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糖友腹瀉要勤測血糖,這幾個時間點很關鍵

最近新冠疫情讓大家呆在家隔離,吃的大多是囤下的蔬菜、肉類,對於這些食物,如烹煮時間不夠長,食物沒有熟透,留在食物上的細菌病毒沒有充分殺滅則容易引起胃腸炎,輕則出現腹脹腹痛,重則嘔吐、拉肚子發熱等。但對於患有糖尿病的糖友來說除胃腸不適外,血糖也會受到影響。糖友趙阿姨最近經常腹瀉,食慾不振,甚至感到頭暈。趙阿姨考慮自己進食不多還有腹瀉,以為是低血糖,於是喝了碗糖水,誰知竟導致了酮症酸中毒。這又是因為什麼呢?糖友腹瀉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糖友腹瀉要勤測血糖,這幾個時間點很關鍵


糖友腹瀉 血糖在“拔河”

不少人認為,腹瀉肯定會讓血糖降低,但事實卻更加複雜。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葉健華指出,腹瀉對於血糖的影響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因為腹瀉,大量的水份營養成分從腸道排出,因為胃腸道炎症消化吸收功能差,此時往往胃口不佳,吃進去的食物的營養成分無法充分吸收,排出增多攝入減少最終導致身體獲得的熱量減少導致低血糖。另一方面,胃腸炎症又使糖友身體處於應激狀態,是可能導致糖友血糖升高的因素。

所以當糖友出現腹瀉時,兩方面的力量好像在“拔河”,導致血糖變化的因素變得複雜,血糖水平的不確定性增加,血糖波動的風險也隨著增高了。

糖友腹瀉要勤測血糖,這幾個時間點很關鍵


增加血糖監測是關鍵

在常規治療腹瀉的同時,糖友必要時還需對降糖藥進行調整。葉健華表示,糖友腹瀉時,不確定因素很多,所以降糖藥的調整方案也不是固定的。如果血糖降低,則需要酌情減少降糖藥的使用,如果血糖升高,則需要酌情增加降糖藥。這就要求糖友增加血糖監測的頻次,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在平時,如果血糖穩定,糖友最只需一週監測4-5次血糖即可,<strong>但是在腹瀉期間,糖友監測次數需要有所增加,在腹瀉期間不僅要監測餐前、餐後血糖,最好在腹瀉後、出現不適症狀時隨時監測血糖情況。如血糖偏低,尤其是低於3.9mmol/L時,應立即喝葡萄糖水,如家中沒有葡萄糖,可用白糖或糖果代替。如血糖偏高,則酌情增加降糖藥。最好是及時就醫讓專科醫生去調整。

葉健華提醒,由於糖尿病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也會表現噁心、嘔吐、腹瀉的症狀,所以糖友嘔吐腹瀉不一定就是胃腸炎,分析上述哪位趙阿姨可能原因是酮症酸中毒引起的胃腸道症狀及頭昏,也可能是胃腸炎,炎症應激導致血糖升高,引起酮症酸中毒。所以在腹瀉時測血糖顯得尤為重要。當血糖較高時應立即就醫,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通訊員/餘子媛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