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中的餐飲人:為上海市民吃飯多一份選擇,我們艱難“復健”

復工小記 | 疫情中的餐飲人:為上海市民吃飯多一份選擇,我們艱難“復健”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本市餐飲行業影響巨大。

外賣單量下降、堂吃無法重開、員工被困家鄉、成本壓力巨大……

上海復工第三週,當一切都在逐漸迴歸平穩的軌道時,那些為大家貢獻風味美食的餐飲店此刻還好嗎?

神猴川菜紙包魚(老闆孫志勇)

去年8月,有著20多年廚師經驗的我,與妻子在閔行的浦江鎮開了一家餐飲店“神猴川菜紙包魚”,因為新店開業不久,聽說春節持續營業的話對後續經營會比較有利,所以整個春節期間我們都沒有關門。

复工小记 | 疫情中的餐饮人:为上海市民吃饭多一份选择,我们艰难“复健”

我們的店面積很小,2個長桌、4把真皮沙發,過來堂吃的都是老顧客,酸菜魚、水煮魚、紙包魚等等各種魚上了桌,圍在一起喝酒聊天。“開一間小店,溫暖一片小區”是我做餐飲的初心。和堂吃相比,這家店的營收主要開始靠外賣。然而隨著疫情的發展,外賣訂單量下降了一半。

儘管如此,我想和其他餐飲店相比,這家店可能算比較幸運的了,因為我們是夫妻店,不需要額外支付別人的工資。而且老人小孩在身邊,整個春節至今都比較安心。

做生意不是做一時。雖然暫時有困難,我們給顧客的食材依舊是上好的,所有菜的份量都嚴格量化,絕不會因為原材料的價格變化而更改。

复工小记 | 疫情中的餐饮人:为上海市民吃饭多一份选择,我们艰难“复健”

2月份的時候,有美團外賣的顧客給我們店評論:“老闆家的烤魚,魚新鮮,味道做得純正,謝謝老闆讓我在隔離期每餐吃的都很放心。”

如今,隨著上海復工復產,我們的訂單量也在逐漸恢復,目前恢復到了節前的70%左右。

有顧客說感謝我們“堅持營業”,我認為這也談不上堅持,只是每天把手上的活幹好,親力親為地給顧客做好每一份餐食,我相信疫情終會過去,眼前的困難都會慢慢變好的。

溪雨觀酸菜魚臨平路店(合夥人臺運友)

大年三十停掉堂吃本是慣例,原想著初三就要重開,沒想到疫情影響如此嚴重,直到大年初十才剛做起外賣。

大約四年前,當朋友的這家店開了幾個月時,我加入了進來,從此一心撲在這家店上。過去三年的春節,我都駐守在店中沒有回鄉。

复工小记 | 疫情中的餐饮人:为上海市民吃饭多一份选择,我们艰难“复健”

今年的疫情影響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計。

400多平米的堂吃遲遲不能重開,外賣恢復伊始,單量只有節前的1/3,現在慢慢恢復了節前的一半。外賣品種恢復得最好的,是單雙人套餐,尤其是48元一斤裝魚的單人套餐,因為如果堂食的話最少也是2.5斤的魚。看到顧客留言“青花椒魚特別濃醇鮮香味美”“吃了也有幾百次了味道真的非常不錯”“好喜歡你們的番茄魚,湯特別好吃”之類的評論,心裡就會特別高興。

复工小记 | 疫情中的餐饮人:为上海市民吃饭多一份选择,我们艰难“复健”

從堂吃+外賣的總營收來看,現在只有節前的20-30%左右。與之相對,人力成本與租金壓力十分沉重。此前,春節期間為了初三之後的正常營業,留下了十多名員工,員工的工資發放也給我們造成了一定的壓力。租金方面希望能夠得到相關方面的支持,目前還在與房東協商。

作為連鎖店,公司通知3月1日起逐步恢復堂吃,但落實到具體門店,還要配合街道里的整體計劃。目前我們周邊的商戶基本也沒有開放堂吃。

复工小记 | 疫情中的餐饮人:为上海市民吃饭多一份选择,我们艰难“复健”

儘管重開之日未定,我們也在為堂吃的再次開放做人員、消毒防疫計劃和服務質量上的準備,一旦開業,首當其衝就是要保障客人們的安全,消除大家的顧慮和擔心。

目前,我們對店中的外賣區域每天早中晚進行三次消毒,所有在店員工每天量兩次體溫,全天佩戴口罩上崗;騎手小哥前來取外賣時也要測量體溫。

复工小记 | 疫情中的餐饮人:为上海市民吃饭多一份选择,我们艰难“复健”

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是我們這家店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要應付這樣的困境,店裡的現金流原本就只夠維持1-2個月。因此非常盼望疫情能夠早日結束,讓這家店能夠平穩地撐過這段日子。

開店四年,作為街邊店一直仰賴周邊居民的支持,困難時期也得到大家頗多的照應和幫助,在這裡要向我們的新老顧客衷心說一聲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