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长春市这些心理援助“处方”,教您如何调整心态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规律和作息时间

也增加了人们心理上应激反应

情绪的波动、烦燥、易怒在所难免

 在疫情期间

为了能让老百姓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心情

长春市多措并举,推出心理援助四类渠道

长春市这些心理援助“处方”,教您如何调整心态

 

渠道一

开通24小时疫情心理援助热线

1月23日,长春市开通四部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分别是0431-12320-6,0431-89685000,0431-89658333,0431-82708315,为便于群众咨询,热线24小时全面开放。通过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和长春e健康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向社会公布,面向全国群众提供免费心理援助服务。

长春市这些心理援助“处方”,教您如何调整心态


据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干预中心主任方芳介绍,自1月23日接听首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求助电话以来,截至日前共接听了来自长春、武汉、北京、天津、沈阳等全国各地的求助电话近1500条。

长春市这些心理援助“处方”,教您如何调整心态

来电问题大多数为,因疫情担心感染而陷入绝望、痛苦、恐惧、紧张情绪;询问疫情相关症状;疫情导致疑病、焦虑症状不能处理;对疫情知识缺乏,了解疫情信息;买不到口罩、害怕交叉感染等投诉。“心理热线援助团队通过对来电者耐心、细致、专业的疏导,有效地缓解了求助者焦虑、恐惧的情绪,为他们重建了自我心理稳定性和安全感。”方芳说。


渠道二

增加专业科普传播

针对疫情特点,紧急组织专家编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大众心理应对手册》,及时分发给就诊患者、社区卫生院及全市留观站,帮助各类人群及时识别心理问题,正确面对疫情,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与减压方法,有效减少群众恐慌。

长春市这些心理援助“处方”,教您如何调整心态

利用微信微博发布科普文章;先后组织桑红、燕利娟、方芳等心理专家走进长春市电视台《第1报道》、《城市速递》、《守望都市》等民生栏目,组织张延赤、张宇朋、徐淼走进吉林旅游广播《金牌医生》为一线工作人员及广大市民群众解答疫情期间的心理应对问题;与吉林资讯广播电台《大可调解》栏目联合推出《疫情背景下,大众心理反应及应对策略》系列节目;与吉林省养老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会、长春新闻综合广播联合推出《老有所依》疫情期间特别节目,每周派出5位专家针对疫情期间老年人群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长春电视台生活频道《社区办事处》栏目,围绕自我身心调试、情绪管理、沟通技巧、放松减压等方面采取访谈方式,与主持人进行互动交流,现场接听场外群众的问题咨询。


此外, 6次走进长春广播电台,利用民生栏目开通“疫情问题面对面”,介绍疫情防控常识和相关技巧;通过《吉林日报》、《吉林晚报》、中国吉林网等各大媒体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渠道三

开展公益心理援助

依托社会公益平台,开展“疫情防控 心理援助”公益活动。“围绕了解疫情、疏缓焦虑、稳定情绪、坚定信心等焦点内容,长春市第六医院联合长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和长春市益创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疫情相关的心理知识宣传、在线网络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服务等公益活动。”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干预首席专家郑晓华说。

长春市这些心理援助“处方”,教您如何调整心态


围绕疫情防控社区工作者“线上心理援助站”服务项目,长春市第六医院先后派出12位心理专家,4次走进网络直播平台,进行专题线上授课。6次走进为一线医护工作者、一线疫情管控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疑似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


渠道四

现场提供心理援助

1月23日,长春市卫健委派出郑晓华和吴琼两位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对长春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人员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和心理危机干预。

长春市这些心理援助“处方”,教您如何调整心态

同时派出郑晓华、张宇朋、钟沿风、方芳4位心理专家为近万名吉林省共青团防疫志愿者、吉林省民政厅城乡社区一线防控工作者、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干警、吉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和全市教育系统的心理辅导员提供了11次现场及远程心理疏导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公益培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