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安村史記:一個浙中山村的500年

家族和村莊,是承載中華5000年文明的最小單位,也是歷史和文化的縮影

——題記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位於浙江中部、原武義宣平交界處的安村,有近500年的歷史,主要有潘、陶兩姓,還有幾戶高姓、藍姓(畲族)、余姓聚居。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代繁衍。隨著歲月流逝,一些潘氏後裔遷到三坑口、大萊、高丘後(現已下山脫貧到三角店)等村,陶氏部分後裔遷到大萊。

安村有個自然村——白水坑,歷史比安村還要悠久,有邱、龔等姓,基本是福建人後裔(非特別指出,本文所指安村不含白水坑)。

2000年後,隨著城市化、老齡化的加劇,加上2001年小學、2004年幼兒園停辦,常住安村的人口越來越少。1990年代高峰時有1100多人口的安村,戶籍人口僅剩七八百人,平時只有兩百來人居住,其中絕大部分是60歲以上老人。

過去5年,我的奶奶、爺爺、四奶、四爺先後去世,安村歷史上僅有的兩位百歲老人——同學潘正寅的奶奶李梅英(享年105歲,本文年齡都指虛歲)、同學陶榮軍的奶奶潘雲香(享年102歲)也告別人間。一晃我們都成了中年人,父輩則成了老人。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2013年、2015年、2017年重陽節,時任武義縣委書記鐘關華、張新宇曾三次看望安村百歲老人李梅英。老人100多歲還耳聰目明,常幫子孫幹活。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潘氏從1740年開始修譜,最後一次是1934年;陶氏從1753年開始(與荷樣、上陶合修),1946年結束。名字在宗譜上出現過的老人,在村裡已經所剩無幾——潘氏最年輕已經87歲,陶氏已經75歲。

伴隨農村空心化,197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幾乎都選擇在城裡工作和生活。再過20年,安村的人口勢必少之又少;再過50年,連神秘的安村話,也可能消失了……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你是誰?

你從哪裡來?

你要到哪裡去?

這是最近一段時間,國人出行基本要被盤問的三個問題,也是人生的終極三問。因為文革十年浩劫,許多宗祠、宗譜都被破壞,大部分村莊的歷史已經渺不可尋。對於“客從何處來”的提問,已經很少有人能夠說清。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相比之下,安村無疑是幸運的,潘陶兩姓都有400年的詳細記錄。安村和安村人、安村話的故事,足可寫一本書。

為求簡練,本文以我小學班級為樣本,溯源各自不同的家族綿延,從側面映照安村的大歷史。

1987年春節後,安村小學和幼兒園從祠堂搬到新建的學校,當時我們正上幼兒園。幾個月後,在嶄新的學校,有了安村歷史上第一張幼兒班合影,也是絕大部分同學人生中第一張彩色照片——遺憾的是,我因為請假到外村喝喜酒,偏偏沒在裡面。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小學只有三個年級,因此有時兩年招一屆,有時一年招一屆。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年長3歲的大姐是四年級,年長1歲的二姐是三年級,因此我和大姐的班裡,都包含兩個年齡的人。等我們上四年級時,小我3歲的堂弟是二年級,未來的博士陶劉群,剛好上一年級。

我們班總共有35名同學,其中白水坑4位,兩位老師從大萊調來,帶來李洪波、藍君蘭兩位。本村是29位,一半1979年出生,一半1980年出生(曉東78年、美琴81年)。其中我和月香、美青都有兩位姐姐,偉亮有一位哥哥和姐姐,都是超生戶。從我們班後,安村再沒有三個孩子的家庭。而我二姐同學、1978年出生的連偉,成為村裡最後一個有3位姐姐的幸運兒。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從四年級開始,我們班配了語文、數學兩位老師,語文老師是校長洪章升,數學老師先是二年級就帶我們的陳佐芳、五年級後是尹雲海。三位老師都是教學能手,因此我們是安村史上教學質量最高的一屆——按照幼兒班老師高秋香的說法,我們班也是她帶過的最聰明的三個班之一。

在我們之前,能考上重點中學嶺下湯中學的(當時還有新宅區,面向區內大田、新宅、宣武、明山4個鄉招生),一年最多一個,經常是一個沒有。比如我大姐班裡考上了月香的姐姐月芬,我二姐班則一個沒有。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因此,當我們班一下有14位同學(含大萊2位、白水坑1位,佔比剛好40%)考上嶺中時,震動了整個周邊。我考了195分,據說是全縣第一名。等我們初中畢業時,有4位考上了金華一中和武義一中(後來都考上重點線,白水坑的邱美琴此後成為大安村第一位研究生),杭法、仙嬌、登群、月香等同學也考上了中專。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嶺中95屆初三重點班71人,安村小學畢業的有8人

安村大歷史,就從我們班的29位安村同學說起——其中潘姓22人,陶姓5人,高姓2人(軍平、登如)。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潘氏始祖族敘六公到村裡時,據說村中央一帶水草豐美,覺得地方不錯,就此定居下來。經過幾代發展,人口慢慢多了起來。

1600左右,應字輩的應貞、應辰等人先後出生。從他們的下一代夢字輩開始,安村潘氏的生卒年詳細可考。

應貞之後在永字輩分成永信、永廣兩支,一支傳到外坑的友森(仁亮、順堂、小堂)、友海、友彬三兄弟,我同學登群是其後代;一支傳到志傑、志均、志本三兄弟,至今已有上百人,我同學獻武、曉群榮良,都是老二志均的邦字輩後代。

安村邦字輩(志傑、志均玄孫):

邦長、邦洪、邦清、邦友、邦興、

獻平、獻金、武俊、邦勤、邦雲、

邦雨、勇文、勇武、邦吉、天德、

邦春、邦華、邦銀、邦金、邦法、

巧興、巧文、榮方、榮良、榮明、

獻軍、獻武、兵兵、獻飛、王俊……

應辰的後輩,佔了安村潘氏一半多人口。應辰兒子夢吉,1646年出生,此時清朝剛剛建立2年。夢吉二兒子兆惇(dun),1685年出生,過繼給1638年出生的伯父夢良做兒子。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兆惇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其中次女嫁給1709年出生的安村陶氏始祖、來自荷樣村的陶夢韜。從夢韜到茂文、金柱、銀祥四世,死後都回荷樣祖墳安葬。

兆惇三個兒子,分別叫子麒、子麟、子鳳,寓意麒麟、鳳凰。1721年出生的子麒,生了四個兒子:永東、永言、永盛、永忠,前三位分別是同學超英、飛琴+淑青、曉波(都是仁字輩)的先祖。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值得濃墨重彩的是子麒的小兒子永忠。

1758年出生的永忠,生了兩個兒子祥照(1791年生)、祥烈(1807年生),在小兒子5歲時去世。在哥哥的撫育下,祥照成為安村第一位秀才,他的兒子瑞桂(1854年生)也是秀才。祥烈的兒子瑞芝(1828年生)、孫子尚沂(1866年生)、曾孫志仁(1885年生),則是三代秀才。

志仁是我同學杭法、接富(正字輩)的太公。我同學巧芸(邦字輩)、正寅,是尚沂弟弟的後代。這4位同學,都是祥烈的後代。同學豔群,則是祥照的仁字輩後代。

一個班裡29位同學,永忠的後代就佔了5位,包含仁、正、邦三輩——豔群是巧芸的奶奶輩。而班裡同學按輩分命名的,只有正寅一人。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說完子麒,再說子麟。因為親哥哥兆愷(1680年生)沒有兒子,1724年出生的子麟,被過繼給伯父做兒子。我外公法友(1914年-2006,志字輩)三兄弟,同學偉亮、新景,都是子麟的後代。

兆惇的三兒子子鳳(1727年生),曾孫瑞川(1813年生)、瑞濱(1829年生),分別考上秀才。瑞濱的兒子尚澄(1849年生)也是秀才,安村第一位大學生正鋒,正是他的後代。同學偉東、偉娥,都是子鳳的後裔。

諸如此類,同班同學東武、軍強、菊紅是一支,曉東、美清是一支,還有月香等人,都能在祖譜中找到自己的座標和位置。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潘氏從1740年、十七世永字輩、十八世祥字輩開始修家譜。按家譜記載——

兆字輩:16人

子字輩:34人

永字輩:44人

祥字輩:94人

瑞字輩:115人

尚字輩:163人

志字輩:184人(截止1934年,還有一些未出生)

這些數字,大體可以反映安村人口的增長情況。1949年後,醫療條件改善,加上有“人多力量大”的理論基礎,安村人口加速增長。1969年最高時一年出生40多人,其中有4對同學成了夫妻。

如今,安村潘氏以友字輩、仁字輩、正字輩、邦字輩為主,這四輩在世的大概有三四百人。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再說安村陶氏,自從氏族陶夢韜以來,至今已經傳到第11世,五世同村。潘氏自同輩子麒至今12世,七世同村。

夢韜的曾孫銀祥,生了6個兒子,其中四支傳承至今。我的同學仙鶴(其姐仙鴻是安村第一位女大學生)、仙嬌,博士劉群、碩士劉婷兄妹,是老二的後代。我、同學榮軍、武興,分別是老四、老五、老六的後代。

5位同姓同學中,我和武興是同輩,出生相差1天;榮軍長一輩,仙鶴、仙嬌低一輩。

1993年,陶氏老二、老四兩房生了劉婷、賓斌、宇昂、宇俊、朝鑫、飛桃6位後輩,成為陶氏在安村繁衍最快一年(下圖左一、二、四、五為他們的父輩)。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部分秀才、中專、大學生名錄

(按考取時間排序。篇幅所限,1999年大學擴招後只收錄本科以上學生)

祥照:1827

瑞川:1842

瑞芝:1850

瑞淮:1865

瑞濱:1867

瑞桂:1877

志均:1877

尚沂:1886

尚澄:1887

友德:1895

友陸:1896

志仁:1905

注:

祥照、瑞桂系父子

瑞芝、尚沂、志仁系祖孫三代

瑞濱、尚澄系父子

志均、友德、友陸系父子、兄弟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秀才瑞桂和兒子李珍、孫子志禹

瑞桂的父親是安村第一位秀才,志禹是如今安村唯一一位志字輩的男性

潘友澤,1933年,浙江測量講習所畢業,志仁兒子

潘友勝(祿勳),1933年,浙江測量講習所畢業

潘邦銀,正成之子,1978年,金華師範學校

潘祖華,友信之子,1984年,金華農業學校

潘正鋒,壽雲之子,1986年,杭州大學

潘學東,友喜之子,1987年,杭州大學

潘連祥,雙清之子,1987年,空軍電訊工程學院

潘邦軍,正章之子,1990年,浙江林學院

龔玉仙,金泉之女,1990年,浙江會計學校

潘衛星,水榮之子,1991年,浙江農業大學

潘方偉,友長之子,1992年,浙江省公路技校

龔恆建,金泉之子,1994年,上海鐵道學院

邱建平,土興之子,1994年,浙江農業機械學校

潘躍星,正獻之子,1995年,舟山師範學院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陶仙鴻,江林之女,1996年,瀋陽藥科大學

邱建豐,堂興之子,1996年,浙江財政學校

陶喜年,順華之子,1998年,西北工業大學

邱美琴,惠興之女,1998年,河海大學,本碩

潘超英,法銀之女,1998年,浙江工業大學

潘武琴,春生之女,1999年,浙江大學

陶劉群,江平之子,2002年,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博士

潘牡剛,邦銀之子,2003年,復旦大學,本碩

邱美平,惠興之子,2004年,海南大學

潘賀潔,偉平之女,2005年,北京林業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碩士

陶宇芳,順法之女,2006年,浙江海洋學院

潘鵬勝,奎明之子,2007年,杭州廣播電視大學

潘衎衎,友土之女,2008年,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潘戈, 正亮之女,200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美國德州大學碩士

潘鵬錦,杭俊之子,2008年,河南師範大學

潘英年,連躍之子,2010年,溫州醫學院

潘向安,正益之子,2010年,徐州工程學院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陶劉婷,江平之女,2011年,安徽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碩士

藍曉玲,順和之女,2012年,浙江師範大學

潘楊春,邦平之子,2012年,杭州師範大學

潘盼, 躍軍之女,2012年,青島工學院

潘飛玲,正陽之女,2012年,浙江中醫藥大學

潘衛軍,正宇之子,2012年,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

潘偉林,正武之子,2013年,嘉興學院

潘明亮,仁海之子,2013年,浙江工業大學

潘藍菁,正鋒之女,2014年,浙江大學,日本筑波大學碩士在讀

邱曉晶,銀旺之女, 2017年,江西科技學院

潘劉婧,邦法之女,2019年,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

其中,

潘邦銀、潘牡剛系父子,

潘正鋒、潘藍菁系父女,

龔玉仙、龔恆建系姐弟,

邱美琴、邱美平系姐弟,

陶劉群、陶劉婷系兄妹,陶仙鴻系堂姐。

潘牡剛、潘劉婧系堂兄妹,藍曉玲系表妹。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求學只是打開世界之窗的一把鑰匙,讓未來之路多了一種可能。許多沒有上大學的安村人,發展一樣不錯。比如我的同學潘正東、東武兄弟,潘豔群、軍委姐弟等,照樣在各行各業做出自己的成績。

安村潘氏,有人做過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教官,有人做過舟山武警支隊副支隊長;有人在浙江省教育廳擔任處級幹部,有人是衢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專家……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軍官出身的潘增祿,多年前攜兒子、兒媳(師級)回安村

安村還有許多多才多藝的民間人士,有的書法精湛,有的會多種樂器,民間活動一度豐富多彩,只是這些年近乎銷聲匿跡了。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90歲以上的老人層出不窮。我外公、爺爺、四爺,都活到了90多歲。目前安村最年長的老人,是94歲的志炳奶奶孫梅女。老奶奶出身大戶人家,民國高小畢業,1958年三年困難時期經人介紹嫁到深山裡的安村。她一輩子知書達理,和善待人,如今身體健康,四世同堂。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附:安村幼兒班部分畢業照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小學部分畢業照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黨員錄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安村參軍錄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感謝潘友土、高秋香夫婦及潘躍軍等提供熱心幫助。高秋香從1982年到2004年一直擔任安村幼兒班的老師,見證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其父高松金是安村第一任黨組織負責人,父女兩人是安村高氏的優秀代表。

友土曾經做過安村初中老師、村會計、村主任,躍軍現在是安村村主任。兩人都熱心文化事業,堪稱安村潘氏最重要兩支的代表人物——友土是躍軍的舅舅,按輩分卻是太太公:)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後記

安村是浙江中部一個普通的山村,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大體以我們一批初中畢業的1995年為界,此前的安村領風氣之先——1976蓋好的大會堂迄今沒被超越;1986年到1991年,村委會新大樓、新小學、有線電視、水庫等先後建成或開通。此後幾年,安村連續三次被評為“金華市文明村”,村民的自豪感都寫在臉上。

此後的25年,因為各種原因,安村徹底沒落。鄉村建設幾無進展,當年的明星村變得默默無聞,讓許多安村人扼腕嘆息。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陶氏先祖描寫的,正是過去500年安村的圖景。

如今,生生不息500年的安村,正處在急劇轉型的歷史進程當中。安村人已經遍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等天南地北,有的在海外學習。安村會不會消亡,全看安村人如何作為。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新的20年,這片養育我們500年的土地,一定可以煥發新的生機。

安村史记:一个浙中山村的5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