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京東供貨商自曝:把供貨商當韭菜,一茬一茬割

科客點評:京東頻頻曝出被供應商討債,甚至撕破臉,是時候反思了,否則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

  近日,神舟電腦公開喊話京東“討債”一事持續發酵。神舟方面稱,京東拖欠其3.383億元貨款,強迫其支付1559萬元返利。京東方面則回應,對於雙方的爭議,相信法律會作出公正的裁決。

京東供貨商自曝:把供貨商當韭菜,一茬一茬割

  被京東拖欠貨款、保證金,神舟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就在神舟喊話當天,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了阿美達(上海)母嬰產品有限公司起訴京東索還保證金的判決書,法院判決京東7日內歸還阿美達公司3萬元保證金。除了神舟、阿美達,還有多家公司把京東告到法院索要拖欠的貨款、保證金。

京東供貨商自曝:把供貨商當韭菜,一茬一茬割

  拖欠神舟3億元,拖欠阿美達3萬元,京東與供應商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前京東供貨商程先生向記者講述了其被京東拖欠貨款長達4年仍未結清的經過。在他看來,大企業可以和京東叫板,但更多中小企業沒這個膽量,疫情當前,中小企業復工後很可能因收不回欠款導致資金鍊斷裂而垮掉。

  3年前起訴京東後和解 至今仍被拖欠20多萬元

  程先生在2015年4月份開始給京東自營店供化妝品,約定貨到倉15天結算貨款,“我記得特別清楚,第一筆訂單就拖了30天才給,第二筆拖了60天,第三次就是90天”。

京東供貨商自曝:把供貨商當韭菜,一茬一茬割

  他的遭遇和神舟一樣,也被索要返利、廣告費、營銷費等,“本來約定的是無論京東賣的怎麼樣都要按時付給我錢,後來他那邊賣不動了就說我的東西不好銷,讓我出廣告費、營銷費、返點費,給我們降價賣,被我們拒絕了。如果付了這些費用京東還是賣不掉貨,就成了無底洞”。

  程先生稱,後期貨款拖的時間越來越長。2015年12月最後一筆貨到倉後,直到2016年4月份京東還是沒結貨款,“後來找了他們好多次,也找了媒體希望曝光,但都沒用”。

  2017年5月,程先生將京東告上法庭,起訴索要拖欠的160多萬元的貨款。後雙方和解,約定京東在兩個月內將剩餘的160多萬元貨款付給程先生,“從2015年底到2017年4月,貨他們早就賣完了,就是拖著不付錢”。直到現在,京東仍然拖欠著他10多萬元的貨款及1萬美元的質保金。

  但程先生說現在不打算繼續找京東糾纏了,“對接的人來回換,差不多一個月換一個,有這個功夫去跟他們費勁,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其他電商平臺呢。”

  “京東對待供貨商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來一茬”

  和京東鬧掰後,程先生轉向與其他電商平臺合作,“有大平臺也有小平臺,有時也會有貨款延期的情況,但都是可以理解的原因,在可以理解的時限之內付清,從來沒說像京東這樣不給過。”

京東供貨商自曝:把供貨商當韭菜,一茬一茬割

(京東商家維權群聊天內容截圖)

  即便是在2016年,被拖欠貨款的也不是程先生一家。“我們惹不起就不跟他玩了,和京東同級別的競爭對手沒一個是這樣的”,程先生說,他和同行沒想到神舟能跟京東撕破臉,“假如所有供應商都去找京東擠兌(按賬期結算貨款),京東立馬就玩完,這事沒跑兒”。

  在程先生看來,京東對待供應商如同割韭菜,“供應商都覺得京東口碑好、體量大,肯定不會欠錢,就一波一波往裡湧,根本就不知道實際上是這波老供應商被拖欠走了,京東就去宰下一波新供應商”。

  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國內電商品牌阿芙精油創辦人孟醒曾因京東拖欠貨款4個月而公開斥責京東,並因此退出京東商城。同年6月份,華碩因擔心京東賬期拖長,就在618當天宣佈停止了旗下全線產品對京東商城的供貨。

  2015年5月7日,油聯(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員工在微博公開發文,《京東拖欠我公司4200餘萬貨款4個月,把我公司全員折磨的如熱鍋上的螞蟻,生不如死!》

  京東拖欠供應商3萬塊保證金 2年後被起訴才歸還

  就在神舟在微博公開宣佈起訴京東的同一天,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了阿美達(上海)母嬰產品有限公司起訴京東索還保證金的判決書。

京東供貨商自曝:把供貨商當韭菜,一茬一茬割

  與幾十萬、數百萬、上億的貨款糾紛一樣,阿美達公司3萬元的保障金也被京東拖欠長達2年,阿美達公司多次溝通均無效:

  阿美達公司2014年10月28日與京東簽訂《產品購銷協議》,並向京東支付保證金3萬元,2017年12月雙方確認結束合同關係,進行貨款結算。但之後京東始終未答覆返還3萬元保證金事宜。

  直到阿美達公司將京東公司告上法庭。京東公司辯稱:根據雙方合同約定,保證金應當在我公司收到阿美達公司書面退還申請和保證金收據後一個月內退還。所以如果阿美達公司返還保證金收據,我公司同意在一個月內退還保證金。

  最終,在2019年11月11日這天,法院判決京東公司在判決生效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返還3萬元保證金。

  京東被訴返還保證金、貨款的案子不止這一起。

  2019年4月29日,京東被判歸還山東魯達包裝有限公司10萬元保證金。此前,山東魯達起訴京東歸還22.8萬元貨款、20萬元保證金。

  2015年12月18日,京東被判歸還深圳市薈萃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結算價款246萬元及利息,歸還佣金15萬多元及利息,歸還3萬元保證金。

  2013年11月19日,京東被判歸還北京立阜旺康商貿有限公司13萬餘元貨款及3萬元保證金。

  但也有起訴方被判敗訴的案例:武漢仁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曾起訴京東,索要942萬元貨款,並訴稱京東自行將商品自行降價低於採購價出售,仁愛公司迫於“先確認後付款”的遊戲規則、迫於及時收回鉅額貨款、減輕資金週轉壓力之困境屢次被迫全盤接受。2017年7月18日,法院判決仁愛公司敗訴。

  拖欠供應商貨款成了京東掙錢渠道?

  有分析文章稱,京東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供應鏈金融,以緩解供應商壓力的名義提供融資和投資服務。

  投資服務分為資產包轉移計劃和信託計劃兩部分。在資產包轉移計劃中,供應商A需將應收賬款質押或轉賣給銀行貸款,銀行再將其以理財計劃的方式,轉售給京東和供應商B來獲得理財收益。賬期到期後,京東再付款給供應商A,後者還款給銀行。另一方面,京東和供應商B又可根據信託計劃獲得投資收益。而資產包轉移的賬期為10天-90天。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資金在京東的賬面上,到了應付賬期,由京東回款給供應商。而在推出投資服務後,京東無需動用自身一分錢,就能通過供應商借貸獲得收益。

  一方面,通過拉長供應商賬期,造成供應商資金緊張的借貸需求;另一方面又通過應收賬款的質押進行信託,從中獲利。供應商的賬期,一度成了京東的重要資產。

京東供貨商自曝:把供貨商當韭菜,一茬一茬割

(京東2018年二季度財報顯示,其淨利潤主要來自於利息收入)

  2018年8月,京東二季度財報顯示,京東利息淨收入3.66億元,而京東Non-GAAP淨利潤為4.78億人民幣,也就是說超過76%的淨利潤來源於利息收入。與之相較的,是當期財報顯示,第二季度京東應付賬款達到了875億元,比上個季度增加了41%。

  程先生說,與神舟體量相當或規模更大的供貨商,被京東拖欠貨款後可以選擇公開叫板、終止合作,但更多的中小企業供貨商只能指望京東,也不敢跟京東撕破臉,加上疫情期間中小企業資金鍊壓力大,“很可能就被拖垮了”。

  截至目前,京東尚未就為何大量拖欠供應商貨款作出公開回應。來源科客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