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

靈智學君


從哲學意義上講;人的思維、意識、心理活動等,都因其運行、活動而存在著。

人即使在睡眠中;思維、意識和心理活動,依然有微弱活動。

就是在人死亡後,仍有推論;說有靈魂存在,如果真有靈魂存在的話;仍然有活動在繼續!

所以,有活動,就應稱為生命!只是生命的形態不同、所處的層面不同罷了!

所以,思維靜止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在宇宙中有一個法則;所有的存在必須在不停的運行、運動中保持在宇宙空間的存在。而一切在宇宙中的存在,一旦形成將永遠存在,不在消亡!人們從表面看到的消亡是不存在的!它只是變換了存在的形態和存在的方式方法!所以,所謂的思維靜止,只是思維活動的弱化而已!



北芪2sunguixiang


“思維”是什麼?“思維”是意識的代名詞!

在這個世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個人,能夠準確的定義出什麼是“思維”?什麼是“意識”?什麼是“覺性”?什麼是“精神”?什麼是“生命”?

難道不是嗎?在這個世上,又有什麼不是“意識”?什麼不是“覺性”?什麼不是“精神”?什麼不是“生命”呢?

如果說,宇宙是沒有生命性的、沒有意識性的、沒有精神性的、沒有覺知性的………;

那麼,我們就可以把整個宇宙比成一頭“鐵牛”,因為“它”,沒有意識、沒有精神、沒有覺性、沒有……生命!

這,就出現了“因”不對“果”,“果”不對“因”的矛盾了;無生命的“宇宙”,卻孕育出了“有生命”的生命?

這個結果,只能讓我們相信 : “鐵牛”生了一頭“肉牛”;或者,一個人煮了一盆沙子,最後卻出現了一盒“米飯”!!!

透過現象見本質,最可靠的結論就是: 整個宇宙是本覺、本明、本有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情亦有情,非真非妄,即真即妄;如如不動又不離萬動,一切都在瞬息萬變;但是,一切變也不變,隨心應量,也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世界依空立,空不礙有,有也不礙空)。

如果,“思維”真的靜止了,那麼“思維”還是“思維”嗎?應該叫“死人”吧?“思維”的本質就是宇宙的本質,也是“心”的本質,無所“動”與“靜”,“動”、“靜”皆是“心”!

如果非要讓“思維”靜止,那麼,這種想法本身就已經是“南轅北轍了”!





今令我見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有兩種很有效的。

第1種:人在死了以後,你的思維一定靜止,境界一定到了另外一個地方。

第2種:一定是你正在追求這一種。那裡對你充滿著誘惑,或者你聽到那裡有召喚你的聲音。不然你就不會關心為什麼要讓思維靜止。思維靜止的這種境界,那我們可以認同為一是活人死去。二是不受紅塵感染。六根清淨盡到純而又淨的冥想狀態。達到虛無無我狀態。也就是人們傳說中的另外一個天界,首先你要求方法。要先清空自己的心。能夠達到靜。不受世俗所擾。不為凡塵所憂。與世無爭。在這個時間裡你靜坐不去思維。二是你要清空你的腦。因為腦在思維。這種狀態一定要是虛空的。或者是睡眠的。他已經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控制,隨意遊蕩。空空如也。但怎麼可能呢?只要你的肉身存在。精氣神還在。你的思維就必須動起來。要不動了三魂七魄一走。你就死亡了。所以說追求思維靜止是個偽命題。誰也做不到。清靜無為。一心向善。可以了,沒有必要去追求那種高不可及的虛空。


靜鶴佳音520


思維也叫意識心,想要狂心止歇是需要方法和練習的,不是聽一兩句道理就能做到的。首先你要能夠覺察到自己極細微的心念,從大到小再到無,是一個次第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裡不要用過去的經驗對應當下的事實。

修止先要練習對某一事物的關注,然後是物我兩忘,收斂心神制心一處。在五官感受外界時由近至遠再由遠至近反覆調用意識心的專注力。當注意力可以持續集中在一個選定的目標上後,改變方式以一種不回應的意識剎那剎那觀察自己發生的任何體驗。注意:不是我要覺什麼,而是覺我在。不要迷於將來而是如實現觀。

意識是自性的功德,善用意識但要無住意識,舍識用根,舍根聞性,迴歸自性。觀空不執有,觀有細細觀。因上努力卻不執著於結果。用生命證法,而不是用思維去理解。“所見相變化,能見性不變”。



昨日的回憶


思維靜止的境界就是專注於某種意義帶來的享受其中,也就是俗話裡說的出神了,這還是旁觀的外在呈現思維靜止,意思是靜止在時間流動的,而其實主觀存在時,思維不會靜止,只是靜止在境界中的注意力集中。

思維靜止除了是睡著了,思維是不能靜止的,除非是沉浸在靜止自我時間區域,或者靜止在自己的境界中心向內心沉靜思想,而這表面上看,確實是思維靜止的樣子,一個人一動也不動呆在原地,眼神不知裝了什麼內容物而呈現靜止狀態,其實這也是思維在活躍中,不然一個人無法做到寂靜的自我。

想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需要排空內心的亂,也就是先要進入自己指定的無音狀態,向己心傳達現在要集中精神呈現的空的狀態,也就是無所想無所思無所在,只餘一個人放下了的我在。

自己將思維停止了對外界的頻率,思維就開始接受自己調整的心態世界,內心有無數空的境界,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易如反掌,也就是自己先有這個靜止的理解,在有境界的內靜,思維就如同靜止一樣,一個人的思維就能掌握好進入靜止的世界。

思維靜止可以理解為意識暫停流動的信息,思維本就是自己運用自如的存在,靜止思維就打開心的內靜天地,這個天地就屬於境界中的享用空的閒趣,雖然展開的時候猶如思維靜止在境界,但其中的變化也是思維的過程,此時思維變動的頻率輕如空氣,只供呼吸不需要自己動心力精神力,思維靜止在自己的空氣裡卻又製造著新鮮的空氣,與己保持恰到好處的呼吸規律。

思維靜止的境界達到最高境界也是不能全部靜止的樣子,只是減到了最低程度的思維活躍率,也就是輕如看不見的氧氣了,與生命的呼吸緊貼著彼此的脈搏。思維靜止的境界達到最好狀態也是不會全部處於靜止的樣子,僅是靜成了止住的水一樣,而這其存在的內部總是有暗流輕輕湧動,也就是與自己的靜境維持互補狀態,與生命的心神合一僅僅相連了彼此的無應。

有想的出現,就可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比如一個人考慮一個重要的決定,那就需要沉住氣好好想想對策,那麼思維就有了準確定位的目標,此時思維靜止在這個目標裡,而一個人則外在呈現靜止狀態,並向自己的境界活躍思維,那麼思維靜止的境界也是思維活躍在境界,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也就是思維停止對外開放轉向內在展開翱翔。

有思的時候,就可進入思維靜止的世界,比如一個人想到了人生路上的現實與理想,一個人的青春又及時的潑了熱血澎湃,那一個人就會針對目前的世界做出選擇,改變自己看見的距離,那麼一個人思起人生了,思維就靜止在境界中,而思維又不停反饋靜止的內容物,那麼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也是意識與思維共識自己給予的彼此沸點,思維靜止的境界也是意識靜止的智慧。

情緒詞裡常見思維靜止的境界,比如一個人開心與不開心隔著思維靜止的境界存在了哪些方面留下的信息感應,比如一個人生氣與不生氣隔著思維靜止的境界留下了哪些重要發生動出的頻率差別。

心情世界慣了思維靜止的境界,比如一個人的晴天與陰天藏著思維靜止的境界有哪一種火花靈感,比如一個人的衣食住行與喜怒哀樂潛著思維靜止的境界有哪一些感受感嘆感悟,比如一個人的生活人生與聚散離合凝成了思維靜止的境界有哪一類意會領會體會。

有時一個人賞自然藝術就進入了思維靜止的境界,有時一個人觀時間世界就進入了思維靜止的境界,有時一個人參空間天地就進入了思維靜止的境界,有時一個人解讀安靜時光歲月就進入了思維靜止的境界,有時一個人翻閱已知與未知就進入了思維靜止的境界。

如何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看看專注就明確了思維靜止的境界。如何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現現注意力集中就時時刻刻有思維靜止的境界。如何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有擇選的境界有改變的思維立刻啟動了思維靜止的境界。

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只需要自己行動神。



時間的文藝客


動與靜是相對的概念。修行追求的思維靜止是相對於世俗浮躁不安的心而言的。道家注重"一念攝萬念"。當我們專注、投入於當下的活動或意念的,大腦的其它部分就處於相對休息狀態。人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靜"、"定"的狀態。我們常稱之為"入靜"或"入定"。道家也叫"守一"。此時我們會暫時放下甚至忘記其它俗事,所以也叫"忘我"、"坐忘"、"物我兩忘"。這是一種很美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種睡眠之外的積極休息,對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對於沒有禪定、丹道、冥想修練基礎的人,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藝術、體育和遊戲了。所有藝術到最高境界都可以達到我接近禪定的境界。[祈禱]



來龍居士


我覺得是人就做不到思維靜止的境界!就說是佛家唸經的時候就,他們的思維也不是靜止的!思維的大腦很活躍,分分秒秒都在思維中。靜止思維就是頭腦一片空白,!朋友們你們說是吧!



任性大媽很快樂


人的(思維)是永遠(不會靜止)地,它在(每一彈指間)皆有(十萬八千念)生起已是(彼生此滅.此生彼滅)地(無常性)地發生著、乃(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地變換無常矣;只有你(用心.分身)去(觀察.覺照鑑賞)而猶如(旅途觀境)匆匆來去而(不動心留戀)方保無患,待至(觀賞過來)時必(恍然大悟)明覺於心而(感受出)心曠神怡地(身心舒泰)是矣!此中(一切)者(是隻能感覺經受享用)而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述也哉;人能(恆加)持如是(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真實不虛矣!





華繼善


如何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只有一種可能,人去世了,思維也就靜止了。活人永遠不可能思維靜止。我們知道,客觀存在,決定主觀思維,物質決精神。客觀世界每時每刻,千變萬化,自然物質永遠處於運動之中,正因為沒有靜止的客觀世界,又何來的主觀上思維的靜止。因此,所謂進入思維靜止境界,不可能!


老兵4200


去觀察腦中蹦出的思維

從第三者的角度去看這個思維如何的產生和消失

其實

就像在家裡看小孩和他娘鬥嘴

摻和了會雞飛狗跳

不管呢又被責罵百無一用

索性安排各自回屋反省

本無對錯的事無需分辨

動態的管理有可能產生你所要的靜止

而非對動態強行制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