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水滸傳》中晁蓋等人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暈海的感覺


誠邀,如題。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了。北宋末年,朝政腐敗,以宋江為首的梁山108好漢想為國建功,卻被奸臣所不容,陰差陽錯入了梁山,從而演義出了種種感人故事。其中就有“晁蓋智取生辰綱”


所謂生辰綱,說白了就是各地官員給朝廷的蔡京送禮,多是搜刮而來的民脂民膏,為了奪取這筆不義之財,晁蓋與公孫勝,吳用等人合計,用下了藥的好酒騙暈了青面虎楊志,最後奪取了十萬生辰綱。

那麼這生辰綱到底值多少錢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計算。因為銀子的價格古今都是有史可查的。根據《宋史》,宋代一兩銀子等於一貫銅錢,這十萬貫銅錢等於10萬兩白銀。宋代的一斤是16兩,重量相當於今天的670克。通過計算得出一兩接近42克。今天的白銀價格為3元一克。 42克×3元×10萬兩=1260萬元 以此可以得出十萬貫銅錢等於1260萬元。但也有學者認為宋代的一貫錢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300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十萬貫等於3000萬元。所以說古代的貪官也是夠狠的,一個道的貪官送禮都如此大方,那麼蔡京又會多麼吸血?這也難怪為什麼北宋如此發達,最後還是滅於金人!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水滸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所以這個問題也就是在問北宋時期的十萬貫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strong>

對於這種古今的貨幣換算,最直接的一個辦法,就是金價換算!

首先說一下,宋朝是銅本位制,其市場流通貨幣主要是銅錢,金銀是不作貨幣的,其單位是“文”!搞清楚這個關係之後接下來就是換算了。

通常大家認為一貫錢等同於一千文錢!

然而在宋朝卻不是這樣,在《宋史.食貨志》 中明確記載了,“以七十七錢為百”,所以一貫錢其實只有770文銅錢。

而在宋朝不同時期的銀錢兌換比例,也是不同的,北宋初年是1:1,即一兩銀子一貫錢,北宋後期期則是1:2了,到了南宋,則是1:3了。

而《水滸傳》的時代背景是宋徽宗時期,所以咱們取1:2,即兩貫錢換一兩銀子,十萬貫就是五萬兩銀子。

而古代的金銀兌換比例波動也比較大,並不是大家所常認為的一兩黃金十兩銀,北宋時期金銀兌換比例最高可以達到1:13,即一兩黃金換13兩銀子。5萬兩能換3800多兩金子。

在這裡咱不取最高,為了計算方便,咱取個整,就4000兩。

當然了,這裡還有重量單位的換算,宋代的一兩也不是咱們的50克

宋朝的1市斤大約為640克,然後古代一斤等於16兩,所以宋代一兩是40克,即16萬克黃金。

“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釣銅則,自記重一百斤,重64公斤“

我看了一下最近咱們的金價,大概是350元左右(沒去參照國際金價標準,算起來太麻煩了)

這下結果就出來了,按金價換算,水滸傳裡的十萬貫錢相當於5600萬人民幣。

當然,我們也可以參照下銀價,最近銀價基本是小20塊,咱就算個20,差不多是4000萬人民幣。差距還挺大的,但這個很正常,因為各自的換算參照是宋朝標準。

如此看來,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買賣!(我數學不是太好,如果算錯了,還請大家指正)

但事實上,這樣一種單純的金銀價換算,是非常不客觀的。

前面的這個換算過程咱們也看到了,其在不同時代表的價值是有很大差距,這就相當於通貨膨脹。比如說,二十年前的十萬塊,差不多可以在上海買套房了,現在的十萬塊?買個棺材吧!

所以,這個數據咱只能做一個單純的參考。

不過接下來,咱們可換個角度,從購買力來分析,兩者的古今價值換算。

首先米價這種參照物,我們得要排除,因為生產力差距太大。古代買米可能是一個家庭開支的大部分,咱們現代僅僅是一個很小的生活支出,這個很不客觀。

我可以給大家算一下,宋朝在平和時期,米價石米不到一貫

“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宋史 食貨志》)

考慮到水滸時期已經出現了亂世前兆,咱們稍微長點兒,算他一貫(主要是數學不好)。

宋朝一石差不多相當於今天120斤,也就是說一貫錢能買120斤大米,十萬貫,那就是一千二百萬斤,也就是差不多三四千萬的樣子。

除了米價,我們可以從薪俸來比較。

程民生先生曾在《宋代物價研究》中講過有關宋朝的一個大概的薪俸標準。

說城裡那些酒肆飯館兒的雜役,一天能掙到200文左右。那些街上擺攤兒賣貨的小商販一天也能有一百多文。

總而言之,底層普通人的一天收入大概就在一二百文左右。

為了計算方便,我在這個範圍內估個5天一貫,一個月就是6貫錢,也就是他們的月薪。咱們這兒往高點兒取,月薪算6000也就是一貫一千塊,那麼十萬貫,就是一個億啊!

其實,咱們還可以從宋朝官員薪俸那裡去換算一下,但宋朝官員工資組成有點複雜,不僅僅是工資,其還有糧食、布匹等等補貼,這個就很難算了。

所以咱取個比較主觀的,就一億人民幣。

也就是說,當時晁蓋他們搶了價值一億人民幣的生辰綱,這絕對是個大案啊!怪不得要落草!


白話歷史君


10萬貫生辰綱在當時可以算是非常大的一筆鉅款了,下面就讓我們參考當時的物價和收入來看一下,10萬貫生辰綱具體值多少錢,

北宋時期江浙一帶的米價大約是500文左右一石,而在湖廣地區一石米大約是400文,嶺南地區更便宜些。以最貴的江浙地區算,1貫錢也可以買一石大米。宋代一石大約相當於現在的59.2公斤,按照現在米價2-3元的中間價2.5元算,1貫錢就是148元,10萬貫就是1480萬元。

不過我們也知道,隨著農業的發展,實際上現在的糧價和收入相比是比較低的,所以我們還需要參考一下其他單位物價。

在北宋仁宗時期,造一把弩大約需要耗費1貫500文,而造一張弓,大約需要750文,造一副全裝甲大約需要20貫。弩在宋代大約相當於現在的槍支,按照軍用槍支千元左右算,10萬貫就是6666多萬元。顯然按照這個價格算,比米價要高的多。

如果按照當時宋朝的歲入來看一下的話,這個價值就更高了。

在北宋仁宗和英宗時期,一年的歲入大約是錢幣3700萬貫、絹等織物900萬匹不到,而軍費開支大約是950萬貫,絹等織物740萬匹。北宋時期絹價大約在500文-1000文之間波動,取其中間值,當時北宋一年歲入大約是4375萬貫,而軍費開支大約是1500萬貫。由此可見,10萬貫生辰綱大約相當於軍費幣開支的1/150。以現在中國公佈的軍費1萬億左右算,1/150就是66.67億元。所以10萬貫到底值多少錢,根據不同的算法得到的結果並不一樣,不過考慮到當時一品宰相每月俸祿不過300貫看,10萬貫在當時也是非常驚人的一筆鉅款了。


不沉的經遠


關於十萬貫能換現在多少錢,我用林沖買刀的例子來換算就一目瞭然。林沖當時買把刀花了1000貫,相當於現在的25萬RMB。


1000貫等於25萬

貨幣兌換率專家黃仁宇先生與吳思先生對宋代一貫錢值多少人民幣做過很徹底的研究。在討論古代貨幣上經常要用一個假設: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雖然金銀銅的兌換率一直在浮動,但這樣的假設基本上很合理的。

現在用三種計算方式來解釋宋代的一貫價值多少人民幣:

  • 黃金標準:金價基本在400美元一盎司上下波動。一盎司為28.3克,宋代的1兩是今天的40克。按這樣算,宋代一兩黃金約等於565美元,以現在的美元兌換人民幣6.5來算(因匯率變動問題,我取中間值6.5),相當於現在的3672元RMB。因此宋代一貫錢,相當於現在的367元RMB。

  • 白銀標準:銀價處於6美元一盎司浮動,同金價基準換算方式來算,一兩銀子就是一貫銅錢,約等於人民幣70元。

  • 米價標準:宋代的1市斤為640克,1石合92.5宋斤,因此一石大米就是59.2公斤。北宋初期的米價大概為每石300-600文上下;南宋初期米價為2貫左右。以此推算,北宋末年的徽宗年間,每石1貫左右的米價比較合理。如果按現在大米每公斤2.5計算(大米價格不一樣,我取一個常見的大米價格),宋代的大米一石合148元,也就是說1貫銅錢為148元人民幣。

以上數據出來了,那麼宋代的一貫到底是367元、70元還是148元?


金錢換算

銀子,由於後期提煉成本降低,以現在的銀價作為標準就有點不合理。但黃金產量穩定,直到現在還被世界各國作為硬通貨儲備,所以黃金作為衡量標準比較合理。另外,民以食為天,糧食的產量關係著國家百姓的穩定因素,所以糧食也是作為一個價值的重要標準。因此我取金價的367和米價148的平均值257.5,再化整為零按250人民幣算。

下面得到換算公式:

1兩黃金=2500元RMB

1兩銀子=1貫銅錢=250元RMB

照這個公式來算,林沖1000貫的刀=25萬RMB

那麼結果出來了,十萬貫生辰綱=25000000RMB(兩千五百萬)。

或許你會覺得從一開始林沖的刀算成25萬RMB就太離譜了,1000貫一把的刀是不是施耐庵先生亂寫的?


物價定位

我們現在看下《水滸傳》裡的物價,施耐庵對裡面物價的定位合不合理。

吳用讓阮小七用一輛銀子買了一甕酒,二十幾生熟牛肉,一對大雞。

按照一兩銀子250人民幣來算,這還是挺合理的。

再看看牛二買的刀。

牛二河道:“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

也就是說,牛二買把菜刀要三十文,也就是9元錢。

因此,施耐庵在《水滸傳》裡物價的定位很符合當時消費水平。

綜上所述,晁蓋智取的十萬生辰綱相當於現在25000000RMB,相對來說這樣的換算並不過分。


歷史紅塵


相信曾經晁蓋眾人智取生辰綱的故事,至今都被譽為美談,但要想明白10萬貫生辰綱究竟有多少價值,首先我們要弄明白生辰綱背後的價值尺度。

本來生辰綱在唐宋時期,代表的是生日禮物的意思,根據《水滸傳》的故事安排。嗯,這本來是梁中書打算給他岳父的生日禮物,價值10萬貫,生在現代社會的我們,除了內心的酸楚,或許已經對於這個概念沒有任何感知。

作為當時俠客劫富濟貧的典型案例,對於後來的梁山好漢的孕育,起了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我們在佩服晁蓋聰明才智的同時,這筆錢也可以將其作為梁山好漢起初創業的啟動資金,有人受益,自然就有人為此付出代價。

話說那是端午節,作為這筆錢財的原主人梁中書,功成名就的他正在院裡把酒言歡。

遊過三巡之後,他的夫人蔡京之女也對他進行了瘋狂暗示,畢竟曾經老丈人對於梁中書的提攜,不可謂不盡心盡力。

夫妻二人同床共枕多年,楊中書自然也明白夫人意思,這麼老丈人就要過大壽了,自然也免不了金銀珠寶侍奉,即使老人家心裡不在意,但是面子上一定要撐得住,所以也準備了10萬貫錢財的禮物。

“以使人將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京師慶壽”這句話最能證明,禮物解決了,但派誰將其押送至京,卻讓梁中書心中沒底了,畢竟如此貴重的禮物,難免會有歹徒惦記。

善解人意的蔡夫人,自然也在一邊給丈夫出謀劃策,最終選定了楊志,楊志是何人呢?

那可是曾經給皇帝壓過花石綱的鏢師,此人沒毛病,儘管最後在黃河翻了船,但還是值得信賴,曾經也因為窮困潦倒,在大街上賣過大刀,由於無賴糾纏,一氣之下將其斬殺,最終也被刺字發配到了大名府,正是梁中書所在之地。

梁中書的賞識、蔡夫人的建議,最終讓楊志重新燃起一血前恥的希望。

但沒有想到,這次的敗北更讓他痛不欲生,面對智謀晁蓋,楊志一點脾氣也沒得,梁中書去年給岳父的生辰綱,就被強盜劫持,所以今年囑咐了又囑咐,終究是錢太多惹的禍,同樣的橋段再次上演,不劫白不劫。

何況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的行蹤地點,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經被暴露,晁蓋、吳用的配合,再加上阮氏三兄弟的加盟,實力終究還是弱了點。

最終他們決定智取,前期套近乎,裝扮成賣棗的,讓楊志等人放鬆警惕,最終在酒裡下藥,蒙翻了楊志一行人,楊志聰縱使空有一身本領,也無法施展。

因為這件事,不僅讓楊志落草為寇,而且晁蓋一行人作為當時的主謀,也遭到官兵通緝,不得不上梁山避難。

關於這個故事中的10萬貫錢,也是時候揭曉謎底了。

按照當時的價值尺度衡量,一塊錢相當於1000文,1000文就是一兩銀子,這樣摺合下來,足足10萬兩白銀的禮品,怪不得能讓當時的晁蓋等人動心。

但這並不是準確數據,實際價值比起10萬兩,足足有差不多12萬兩之多,儘管當時最後被晁蓋花到了只剩9萬兩左右。

按照古代白銀與現如今人民幣的兌換比例,幾乎相當於4000萬人民幣,要不是出現在小說當中,這樣的罪狀,足夠讓晁蓋幾人被千刀萬剮了。

《水滸傳》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真是讓讀者心儀神往的存在,如果沒有智取生辰綱,估計也就沒有後來梁山好漢的故事,作為曾經人們的精神食糧,現如今也一樣精彩好看,但是那樣的故事,僅做消遣,切勿模仿哦!


大國布衣


宋朝是中國最為富裕的一個朝代,其實從智取生辰綱這一節就可以看出來,梁中書給蔡京送壽禮,這只是一年就價值十萬貫錢,他上一年送的也被搶了。宋朝有全球15%的人口,佔了75%的經濟總量,城市化率達到了30%,我們熟知的大清官包拯,單年薪一項收入就在2萬貫,林沖買把刀一千貫,所以宋朝是非常富裕的。

那麼十萬貫錢放到今天大概值多少錢呢,一般討論古代一兩銀子值今天多少錢,我通常還是用米價,或是常用的生活用品來比較,向其他的房價什麼的,波動太大,就不太適合用於價格比較了,先說一下十萬貫錢不等於十萬兩銀子,不同時期銀子和銅錢的比例是不同的,有的時期一兩銀子就可以換2-3貫錢。

宋朝買米常用的單位是一石或是一斗,一石(十鬥)是120斤,一斤是今天的640克,所以一石米約76.8公斤米,而在宋朝不同的地區,米的質量也導致了米價不同,在宋徽宗時期,河北滄州一石米1200文錢,約合15.6文錢一公斤米,今天的米價平均6元一公斤,所以一貫錢約合385元人民幣。

不過在宋朝時期,貧富也是很不均等的,就比如宋朝一般的家庭每個月的支出,約是5-10貫錢,但是有錢人在高檔些的酒樓,吃一頓飯就可以花銷8-15貫錢,在《水滸傳》中,也常常出現過一些花錢的場景,我們來看看他們花了多少錢,可以買些什麼東西。

《水滸傳》中,魯智深曾經花了五兩銀子打了一把62斤的水磨禪杖,和一口戒刀,如果放在今天,用好鐵打造這兩樣武器,匠人的工藝好一些,至少也需要2-3千元,而楊志賣刀的時候,地痞牛二也說過30文錢就可以買一把菜刀,在今天淘寶買把一般的菜刀9.9元還包郵,而石秀等人一兩銀子就可讓店家隨便上菜,今天三,四個人,一頓飯吃的稍微好一點也就6-700元。

所以北宋徽宗年間,1兩銀子約1.5-2貫錢,一貫錢購買力大概合今天300-400元,這樣算下來智取生辰綱的十萬貫錢,摺合今天人民幣約三千萬到四千萬人民幣,這個即便放在了今天,也絕對算是一筆鉅款了,包拯包青天年薪600-800萬元,不愧是高薪養廉啊。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您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紅字“關注”,謝謝。

《水滸傳》中中晁蓋等人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我們談古代和今天的購買力、物資豐富程度不同,兩者其實沒有比較性,只能戲談。

文中是十萬貫錢,一貫錢相當於1000文,1兩銀子,大約相當於現在的31克銀左右。古代一斤等於16兩,而且古代的斤和現在的斤也是不同的。現在的斤是國際計量單位規定的。所以我們就戲說:我們就按30克算,純度不同,古代的偏低。由於國際銀期貨是波動的,我們就折算成一克三元。大概一貫是1000元RMB,如果實在要換算。那麼10萬貫,就是1000萬元RMB。

<strong>

有的人說按糧食的購買力來比較,其實這個也是不對的,因為古代的糧食要比現在生產得費力得多。所以我們就繼續戲說吧。

押運這批生日禮物的有14個人,一個管家老漢,兩個虞侯,楊志,10個精壯軍漢。我們可以看到是陣容強大。這算得上部隊押運,而且是特種部隊。價值應該在10億元RMB左右。

送禮人是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女婿;收禮人是當朝太師蔡京,老丈人。

名目:賀壽

從搶劫人的規模和質量看:共八條好漢,晁蓋、吳用、白勝,三阮等,豪華陣容,對比世紀悍匪張子強的案例,這個規模的行動,價值也該在10億元RMB左右。

其實這筆賀禮的真實價值是很難估量的,因為裡面並不是簡單的金錢,而是藝術品和珍寶。這都是無法估計的物件。老話講: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全當戲談,大家開心就好。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紅字“關注”,謝謝。

<strong>


晨曦小荷


十萬貫生辰綱不是十萬貫現金,而是價值十萬貫的奇珍異寶,相當於現在多少錢,有三種計算方式,一是按金價換算;二是按購買力換算;三是按珠寶價值換算。三種不同換算方式的結果相差巨大。

《水滸傳》中,北京大名府的梁中書為慶賀太師蔡京的生日,籌措了十萬貫禮物,命“青面獸”楊志押解赴京,謂之“生辰綱”。書中很明確,這裡的“生辰綱”不是十萬貫現金,而是價值十萬貫的金銀珠寶等,有原文為證:

“楊志提轄情願委了一紙領狀,監押生辰綱,十一擔金珠寶貝,赴京太師府交割。”

這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按照金價換算

《水滸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距今已經1000年左右,當時的十萬貫錢到底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很難給出權威準確的答案,只能參考歷史專家的研究成果。

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曾在他的著作《中國大歷史》中經過一系列計算,提出“1兩金=10兩銀=10貫銅錢”這個假設,得到史學界的一致認可。

按照這個假設,現在的黃金金條零售價格是1克300元左右,宋朝時的1兩等於現在的40克,則1兩黃金價值1.2萬元,10萬貫銅錢=1萬兩黃金=1.2億元人民幣!

這樣直接按照金價換算,結果十分嚇人。

按照購買力換算

如果把黃金視為一種貨幣,古今比較就要比較購買力,而不是黃金價格。

古今貨幣購買力換算,一般是按照糧米價格來換算,如果按照房產、地產這種不動產價格,由於現在房地產完全市場化,是無法和宋朝比較的。

按照糧米價格換算,宋朝的1兩金=10兩銀=10貫銅錢=3000元人民幣,則10萬貫銅錢=3000萬元人民幣。

這樣按照購買力計算,10萬貫的購買力大幅縮水,只相當於如今的3000萬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如今糧米價格不像房地產那樣瘋狂上漲。

按照珠寶價值換算

梁中書準備的“生辰綱”主要是金珠寶貝,不僅是金條、金元寶這樣的貴金屬,肯定還有大量珍珠、碧玉等奇珍異寶,這些寶貝如果直接拿到現在,到底能值多少錢?

這種換算作者也做不出來,因為珠寶之類的東西本來就沒有固定價格。

這批“生辰綱”是用了“十輛太平車子”裝載。據相關史料記載,太平車最早出現在宋代,《清明上河圖》中就有幾輛這種車子,四四方方,長約2.2m,寬約1.4m。

這樣的車子裝滿10輛,可以想象是裝了多少金珠寶貝?

這批金珠寶貝如果放在現代,我估計市場價值絕不在1.2億元人民幣之下。

無論按哪種方式換算,梁中書孝敬給蔡京的這批“生辰綱”都是價值連城。這些“生辰綱”當然不是梁中書的工資買來,而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一個梁中書就孝敬這麼多生辰禮,全國各地的官員會送給蔡京多少?絕對超出我們的想象。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晁蓋等人在黃泥岡劫取十萬貫生辰綱,這是殺頭的罪,十萬貫到底價值多少錢,值得晁蓋等人冒這麼大的風險?白勝一桶酒賣五貫錢有沒有哄抬物價的嫌疑呢?


話說北宋末年,大名府梁中書為了給岳父蔡太師賀壽,準備了十萬貫生辰綱。鑑於上一年遭遇賊人打劫,所以這一次梁中書選中了武藝高強的楊志押送。

楊志本來仕途不得意,生活落魄,好不容易得梁中書賞識,自然想辦好這趟差事,不料還是中了晁蓋、吳用等7人的圈套。

在黃泥岡眾軍士忍不住湊了五足貫銅錢,買了白勝一桶酒,結果被蒙汗藥迷倒,梁中書的十萬貫生辰綱再次被劫。那這批生辰綱到底價值多少錢,值得晁蓋等人如此費盡心機呢?

據宋史記載,宋徽宗時期每金價值十貫到十五貫不等,一貫兌換700文~1000文不等。之所以有這麼大浮動,因為有通貨膨脹的因素。


米價相對穩定一些,大概一石700文到800文之間。宋代1市斤640克,一石相對於現代的59.2公斤。為了方便好計算,我取少數值,每金=十貫=十石米=592公斤。

按金價來計算,目前360元/克,宋朝的一兩換算成現代重量大概是42克。一兩金子價值就是15120元,一貫銅錢價值1512元。

按照米價來計算,目前普通米價2.8元/斤,一貫錢可以購買59.2公斤米,價值331元。

十萬貫生辰綱按金價算價值1.512億,按米價算3310萬。哪種算法更合理呢?我們對照一下宋代官員的收入,官方總歸靠譜一些。


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宋代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貫,一個七品縣令本俸月薪20貫,所謂本俸就是基本工資的意思。

按金價換算,宋朝宰相月基本工資是45.36萬,縣令月工資是3萬左右。

按米價計算,宋朝宰相月基本工資是10萬左右,縣令月工資是6600元左右。

再來看看《水滸傳》人物在生活中的花銷,陸謙請兩個官營一起設計謀害林沖時,吃飯花了不到一貫錢(一兩銀子),以這個飯局檔次來算,好像按金價更合理。


吳用去勸說阮氏兄弟入夥劫生辰綱時,他讓阮小七用一兩銀子買了一罈好酒,20斤生熟牛肉,兩隻燒雞。這個大套餐,按今天的物價好像也是金價計算更合理。

綜上所述,梁中書孝敬岳丈的賀禮大概就是1.5億,按蔡太師的級別也算合理。這果然是套大富貴,值得晁蓋等人冒險。

另外按此算法白勝的一桶酒賣了6500元,三瓶茅臺價,無疑是坐地起價,有敲詐嫌疑。


花木童說史


水滸那個年代,一兩銀子大約等於一貫錢——也就是一千錢,只不過由於銀子的稀少,所以兌換比例越來越高,到後期可能三四貫錢都未必能夠換得了一兩銀子了,我們取箇中間值,就算一兩銀子兌換兩貫足錢好了,相信大家應該能接受,也容易理解。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比較簡單了,十萬貫錢等於五萬兩銀子,只要能搞懂一兩銀子大約值現在的多少錢,這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咱們就拿《水滸傳》原文來分析,一兩銀子恰好出現過,而且還是兩次。

第一次,吳用石碣村請客三阮

這個例子是個近乎完美的例子,有多完美呢?大家一看就知道。

吳用取出一兩銀子,付與阮小七,就問主人家沽了一甕酒,借個大甕盛了,買了二 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雞。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吃了十斤牛肉,酒的數量沒具體說,但以三阮的酒量計算,總得十斤吧?

然後再加上後面這些,一共是三十斤生熟牛肉,兩隻雞,二十斤酒。

為了方便計算,咱們就都按生牛肉三十塊一斤算好了,兩隻雞一起五十,二十斤酒——就當二十瓶最便宜的啤酒算好了,五十塊——合起來不多不少,正好一千塊。

也就是說,一兩銀子差不多等於人民幣一千元整!

第二次,戴宗請客石秀

這個例子沒有上一個那麼精確,但是也能看個端倪。

戴宗他們把石秀帶到一個飯店,然後拍下一兩銀子說道,有好酒好肉儘管上來,一發算錢還你。

從這個語氣上就可以看出,這一兩銀子的購買力是很強的,試想一下咱們現在,三個大男人去飯店吃飯,只掏個一百塊就讓人家上酒上菜的話,非被人家轟出來不可。

結論

還有個例子也能參考一下,就是李逵回鄉接老母親,遇到李鬼的老婆,就拿出一貫足錢請對方做頓飯給他吃——一般人半升米就吃撐了,他卻要三升,可見這一貫錢也是很有分量的。

因此,一兩銀子一千塊,十萬貫就等於五萬兩銀子,也就是足足五千萬人民幣,也難怪晁蓋他們費盡力氣,不惜冒著和楊志死戰的危險也要拿到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