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2017,我們勇往直前

——2017年環青海湖騎行遊記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出發

早想環青海湖行,一直未能如願。2016年夏,全家攀登華山,信心爆棚,竊以為可舉家環湖。2017年初,將環湖列為年度重大事項。前期,營造家庭輿論、準備物資,長達數月。3月份,給女兒購買兒童自行車,鼓勵勤加練習,還陪她上路騎行;添置騎行手套、雨衣、墨鏡、氣筒、束褲帶、魔術面巾、速乾衣褲等;經常給女兒、媳婦轉發環青海湖騎行的遊記,不斷潛移默化。學期末,專門向領導請假9天。到6月底,自己跑步超500公里,超額完成年度跑步任務,萬事具備只擇良辰吉日出發。

女兒要求乘坐火車臥鋪出行,遂預定火車。女兒一放暑假,就進入補課模式。起初說補課7月28日結束,後來提前到24日。把列車行程改簽到26日,並於23日完成手頭工作。計劃不如變化快。搭乘老哥坐駕25日夜裡11點剛抵達西安,又有不可抗拒之事將我召回。多虧老哥連夜駕車,次日八時我準點返崗上班。處理完事務已下午五、六點,心情低落至極。悶了兩天,不能排遣,烈日下騎行雷達站,才稍稍緩解。再次請假,一家人遂再向西行。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不計後果的人,從不乏邁步的勇氣。就這樣,我們乘火車出發了。火車一出發,又有事來臨。還好,可控。在西安火車站中轉,就近吃了涼皮,陪女兒逛了書市。大人以為的好書,不入女兒慧眼,以至她連連感嘆,西安的小學生就看這些書啊?!為了糾正她對大城市文化生活的不全面看法,我專程帶她轉來到新華書店。在這裡,她見到了海量讀物,並找到了至愛之書,歡喜之情溢與言表。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返回,稍息。晚十點,進站候車,三人各捧一書,各得其樂。女兒很快啃完了一本,正在興奮,開始檢票了。上車後,已近子時,車廂黑咕咚咚,只剩睡覺。

晝為事務牽絆,夜寐不沉,時有驚醒,到了次日清晨六時許,索性起床。窗外,蘭州再向西,景緻已變得大為不同——蒼涼,乾涸,不毛。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正午,抵達西寧。天空零星飄雨,氣溫涼爽。乘大巴前往西海鎮。大巴師傅哈欠連連,媳婦十分警覺,我和女兒沉沉入睡。2個多小時後,到達目的地——西海鎮。明靜車行老闆將我們接到家庭賓館。家庭賓館由兩處隔街的住宅改造而成,其中一套住宅可發放騎行裝備。稍事休息,出門吃了午飯。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午飯有手抓羊排,還不錯。飯畢,挑選了自行車、安裝了馱包,活動了一下手腳,騎行到金銀灘草原。很巧,天放晴了。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晚上,微覺頭暈,在鎮上閒轉,氣溫稍涼,不自覺裹緊衣服。西海鎮是當年的原子城,隨處流露舊時痕跡,廣場上矗立著毛主席雕像,西海大道路旁有“將軍樓”。因為出門較晚,原子城博物館已經閉館了。住的家庭賓館,應為兩室一廳的住宅改造而成。裡面分別住2、3、4人,每人每天50元。價格便宜,僅供休息。人多,共用洗漱間,很不方便,好在還衛生,騎行的人們一般並不在乎。回房收拾停當,已將近午夜12點。

(二)磨合(8月2日,第一天,騎行75公里)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晨起,洗漱。我們預定按“西海鎮—151基地—黑馬河(茶卡鹽湖)—鳥島—剛察—西海鎮”順序,五天完成環湖三百六十公里。吃完早點抬手看錶,剛好九點。整裝,開拔,今天目標76公里外的151基地!沿著車行門前的原子路向南,便進入環湖東路,蒙面三俠開始了環湖之行。

一個長下坡,出了鎮,過了一個路口,四周就全是一望無際的草場。但草場被人用鐵絲網圍著,並分割成不同的區塊,行人無法進到草場。這種情況,沿途十分普遍。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太陽大大咧咧的懸掛在左手遠處的山頂,十分耀眼,主宰著一切。我控制著每40-60分鐘就補水、休息。望山跑死馬,看著不遠處的山,在筆直的公路盡頭,卻怎麼都到不了跟前。各種機動車輛就在人身邊呼嘯而過,擔心女兒膽怯,回頭查看幾次,見她真是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兒。騎行離金銀灘一景點不遠,璇璇的車摔在一邊,她站在原地生氣。原來她把前變速調成了“1”檔,只有踏頻、沒有速度。幫她調回“2”檔,反覆提醒,上、下坡均調右手檔位,上坡用低檔、下坡用高檔,左手不會用,就不用調了(其實,已經提醒過前檔3對後檔9、8,前檔1對後檔1、2)。女兒是衝著“絕望坡”來的,她來是要征服絕望坡的。結果出鎮三四公里,有一個大坡,由於騎法不得當,騎到中途她就感覺累得不行,再三鼓勵,終於登頂,笑言:這是璇璇征服的第一個大坡!事後才知道,腳下的山,竟然就是日月山餘麓。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相傳,日月山是由文成公主摔碎的銅鏡化成的。美妙的傳說,遮掩不了大唐王朝在高原之上的血淚。如果說,漢匈四百年戰爭,以漢家全勝為結局。唐蕃兩百年愛恨情仇,是雙雙解體為最終歸宿。秦時明月漢時關,站在山口,回望蜿蜒在山腳的來路,汽車如蟻、往來其中,不禁感嘆自然的偉力、人類的渺小。有上坡,就一定會有下坡。下坡之時,反覆提醒,不要過快,注意減速。下坡的風馳電掣,讓女兒興奮不已,反覆詢問騎行的公里數。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又一個上坡、一個下坡,環湖東路疾速從青藏鐵路下穿過。一道彩虹門聳立在公路上,懸掛碩大三個字“青海湖”。媳婦一如既往地又蹦又跳,全然不怕高原反應。璇璇不愛照相,對我倆不屑一顧。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連續幾個小坡,母女倆慢慢適應了這裡的路況。路的兩邊,時而山坡綿綿,羊群如珍珠般散落其中;時而一望無垠,除了天邊的雲彩,只有綠色的草場。過了去沙島的岔路口,靠左而行,遠遠地望見一汪綠水漫在地平線上,一層沙洲浮在水面,公路筆直地衝著水面而去。離湖越來越近,公路猛地一個左拐,把湖面甩到了右側。知道青海湖附近有幾個小一點的海子,不清楚眼前的湖,是否就是青海湖。加之滿腦子滿山遍野油菜花的景象,眼前的沙山、沙島、退化的草皮,內心還是有一點點失望。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再一次休整。山東來的一家四口超過了我們。環湖東路就在這湖邊的沙山之上,筆直地起起伏伏。每爬上一個大坡,我都要駐足等候;每溜下一個大坡,我都要回頭留意;每段平路,我都要確保不拉開太大的距離。路過一段沙山,我以為女兒會要求上去溜沙,就停下來等她。誰知她離我還有五、六米,就大喊“走!走!走!”沒有停留,越過我繼續前進了。

倒是媳婦,每隔五十分鐘左右,就提示屁股酸困、腳趾頭麻,需要休息。休息時,總是璇璇第一個跳出來說,騎了多少公里、還有多少公里、在哪裡吃飯、走!由於環湖東路的里程碑在路東,我一路都未注意到里程的變化,只能在休息時,用高德地圖判斷騎行的路程。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快兩點,到了第一天午餐和補給休息的地方——湖東種羊場。吃了三碗酸奶才想起來問價錢,就有了整個旅途最貴、味道也最好的酸奶——十元一碗!羊肉拉麵也不便宜,窮家富路,就這樣了。吃完麵,問衛生間在哪裡?店家答,後面。拉開店鋪後門,直接就走到草場上了,哪有衛生間?!只有滿地的坨坨。苦笑著搖頭,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就這樣了。稍事休息,繼續前進。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出了湖東種羊場,公路向右拐,擺脫一片林蔭,又筆直的衝遠方而去。路的盡頭,湖山相連,在山的擠壓之下,湖水被限制在路的右側。想必,山、水、路相交匯的地方,就是109國道了。聽說還有三十多公里,時速在十五公里左右的我們,也就剩兩小時的路程了,璇璇精神大振、奮力向前,連稍事休息都不肯。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總是不小心,就把娘倆遠遠的甩在身後。騎行的人越來越多,不停有趕路的人超過我們。一個小夥子超過我時,大聲問我,他今天到黑馬河,能否同行?我遺憾地告訴他,那是明天的目的地。小夥子大聲地回答,一定要到黑馬河看日出啊!言畢,絕塵而去。眼看就到環湖東路的終點,再次休息。我們就是風景,欣賞著同樣是風景的騎行者。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遠遠看去湖的拐點,是路的交點。109國道靠湖的一側,是自行車專用道,終於可以遠離機動車了!騎上了自行車道,娘倆就一頭衝到了前頭。自行車道上,短途騎行體驗的人很多,還有騎雙人車、晃晃悠悠前進的。當然也少不了牧區的主人——牛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接個電話,被娘倆拉下十幾分鍾路程,奮起直追,直到前方空無一人。剛停在一片花海,媳婦電話追上來了。在路邊等候,眺望著黃的花海、青的湖海、藍的天海,感受著靜靜的心海。三人再次同行。一個下坡,路面突然猙獰,因單手持機照相,險些脫把,遂停車回望女兒,不及提醒,已然摔車,但人家自豪地說,看,我沒有摔跤!既無大礙,繼續前進。路遇橫臥道上的白犛牛,璇璇小心翼翼地走上前,說,毛毛牛,你好!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不久,就到了第一天的目的地——扎西國際青年旅行社。吃飯時,璇璇居然在餐廳沙發上眯了一個小時,幸好她醒來時,飯菜才端上來。吃飽飯,到宿舍,小丫頭興奮地睡不著,跳下床要去看歌廳裡熱鬧的歌舞。很快又悻悻然回來,說超沒勁,在宿舍裡開心地聽著歌曲。

第一天,很晚才結束。

(三)神遊(8月3日,第二天,騎行73公里)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早上5點,就有人悉悉索索地出去了。我們睡到日上頭竿,璇璇到8點半才起床,原計劃8點出門,實際吃完早點出門已經9點50了。從109國道的2103公里處開始了第二天的騎行,璇璇也慢慢知道了可以利用里程碑計算公里數。一出青旅,眼見到碧透的海,海天茫茫、在無盡處相連,難怪古人把它叫做“青海”。湖色,在一天各不相同,日出時跳動,清晨時輕盈,中午時磅礴,午後時凝重,日暮時飄渺,而在清晨最是宜人,恰在此時。

“青海”,相傳就是周穆王西狩時,與西王母相會的瑤池。到漢時逐步納入版圖,唐初為吐谷渾領地。唐滅東突厥後,吐谷渾襲擾涼州,李靖領軍掃平了不服管教的吐谷渾,吐谷渾自此屬唐。

此時的吐蕃還較弱小,松贊干布索婚不成,進攻松州、蕃州,很快被大唐兵鋒折服,遂親自上門求婚,才有太宗出嫁文成公主之佳話。文成公主隨行人員給吐蕃帶去了中原先進的農業、手工業技術,帶動了吐蕃的社會經濟發展。這段時間,唐蕃關係良好。王玄策出使中印度受辱後,甚至能持節調動吐蕃軍隊數千人橫掃印度,生擒中印度王。

到了唐高宗時代,隨著盛唐兵鋒所至東起朝鮮、西到蔥嶺無不披靡而降。大唐的軍事科技及戰略戰術應用,與周邊國家、部族相比是有極大領先優勢的。

經過南北朝亂世的戰爭錘鍊,長弓、長槊、陌刀、重裝、重錘一一裝備,人馬俱著鎖子甲,長弓以遠距離進攻,長槊以重騎兵衝擊,鐵鐧、重錘以破甲,陌刀以步軍攻防,而步軍、騎兵均騎馬機動。鎮國神兵陌刀至今無實物出土。李淵便是箭術技壓群雄而娶竇氏。其子李世民更是不逞多讓,雖無李廣之名、實有李廣之能,每於絕境求生,後由於尉遲敬德持長槊護身而有恃無恐。

國家領導人知兵,導致軍隊建設超前。加之李靖、徐懋功等一批優秀將領在實戰中不斷提煉總結,後勤保障制度化、行軍佈陣條例化,賞罰分明、調用有度,造成唐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局面。

然而,上天不會讓一個王朝孤獨存在,不製造內部矛盾,就製造外部危機。而這個危機,還是唐王朝自己培育的。唐蕃友好初期,雙方經濟、文化交往密切,互為“舅甥”之國。吐蕃後來在名相祿東贊治理下,國力漸盛,逐漸與唐爭鋒。高宗時,在西域與唐爭主導權,在青海拉攏吐谷渾各部族。在此期間,唐王朝竟任其肆無忌憚地發展。直到安西四鎮失守、吐谷渾滅國,唐王朝才反應過來,由西域方向為牽制,任曾“三箭定天山”的名將薛仁貴為邏娑行軍大總管(即拉薩行軍大總管),統領五萬軍馬,力圖從青海方向直搗邏娑,一舉擊敗吐蕃。唐王朝上下的速勝論,為此役失敗埋下隱患。此前戰勝的國家均是戰略縱深不大,兵力不雄厚的國家,突厥是國內生亂分裂為東、西突厥由唐分別制服,高麗也是國內兩派內耗為唐乘虛而入。戰前,吐蕃經多年滲透已贏得吐谷渾多數部族支持,全國兵力多達四十餘萬,唐軍雖為世界精銳、又有名帥掌兵,高原之上兵力多寡實為決勝的關鍵,只有五萬兵力的唐軍兵敗只是時間問題(五萬兵力中,按《李衛公兵法》,還含兩萬後勤輜重兵)。唐軍崇尚兵貴神速,在青藏高原恰為大忌,加之主副帥失和、將令不用,加速了失敗的到來。吐蕃擊敗薛仁貴,就像俄羅斯擊敗拿破崙一樣,利用較大的戰略縱深和特殊的地理環境牽制唐軍主力,調二十萬軍力進攻擅自前進的輜重兵,雖然薛仁貴率三萬唐軍擊潰正面吐蕃軍近十萬眾,依然陷入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絕地。大非川之戰,是唐蕃關係的轉折點之一,薛仁貴等人僅以身免,回國後降為庶人。由此,吐谷渾滅國,其族併入吐蕃或內附唐朝;吐蕃佔據青海湖,並經常威脅甘涼、隴右。最關鍵的是,唐朝對吐蕃的心理優勢土崩瓦解,吐蕃俘獲的唐兵、唐器使雙方短期內不再有軍事技術代差。高宗、武后時,對吐蕃用兵居然屢戰屢敗,毫無顏面可存。

玄宗時,大舉用兵,屢戰屢敗,直到哥舒翰先後建神威城、應龍城,並以重大傷亡攻佔石堡城,才重振雄威,將吐谷渾舊地重新納入治下。時人西鄙人《哥舒歌》詩讚:“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然而,哥舒翰卻深受唐王朝文人們“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詬病。詩仙、詩聖也作詩以諷。杜甫《兵車行》詩云:“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李白則更直白,詩云:“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君子只知小仁,誤國豈在少數。好景不長,先是高仙芝兵敗怛羅斯,後是安史之亂爆發,高仙芝在潼關被誣殺,哥舒翰被逼出關迎敵,兵敗被俘身死,隨著名將凋謝、潼關被破、長安陷落,玄宗入川、肅宗即位,盛唐國運由之轉衰。每每讀史於此,都有長恨於胸。郭子儀、李光弼歷時八年、用朔方軍、借回鶻兵方平定內亂,光復洛陽時竟許可回鶻人大掠三日。唐朝經此之亂,國力驟降、藩鎮林立,西域、河西、南詔、遼東全面失守。吐蕃乘機襲佔青海,陷瓜州、沙州、涼州等河西諸州,中原控制多年的絲綢之路中斷,吐蕃甚至乘虛進佔長安十五日,自立偽皇帝,幸郭子儀以威名退吐蕃軍,復長安城。而唐朝中央政府也元氣大傷。肅宗之後,憲宗稍有中興之勢,李塑取蔡州,國家為之一振。但隨後唐朝就陷入了不可逆轉的沉淪。奇怪的是,沒有了強大的對手,吐蕃也出現內亂,實力衰弱。陷落近百年後,沙州義士張議潮率眾起義,一舉收復河西,並歸唐朝。再五十年,唐朝隨著黃巢起義而終結,而吐蕃竟然也土崩瓦解了!真是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從此之後,宋王朝的羸弱、明王朝的陰鷙,總與青海失之交臂。又經七百年,青海湖才由清軍入主中原再次納入中國版圖。清末民初,中國重新陷入軍閥割據的局面,青海為馬步芳、馬鴻奎竊據。幸而太陽出,一掃陰霾,大軍入疆、入藏,中華方重歸一統,而目下之實控是有史以來最為牢固的。老一代領導人高瞻遠矚,在西海鎮建原子城,在今日騎行不遠處二郎劍景區建151基地。環湖而行的人們,多數不知,151基地實為我國第一個魚雷基地。改革開放後,基本建設日臻完善,經濟文化愈加繁榮,各族人民日趨融合,方有今日之平安騎行。常聞“其興勃勃,其亡也忽忽焉”,唐蕃兩百年戰爭,復為今日中印之鑑,不可有須臾大意,一定要警惕啊!

老驥伏櫪,沿湖前行,猝行百丈,神遊萬里。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過了二郎劍景區,自行車道便戛然而止。媳婦擔心安全,竟然提議要在碎石路上騎行,被我斷然否決。我帶頭在前,車行於路肩與白線之間。行不遠,女兒車子被路縫帶倒,仍驕傲地站在車旁,表示自己未曾跌倒。哪裡跌倒,哪裡爬起。我不曾擔心自己,娘倆哪怕有一絲一毫的懼怕,都會影響我的決心和意志。還好,在各類客貨車的咆哮中,我們砥礪前行。

一路向西,南山綿延於左,湖水浩淼於右。公路還是毫無情趣,沒有一個折,筆直地伸向遠方。我一直控制著速度,稍一走神,就把娘倆拉得很遠。璇璇保持在我們中間,不知疲倦地蹬踏著自行車。公路每百米有小標記,每千米有里程,每次蹬踏都有實實在在的進步,每個進步都有實實在在的快感。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不覺日上三竿,到了江西溝。遂就餐館,用餐、休整,回了幾通電話。由於實在沒有合口味的飯菜,就重複著昨天的老三樣,魚香肉絲、酸辣土豆絲、紫菜湯,這也落了女兒抱怨的口實。餐後,再度啟程。湖面在二郎劍過後稍有遠離,就一直匍匐在公路近處。路旁,時而碧波盪漾,時而綠野千里,時而黃花浪湧,時而河曲彎彎,時而牛羊點點。我們真實地融入這畫面之中,讓人陶醉,疾馳而過的汽車捲起撲面塵浪,才能提醒——我們也只是旅人。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領導補充得更好,識萬麵人。璇璇雖然不願停留休息,但特別喜愛酸奶。一個遮陽傘下,立著一個黑板,上書“酸奶五元”,就勾引著小丫頭自動停車休息了。儘管加糖後的犛牛酸奶仍不如意,她還是堅持吃完了。主人是個憨厚的藏家農民,家有一千畝草場,近五十頭犛牛,一年收入十幾萬元。他一臉的滄桑,年齡竟然比我小兩歲,也只有一個女兒,看著璇璇,眼中充滿了慈愛。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不覺草色轉黃,左側的山巒向遠處退去,右側湖心似有仙山島嶼,我們曾轉向湖邊,但顛簸了十餘分鐘,看似抬手可觸的水面,還在泥濘灘塗的深處。想起車行小田提示,可在黑馬河至石乃亥一帶下水,遂掉頭返回公路。正準備上車,又有電話前來,示意娘倆先走,誰知這一通電話,先後聯繫四個單位、六位領導,耗時近四十分鐘,好在終於解決了問題。哪怕在最遙遠的地方,也心繫工作啊。剛放下電話,電話又來了,這次是女兒打來的,問我怎麼還沒趕上來,應聲而起,全力追趕。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臨近黑馬河附近,追上了娘倆。四周的景緻,可就不怎麼迷人了,草場稀疏、沙化嚴重,還有微微逆風。快進鎮子的一座橋下,竟有逆流而上的湟魚。水質實在不怎麼好,湟魚也不是觀賞魚,灰溜溜的。

找到預定的賓館,四人間包房320元,而標準間報價580元轉眼就成了620元。放下行李,給三個車輛上了鏈子鎖,店家十分不悅,放言:車子放外面,別鎖,丟了算我的!媳婦心裡不踏實,堅持把車子挪進房子。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晚餐實在沒什麼好吃的,就點了個土火鍋。雖然裡面有各類肉品,說句實話,糟蹋了“火鍋”的名聲。既然點了,就吃唄,誰讓咱是來者不拒的食神。餐後,摸黑探看次日早晨觀日出的地點。沿岸橫停著車輛,離岸的水裡,有數個黑漆漆的石碑,照亮一看,都寫著“青海湖”三個字。手電光照之下,湖水昏黃。頭頂,月明星稀,漫天流雲,遠處天空閃電不斷,影影綽綽,看見幾顆星星。三人掃興而歸,擔心能否看見日出。

(四)驚豔(8月4日,第三日,騎行54公里)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5點鐘,鬧鐘響起。仨人起床,整備,顧不上洗漱,半個小時就一起騎車出發了。莫道人行早,更有早行人。昨晚空無一人的道路上,擠滿了去看日出的、噪雜的人們。步行的,騎自行車的,搭摩托車的,開著汽車的,大家都想佔據好位置觀日出,卻事與願違,龜步牛行、一步一趨。無法騎車,只能推著,眼見東方亮起,忍不住駐足不前、就地觀望。但女兒執意要到昨晚勘察之處,拗不過,繼續前進。女兒實在是推車推的沒脾氣了,就發脾氣不推車了。我見狀,趕忙拽過車子,推著兩輛車艱難前進,讓媳婦載著她前面走了。行不遠,就到了。這時才明白,橫在岸邊的車輛,都是當地牧民的,他們用車輛佔據了最好的視野,可以登車觀日出,但每人收費20元。璇璇雖然上了車廂,但由於個頭矮,被人遮擋無法觀望東方。她異常生氣,整個日出過程面西而坐。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在人頭簇擁的狹隙,翹首東望。東方漸白,天色澄亮。水天相接,湖色映襯著天色,異常壯闊。天既轉亮,湖亦趨明。天際愈發清晰,水天之上的流雲,染上了氤氳的紅色,湖色也微微泛紅。正東方更亮了,升起了一團紅暈,紅暈在湖面上拉出長長的影子,亮度由正東向天際兩側漸弱,烘托出主角出現的位置。紅暈愈壯,東方愈亮,湖面愈豔。突然,太陽在海天相接處露出了臉,似乎只有十幾秒,它便揮舞著金紗從海面跳出。一剎那,海面金光四射,分不清哪是海、哪是天,整個東方像燒紅的兩塊鐵,融為一體。轉眼,太陽異常奪目,不能直視。就這樣,眾人在的讚歎中、呼喊中,完成了旭日初昇的洗禮。

如同擁擠著來,大家又擁擠著離開。娘倆騎一輛車先走了,留給我兩輛車,我一手一輛,慢慢往出推,其中一輛幾乎是單臂提出去的,一身汗、氣喘吁吁。回到賓館,吃了早餐。和西安林業局的一家三口拼車去茶卡鹽湖。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司機師傅行車迅猛,雖然路遇堵車,僅用兩個小時就抵達茶卡鹽湖景區。茶卡是青海湖的熱門景區,車多、人多,到處都是排長隊的。女人們著紅色長裙、披紅紗的最多,都想在如鏡的湖面留下最美的身影。我們時間有限,下午還要騎行五十公里到鳥島,就選擇了乘遊船進入、坐小火車返回的路線。遊輪攪動著綠色的湖水,駛過之後,水質發白,將要凝結一樣。鹽湖湖面寬闊,景色獨特,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鹽鹼灘。大自然鬼斧神工,不是人力可以比擬的。遠處湖面平靜,倒影著天空、山巒;近處人聲噪雜,哪有鏡面可言。女兒跳下鹽湖,就不肯離開了。抓鹽、抓鹽,還是抓鹽。直到司機師傅督促,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小火車是運鹽之用的,開發旅遊景區後,又成為景區輸送客人、賺錢的利器。乘坐感受,實在無聊,若非時間有限,不坐也罷,走走更健康。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出門已經中午一點五十分了,晚了整整一個小時。師傅又飛車而返,一個半小時即回到黑馬河。不是我想走,而是我們必須得走。午餐,老三樣。下午四點鐘,準時開拔。54公里,沒有難度,四個小時應該能順利到達。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車行如風,一路飛奔。約一個多小時,湖水竟然拍打著右側岸邊,浪聲轟鳴。一個下坡處,湖水離岸極近,就棄車就水。璇璇喜水,觸摸著冰冷的湖水,開心極了。岸邊風大,日影西斜,有些冷。我們一起堆了瑪尼堆,祝福爺爺奶奶、外婆長輩身體健康,扎西德勒。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太陽漸漸落到地平線,投射的陽光,拉長了我們的身影。我們則繼續沿著筆直的公路,疾馳如飛。女兒奮勇向前,有一段居然一馬當先,領騎三人。媳婦也因時常要求休息,被我倆笑話成三人中影響整體騎行速度最短的闆闆。騎上了一個大陡坡,娘倆目視一個個推車上來的年輕人,無比自豪。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喝了紅牛,下坡不遠,準點到達布哈河(鳥島)的住處。洗了澡,出門已經晚上九點半了。由於時間較晚,多數飯館都已收攤,只好來到住宿店家岳母家,點了拉麵、砂鍋。店家岳母一家十分熱情,倒奶茶、問長問短。拉麵和砂鍋是用高壓鍋壓過的,品嚐之後,娘倆連聲誇讚,認為是這幾日最好的一頓麵食。飽食後,回房休息。

(五)巡遊(8月5日,第四日,騎行64公里)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睡至自然醒,和昨晚自駕遊前來投宿的臨潼一家五口聊了會兒天,就各分東西了。還是去店家岳母那裡用了早餐,實在太實誠,不僅點的拉麵是昨天的兩倍,而且放的精製牛肉,還不收錢,並給璇璇做了當地的炕炕油酥。執拗不過,老闆最後只收三十元。我們覺得實在過意不去,送了未拆封的三雙厚襪子回謝。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十一點出發,慢慢悠悠趕路。今天,路程不長,沒有難度,中間也不用加餐——省錢。騎行,邊騎、邊行,車速控制在時速十五公里左右。連最短的闆闆,也感覺悠哉遊哉。騎行旅遊和自駕遊最大的區別在於,騎行能全身心地融入,在過程中用心感受,而自駕遊則有點淺嘗輒止、到此一遊的感覺。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總是匆匆、太匆匆,轉眼四天過去了,終於和青海湖說再見了。前方有一大轉彎和長上坡,環湖西路的75公里處架橋從青藏鐵路上方通過,過橋後再向右轉,就進入315國道。國道在廣袤的土地上起起伏伏,一路無話,我們也精精神神地到了剛察縣。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剛察縣很小,住宿的賓館是個三人間,設狹窄的獨立衛生間。上街,掃光了一盤大盤雞,回房休息。約晚十點半,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氣溫驟降。娘倆看了會兒,睡覺了,我則望著窗外,久久不能入眠。

(六)破風(8月6日,第五日,騎行88公里)

清晨七時準時起床,璇璇則賴到八點。吃了早點,穿戴整齊出發,已然十點。記得準備裝備時,有騎友提醒,一定要準備橡膠帆布分體式雨衣,不能要普通膜式雨衣。由於有雨中長途騎行經歷,對騎友的提示並未在意。儘管還有騎友表示,下雨騎行不僅有討厭的逆風,而且十分寒冷。能有多冷呢?我們裡面有速乾衣、抓絨內膽、衝鋒衣,外面有膜式雨衣,就和帆布雨衣一樣,既保暖又防雨,況且現在還是盛夏,不會冷到哪裡去。衝鋒衣可以下坡時再穿上。倒是貨車眾多,帶起風、捲起雨,有些危險。就這,還是告訴璇璇,今天要征服的是大名鼎鼎的絕望坡,要克服逆風、大雨、長坡、寒冷和飢餓五大困難。璇璇志在必得,還笑話有飢餓一項困難,說,我們有得是吃的!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出剛察縣,就是一個長上坡。埡口兩側山體繪滿了藏民族關於青海湖的傳說和記憶。沒有停留,繼續前進。開始飄著小雨,不久白茫茫的雲從遠處而來,我們便一頭扎進了漂泊大雨。高原,揭去了所有裝備的畫皮。雨迎面而來,象砂石一樣把臉打的生疼;呼嘯而過的車輛帶著大風裹挾著水霧,搖曳著騎行者,讓人幾乎無法呼吸;雨水淋溼手套、鞋襪,趁風鑽進帽子、衣領、褲腿,和著汗水讓人成了落湯雞;溼透了的人們,無處逃避和躲藏,只能頂風、顫抖著前進。

勉強前進了兩個小時,快到哈爾蓋鎮時,碰見騎友爆胎。在這天氣換胎,也夠倒黴的。遂跳下車幫忙,示意娘倆進鎮找地方吃飯。很快卸下輪胎,騎友表示可以自行操作了,就與前方的家人會合了。吃飯時,璇璇還談笑風生,不停的問絕望坡在哪裡?答:絕望坡就是你感到絕望的那個坡。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吃了飯,中午一點,繼續冒雨前進。不久,媳婦示意需要加衝鋒衣。為了提振三人的士氣,我大聲唱著歌,在最前面衝破風雨,“象我一樣驕傲,風雨之中誰比你站得更高!”歌聲豪邁,寒冷、疲倦、膽怯驅除不少。

但娘倆越騎越慢,往往是一回頭,還在水霧瀰漫的遠處。因為不能騎快,加之我把自己的衝鋒衣給了璇璇禦寒,騎車的熱量不能對抗風雨的寒冷,我在車上不停的顫抖,手凍麻了、腳凍木了,索性下來推車跑了一段,身上才微微熱和。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路遇一騎友,給璇璇加油打氣,說前面還有一位小朋友。璇璇倒沒說冷,只是不停要求喝熱水。停車喝水、吃東西時,風雨很大,手機都不能對焦,仨人躲在一把傘下,凍得瑟瑟發抖,璇璇連手套都無法自己穿上。這個時候,遙遠的家鄉——陝西安康,正處在40℃的高溫中,給他們講,我們在盛夏凍得不能自持,他們會相信嗎?就像我不相信騎友的忠告一樣,正可謂:夏蟲不可語冰啊!一輛青C牌照的白色哈弗,緩緩停在我們身邊,車上下來一位中年男子,關切地遞給我們一把雨傘,提醒注意安全後,掉頭遠去了。那瞬間,內心充滿暖流。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逆風讓平路如上坡一般,進度很慢。又堅持了三個多小時,我一直擔心璇璇受涼,期間幾乎放棄前進尋求救援。過了甘子河,上了一個特長的大坡,我心中竊喜,有了坡,意味著可以用力了,就意味著有熱量了。連續超了幾位騎友,一回頭,天,娘倆不見了!減慢速度,她們仍未跟上,遂掉頭。見到她們時,倆人正站在路邊,臉都凍青了。事後,媳婦告訴我,她跟在璇璇後面騎,風雨中隱約聽見前面有歌聲,以為女兒學我的樣子,唱歌鼓勵自己,但和女兒並騎後才聽清楚,哪裡是唱歌,分明是邊哼哼唧唧的小聲哭,邊不肯屈服地騎啊!我馬上給車行打電話,尋求救援,並轉身推了女兒和自己的車向坡上跑去。沒跑出幾步,一輛客貨兩用車停在身旁,車上司機主動詢問,“師傅需要幫助嗎?”大喜過望,馬上讓娘倆連人帶車搭車返回。

我呢,沒有後顧之憂,則可一往無前!世上從來沒有什麼讓人絕望的坡,只有風雨無阻的路!想到離西海鎮還有35公里,兩個小時,六點半絕對能到,重新燃起信心,衝、衝、衝!衝上坡,衝下坡,衝破風雨,衝過一隊隊騎友,看著里程一點點縮小,心中豪氣萬丈,哪有半點寒冷!六點十分,就回到了西海鎮。脫下溼透了的襪子,光腳踩在地板上,才感覺到大地的溫暖。

娘倆已先行回來,車行老闆娘馬上騰了間房給我們,又拿來暖水袋、吹風機,讓娘倆迅速從冬天回到春天。經此凍雨,萬幸女兒沒有感冒。全家人沒有乾燥衣物,無法出門,就吃零食湊合。此時,躺在乾燥溫暖的被窩就是幸福。

(七)歸途

睡到自然醒,送走了剛剛開始環湖的騎友,吹乾出門的衣服,上街吃了炕鍋羊排,買了青稞酒、酸奶、泡泡糖,啟程返回。

當晚經西寧乘火車往西安,實在歸心似箭,無心閒逛,三人都有些焦躁。

8月8日中午十一時,火車抵達西安。中轉候車時,陪女兒又購書三本,興高采烈。再次登上火車,在車上昏昏欲睡,被一對雙胞胎鬧得半夢半醒。轉眼,抵安,黃老師已在車站等候。

到家放下行李,就去接琳琳。琳琳見了我們,興奮地不能自己。夜市,犒勞辛苦的我們仨。有好友相陪,青稞酒微醺而歸。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後記:順時針環湖三百六十公里,象徵三百六十度,是一個完整的圓。用藏傳佛教的說法,環湖祈福是對家人最大的祝福。我們環湖一圈,祝所有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同事領導身體健康、闔家歡樂、萬事如意,扎西德勒!

一家三口,頂風冒雨,環青海湖騎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