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漢劉邦項羽之爭與三國時期,哪個更精彩?

齊世海


大家好,我是品讀歷史者,我來回答。

漢劉邦項羽之爭與三國時期這兩個階段相距不過三百多年,而且這兩個時期的關鍵人物還有著聯繫,相傳劉備還是劉邦的後裔,雖無具體史料考證,但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漢宗室成員。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於公元前195年駕崩,而劉備出生於公元161年,故兩人在時間跨度上已經超過了三個半世紀。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再往上兩代就是漢文帝劉恆,漢高祖劉邦,按照這樣推算,劉備和劉邦相隔了十多代,宗室成員已經繁衍到成千上萬,根據推算劉備是劉邦的後代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兩人因此也有了一個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

劉邦和劉備都離不開一個“羽”字。一直流傳著一個字謎,劉邦笑,劉備哭,謎底是翠,也就是羽卒。與劉邦相關的“羽”,指的是項羽。劉邦與項羽的楚漢之爭,最終以項羽自刎於烏江邊結束,這對劉邦建立漢朝來說當然是好的,因此是劉邦笑。與劉備相關的羽,則是關羽。關羽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左膀右臂,戰功赫赫,但最後敗走麥城,丟了性命,劉備為此痛哭

按照題主的問題來說,我覺得三國時期要比漢劉邦項羽之爭更精彩,不是說劉邦項羽之爭不精彩,但三國時期是更為精彩。

下面我們就從幾個方面說一說三國時期為什麼比劉邦項羽之爭更精彩:

一.從歷史人物形象上來看

項羽劉邦之爭主角兒就他們兩個,圍繞他們兩人身邊的出名人物也就那麼幾個,而且多數人都還不忠誠,在項羽這效力一段時間不開心就跑到劉邦那去了,,英布、韓信這兩個就是典型的代表。就一個范增足夠忠誠還被項羽給氣死了。其他跟隨項羽的不是被挑撥殺掉就是還有像項伯這樣的劉邦臥底。這個時期的人物表現也足夠精彩,但是還是屈指可數。反觀三國時期的主角是三個,曹操、劉備、孫權,而圍繞他們三個身邊的人物之多我只能給大家列一下了:

  1. 魏:曹操,曹丕,曹睿,荀或,郭嘉,賈詡,司馬懿,毛介,司馬昭,程昱,荀攸,典韋,許褚,夏侯淳,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李典,鄧艾,鍾會,張遼,徐幌,張合,于禁,樂進,文鴦。
  2. 蜀:劉備,劉禪,劉封,關羽,關平,張飛,馬超,馬岱,趙雲,黃忠,魏延,姜維,諸葛亮,費幃,蔣婉,龐統,法正,徐庶,樵周。
  3. 吳:孫堅,孫策,孫權,孫皓,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陸抗,張昭,張弘,顧雍,諸葛瑾,諸葛格,陸抗,黃蓋,程普,甘寧,太史慈,周泰,淩統,徐勝,丁奉。

這些人物在《三國演義》中個個活靈活現,漢劉邦項羽之爭的人物相比三國時期的人物還是少了點。

二.從歷史故事情節的複雜性來看

劉邦項羽之爭是秦末時期,是二者之爭,三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的三股力量在斡旋。

漢劉邦和項羽的故事被大家廣為流傳的是從劉邦入咸陽“約法三章”,到“鴻門宴”虎口脫險,再到“楚漢之爭”的停戰協議,再到後來的“四面楚歌”自刎烏江不過四年時間。而三國時期爾虞我詐的,烽火連天不休的打了六十年,這期間不乏有很多故事廣為流傳,直到現在還是我們茶餘飯後聊天的話題,比如:桃園結義、煮酒論英雄、三顧茅顧、草船借箭、火燒連營,千里走單騎,揮淚斬馬稷等。

也有諸如:三個臭皮匠一頂個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關公面前耍大刀一一自不量力等歇後語。

一部《三國演義》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足以說明三國時期的精彩程度。

三.從歷史的社會環境來看

漢劉邦和項羽之爭時期是發生在秦朝末年,老百姓不堪沉重的徭役和賦稅兩座大山,農民揭竿而起,劉邦和項羽也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紛紛參與其中,慢慢的發展壯大後變成了最後的楚漢之爭,劉邦打敗了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

三國時期是發生在東漢末年,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鼎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265年,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中國歷史進入晉朝時期。

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由此也可以看出,三國時期的環境背景之複雜也足夠精彩。

所以,我的觀點是,兩段時期相比,三國時期無論從歷史發展進程還是影視劇作品的表現形式來看三國時期更為精彩。

謝謝您的閱讀!


品讀歷史者


楚漢相爭和三國爭霸都是屬於動亂時期的英雄輩出的年代!但整體上來說三國要比楚漢相爭更要精彩。

首先,三國時期,戰場之上,不僅有勇猛絕倫的武將,戰場上的千軍萬馬的廝殺,同時,也有把各種謀士之間的陰謀和陽謀展現的淋漓盡致,不僅有武力的對抗,也有思想和政策的對決,而楚漢相爭之間更偏重於戰場的廝殺,治國方略還有謀士之間的對決展現的較少。

其次,三國是強大的漢朝自己的內亂,都是國內各個諸侯之間的互相攻伐,是為了爭奪彼此之間的利益才不斷的相互進行的利益交換。而楚漢相爭則是共同起義推翻暴秦的統治之後,然後為了天下一統,爭奪天下而進行的戰爭,屬於皇權之爭。

最後,三國雖然內亂不止,但是從未使得外族敢於前來滋擾,更沒有使自家的土地和疆土落入異族之手,以一方勢力維護國家的利益,不僅有內部戰爭,也有對外戰爭,國家在名義上還是漢朝。而相比,楚漢相爭則顯得過於重視自家利益,使得南越自立,匈奴崛起犯邊。

所以,整體上來說,三國還是要比楚漢要精彩一些!


華夏長河五千年


我認為很多人喜歡三國是因為他們之間差一個羅貫中。

個人認為楚漢相爭更精彩。

項羽是萬人敵,帥才。關羽是好大喜功,有勇無謀,將才。

劉邦比劉備就不用說了。劉備在他老祖面前也只能拎草鞋。

蕭何講假的沒用,人家幫主子把江山打下來了,開國首功。諸葛亮只是鞠躬盡瘁罷了。

再說愛情故事,霸王別姬,美吧,大家都知道的。再說劉邦的老婆呂雉把一個街頭小混混調教成開國之君,自己還臨朝稱制,把國家治理的路不拾遺,刑法罕用,衣食滋殖。是什麼力量能讓他們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不是愛情嗎?多麼勵志的愛情故事啊!

個人感覺楚漢相爭傳遞的正能量的東西更多一些。


小靜810311


楚漢更早於三國時期,楚漢之爭是秦朝未年,大約在公元前206年左右,從楚漢到三國過了四百年左右。三國時期大約在公元220-265年左右。

亂世出英雄.東漢末.群雄具起.逐鹿中原.三國鼎立.英雄輩出.各個君主也都是明君.比楚漢之爭的一邊倒好多了。

個人認為三國時候好啊,那個時候三國鼎立

又有諸葛亮,郭嘉周瑜等軍事家

如果說是戰國時期的話,我倒是比較喜歡戰國

本人最喜歡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郭嘉,趙雲

楚漢時期的韓信,張良,蕭何






萬靈通影視


當然是楚漢戰爭了,

首先劉邦比曹操,劉備,孫權都厲害吧,

項羽,韓信肯定比關羽,呂布,馬超都能打吧,

蕭何治國水平也不比荀彧,諸葛亮差吧,

張良,陳平肯定也比荀攸,郭嘉,龐統強吧,

漢朝延續四百年,而三國歸於晉。


凱哥歷史觀世界


楚漢相爭雖然也是人才輩出,精彩絕倫,但是情節過於單調,結局短暫而明朗,文戲不足,武戲過於軍事化,缺少類似三英戰呂布的群雄純武力對決的點綴,也少了舌戰群儒的群謀文藝感覺,女主虞姬和呂雉也不如三國客串的貂蟬的千古絕唱


富元製作


這個看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人物,故事,環境,喜歡那個就是那個更精彩,我比較喜歡三國裡面的人和事…



生在和平的國家


題材大同小異,但秦漢史影響巨大!非後史莫及,司馬遷續史更奇。本人認為無人能匡!三國雖很精彩也只表現在文學方面!


斑馬香秋


你看一下電視劇楚漢傳奇,還有三國演義就可以了,你覺得哪個好看哪個就精彩。


孔孟之鄉禮儀之邦


楚漢相爭,劉邦一個無賴,亭長還有樊噲,夏候嬰,蕭何,都願意死心踏地跟隨他,打天下,可見足以有過人知處,勝過曹操,劉備。

項羽,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真英雄,力舉千幾鼎其勇武勝趙雲,馬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