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長春市這些心理援助“處方”,教您如何調整心態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

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規律和作息時間

也增加了人們心理上應激反應

情緒的波動、煩燥、易怒在所難免

 在疫情期間

為了能讓老百姓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心情

長春市多措並舉,推出心理援助四類渠道

長春市這些心理援助“處方”,教您如何調整心態

 

渠道一

開通24小時疫情心理援助熱線

1月23日,長春市開通四部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分別是0431-12320-6,0431-89685000,0431-89658333,0431-82708315,為便於群眾諮詢,熱線24小時全面開放。通過吉林電視臺、長春電視臺和長春e健康微信公眾平臺等媒體向社會公佈,面向全國群眾提供免費心理援助服務。

長春市這些心理援助“處方”,教您如何調整心態


據長春市第六醫院心理干預中心主任方芳介紹,自1月23日接聽首條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求助電話以來,截至日前共接聽了來自長春、武漢、北京、天津、瀋陽等全國各地的求助電話近1500條。

長春市這些心理援助“處方”,教您如何調整心態

來電問題大多數為,因疫情擔心感染而陷入絕望、痛苦、恐懼、緊張情緒;詢問疫情相關症狀;疫情導致疑病、焦慮症狀不能處理;對疫情知識缺乏,瞭解疫情信息;買不到口罩、害怕交叉感染等投訴。“心理熱線援助團隊通過對來電者耐心、細緻、專業的疏導,有效地緩解了求助者焦慮、恐懼的情緒,為他們重建了自我心理穩定性和安全感。”方芳說。


渠道二

增加專業科普傳播

針對疫情特點,緊急組織專家編印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大眾心理應對手冊》,及時分發給就診患者、社區衛生院及全市留觀站,幫助各類人群及時識別心理問題,正確面對疫情,掌握科學的心理調適與減壓方法,有效減少群眾恐慌。

長春市這些心理援助“處方”,教您如何調整心態

利用微信微博發佈科普文章;先後組織桑紅、燕利娟、方芳等心理專家走進長春市電視臺《第1報道》、《城市速遞》、《守望都市》等民生欄目,組織張延赤、張宇朋、徐淼走進吉林旅遊廣播《金牌醫生》為一線工作人員及廣大市民群眾解答疫情期間的心理應對問題;與吉林資訊廣播電臺《大可調解》欄目聯合推出《疫情背景下,大眾心理反應及應對策略》系列節目;與吉林省養老產業創新發展促進會、長春新聞綜合廣播聯合推出《老有所依》疫情期間特別節目,每週派出5位專家針對疫情期間老年人群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給予及時正確的指導;長春電視臺生活頻道《社區辦事處》欄目,圍繞自我身心調試、情緒管理、溝通技巧、放鬆減壓等方面採取訪談方式,與主持人進行互動交流,現場接聽場外群眾的問題諮詢。


此外, 6次走進長春廣播電臺,利用民生欄目開通“疫情問題面對面”,介紹疫情防控常識和相關技巧;通過《吉林日報》、《吉林晚報》、中國吉林網等各大媒體平臺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渠道三

開展公益心理援助

依託社會公益平臺,開展“疫情防控 心理援助”公益活動。“圍繞瞭解疫情、疏緩焦慮、穩定情緒、堅定信心等焦點內容,長春市第六醫院聯合長春市志願服務聯合會和長春市益創匯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開展疫情相關的心理知識宣傳、在線網絡心理輔導與危機干預服務等公益活動。”長春市第六醫院心理干預首席專家鄭曉華說。

長春市這些心理援助“處方”,教您如何調整心態


圍繞疫情防控社區工作者“線上心理援助站”服務項目,長春市第六醫院先後派出12位心理專家,4次走進網絡直播平臺,進行專題線上授課。6次走進為一線醫護工作者、一線疫情管控人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患者、疑似患者及家屬答疑解惑。


渠道四

現場提供心理援助

1月23日,長春市衛健委派出鄭曉華和吳瓊兩位心理危機干預專家,對長春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人員進行心理狀況評估和心理危機干預。

長春市這些心理援助“處方”,教您如何調整心態

同時派出鄭曉華、張宇朋、鍾沿風、方芳4位心理專家為近萬名吉林省共青團防疫志願者、吉林省民政廳城鄉社區一線防控工作者、吉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幹警、吉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會員和全市教育系統的心理輔導員提供了11次現場及遠程心理疏導服務和心理危機干預公益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