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710億港元提振,香港本地餐飲零售股能否復甦?


710億港元提振,香港本地餐飲零售股能否復甦?

今日港股零售餐飲股久旱之下終逢甘霖。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赴立法會發表2020/21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表示向十八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一萬港元,一方面鼓勵及帶動本地消費,另一方面紓緩市民的經濟壓力。預計措施可惠及約700萬人,涉及開支超過710億港元。

受消息提振,港股市場餐飲零售個股表現出現反彈,截至收盤零售板塊中莎莎國際早上曾迭跌5%,收盤跌幅收窄至持平;堡獅龍漲3.37%、港大零售漲2.56%;卓悅控股、佐丹奴國際及利富國際跟漲。

本地餐飲股方面,大家樂早間一度跌逾1%,收盤翻紅漲1.74%;太興集團漲1.53%。惟大盤方面,恆生指數及國企指數今日仍分別跌0.73%及0.74%。

710億港元提振,香港本地餐飲零售股能否復甦?

(圖源:同花順)

710億港元開支,說多不算太多,說少亦不能說太少,對香港本地的消費會產生多大利好呢?

710億港元“大水”對行業影響幾何?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此次向香港市民派發現金開支是為鼓勵及帶動本地消費的同時,協助市民渡過當前難關。過去一年中,香港本地行業飽受貿易摩擦、社會事件及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三重影響。

其中,張建宗特別提到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行業包括食肆、酒店、旅行社、零售業、電影院及運輸業等。政府將為有關行業提供由政府作百分之百信貸擔保的特惠低息貸款及最多共200億港元的信貸保證。

該等行業亦基本與今日出現異動回升的個股相符。

然而香港以上受三重打擊的行業基本面卻難稱理想,今日的刺激政策恐怕在短期內即收到成果。

零售業方面,根據香港統計處《零售業銷貨額按月統計調查》,12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62億港元,同比下跌19.4%;11月零售業總銷貨量修訂估計同比則下跌23.7%。全年而言,2019年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4312億港元,較上一年全年下跌11.1%,而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則下跌12.3%。

分類別按跌幅排列,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下跌最大,跌幅達22.4%;其次為百貨公司貨品(跌13.0%)、服裝(跌14.6%)、藥物及化妝品(跌13.2%)、食品、酒類飲品及菸草(跌3.4%)、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跌15.6%)。

710億港元提振,香港本地餐飲零售股能否復甦?

(圖源:香港統計處)

餐飲業方面,同據香港統計處《食肆的收入及購貨額按季統計調查》,第四季食肆總收益價值臨時估計為260億港元,按年下跌14.3%。同期食肆購貨總額臨時估計值為84 億港元,按年下跌13.0%。

分類別而言,19Q4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同比下跌19.2%及21.1%;非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15.1%及16.6%;快餐店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3.7%及4.9%;酒吧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14.5%及17.4%;雜類飲食場所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8.2%及10.6%。

710億港元提振,香港本地餐飲零售股能否復甦?

(圖源:香港統計處)

單就零售業而言,按已給出的數據其行業總銷貨價值同比跌幅約為538.39萬港元;食肆全年總收益為1124.69億港元,18年全年數據為1195.42億港元,下降70.73億港元。以上兩個行業合計跌幅約為600萬港元。

即最樂觀情況下,假設香港市民將獲得補貼都消費在零售及餐飲業,今年行業表現才可以恢復至2018年水平。但由於香港受影響的行業較多(過去一年受影響較大的行業還包括酒店、旅遊業等),710億港元對於整個香港社會而言可能並不多。

而長期而言,制約香港市民消費的最大阻礙可能並不在於目前疫情的持續性影響,而在香港社會經濟持續下行之下本地居民的消費信心。

參考14年,本地零售餐飲股何時復甦?

香港零售行業大致可再分為四類:以莎莎國際及卓悅控為代表的本地藥妝店;以周大福及六福集團為代表的黃金珠寶零售商(其有一半以上業務來自內地);以利福國際為代表的本地百貨公司運營商;及以九龍倉置業和太古地產為代表的商業地產商。

就此,本文僅選取莎莎國際、卓悅控、利福國際為零售商代表(周大福及六福集團有較多內地業務)。

餐飲板塊方面在選取太興、翠華及大家樂為代表。

自去年六月份(社會事件爆發於去年六月份)至今,以上六隻本地股股價全數走跌。除大家樂跌5.65%外,其餘個股均錄得20%以上的跌幅。市盈率方面,對比去年6月9日及最新PE(TTM),除莎莎國際及大家樂之外,其餘個股市盈率均出現下滑。

710億港元提振,香港本地餐飲零售股能否復甦?

(圖源:同花順iFinD)

基本面方面,以上本地股亦是預料之中的難看:

莎莎國際本月6日發佈公告表示集團於中國香港及澳門地區新春期間的零售銷售表現遜色,較去年下跌76.9%,而同店銷售下跌75.5%;

太興集團盈警表示,預期年度股東應占溢利相較二零一八年年度將錄得顯著減少約70%至80%。

鑑於以上下行行情開始於社會事件,故同以2014年類似事件對比。 2014 年末香港事

件發生後,訪港人數及藥品化妝品零售額復甦週期達一年以上,至16年3月方出現明顯回升。而香港本地零售股股價同樣自 14 年末大幅下跌,至 2016 年初2月方有所回暖。

710億港元提振,香港本地餐飲零售股能否復甦?

710億港元提振,香港本地餐飲零售股能否復甦?

(圖源:天風證券研報)

參照14年社會事件,去年發生的社會事件對香港本地餐飲及零售影響持續時間亦可能會長達一年以上。而有關上市公司股價可能會在行業基本面復甦之前轉好。

而就當前而言,香港社會疫情影響持續,且消費主力——內地遊客遠未有大幅迴流的跡象,光靠本地居民恐難以帶動香港全行業的低迷。若公司基本面持續走差,甚至不排除再出現此前業績估值雙殺的局面。

因此,香港本地餐飲、零售股回暖或仍需再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