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怎麼看待斯大林60大壽,蘇德高呼友誼牢不可破?

袁載譽


兵者詭道也

兵不厭詐

西方夢求將禍水東移

祈禱德蘇開戰

兩強死拚

西方漁利

希魔恨死斯大林

早晚要收拾蘇聯

但是主要目標

先掃平英法為首的歐洲諸國

希魔為了避免兩線作戰

只得先穩住蘇聯

同時蘇聯軍隊正在緊張的改型中

需要時間提振軍力

此時此刻不適合與德開戰

德蘇死戰

而英法坐壁上觀

英法謀得最大利益

斯大林也望穩住德國

於是一拍即合

故,在斯大利60大壽時

蘇德高呼友誼牢不可破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心照不宣的權宜之計,同床異夢的虎豹聯盟。蘇、德笑裡藏刀的握手言歡,註定了雙方短命的姻緣。

德聯姻的短暫蜜月

蘇、德聯姻的政治漫畫=希特勒笑著紮了斯大林後背一刀,說:“抱歉了同志!這看起來真是個好機會‘’!

一九三九年四月五日,一直對波蘭虎視眈眈的希特勒簽署了突襲波蘭的作戰計劃,代號為“白色方案”,定於九月一日凌晨對波蘭發起突襲。希特勒為了尋求入侵波蘭的藉口,命令報紙、電臺、通訊社大造輿論蠱惑人心。比如什麼“波蘭妄圖入侵德國‘’、“瘋狂的波蘭人向德國挑釁”云云。在德國新聞媒介連篇累牘的輿論蠱惑下,德國上下掀起了仇視波蘭的民族復仇浪潮。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與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在克里姆寧宮簽署了雙方‘’互不侵犯‘’的所謂條約,並在秘密附加補充協議中寫到:‘’蘇聯紅軍和德國國防軍共同出兵打擊罪惡的波蘭地主階級政府‘’。

希特勒向入侵波蘭的德軍致意

一九三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德國在德波邊境故意製造事端,以嫁禍於波蘭作為入侵波蘭的藉口,這是由萊因哈德-海德里希所策劃。黨衛隊將集中營的一些囚犯分別穿上德國和波蘭軍服後全部擊斃,然後將全部屍體放置於事發現場---德國境內的格萊維茨廣播電臺旁,從而製造了波蘭軍隊入侵德國,並打死德國國防軍,波蘭士兵也被擊斃的假象;被矇蔽而不明真相的德國媒體記者紛紛前往事發現場拍照。當天晚上希特勒在國會咬牙切齒叫囂:‘’波蘭入侵了德國,德國必須進行反擊‘’。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凌晨,德國大舉突襲入侵波蘭。半年前德國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為此一直揹著‘’縱容德國‘’的罵名。而當德國突襲波蘭時,捷克斯洛伐克卻為德國入侵波蘭衝鋒陷陣。

從東部入侵併佔領波蘭的蘇軍

德軍參觀佔領波蘭蘇軍的BT輕型坦克。炮塔中為德軍裝甲兵,旁邊為德軍步兵。

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四日,華沙被德軍包圍。九月十七日,蘇聯以所謂‘’保護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居民‘’為由,出兵四十六萬並三千七百輛坦克佔領了波蘭東部。起初波軍還以為是蘇軍來解救他們,哪知卻被蘇軍繳了械成為蘇軍的俘虜。由於背腹兩面受敵,波蘭政府被迫放棄抵抗而流亡羅馬尼亞,後流亡英國倫敦。波蘭軍隊亦被迫分別向德軍和蘇軍投降。蘇聯突然從波蘭背後捅刀使波蘭人憤怒,甚至連德軍官兵都感到驚訝:

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德國已經和蘇聯秘密瓜分了波蘭。九月十八日,蘇、德兩軍會師佈列斯特。九月二十五日,蘇、德兩軍舉行聯合閱兵式。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希特勒致電斯大林祝賀其六十大壽:表達對‘’友好蘇聯的幸福和繁榮最良好的祝願”。斯大林遂立即覆電致謝:“用鮮血凝聚起來的德國和蘇聯人民的友誼將會繼續保持下去並得到鞏固”。任何一個民族都有他存在的理由。當時的中國也在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波蘭,這個頑強的民族也絕不會輕易屈服。在波蘭的深山密林中,活躍著五十多萬波蘭游擊隊。‘’無論敵人是土耳其蘇丹普魯士國王俄國沙皇還是新時代的列強只要我們一息尚存,波蘭就決不會滅亡”!

波蘭特殊的國際戰略地位

波蘭位於歐洲東部,西接德國,東連烏克蘭,南臨捷克斯洛伐克,北瀕波羅的海,具有較高的國際戰略價值。由於波蘭在當時英、法歐洲盟國中實力較強,所以波蘭無論被德國侵佔還是被蘇聯吞併,都會對英、法歐洲聯盟產生極大的震懾力,而且還能夠獲得波蘭大量的經濟資源作為戰爭儲備。波蘭因為橫亙於蘇、德之間,所以蘇、德瓜分波蘭後,雙方都能夠獲得一塊戰略緩衝地。所以波蘭在蘇、德心目中,已然成為一塊待瓜分的蛋糕。 蘇、德秘密分贓波蘭後,

法還在因慕尼黑調停而揹著所謂‘’綏靖‘’的惡名而蘇聯卻已經迫不及待地與德國握手言歡了

蘇聯貪得無厭地擴張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蘇聯加緊建立所謂的“東方戰線”。通過一九三九年十月至一九四零年三月的兩次蘇芬戰爭,蘇聯獲得了芬蘭卡累利阿地區的領土,並獲得了漢科半島的租借權。 一九四零年七月,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三國被強行併入蘇聯版圖。同年六月,蘇聯佔領了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蘇聯東方戰線的建立,使蘇聯至少增加了四十六萬多平方公里土地,人口增加了兩千兩百多萬。蘇聯西部邊界向西推進約三百至四百公里。蘇德戰爭爆發之前,蘇聯的版圖已經大大膨脹了。第三帝國與蘇維埃帝國,它們既狼狽為奸沆瀣一氣禍害世界,又相互算計互相防範彼此暗藏殺機。蘇聯對外擴張是為了謀求一旦與德國開戰時,有著足夠的戰略緩衝地:這就是蘇聯惡名昭彰所謂‘’國家進度計劃‘’。不僅如此,蘇聯欲借德國之手滅了英法等西歐國家,所以在德國入侵法國之前,蘇聯還向德國慷慨提供戰略物資:積極向德國運送穀物、棉花、木材、石油、鐵礦石等,並向德國提供摩爾曼斯克軍港,幫助德國佔領了挪威。直至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一日德國突襲蘇聯的前一天,蘇聯的火車還在向德國運送援助的戰略物資……。


東驤神駿


你情我願,彼此需要,彼此利用罷了,就像今天社會里很多赤裸裸的愛情一樣,蘇德當時都有必須維持彼此間和平的理由,德國需要在進行西線作戰時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蘇聯也不願意在德意志戰車的狂熱進攻下首當其衝。德國為了支持戰爭需要蘇聯的原料,而蘇聯為了發展軍備需要德國的技術。

在和德國的勾結下,蘇聯得以在波羅的海地區和波蘭大肆壯大自己的勢力。

在繳獲的德國文件中發現了一些戰時被封鎖得極嚴的秘密——蘇聯在北冰洋,黑海和太平洋等地提供港口,讓德國進口迫切需要的原料,不然在英國的封鎖下無法進口。

同時莫洛托夫在1939年11月10日答應,這些貨物在俄國鐵路上的過境運費一概由蘇聯承擔。蘇聯也允許德國海軍在摩爾曼斯克東邊的北冰洋港口帖裡別爾卡進行修理和添加原料。

至1939年10月底,蘇聯已經向德國提供可相當的穀物和石油。

德國方面在戰爭第一年得到的物資也在最高統帥部有所記錄——100萬噸穀物,50萬噸小麥,90萬噸石油,10萬噸棉花,50萬噸磷酸鹽,還有相當數量的各種其他重要原料和從蘇聯過境的108萬噸滿洲大豆。

而相應的,德國為蘇聯提供戰艦的藍圖,以及新型的作戰飛機比如麥塞施米特109和110型,容88型,還有大量的石油和電力工業的機器,渦輪機,發電機,柴油機之類的。

斯大林在1940年2月8日午夜的克林姆林宮會議上曾經抱怨說,德國飛機索價3億馬克,呂佐夫號巡洋艦標價1.5億馬克,不要認為蘇聯老實可欺。


在1940年的聖誕節,希特勒和斯大林互發賀電。

希特勒對斯大林說——祝您個人幸福,祝友好的蘇聯合族人民繁榮富強。

斯大林回覆說——德蘇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有一切理由萬古長青。

還真是用鮮血凝成的“友誼”……


普魯士之魂


這不過還是歷史的重複,如同之前1807年的《提爾西特條約》的時候拿破崙與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內心深處彼此憎恨但是表面上依舊互相奉承,恭維甚至沙皇亞歷山大的近臣還表示要把亞歷山大的妹妹嫁給法國皇帝(事實上沙皇與妹妹維持著不倫之戀)而《提爾西特》與《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本質上是一致的,西歸拿破崙,東歸亞歷山大,西歸希特勒,東歸斯大林,而且二者都是在暫時拋棄歐洲均勢的離岸平衡手——英國的前提下而為日後決戰而達成的短暫的妥協(希特勒與拿破崙一樣最後都敗於俄羅斯而走向毀滅,而且拿破崙也在失敗的時候試圖自殺)


萬歲1148858845


你只不過是想否定抗擊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請問二戰前英國首相張伯倫的表現怎麼樣?慕尼黑協定可是英法給德國的實打實的獻禮,比口號更厲害


隨機編碼


是佛還是魔,完全不用聽他們說什麼,只看他們做什麼,結果如何。記住,這是判斷這類人善惡的唯一標準


平安樹01


大家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一員


大熊無知無畏


他們是出色的演員


chun789


中蘇也這麼喊過


藍心225735390


總之,世界上國與國人與人都沒有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