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馳援」閩鄂同心,直把白衣作戰袍

「馳援」閩鄂同心,直把白衣作戰袍

2月23日,我省增派9人疾控隊支援宜昌。福建日報記者 遊慶輝 攝

東南網2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戴豔梅 儲白珊 福建衛生報記者)

以生命守護生命,把白衣當作戰袍。

己亥末,庚子春,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嚴重的湖北,牽動全國關注的目光。

聞令而動,全力以赴。我省迅速響應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第一時間集結組建福建醫療隊,以衝鋒的姿態、以最美的逆行,千里馳援荊楚大地。

閩鄂同心,共戰疫魔。一個月來,奔赴前線的“白衣戰士”們攜手並肩、前赴後繼,他們同時間賽跑,和死神較量,在特殊的考場接受檢驗,向著打贏的方向奮力衝鋒!

聞令而動 逆行的背影最動人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月25日,正月初一晚,國家衛健委來函,要求我省組派醫療隊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衛健委發出緊急通知,來自省、市、縣三級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紛紛主動請纓,接受組織挑選。

不到12個小時,我省首批醫療隊組建完成:137名醫護人員,均來自三級綜合醫院和承擔傳染病救治任務的傳染病專科醫院。

1月27日上午,我省首批醫療隊從福州出發馳援湖北武漢。鮮紅隊旗下,誓言鏗鏘有力。省領導為醫療隊隊員們壯行,為他們加油鼓勁!表示省委、省政府是大家的後盾,將解決好實際困難,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這場阻擊戰。

出征!出征!去抗疫第一線,去國家最需要的地方。

一封封“請戰書”如雪片般飛來,一條條報名短信令人動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來自福建的醫護人員陸續緊急趕赴湖北前線。

1月28日晚7時30分,我省緊急抽調10名專業護士從福州出發,馳援湖北。

2月3日晚,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福建)從福建省立醫院集結出發。29名隊員,從接到任務至出發,短短3小時完成全部準備。他們和移動方艙一起,帶著福建人民的祝福,前去武漢,傳遞“福建力量”!

2月4日晚,我省再增一支102人護理團隊,由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領銜,從全省九個設區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醫療機構挑選護理人員,馳援武漢。

2月10日,省委專題會議研究,決定選派“精兵強將”到支援宜昌防治一線!根據中央統一部署,福建對口支援湖北宜昌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一天後,我省對口支援湖北宜昌的前方指揮部和首批醫療隊成員共158人在福州集結出發!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截至2月24日,已累計派出12批次、1393名醫療隊員。其中,支援武漢醫療隊員1119名,對口支援湖北宜昌274名。

逆行的背影,勇敢而堅毅。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手術室護師陳志興出征湖北宜昌前夜,為他準備行囊時,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工作的妻子周鼕鼕忍不住哭了一晚上。還沒隔幾天,她把孩子託付給老家的長輩,也毅然踏上了支援湖北的征程。她說,自己曾靠著助學金和獎學金,才完成學業,一直心存感恩,想要報效國家。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住院醫師尤德源,熟悉ECMO(人工肺)的操作技能,在美國研修期間寫下“請戰書”發回國內。“這種時候,用我的專業技能救死扶傷,責無旁貸,有召必回!”2月初,收到醫院緊急召回通知的尤德源,帶上早已收拾好的行裝,登上歸國航班。

每一位逆行者,都有各自的擔當。每一位文弱的醫護,都胸懷俠骨豪情。為了專心上前線,他們帶上成人尿不溼,女隊員們相約剪了短髮,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他們毅然決然奔赴疫情防控的主戰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投身一線 戰鬥的天使最美麗

2月24日下午,在武漢金銀潭醫院,一場特殊的交接儀式舉行。

新老隊伍利用2個小時就完成了醫療、護理、院感和行政工作的交接。“繼續發揚福建隊的精神,保持上半場的優勢,贏得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福建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寧永鑫句句鏗鏘。根據國家衛健委指示,2月24日起,福建第十一批醫療隊172人接替福建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福建神經內科護理團隊,以及重慶支援湖北重症護理團隊等3支隊伍共計162人,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福建省“首發”的白衣勇士們,1月27日抵達武漢,首先進入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工作。2月2日,醫療隊進駐金銀潭醫院接管兩個病區。截至2月23日,累計管理病人195人,治癒出院133人,轉科10人,重症43例,危重症14例,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

對於這個階段的成績單,武漢金銀潭醫院張定宇院長說:“福建醫療隊收治的病人相當於醫院12月29日到目前收治病人總數的10%,治癒出院的病人數也相當於全院數據的10%。這是一支優秀的隊伍!你們在金銀潭醫院最危難、最緊迫的時候,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你們戰鬥的身影深深地留在我們腦海裡,印在武漢、湖北、中國人民的心裡。”

此前,戰報紛紛傳來:2月21日,武漢漢陽方艙醫院,福建省立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奮戰地,首批50多名患者出艙。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來自福建等6個省市的17支醫療隊,整建制接管這裡的17個重症病區,2月16日,首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在宜昌,福建醫療隊正式接管受援的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病區,共管普通病區,同時與福建省新冠肺炎防治遠程指導中心搭建遠程會診平臺,並將遠程會診服務逐步輻射到全市各定點醫院。

馳援的白衣戰士們,最欣慰的莫過於看到被他們呵護的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為了這一刻,他們付出了太多的汗水與淚水。

省立醫院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2月13日甫抵武漢,即接到指令,次日下午務必接管一個重症病區。原定的休整兩三天再進駐病房的計劃被打破,領隊陳鋒組織大家連夜建立戰時重症醫學科,全隊即刻改變培訓模式,按進駐醫院的醫護組順序針對性強化培訓。經專家組科學規劃重症病區佈局後,醫療隊按時進入病區接收重症患者,不到3小時,即收滿全部64名重症病人。

新冠肺炎的確診,採集和檢驗咽拭子標本是主要手段。護理隊員雷樂鶯,入駐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後,擔任A艙採咽拭子組組長。這位90後姑娘與其他5名組員,每天要採集近百人的咽拭子。事實上,這是常人無法想象的高危工作。採集過程中,由於拭子直接刺激患者的咽部,患者的口腔、鼻腔面直接對著醫護人員,感染風險極大。

“我們每天清晨6點就要起床,穿戴好防護用具,8點準時進艙,直到下午4點下班。”雷樂鶯說,除了戴護目鏡、靴套、隔離服、防護服、雙層口罩以外,她們還要套上4層的防護手套和全護屏的面罩。沉重的防護下,要完成精準的標本採集,挑戰的是這些護士們的身體極限:憋氣、呼吸困難、全身汗透,感覺身上壓著重物。下班除去防護用具時,才發現自己的額頭、鼻子、手指都已傷痕累累。

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葉小凱用中西醫結合診療方式,一天要診察20多個患者。把脈、看舌苔,都有風險。葉小凱按防護要求,選擇可靠一些的距離,用手機拍下病人的舌苔照片,一個一個診察。有些病人情緒不太穩定,還得進行安撫。

這是他們的工作常態,也是他們戰鬥的姿態!

守望相助 家鄉的牽掛最溫暖

在最艱苦的前線持續作戰,縱然再鬥志昂揚,也難免會疲憊和受傷。

雖相隔千里,赴湖北的白衣勇士們,家鄉人民始終把他們記掛。

2月17日晚,福建馳援湖北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首批醫療隊、支援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的緊急醫學救援隊、支援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的專業護理隊和支援襄陽的應急檢測隊,相繼接到了來自福建省委省政府的視頻慰問電話。

“你們奮戰在火線,展現了白衣戰士最美的風采!”“向你們學習致敬,和你們一起攻堅克難!”省領導親切的話語,讓電話那頭的福建醫療隊隊員們振奮不已。他們說,前方的工作雖然很艱苦、很繁忙,但看到越來越多的患者病情穩定、治癒康復,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人的美與善,在面對困境與艱難的時候最能體現。看著醫護人員一批又一批馳援湖北,漳州東山島上,有一群企業家揪心了:湖北和福建飲食差異大,他們要是吃不習慣,身體可會垮。

為了讓前方“戰士”吃上家鄉味!短短3天,100多家愛心海鮮企業自願捐贈,籌集了幾十噸海產品。大家研究路線、租冷鏈運輸車,2月15日下午4時,一輛滿載18噸愛心海鮮的冷鏈運輸車,從東山縣樟塘鎮出發前往武漢、宜昌。

還有一場溫暖接力,耗時僅48小時。

2月14日中午,一個工會幹部微信群組建。群裡,省總工會、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寧德等地工會幹部向全省各地調集各類慰問物資。

“來點銀耳吧,潤肺。”“保暖的衣物、雨鞋請幫忙送一些過來!”991名一線醫療隊員的需求從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重症病區、方艙醫院等地傳來,寫進了省總工會為醫療隊員們定製的首批慰問物品清單裡。

2月15日19時,應前方醫療隊需求,清單裡臨時要加上一件新品——蘿蔔乾。永輝集團工會主席緊急到閩侯南嶼的物流倉庫提取9910份蘿蔔乾,送往物資指定集散點——位於旗山腳下的福州郵區中心局倉庫。值班員清點、填單,第一時間做好入庫處理。他們的筆記本,記錄下這一夜送來的10批物資,總重量達16.59噸。

2月16日12時7分,兩名司機駕車駛離福州郵區中心局倉庫A40號裝卸垛口,駛向湖北,將溫暖“接力”。

為了讓前方醫療隊員們更加安心,福建所有派出醫院都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走訪慰問,對醫護雙職工,每家醫院都確保夜班家屬取消夜班、其他家屬不得加班。

2月17日,我省出臺《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若干措施》,明確要求落實國務院和我省已經出臺的相關措施,合理安排醫務人員的輪換輪休,保障醫務人員休息場所,加強醫務人員防護,保障醫務人員安全;鼓勵各地為一線醫務人員購買商業保險,落實一線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貼、加班費、誤餐補助等福利措施;組織開展走訪慰問,及時有效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些措施正在進一步細化,以便更好地關心關愛包括醫護人員在內的戰“疫”一線人員。

“為國出征,使命必達。”大醫精誠,大愛無疆。期盼逆行的白衣戰士早日凱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感言

誓言無悔

東南網2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戴豔梅)

出征的誓言,猶如號角吹響,全省1300多名醫務工作者,肩負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賦予的重任,前赴後繼,奔往一線,在最危險的防疫陣地上晝夜拼搏。

跨越千里,逆行武漢。他們是天使,他們是戰士。穿梭在病毒的漩渦裡,陪伴並幫助素不相識的患者,和死神賽跑。

他們猶豫嗎?不。

馳援湖北的消息傳來之時,福建人的微信朋友圈便被醫務人員主動請纓的消息刷屏了!在報名通知發出後不到12個小時,我省首批醫療隊就組建完成。

一封封“請戰書”有如雪片,一條條報名信息令人動容! 每一批醫療隊,無論來自哪家醫院,都在極短的時間內集結出發。他們告別家人,將幼兒託付;他們推遲婚禮,為了使命必達;他們甚至夫妻雙雙上陣,共同抗疫。

他們是超人嗎?不。

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防護面罩堅守崗位高強度工作,換班時拖著透支的身軀以各種姿勢沉沉睡去。

他們只是經驗豐富的長者,在抗疫陣地上激發蓬勃鬥志;他們只是一群90後的年輕人,換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

沒有誰,就該衝鋒陷陣,就該英勇無畏,就該拋家舍子,就該無私奉獻。沒有什麼,是他們必須做的。

然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白衣戰士們秉持初心,牢記使命。他們盡己所能,使命必達,誓言無悔!

他們把“精忠報國”,寫在了荊楚大地上;他們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因為,有他們。

馳援時間樹

1月27日

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37人出征武漢(後又增派2名)

1月28日

10名專業護理人員連夜赴武漢

1月31日

4名省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人員組成應急檢測隊赴湖北襄陽

2月3日

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福建)29人赴武漢(後又增派2名)

2月4日

102人護理團隊赴武漢(後又增派1名)

2月9日

264人廈門支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赴武漢(後又增派兩次共11名)

2月11日

我省對口支援湖北宜昌的前方指揮部和首批醫療隊成員共158人出發赴宜昌

2月13日

由福建省立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分別組建的兩支醫療隊共計277人赴武漢

2月15日

106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同日1名醫護人員赴武漢參與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

2月18日

福建第十批支援湖北暨第二批對口支援宜昌醫療隊107名隊員赴宜昌

2月20日

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172人馳援武漢,省衛健委派出1名委領導擔任我省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總領隊

2月23日

9人疾控隊伍馳援宜昌

截至2月24日,我省已累計派出12批次1393名醫療隊員。其中,支援武漢醫療隊員1119名,對口支援湖北宜昌274名。

另據統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0醫院(原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有80名醫護人士支援湖北武漢。

數字

★我省醫療隊抵達湖北後,與當地醫務人員、兄弟省市支援隊伍攜手並肩,全力救治患者。截至2020年2月20日,累計收治管理新冠肺炎患者2555人(其中危重症患者114人、重症患者216人),治癒出院239人,完成3407份核酸檢測。

★據不完全統計,我省調配和社會各界捐贈給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醫用防護物資主要有:醫用口罩11萬隻、醫用防護服3790件、醫用防霧護目鏡6580個、醫用隔離服3.24萬件、鞋套1.7萬雙、醫用手套1.93萬隻、全面型呼吸防護器5000個、防護面罩3000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