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海滄“雲招商”4個項目,計劃投資15.45億元


海滄“雲招商”4個項目,計劃投資15.45億元

▲國家火炬廈門(海滄)生物與新醫藥特色產業基地

海峽導報2月27日訊(記者 餘健平/文 通訊員 張韌)疫情防控期間,創新招商引資方式不拘一格。昨日上午,海滄區與四家企業相約在“雲端”,高效完成了包括寶能-廈門(前場)智慧供應鏈服務產業園等4個項目的“雲招商”、“雲簽約”。

1月份以來,海滄區新對接和洽談的項目有51個,總投資達299.78億元;還有5個項目落地,總投資達26.20億元。這場特殊的招商大會,按下了海滄區“不見面”招商的“快進鍵”,也是海滄區一手抓防疫不放鬆,一手抓經濟不動搖的真實寫照。

“雲招商”4項目落戶海滄

“此次簽約的4個項目計劃投資15.45億元,涵蓋了集成電路設計、醫療器械、智慧供應鏈服務等不同領域,與海滄區打造國際一流產業的發展路徑高度契合。”海滄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傑華特微電子此次落地海滄的項目主要是建設照明和顯示驅動、功率器件(IGBT)、電源管理等產品的研發、銷售中心。“海滄開放包容,面對疫情也想盡辦法為企業服務,讓企業安心又省心。”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周遜偉說,海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勢頭好,在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版圖中形成了區域特色,初步形成集成電路產業集群,非常期待雙方的合作。

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簽約後,海滄將迅速組建項目落地服務組,協助做好工商註冊、項目廠房選址、用地出讓手續等全流程配套服務,幫助早落地、早註冊、早開業、早投產。

“不見面”招商 服務24小時“不打烊”

春節以來,海滄區積極落實並響應各級商務部門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強外資企業服務和招商引資工作的通知要求及相關文件精神,不斷創新和優化招商引資方式,推廣“不見面”招商,確保防疫期間項目進度不減、客商聯繫不減,客商的投資信心不減。

為服務並推動“SM新生活廣場+項目”加快落地,海滄區招商辦與廈門市馬鑾灣指揮部聯合組建了專門的項目服務小組,提供從項目註冊、項目用地前期手續、項目落地扶持政策等全方位的對接服務,現已正式提交辦理名稱預核准手續。

導報記者瞭解到,疫情期間,海滄區招商辦及時向企業轉達實時疫情資訊及各級各部門出臺的防疫援企政策,開通24小時不打烊的招商服務熱線,通過電話、微信實時與投資方項目組進行溝通聯繫。

真心服務換來投資信心。據瞭解,海滄區積極對接和推動了中茶、SM新生活廣場+、遠盈、當盛新材料等30多個項目並取得關鍵進展。其中,有10多個在談項目有望於近期通過網絡簽約或其他“不見面”方式達成合作。

暖心舉措 為企業復工復產護航

疫情期間,海滄區精準施策,對企業復工復產的服務與援助持續加碼,各項援企惠企政策相繼出臺,彰顯出與企業風雨同舟、共渡難關的擔當與決心。

近日,海滄區分4類指導企業錯峰復工,梳理包括“制定應急處置預案”等11個項目,全方位指導企業建立健康管理體系;組織“點對點”綠色勞務專車,“精準”將赴廈返崗務工人員安全送入廠區;出臺“穩產九條措施”,從加大信貸支持、加大貸款擔保支持、加大房租減免、加大稅費減免等方面支持企業共渡難關。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支持轄區內重點企業復工復產,海滄區提供部分政府公租房約2000套房源,作為海滄54家重點企業新招聘員工的過渡性住房,為新入廈無住所的員工提供1個月的過渡居所。

這項暖心舉措,體現海滄的人文關懷和一流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用工築巢引鳳,推動解決招工難題。截至2月25日,海滄區已復工企業8770家,返崗人數超過16.77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