, “蕞殘”指小而殘缺的文章。《左傳》:“抑語曰蕞爾國" ,杜預注:“蕞,小”。

固原人把"妯娌"稱為“先後”讀xiānhóu。

固原人把“妯娌”稱為“先後”讀xiānhóu。《辭海·漢書·郊祀志上》:“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顏師古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宛若,字也”。

把 “不耐煩” 稱為“叵(音潑)煩” 。

固原話方言把“不耐煩”稱為“叵(音潑)煩”。《說文》:“叵,不可也”。《正字通》:“叵耐,不可耐也,叵煩,不可煩”。

“倭也”

“倭也”,指事情辦停當,令人滿意,如:“那人心細,活做得倭也,沒啥彈嫌的”。原意本來是漂亮的意思,宋代《文韻》中解釋道:“倭,順貌”,即是“平順的樣子”。只是固原方言裡因所指對象不一樣,而出現了多義現象,實際上仍是《文韻》所說“順貌”的引申或擴大。

“先人”

固原話裡稱父母或已經亡故的祖先為"先人"。吵架時候說到對方“先人”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詩經·小雅·小宛》:“我心憂憂,念昔先人。”

“嫽”字

“嫽”字,辭海:嫽,美好。“嫽得很”,固原話“好得很”之意。《詩經·陳風·月出》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嫽)兮”。給《詩經》作注的漢代學者毛亨說:“僚,好貌”。漢代的另一位大學者楊雄在其《方言》一書中也說:“嫽,好也”。唐代的白行簡在其《三夢記》中記有這樣的詩句:“鬟梳嫽俏學宮妝,獨立閒庭納夜涼”,“嫽俏”,就是形容美好、俏麗的樣子 。

“女子”

固原人把女孩叫女子。古人用子來表示尊敬,比如先秦百家的孔子、墨子等等。《詩·鄘風·載馳》:“女子善懷,亦各有行”,看多有韻味!

“畢”

“畢”,方言音bǐ。完畢,結束的意思。《廣雅·釋話》:“畢,竟也”,為“完結”,詞義也是很古的了。《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固原有的地方經常說“飯吃畢咧”、“活幹畢咧”。“畢”都是完的意思。這個意思還引申為完蛋了、糟糕了,如:“這下畢咧,叫人把錢騙走了。”

“牆”

“牆”,方言音同qiáng,《說文解字》:“牆,垣蔽也”。牆有兩個作用:垣,阻擋,如城牆、院牆、圍牆等。蔽,則是遮蔽、遮掩、藏身。固原人把人或物藏起來就叫“牆了”。

“挏”

“挏”,方言音dòng ,本意是攪和。《玉篇》:“動也”,《淮南子?俶真訓》:“撣掞挺挏,世之風俗”。撣、掞、挺、挏都指幾種動作。綜上所述,“挏”字的解釋有推拉、擁抱、攪和、拌動,引申為一個字:搞。固原說人說“挏亂子”就是闖禍了。“胡挏”,一是拉亂,二是揮霍,如“家裡那點錢哪經得住你胡挏”。

“扚”

“扚”,固原方言讀diǎo,意思是搶奪的意思,表示“針對目標快速出手”。本義:看準目標快速出手,是個很形象的詞語。《康熙字典》解釋為“急擊也”。固原話裡有“扚空兒”、“扚著搶著”等詞語。

“黠倯”

“黠倯”,固原方言讀hǎsóng,意思是壞蛋,壞人的意思。黠本義堅黑色猾、含有內心險惡、耍弄小聰明來偽裝之意。《漢書·匈奴傳下》:“烏桓與匈奴無狀黠民共為寇入塞,譬如中國有盜賊耳”。倯意思是愚蠢、懦弱的意思,漢代楊雄《方言》卷三里說:“庸,謂之倯,轉語也”。郭璞給《方言》作注時說:“今隴右人名懶為倯”。王逸箋疏中也說:“庸,廝賤之人也”。後來據張華文考證:“‘庸、倯、甬’固是一詞,共時轉語同源……故倯引申為懶”。固原人一般稱懶惰的人為“懶倯”,品格低下的人為“賤倯”、“黠倯”或者“壞倯”,奸巧圓猾的人為“奸倯”,不明事理的人為“愣倯”或者“傻倯”等。

“趿”

“趿”,固原方言讀sǎ,本義是古時候小孩穿的沒有後跟的鞋子。《說文解字》中說:“趿,小兒履也”。桂馥《說文義證》中說:“小兒履也者,履之無跟者也”。後來又引申為穿鞋時不提鞋後跟,拖著鞋行走,或者用腳底摩擦地面。《六書故》中說:“趿,今人以履無踵(鞋後跟)直曳之者為趿”。作為名詞用的有“趿鞋”,即今天的草鞋或拖鞋。固原人把穿草鞋時來不及提鞋跟,將後跟踩在腳下行走說作“趿”,如“鞋都穿不好,還趿著呢”。

“胤”

“胤”,固原方言讀yīn,該詞本來專指子孫繁衍、承續,後來引申為動物的繁殖和植物的滋生蔓延。《說文》:“胤,子孫相承續也”。《國語·周語下》:“胤也者,子孫蕃育之謂也”。現在固原話裡還在使用這個詞,比如經常說的“胤兒子”。

“焪”,固原方言讀qiòng,本意是暴曬的意思,用少量的水蒸煮食物。在《玉篇》中說“焪,盡也,幹也”。《廣韻》:“焪,火幹物也”。固原有一種食品叫“焪焪”,是將青菜、土豆絲或槐花洗淨,拌上面蒸熟食用。隆德民間有一種“焪面”,做法是將玉米、莜麥麵粉和各種青菜、調料混合在一起,攤平後放在鍋裡,加入少量的水蒸煮,水乾了,“焪面”也就做好了。固原話裡“焪”還有動詞用法,如“焪一鍋洋芋吃。”

大家學會了嗎?記得以後出去要說說,比如:見面就說他姑舅爸,你把人咥潮了!





用戶60394491499


只有穿越時空回去看看。


靈光一閃先人板版


我們蘇州人說來了叫:來哉。哉是文言文裡常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