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湖南法院千里出擊,只為這些“龐然大物”

湖南法院千里出擊,只為這些“龐然大物”

執行幹警在江蘇泗洪對大型機械進行異地查封。熊 凱 攝

湖南,是全國工程機械產業最具有代表性的集聚區,也是全國最大的工程機械產業基地。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維護工程機械製造企業的勝訴權益,推動工程機械製造行業健康發展,從2019年6月份開始,湖南高院在全省部署開展涉工程機械行業執行案件專項執行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全省法院已執結涉工程機械行業案件4184件,執行到位金額12.87億元。

執行一體化 助力實現“一盤棋”

近年來,受經濟下行的影響,涉工程機械行業的民事糾紛逐年增多,湖南涉工程機械行業執行案件總數多達7800餘件,主要集中在長沙市、常德市兩級法院。

“為形成執行工作的整體合力,我們根據各市、州法院數量、積案存量、執行能力、人案分佈等情況綜合考慮,將1200多件涉工程機械行業執行案件,分配到全省52家法院執行。”湖南高院執行局副局長屈國華介紹道。

湖南高院先後下發《關於開展工程機械行業執行案件專項活動的通知》《關於指令涉工程機械行業執行案件的通知》,對全省法院涉工程機械行業案件執行工作進行指導。

湖南高院成立專項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全省統一行動計劃,大力推進“執行一體化”,切實發揮承上啟下、指揮協調的樞紐作用,統籌轄區執行力量,確保專項活動順利開展。

湖南高院總結涉工程機械行業案件特點,指導長沙市嶽麓區法院編制《涉工程機械行業執行工作指引》,並分發至全省法院,實現執行行為標準化。該工作指引圖文並茂,從執行中常見工程機械、銷售模式及涉訴情況、被執行人經營收入情況、申請企業可配合執行事項等涉工程機械行業背景的介紹,到執行前準備、執行方案制定和實施、與省外兄弟法院的執行協調等問題都進行了詳盡的說明和規定,為“準備充分、協調到位、實施快速得力”地開展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南,進而確保了本次專項行動“統一指揮、統一步調、統一標準”。

“專項活動開展前夕,我們與中聯重科等企業的法務部門舉行多次座談,瞭解其需求,並走訪了長沙縣法院以及嶽麓區法院,瞭解案件情況,研究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執行幹警培訓,提高涉工程機械案件相關的辦理能力。”屈國華說。

據悉,全省52家法院,針對同一類型案件在同一個平臺開展專項執行,如同一次執行“大比武”,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局面。

異地協作執行 破解執行難題

“跨區域、大協作”是涉工程機械行業執行案件最顯著的特點。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工程機械具有擴散性、移動性、隱蔽性,執行標的和被執行人如繁星點點分佈在全國各地,委託執行往往不太適合。湖南法院異地執行從未孤軍奮戰,省外兄弟法院給予無私支援。從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他們協助湖南法院法律文書送達、調查取證、查封扣押凍結、現場突發事件處置……

湖南法院執行到哪裡,當地法院就協助派兵到哪裡,全力以赴,有求必應,譜寫了一曲異地協助執行合力的凱歌。

湖南法院積極謀劃,早在2015年就倡議全國16家高院簽訂了異地執行協作協助機制備忘錄,就異地執行案件的範圍和程序、協作執行的內容和要求、預防和應對異地執行暴力抗法等作出明確規定,為構建異地執行新模式搭建了重要平臺。

2019年4月9日,平江縣法院執行小組前往山西省太原市,對七臺工程車輛進行強制扣押,誰料被執行人將涉案設備轉移,並將車輛的電瓶全部卸下,還組織30餘人採取堵門的方式阻礙執行。在執行受阻後,執行小組立即報告上級法院,湖南高院通過智慧平臺向山西高院請求協助,山西高院聞風而動,派兵遣將。最終,平江縣法院執行幹警在太原市迎澤區法院和太原市晉源區法院20餘名執行幹警的協助配合下,將涉案車輛電瓶重新安裝,用清障車將七臺車輛全部拖離現場,異地執行取得圓滿成功。

“我們通過執行指揮中心管理平臺的事項委託,向受託法院發出協作請求,在最高法院的統籌協調和全國各兄弟法院的大力支持下,異地事項委託實現了委託無紙化、高效化辦理,加強了各地法院間的協作,也為化解異地執行難提供了有效科技保障。”湖南高院執行指揮中心負責人劉家豪說道。

藉助事項委託平臺和異地協作備忘錄,進一步暢通了異地執行協助協作通道,為跨地區高效執行提供了便利。活動開展期間,湖南高院通過執行指揮中心管理平臺委託外地法院案件35件,協調案件188件次。

“應急調度服務平臺” 為異地執行提質增效

嚴格落實最高法院關於互聯網應急調度服務平臺的要求,湖南法院要求執行幹警外出執行必須開啟智慧單兵、移動執行App,各級法院執行指揮中心可以通過GIS可視化管理系統,實時定位跟蹤指揮每位外出辦案的幹警,實現對外出執行幹警的實時監管、調度和協調,將流程節點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執行幹警身上,進而確保了專項執行活動全程監管無死角。

2019年4月17日,長沙市天心區法院執行局幹警前往某市開展執行行動。當晚22時30分,與當地法院一同前往相關地段進行吊車扣押。被執行人糾集多人兩度在高速公路上逼停查扣的吊車,執行幹警立即向該市公安機關報警,同時,將相關情況向上級法院彙報。

湖南高院在得知情況後,迅速通過應急指揮平臺與該市所在高院會商,兩地高院迅速達成援助工作意見,該市所在高院立即調動下級法院力量,協調其他部門及時趕赴現場處置,將十幾名阻撓執行的人員帶至當地法院,並依法拘留3人,確保了執行人員安全,執行行動順利完成。

“通過移動執行App,可將執行現場周邊環境和執行過程回傳到執行指揮中心,我們能及時對現場突發問題進行處置。”劉家豪介紹說,“通過案件關聯、現場取證留痕、事項委託、會商預約、緊急事件上報、一鍵呼叫等諸多服務外勤執行的實用性功能,有效防範了執行安全風險,提高了執行效率。”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湖南共註冊開通移動執行賬號3080個,執行幹警上線人次485885次,三級法院通過GIS可視化指揮管理系統連線9185次,上報處置突發事件622件,數十次跨省或與最高法院執行指揮中心進行視頻會商、執行聯動。

不僅如此,湖南法院將執行過程通過區塊上傳技術固定下來,人工不能更改,既促進了執行規範,亦為打擊拒執違法犯罪提供了證據支撐。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執行過程區塊上傳事務總量52.7萬個,其中執行過程文件19.22萬條,執行指揮留痕文件7002條。

秉持“拼搏執行”精神 錘鍊過硬執行隊伍

涉工程機械案件一般為買賣合同糾紛、租賃合同糾紛、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涉案工程機械就成為執行案件的主要標的物。而這些龐然大物的所有權、佔有權和使用權也常常處於分離狀態,被執行人難尋;施工設備大都在建設工地,不少地處僻壤,被執行人常常將設備上的GPS定位裝置惡意破壞,隱匿工程機械設備,查找難度大;為了逃避執行,被執行人甚至連夜轉移設備,辦案人員需數百里追蹤攔截;有的被執行人甚至將設備偷運出國……

面對複雜而又困難的情況,湖南法院執行幹警以“吃得苦、霸得蠻”的精神,披星戴月、風雨兼程,與被執行人鬥智鬥勇,只為及時維護工程機械製造企業的勝訴權益,只為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掃除全國統一市場充分競爭的障礙,推動工程機械製造行業的健康發展。

“這是我經歷的進中聯重科以來最難的一次收車。在慈利縣法院法官的現場指揮和協調下,冒著暴雨開闢一條通行的道路,用兩臺挖掘機和兩臺救援車,把襄陽龍泰一臺56米泵車和一臺52米泵車收回。從昨天早上七點半出發到今天早上八點將設備開出場地,24個多小時啊!法官們一天一夜沒有休息,吃飯就是隨便應付一下。他們特別能戰鬥!真的特別感動,也非常感謝!”2019年8月7日,申請執行人、中聯重科經營性資產公司總經理黃群,對此次慈利縣法院行動如是評價。

2019年8月6日,慈利縣法院前往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某廠邊查扣涉案機械設備——兩臺混凝土泵車。因天氣惡劣,大雨浸泡場地和周圍岩石,從當天傍晚七點至第二天凌晨一點,第一輛重達40多噸的設備才從深達50釐米的泥濘中成功拖出來。在拖運第二臺泵車時,因涉案車輛噸位大,又陷入泥沙中不能動彈,執行幹警現場指揮挖掘機、剷車、救援車清除前面障礙長達四小時,最終將這輛重達50多噸的混凝土泵車從岩石堆中拖出。兩臺泵車的順利查扣,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近五百萬元。

執行過程對抗性強,暴力阻撓抗拒執行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出現被執行人駕駛車輛衝撞辦案人員、以自殘相要挾等極端情況,辦案人員經常面臨執行安全和自身人身安全風險。面對艱難險阻,湖南法院執行幹警以敢為人先的闖勁、只爭朝夕的幹勁和不辭辛勞的韌勁,為專項執行取得勝利付出了辛勤汗水。祁陽縣法院執行法官何京平,更是用生命丈量執行之路,積勞成疾,倒在了執行途中,犧牲在千里之外的鄂爾多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