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战“疫”故事】当好西宁“守门员”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

其实,你做的不用那么低调,因为,早早就听说过你的不凡;其实,你站的可以不够笔挺,因为,远远就看见了你的伟岸;其实,你不需要太多修饰,因为,关于你的吟诵早已穿过峡谷、响彻风中;你的话语如风一样轻盈,你的执念如山一般厚重;在日落陪伴日出的时光交替中,是你,用双眼守望着迷人彩虹!

【战“疫”故事】当好西宁“守门员”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他、他们逆行而上,或为纽、或为扣,瞬间成为人民群众最外面的一层“防护服”,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群众。而杨钧同志就是其中一位。

杨钧,现任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是一名有着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和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公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既当指战员又当战斗员,既是服务群众的“急先锋”,也是我市“外防输入”的“守门员”,他用信念捍卫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用忠诚和担当牢牢地守护着西宁疫情防控的“东大门”。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他是“举旗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复杂形势,如果说“我要上”是一种使命,那么“跟我上”更是一种担当。疫情防控工作中,杨钧同志主动承担疫情防控工作中治安管理、应急处突两项工作任务,并第一时间集合队伍奔赴战斗前线,组织成立党员先锋队,前线动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传达上级有关疫情防控会议精神、规范工作流程、强调工作纪律……他带领民、辅警将堡垒建在了最前沿,党旗插在了最高处,以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党员民、辅警为先锋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顺势打响,而他也因此又增加了一个职务——党员先锋队队长。


【战“疫”故事】当好西宁“守门员”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


检查站实行轮岗换班,轮岗的民、辅警换了一波又一波,而杨钧却站了一岗又一岗,有民警开玩笑说杨钧老当益壮,他只是微微一笑说自己身子骨硬、抗疲劳。可是谁曾知道,他因腰间盘突出,正在吃药缓解疼痛。是啊,坚守不仅需要强壮的体魄,更需要一种执着的信念。“电池在警车后备箱、勤换电池保持测温仪正常,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护……”他一边和同志检查过往车辆人员,一边悉心照顾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得知其他部门同志还没吃饭,他把还没来得及吃的盒饭让给了并肩作战的同志,自己却泡上了一桶方便面。带好一支队伍、站好每一班岗,守护好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把“跟我上”的担当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支喇叭、一张草图,他是“施工员”

自“走马上任”担任“守门员”的第一天起,一支喇叭便是杨钧随身携带的作战“利器”。“开三条车道检测,确保车辆快速通行”,为了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做好检查工作的同时尽量避免车辆排队,保障道路畅通,他简单总结归纳了检查站民、辅警工作“四个规范”即执法执勤动作规范、盘查询问语言规范、检测消毒流程规范、登记放行高效规范,并要求民、辅警发扬城北公安精神,进一步增强业务素质、加强分工协作、强化工作规范,用高效运转的工作措施构建井然有序的工作秩序,应对急难险重工作任务。


【战“疫”故事】当好西宁“守门员”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


检查站工作伊始,各项工作都在摸索中进行。杨钧时不时写一写、画一画,不一会,检查站的疫情防控“施工图”整理完毕,根据检查站现场条件,他由远及近划分预警区、拦截区、处置登记区、停车区等功能区域,并根据不同区域需求布置现场交通标志、锥形桶、帐篷等设施,针对夜间或者低能见度气象条件,还增设了发光警示设施和现场照明作业设备。他说,我们是全市人民最外面的一层“防护服”,既要厚实还要有韧劲,雨穿不透、风吹不破。

一声问候、一句关怀,他是“护送者”

“您好,请您配合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谢谢。”和其他分局履行完交接班手续,疫情防控的接力棒又传到了杨钧及由他带领的民、辅警手中,一天的检查工作又紧张有序拉开了序幕。正值返程高峰期,车辆络绎不绝,为尽量避免车辆排队等候,杨钧带着执勤民、辅警加快检查速度,盘查车辆、检测体温、做好登记、喷洒消毒,动作麻利,秩序井然,过往司乘人员纷纷竖指点赞。


【战“疫”故事】当好西宁“守门员”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


夜幕来临,过往车辆稍显稀疏,可风却越吹越烈,杨钧依然带领检查站民、辅警,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警察同志你们辛苦了,还没吃饭吧,我这有面包”,一个学生模样的小女孩摇下车窗把一块面包递到杨钧手中,他微笑的叮嘱小姑娘注意防护、早点回家。紧张有序的检测工作还在持续,一幕幕感人画面依旧上演。他依旧在风中默默坚守,迎接一波波返城人员,又目送他们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