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她是雍正十四弟的後人,也是電影明星,抗戰時她幹掉了9名漢奸

她是雍正十四弟的後人,也是電影明星,抗戰時她幹掉了9名漢奸!

她是雍正十四弟的後人,也是電影明星,抗戰時她幹掉了9名漢奸

電視劇裡愛新覺羅·胤禵的形象

1942年1月19日,在日本佔領下的上海國際飯店708房,小有名氣的民國影星英茵服用了大量安眠藥自殺,英茵在服毒之前,留有一封遺書給合眾電影公司的陸潔。遺書寫得非常晦澀:

陸先生:我因為……不能不來個總休息,我存在您處的兩萬元,作為我的醫藥葬費,我想可能夠了。

英茵1月19日

她的死為當時苦悶的上海提供了很不錯的談資,一時之間,上海各大媒體都以《殉情》為題大肆宣傳,表面上英茵是因為自己愛的有婦之夫平祖仁被日本以間諜罪名槍斃,自己殉情而死。為什麼大多數上海媒體會宣揚英茵是殉情呢?我到不認為是日偽指示,主要原因是之前英茵從重慶轉到香港,再從香港轉到上海,一副跟定平祖仁一輩子的架勢已經被香港媒體宣揚成“英茵情奔”的桃色新聞了。所以,當時上海媒體普遍宣傳英茵是殉情也不奇怪。

一直到抗戰勝利後,通過公佈的檔案和文件,人們才知道原來英茵和平祖仁並非男女關係,原來平祖仁是民國情報機構在上海的負責人之一,而英茵為其手下重要幹部。

英茵常常藉口“見男朋友”,不斷奔波於重慶、上海之間,其實這是她在從事地下情報工作而有意製造的掩護性煙幕。

而英茵的自殺也並不是什麼“殉情”,而是因為當時平祖仁已經暴露,不但自己被李士群關進監獄,就連平祖仁的妻子和司機也被同時關進監獄;老實說,平祖仁並不是一個合格的情報人員,平時也流連於上海的燈火酒綠之中,即使被李士群關進監獄,仗著李士群對其的優待,還在監獄裡大模大樣的“廣受門徒”,發展“革命同志”。

她是雍正十四弟的後人,也是電影明星,抗戰時她幹掉了9名漢奸

英茵

而此時,英茵也常被日偽傳訊,日偽情報機關已經開始懷疑英茵與平祖仁並不是單純的“情人關係”,並認為有七件重大諜報案涉及英茵,而且都是那種以情色為引誘,誘騙日偽人員到預定秘密地點由諜報人員予以處決的案子。據說至少有九名日寇及漢奸因這種方式被暗殺,而負責引誘的就是英茵。

所以在不斷被日偽傳訊過程中,英茵察覺到日偽對她的調查並沒有因為平祖仁的死後結束,相反,調查力度不斷加強,為了“使工作秘密永不洩露”,大約也是對自己扛過日偽的刑訊逼供沒有信心,英茵選擇了服毒自盡。英茵遺書中的“因為……”是她擔心日本人找麻煩而故意隱約其詞的。

當時民國知名大作家鄭振鐸仍留在上海,他對英茵的事情略知一二,抗戰勝利後,他在《蟄居日記》一書中,寫了一篇《記平祖仁與英茵》,專門為英茵正名。

英茵還是我國已故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的姑媽,著名電影人英達的姑奶奶,電影《聲》上映的時候,英達曾說:“《風聲》算是向我的姑奶奶致敬的片子吧。”

她是雍正十四弟的後人,也是電影明星,抗戰時她幹掉了9名漢奸

其實英茵不光是民國的電影明星,她還有一個更顯赫的身份,她母親是正牌子清朝皇室的格格,根據我國著名翻譯家,已故前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先生回憶“我祖母姓愛新覺羅,名叫愛新覺羅·淑仲。從我祖母那邊數,我家是清朝雍正皇帝的十四弟,也就是傳說中被奪嫡的那位允禎的直系後代。我祖母一九二五年去世,終年五十歲。在當時並不算早逝,因為那個時候人的壽命比現在要短。作為一個女人,她的一生可以說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十幾歲愛上了我祖父,反叛當時的社會倫理和門戶之見與他結婚。”

也就是說英茵的母親就是這些年電視劇裡熱炒的“九龍奪嫡”、也是民間傳說裡“傳位十四阿哥”裡的那位“十四爺”,愛新覺羅·胤禵 的嫡系後人;從這個角度講,英茵算得上正牌子的皇親國戚。

也因此,她在抗戰中為抵抗日本侵略,為華夏存續而壯烈殉國也就有了更高層次的意義了。

意味著早在民國時期,“中國”並非是漢人之國家,而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所有熱愛這片土地和文化之人的國家的道理已經深入人心。

雖然在抗日戰爭時期出現了偽滿洲國、汪偽政權這些漢奸,但是不要忘記了,同時也湧現出馬本齋、佟麟閣、李紅光、英茵登這樣的少數民族烈士,他們為了保衛自己深愛的土地和人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