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本惡?還是沒有善惡,是一張白紙?

蘭音2020


白紙。自出身後,首先是由環境在白紙上書寫,接著由自己書寫至人生終點。

到了終點,在離開的時候,還能保持靈魂的純淨、豐滿、透徹,相信離開一定會開心、幸福、心滿意足的!古今中外,還有太多的烈士英雄為了大義,激昂高歌奮勇獻身,這已經遠遠超越大善了。

當然,人生的白紙上不幸被存在的環境汙濁了,如果有可能,用自身的靈魂覺醒的力量,會啟動人生第二張白紙,開始書寫人生征途。

被環境汙濁後,自身甘於沉迷,樂在其中,或者心靈的力量克服不了自身和已有的環境侷限,先不說那樣的活著是不是真的保持內心快樂?但有兩點是肯定的:1、那樣的人活著,會給越來越多的人帶去痛苦。2、臨死之前苟且殘喘、痛苦掙扎,還有無盡的慾望沒有享受完非常的不甘心。


中華崛起OK


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兩千多年來,相持不下,爭論不休!

我認為,人本無性善性惡之說。只是大家站立場不同去說善惡。

假如有一天,走在大街上看到朋友與人打架。你幫朋友揍了另外一個人一頓!

按孟子性善之說,你是善人,你幫了朋友!

按荀子性惡之說,你是惡人,你朋友和另一個人都是人。你只幫你朋友,你是惡人!

所以性善性惡只是名詞上的爭議!其實它們是辯證統一的!

大家看待性善性惡,只是立場不同!

即是再爭上千年也沒有統一的一個答案!





宛城老張


研究人性的弱點,精明的人都是這樣的。特朗普的小外孫,會背誦我國的“三字經”,中國人知道了,非常高興,認為是特朗普的女兒熱愛中文。其實不是這樣的,而是她在研究中國人的人性,中國人是善良的民族,好打交道。即使欺負中國人,多數人會忍著的。但是他們不知道,中國人的應激性潛能,是非常強大的。在正確思想教育和激勵下,中國人可以團結一致,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戰無不勝的。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在《共青團的任務》文章裡指出:“人從出生開始,就有隻顧自己,不顧別人的天性。”只有通過不斷的教育,才能夠改變(大意)。我國今年春天的“抗疫戰爭”,全體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勇往直前,充分證明,中華民族團結一致,戰無不勝。


香芯波形枕頭


荀子道: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荀子認為人出生的本性其實是惡性的,而我們只有通過學習良好的道德品質,將惡性慢慢祛除,留下善之本性,每個人心中都有惡性,當然和孟子的性善論其實是殊途同歸的,意思相近。

荀子講人天性惡,然其通百家之長而洗滌惡性,使人性善,而孟子的性善論講,人之本初,乃善,只是後天因環境因素,導致人心慢慢沉淪……

我的想法大概是:人性本無善惡,但當人有了"我"這個觀念後,利我者為善,不利我者為惡.然而當人成為社會人,必然會有條公眾公認的善惡線,這條善惡線在不同的時代都會有不同的劃分吧。

這只是我的片面想法,還請各位才子進行補全!!





櫻艾琳


學過心理學的人都知道

人之初性本惡

這是沒錯的

現代社會的人都是經過教化的

因為沒有經過教化靠天性活著的人

是很可怕的

舉例:

某些地方的醫鬧

越是小縣城越兇狠

就是這個道理

沒有經過教化的人

靠天性活著的是不講道理的

人的天性就是自私的冷酷的

懶,饞,貪婪,懶惰的

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太少了

善良,奉獻,隱忍

謙讓,忠誠等這些其實都需要靠教化的

三觀都已硬得像大石頭的人

是絕無可能被感化的

這就是老人和我們觀念不同的原因

他們那代人經歷了太多苦難

單是活下來就要耗費全部力氣

當然就沒有時間接受教育

這也是暴發戶和真正貴族相差的原因

人為什麼要讀書呢?

因為讀書明理



Mina占卜師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經”中三字聯的首對。據本人淺見:剛哇哇墜地的嬰兒,腦中不存在“善、惡”什麼的;可後期隨著時間的生長和發育,大腦逐漸有了意識。

因為生存環境不同,近身人們的慰言哄語和育養也不同,所以,孩子隨著在各方面的發育和成長,慢慢有了憂劣之分。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還有先天因素的存在,後天條件是無法改變先天的,父母只能盡力而已。

古人的意思:教育孩子要從幼小就開始,望其長大盡量成為知書達禮、秉忠持孝、仁慈有信的志士;不要只養不教、便於孩子有時間遊玩於險地和粗劣的頑童中,老大傷悲晚矣!





吳常學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那就先從道學看看,道家說,剛開始的狀態是“一”,那這個“一”的狀態,就是嬰孩還在母親的子宮裡的狀態,沒出生,一切皆無變化,這個時期,沒有善惡之分。還是混沌狀態。落生之時,一切就有了變化,而這變化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嬰孩破涕而哭,母親在那一瞬間是“痛苦的”,這時候你說孩子是“惡”也說的通,嬰孩不記世事,不講道理,不明是非,所以所作所為也是“好”“壞”參半的,你說他“惡”也對,說他“善”也沒錯,那麼相對的就是不變的東西,父母的教育,身處的環境……如果都是好的,那自然就是“善”,不好的那必然就是“惡”。所以,我覺得嬰孩本身的狀態是“偽惡的”,有人會說,那小孩子不懂事,還能稱為壞的嗎?所以,我說嬰孩,最起碼在沒記事的時候是“偽惡的”,不是真的惡,但是也沒有所謂的善。不懂、朦朧時犯的錯誤,也是錯誤,不能因為他啥也不懂,就否定這種狀態,但我們也會說,不知者無罪,無罪但並不是無惡,只是本身沒有選擇,所以,我個人認為,認同這種狀態的也只能稱為是“偽惡”。從道理出發的,也應該稱為“偽善”。個人觀點[閉嘴]點到為止



瓶吹


人之初的善惡論,我覺得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後天所受的教育。就我身邊而言,一個好的家教下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懂事乖巧,對人彬彬有禮。而哪些父母本身就有著很大的生活問題的孩子,受到的家教本就有一定的偏差,從而導致他們的性格會比較極端,蠻橫不講理。不管是善還是惡,新生的嬰兒都是無罪的。


燈下行人


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上千年了,至今沒有定論

我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一下

要探究性善性惡問題,可能還是要回歸本源

往以前看,人也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因此人的很多本能行為與動物並無二致。求生、交配等等,這些本能也會根據層級搭建起來,決定人的本性,從小到大地影響著人類

後來,人給自己披上各種道德的外衣,以標榜自己之為人,區分開人與動物,但最終,人與動物一樣還是要在各種本能的驅使下前行,只不過人給自己披著一層華麗的外衣,而動物沒有

動物的世界是很簡單的,它們只要在各種本能的驅使下行動,沒有各種道德的外衣束縛,再往前追溯,草履蟲之類甚至只有求生、分裂的本能(或者分裂甚至不能算是本能,只是細胞的自然行為)

而人給自己披上道德的外衣,也導致人類變得複雜,本能與道德經常會相悖,一方面本能推動著人類,一方面道德左右著他們,這就形成了人類內心的各種困境,一代一代的人類就在這困境中掙扎

但是這兩者之間,本能的力量要比道德強大得多,人類歷史還是在本能力量的裹挾下前行的

回到本性問題,在人給自己披上道德外衣之前,他所具有的就是本能,而這些本能也就是人類本性的根源

而本能與道德之間的困境,除非有一天人類強大到足以改造自身而控制本能,否則這一困境將會永遠伴隨著人類,他們擺脫不了本能的束縛,但也絕對不會放棄道德這一讓人用以自認為超脫於動物之上的華麗外衣

所以,我覺得,人性初始,只有本能,後面再加入越來越多的道德束縛

至於本能是善是惡,您認為貓玩老鼠是善還是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