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出門在外地,突然有一天吃的什麼飯讓你想起了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為什麼?

狂砍一條街


離家多年在外工作,時常想起媽媽做的飯菜。春天的筍子燒肉,夏天的觀音豆腐,秋天的各種蒸的醬菜,過年前的炸酥肉,和魚塊……每次看到媽媽做過的飯菜,都會想家,想媽媽的味道。

特別是結婚以後,這樣感覺更加強烈。想家的時候自己會按媽媽的手法,給自己做一道美食。有了孩子後,更是學習美食,想給孩子更多媽媽的味道。也想讓父母品嚐一下他們之前沒有接觸到的美食。他們平時忙於田地。每次我回去,都會做幾道好吃的,蒸幾鍋包子,吃幾頓餃子,在網上看到好吃的都試著做做給他們吃。也許這也是一種傳承吧。






秋雪落魂


大學畢業後,在外地工作。 從前在家的時候和媽媽關係不太好,她脾氣不好,說話很大聲,罵起人來更是嗓門大得不得了。所以從小我就和她不怎麼親近。長大了些後,慢慢發現她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但是從小被打罵的陰影還在心裡隱隱發作。始終沒有放下。

有一天,同事帶我去一家港式茶餐廳吃早餐。有一道菜包。裡面是糯米和芋頭羹。一下子,我陷入了回憶裡。這道菜真的很像媽媽做的客家菜包。小的時候。一到下雨天,媽媽就會把家裡紫色的大薯磨成羹,然後配些糯米。加點鮮菇臘肉。用我們家鄉菜叫豬婆菜的葉子包好。上鍋蒸熟,熱騰騰的。臘肉鹹香,大薯羹和糯米軟糯香甜。葉子軟軟的帶點甜味。 媽媽每次看我吃得狼吞虎嚥都很開心。突然好想家。好想媽媽。我工作後掙了錢。對媽媽的態度越來越不耐煩。雖然她現在已經很少罵我了。我態度不好的時候吼她。她也只是辯駁幾句。看著她的背影。媽媽真的老了。也許她年輕的時候要養三個孩子。真的很累。脾氣也就自然不好。

也許人只有在當了父母后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很多東西也可釋懷了。





微風森林


你好,我媽的飯不是有多美味,就是吃完了特別舒服,就全身的毛孔都能舒展的感覺

以前在我們單位旁白開了一個麵館,巴盟的,她家做的那個隔鍋面就讓我想起我媽做的面了。我平時在外邊吃飯從來不出汗,每次去巴盟麵館就特舒服,吸溜完麵條就會出點汗,就特舒服,跟在家一樣的感覺



nothing吃點啥


我是重慶人,自從在重慶讀完書之後就去上海工作了,那年是2013年3月15號,一呆就是14年,現在在安徽生活,重慶四川的老鄉都知道家鄉的臘肉和香腸,80後兒時的我們吃頓肉,都是家裡來客人了,或者家裡農忙季節和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有得吃的!記得離家三年第一次回家的吃飯的時候,媽媽炒的鹹菜炒臘肉,我一口氣吃了三碗飯,那個碗不是現在吃的那種小碗,是老家那種土碗,都吃哭了[流淚][流淚][流淚]那一刻是歷歷在目啊!每次去外婆家也是這樣!好多好多的土特產菜餚,是我這麼多年做廚師燒不出來的味道!!!

以前是窮捨不得吃,現在是遠不方便吃,所以突然吃一次,心裡變化很大,高興又難過!由於離重慶遠,一般都是兩年回去過一次年,所以媽媽爸爸到過年總是給我們寄臘肉香腸過來,每次炒的時候都會想起小時候的樣子!爸媽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您們了,希望您們身體健康!!![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歡喜風順


世界上最疼愛我的那個人如今離開我三年了,但是我對你的思念卻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減輕一絲一毫!

那個人就是我最親愛的媽媽,如今我再也沒有媽媽可叫了,再也沒有晚歸時,那個著急的熟悉的號碼再也不會打來了!母親節只看到別人給母親買禮物了,而我卻無所適從,只有躲在自己的屋裡任淚水盡情地流下來。

媽媽最愛給重要的人包水餃了,不管多累多麻煩,她都不辭勞苦。我真的很想她……

剛輸入這兩段文字,眼淚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來了!我想你,媽媽!每次看到這個粗瓷面盆,更加想起媽媽那飽經風霜的臉龐。其實媽媽年輕時很漂亮,大眼睛,雙眼皮,個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最難得的是熱心腸,善良,勤勞!無論是上學上班,只要媽媽在,我都能吃上熱乎乎的早飯,從來不曾耽誤過我吃飯,即使生病了也掙扎著給我做飯。我搬家的時候,家裡沒有面盆,媽媽就給我拿來一個粗瓷面盆,雖然有點笨重,但是結實,和麵底座穩,底平,非常實用!口張開的大,耐用!就如辛勤耕耘一輩子的媽媽,不耍心眼,實實在在待人,所以媽媽的為人很好,有好多街坊鄰居來玩,親戚家誰有困難,也總是第一個跑去幫忙勸說!威信高!

現在賦閒在家,還沒有上班,於是乎這個寄託了我深深的情感的粗瓷面盆派上用場了。今天做得是五彩繽紛的水餃,用媽媽給我的粗瓷面盆和麵!第一種是抹茶粉面團,用了五克抹茶粉,加入溫水,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後和成光滑的麵糰。同樣的方法用的是可可粉和麵!最後一塊用豆漿渣和麵。總共三種類型的麵糰!和完之後放在一邊,醒發30分鐘!

這時候準備餡料,用的是白菜,芹菜,胡蘿蔔餡料,肉是手切餡,用耗油、老抽、蔥薑蒜調好,絕對好吃,為了使肉餡更入味,提前炒熟。可以試試啊!油熱加花椒,等涼透之後加入餡料,再加炒熟的肉餡加適量鹽和胡椒粉,看看餡料也是這樣的吸引人眼球,別說吃了!

開始包水餃了,有幫工擀麵皮,我包水餃,一個小時左右就包好了兩個蓋墊!開始下水餃,鍋裡水開後,三次加適量涼水開鍋,盛盤,看色彩斑斕的水餃皮,和五顏六色的餡料,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美味的美食嗎?這美味的食品裡也包含著一個媽媽對孩子的愛,而這種愛正往下傳承著。這個粗瓷面盆就是最好的見證!我會永遠珍惜擁有的!


藍色雲裳


我媽做飯特難吃,從小到大我都很怕吃她做的飯菜,每個菜做出來的味道對我來說都是噩夢,就算你把市場上最好的食材給她,她都能給你做成黑暗料理,我媽做飯還有個讓人崩潰的習慣,就是會把今天剛做的新鮮的菜,跟過夜菜混一起,且抗議無效,她會告訴你,分開炒,跟混一起炒,最後吃到肚子裡還是會相遇,最終還是混一起,何必麻煩[捂臉][捂臉],所以吃飯的時候,我真的找不出一個菜能讓我想起家鄉的味道,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但是,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會給你留一扇窗。我媽雖然廚藝黑暗,但是她會做一種小吃,每年冬至的時候,我們當地家家戶戶都會做一種粿品,叫冬至粿,是用粘米粉跟糯米粉做的粿皮,裡面的餡有雞蛋,蝦米,瘦肉,香菇等,我媽調製出來的味道超級香,比其他人做出來的要好吃得多,而且別人就算是按她教的做,都做不出來,味道還是會差那麼一點點,我媽大概把一生的廚藝都發揮在這個小小的冬至粿上了吧。



喵喵新煮意


那是我在雲南碌曲縣出差,一個人長途開車翻山越嶺到了一個非常偏僻的村莊路邊地攤飯攤(這裡是客車休息點)吃飯,這個地方還是比較落後,的確也沒有什麼選擇性的吃的,只有玉米乾飯(幾乎90%是玉米,很少一部分大米)、碗碗羊肉(20元,那種坨坨帶皮的羊肉),還有酸菜紅豆湯。當我在吃的過程中就想起小時候家裡非常貧窮,因為每年要給國家交公糧,所剩餘的大米很少,媽媽經常只有用玉米和大米(玉米很多,大米非常少)做的飯或者稀飯粥,酸菜等搭配吃,這裡的酸菜和我們老家的酸菜也是一樣的,所有就特別想起媽媽的味道。


ZDX676869


為什麼我會選擇這個話題。因為我想我媽媽、奶奶了。我記得她們做的家鄉菜及味道。這是都只是回憶了…我一直在模仿她們做的每道菜。靠的是兒時的記憶。在灶臺前偷吃的味道.雖然沒有那個味道濃厚。只是我想吃的時候我去做她.對我來說,味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想你們了!

我吃炸酥肉、扣肉、冬天的酸菜.都會想起媽媽、奶奶!



L嘻哈二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當我和家人過生日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小時候,媽媽會打上兩個荷包蛋,煮上一碗熱麵條,那味道真好!當我生病的時候,我最喜歡媽媽煮的粥,吃了媽媽煮的粥,精氣神好多了。而現在,媽媽的味道也只能在記憶中。

各位親們,趁父母健在,抓住時間。

有時間常回家看看,陪陪老人,找找兒時的記憶,享受當兒女的溫馨。


石馬放牛娃


在外地出差或者外出打工的朋友想起家的味道、媽媽做菜的味道,再正常不過了。沒有人是容易的活著,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更沒有喜歡離家千萬里路,只要家在身邊,你漂浮不定的心才能安穩落地。當你走在異國他鄉看到路上一家走路散步,這個時候你肯定會催然淚下,這是對的,這裡不分男女老少,誰都想陪著父母、妻子、小孩,這才是天倫之樂。以前一張圖片引起我無盡對家鄉對家人的思念。圖片中爸爸和媽媽要外出打工,孩子知道父母要離開了,他更知道 這一離開就是他的很久很久,就在爸媽上車關門的一剎那,孩子掙脫了老人的手,哭著想拉住爸爸媽媽,他太想他們陪著他一起成長了,但是現實是孩子上學要學費,感冒咳嗽需要醫療費,爺爺奶奶需要養老費,爸爸媽媽更要給寶寶預備他未來的大學費用。我媽媽留給我的是無盡的想念,特別想早上起來就大喊一聲“媽媽,早飯好了沒啊,我餓了”。哪怕鹹菜豆腐都是十分的合我胃口。現在在上海,更多的是對付一口,趕個飯點,儘量不要二者,因為肩上有責任。我願背井離鄉、在外拼搏的朋友們平平安安,每個暑假、春節都能和孩子們,和老人團團圓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dce180251ab49de9d9b821161d8ed1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