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不論多久,我也只是一個離家會哭的孩子而已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經在去往廣州的車上,坐在靠窗的位置,陽光透過玻璃灑在頭髮上,紫色的髮色格外耀眼,一路上看風景、聽歌、放空......離家越來越遠,我好像就越不捨得那個十八線小城。

因為疫情的原因,原本在家只能待13天的我待了一個多月,其實大家都一樣,沒法待的心安理得,因為中國面臨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人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疫情趕緊過去。

不論多久,我也只是一個離家會哭的孩子而已


02

但是今天不想說疫情,更想說親情。很久很久沒有好好的陪陪爸爸媽媽陪陪家人了,從上大學開始至今,我基本都是每年寒假回家,沒幾天又慌忙返程,而這期間又要見同學、又要去親戚家拜年,其實真正跟家人一起的時間真的不多,而今年的假期,是真正陪家人的假期。

不用出門,也沒有別人來家裡,真正生活著4個人的生活。我每天睡到自然醒,賴床到九點才捨得起來,拉開窗簾陽光灑進房間,提醒著我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其實這個月日子過的很單調,但是我沒有一刻厭倦,如果可以,我甚至希望這樣的日子可以再長一點。

這個假期是從小到大家庭氛圍最和諧的假期,大家都閒在家,沒有任何人責怪你無所事事;爸爸媽媽的相處方式還是媽媽整天叨叨叨,但是爸爸就是可以忍受媽媽對他的碎碎念;我和弟弟的日常就是互懟、鬥嘴,雖然每天互相嫌棄,但是隻要一時沒有看到對方,都會四處尋找,當然作為高三狗,弟弟更多的時間都是在做試卷。

一日三餐成為了媽媽最主要的日常(大部分時間是一日四餐,高三狗沒有賴床的資格起床早,我和我爸都是賴床到九點)不過看得出來媽媽的開心,看得出來一個普通家庭婦女面對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女的滿足;就這樣我們很安靜,很平淡的過了一個多月這從來沒想到的平淡的日子,平淡卻無盡美好。

不論多久,我也只是一個離家會哭的孩子而已


03

我想作為一個20多歲的女生來說,這段時光可能更加珍惜,因為接下來總有一天我要面對結婚,成家,而陪伴自己爸爸媽媽的時間會越來越少,我承認這裡我哭了我不知道不甘順應自然規律的自己會能撐多久,而我又是多麼不捨我的爸爸媽媽我的家人.....

在戀愛結婚這件事情上,父母永遠比子女更著急。不知道為什麼,我對愛情和婚姻越來越悲觀。不是質疑愛情的存在,而是質疑它的存續。我越來越覺得愛情是一個瞬間,而非無數個日日夜夜。到目前為止,在愛情裡,我從來不是一個幸運的人。正是因為這樣,我甚至排斥另一個人闖進我的生活,不想因為另一個人打亂我生活的節奏,阻止我追夢的步伐。至於面對婚姻和孩子,還從沒思考過。


不論多久,我也只是一個離家會哭的孩子而已


04

通過這次疫情,我開始羨慕曾經最排斥的體制內生活,人在家中坐,工資照常發,體制內的“旱澇保收”不管怎樣現在還是覺得挺香的。

工作一年,我開始害怕很多年後還過著這樣沒有安全感的生活,我也清楚的明白我的性格也很難成為那些所謂的“領導”。在家辦公的這段時間,每天被傻逼XX氣得要死卻也無可奈何,我也開始反思,如果自己足夠優秀,那麼遇到傻逼的概率應該也會小很多吧,所有的抱怨,歸根結底還是不夠優秀。也這是從這一刻,我前所未有的想要改變當下。

讀書不能阻止疫情的來臨,但它改變的是我們面對這一切的態度、是我們和世界相遇的方式。透過朋友圈可以發現,有人整天喊著無聊,生活除了睡覺好想一無所有了;而有些人卻過得特別充實,準備各種考試,利用每一秒提升自己。此時,想要重新回到學校的想法愈發強烈。


不論多久,我也只是一個離家會哭的孩子而已


05


我以前跟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不喜歡這裡”,我不喜歡這裡的氣候,我不喜歡這裡二十來年沒有一點變化的不去改變的人,我不喜歡這裡經濟持續低迷的地方,媽媽說我忘本,但是這份不喜歡我持續了很多年,我曾經甚至很努力的在逃離這個地方。

直到今年某天下午,太陽很暖,我便出門隨意走走,我走過田地,看遠處的山,看在地裡少有的幾個忙碌的村民去,看到爸爸忙碌的背影,這裡很空曠,讓人非常放鬆,我深深的吸一口氣,我確定我錯了,我不討厭這裡,我喜歡這裡,我喜歡這片土地,我喜歡這片生我養我的地方……可能終有一天,我會回到這個小城,向生活妥協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想想那樣好像也挺好。

寫著寫著我又哭了,從上大學開始,每一次離家我都會哭,不喜歡離別,更不擅長告別。

看來不論多久,我也只是一個離家會哭的孩子而已……

不論多久,我也只是一個離家會哭的孩子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