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居民用電是為電力企業增加收益還是增加負擔?

天之眼睛


你家電錶裝在哪裡??從發電機出口到普通居民用戶,中間的損耗,網架設備維護,特別是有些農村,收的電費還不夠線損,關鍵的,有些電廠上網電價都比居民用電貴,這一塊當然是虧的,新成立的售電把有錢的拿去了,剩下的公益性的呢???


木蔥頭39213411


很多人不知道中國的電價政

策, 電價由國家發改委在決定。從2017年到2019年, 我國實現了連續三年降低

工商業電價,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關於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

23/75 10%的要求。


電價收入和一般的市場經濟思維明顯不同, 真正用電量大的是工、商業服務業企業, 居民用電量明顯低於工商業用電, 理論上應該居民用戶電價高

於工商業用戶, 但是國家發改委的規定是工商業用戶的電價高於居民用電的電價。


全國範圍內, 居民用電量一般佔15%, 工商用電佔85%。新冠疫情期間, 工廠停

工或者延遲復工, 商店關門或者延遲開張, 電網公司的主體收入自然明顯下降。

過去20年來, 世界能源強度(單位GDP能耗)平均每年下降1. 4%, 其中一

個主要原因是能源系統的加速電氣化, 因為使用電力比直接燃燒化石燃料更高效

(使用電力的熱量損失更少)。


電網公司營業收入降低, 將直接波及眾多相關行

業, 電力由煤炭、石油、天然氣、核燃料、水能、海洋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經發電設施轉換成電能, 再通過輸電、變電與配電系統供給用戶

作為能源。


財經CY


本人為供電公司員工,以下回答僅為個人看法。

國家電網宗旨為:人民電業為人民,國家電網作為國企承擔的角色不只是盈利角色,更重要的是承擔著政治責任,社會責任。

  • 居民普通生活用電在電力消耗方面佔的比重比較小,現在居民用電電價在全世界來說都是比較低的,所以這方面幾乎不盈利。
  • 在比較偏遠的地區,比如西藏,青海玉樹等地方人煙稀少,牧民居住比較分散。但是為了完成政治任務——實現全國範圍內全民安全用電,不惜代價埋杆架線,確保家家戶戶通電。有時成本造價靠收電費是收不回來的。
  • 當然了,這也不是企業負擔,這只是我們電力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那就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用電。

對此有何看法,歡迎 關注評論


飛飛覅


居民用電這個電價,按照電網的上網電價,只有水電能夠贏利,其他的都不盈利。

水電電價比較低,最低的甚至可以達到一兩毛,平均是三毛多四毛。

火電的電價都是脫硫脫銷電價,電廠賣出來都五毛錢了,別看這個五毛錢,在煤價這麼高的今天,多半都是虧損。

風電太陽能上網電價本來就高於居民電價,而且是因為國家大力補貼才上網的。

核電不好說,大概度電也是五毛,核電前期開發費用很高,一旦發起電,成本就很低。

所以,居民用電國家肯定是不賺錢的。除了電廠的上網電價,這麼龐大一個電網的運行,電力線路上的自然損耗,肯定超出售電成本。

特別是一些農村,拉電纜過去根本不賺錢,但是必須要做,為什麼?這個就是戰略佈局。


談笑閣


舉個例子,你去買東西,買一件便宜還是買一百件便宜?答案不用我說。居民用電量比起工廠用電可以忽略不計量, 人家一個廠一個月用電上億度,結果價格比居民用電高許多,顯然不合理。原因是當年為了控制物價上漲,減少老百姓負擔壓著居民用電不讓漲價,由工廠替代居民承擔了部分居民電價,其實最終傳到到產品價格中去,還是要你買單,換一種方式而異。


song81118


首先電力企業都是國家電網,每個行業存在的價值,都應該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既然是社會價值,有一定的收益是很正常的。

偏遠山區用電量過大,可能會對電力企業造成負擔,城市用電負荷太大也會對電力企業造成負擔,電力輸出不夠情況下都有一定的負擔。反過來電力能夠充足滿足一座城市的需求,同樣居民用電需求越大,肯定會多給企業帶來收益。


鄭聰


答案是負擔,首先要了解中國的電價政策是工業用電補貼居民用電,居民電價低至0.56而且是幾十年沒有漲過價的,這裡面還含有三峽大壩建設津貼等供電公司代替國家收取的費用,這一部分是不屬於供電公司的。而且居民用電需要投入的設備建設、線路維修、線路維護成本是及其高的,因此是負擔。


天下共一月


增加負擔


自由掠影人


持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