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線的勇士們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危機中挺身而出,在大考中英勇奮起。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頑強拼搏,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解放軍指戰員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

經過艱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但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

向英雄們致敬,為勇士們加油。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他們正用忠誠、勇敢、擔當,挺起民族的脊樑,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醫務人員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前豎起拇指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勁(2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對黨忠誠:將危險擋在身前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去,這就是共產黨人。

“12床患者需要緊急氣管插管!”“好,馬上到!”

準備插管輔助用藥,檢查喉鏡、氣管插管、置入喉鏡、暴露聲門,一氣呵成,插管成功。

這是發生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房的一幕,也是以黨員為主體的麻醉師團隊又一次成功急救。

氣管插管暴露聲門瞬間,麻醉醫生近距離直面患者呼吸道,危險可想而知。每一例氣管插管都是從“鬼門關”搶回生命,與死神搏鬥的背後,是醫護人員一次次身陷感染危境的挑戰。

疫情,形勢嚴峻;戰“疫”,膠著對壘。能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正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重大考驗。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去病房的路上(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疾步如風,脾氣急嗓門大,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給人的第一印象。共產黨員、院長、醫生,是他的三重身份。

“無論哪個身份,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身患漸凍症的張定宇說,“我要用漸凍的生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在廣州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英雄匯聚,逆行擔當。84歲的鐘南山院士逆行武漢、義無反顧;73歲李蘭娟院士進入重症病房、挺身一線……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接受記者採訪(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一番話,盡顯共產黨員擔當。

“入黨誓詞裡有一句話——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30多位黨員,始終奮戰在救死扶傷的最前沿。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醫護人員將患者送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2月12日)。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關鍵時刻,共產黨員來之能戰。

“我申請常駐留觀室”,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教授、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張旃,以自己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的人。

在生命之舟方艙醫院,黨旗高高飄揚,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病友臨時黨支部、各地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紛紛成立……廣大黨員和群眾迅速聚攏在黨旗下,爭分奪秒,與疫魔競速。

“我們既是病人,也是黨員,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幫助醫護人員加強病區管理,帶領全體病友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讓群眾感受溫暖和關懷。”武昌方艙醫院東區病友臨時黨支部書記張兵說。

貴州湄潭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杜富佳,再三申請,踏入湖北“戰場”。“哥哥杜富國在雷場上喊出的那句‘你退後,讓我來’的話,一直在我腦中迴盪,激勵著我跟著他衝鋒、戰鬥”。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江岸環衛集團工作人員在武漢街頭清運社區生活垃圾(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大事難事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

2月21日,武漢東西湖區方艙醫院內,民警潘童、環衛工人張文斌,一人包裹著白色隔離服,一人身穿橘黃色環衛服,面向黨旗,莊嚴宣誓,火線入黨。

宣誓後,潘童走向汙染區安保崗位,張文斌開始清汙作業……

衝鋒陷陣:義無反顧無畏無懼

疫情肆虐,英雄出征。

從臨危受命到整裝待發,僅有短短4個小時,陸軍軍醫大學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宋彩萍來不及吃一口擺上桌的年夜飯。

30年軍旅生涯,她先後6次參加海上、高原衛勤任務,4次參加國際醫療救助活動。在這場硬仗中,她時時刻刻“跟死神掰手腕”,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肝臟腫瘤中心主任、廣東省首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隊長郭亞兵給醫護人員做細節示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在廣東省組建支援醫療隊之前,幾個曾經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老兵’就寫了‘請戰書’交給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肝臟腫瘤中心主任郭亞兵說,“這種時刻,我就是‘戰士’,衝鋒在前責無旁貸。”

危險面前,郭亞兵總是衝在第一個,病房裡的第一個班,第一個進隔離病房,第一個帶頭處理院感隱患……

一次次義無反顧的出征,一張張臉被磨破的照片,一個個搶救生命的場景。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為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點贊(1月27日攝)。新華社發(陳靜 攝)

英雄,總能在危難時刻“以身許國、精忠報國”。

危險重重,行動造就英雄,前赴後繼、一往無前!

來自全國各地的330多支醫療隊、4.1萬多名醫護人員正在荊楚大地,頑強拼搏,展現出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不同的戰場,一樣的英雄。

一批批公安幹警,堅守崗位、日夜值守,維持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一批批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報道疫情最新動態,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輿論氛圍;一批批志願者真誠奉獻、不辭辛苦,在同舟共濟中愛心交融傳遞溫暖。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這是武漢市武昌醫院提供的劉智明院長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病毒無情,英雄無畏。

2月18日上午10時54分,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生命的刻度永遠定格在了51歲。

兩個小時內將門診部改成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3天內完成全院既有499名其他疾病患者的轉移工作,整體改造建好300張隔離床位……過去一個月,跟病毒作戰,一直持續到他生命最後一刻。

為有犧牲多壯志!

貴州省江口縣紀檢監察干部楊榮連續奮戰23天犧牲在抗疫一線;藍天救援隊江蘇機動隊隊長許鵬在向武漢運送防疫物資途中發生車禍身亡;湖北省南漳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三級警長鄭勇在疫情防控一線突發疾病去世;湖北省秭歸縣沙鎮溪鎮高潮村黨總支書記宋青山給村民配送代購生活物資時遭遇車禍不幸殉職……直到生命結束之時,他們也從未懼退半步。

他們以身築牆,以身報國,守護著更多人的幸福和團圓。

守望相助:英雄就是你就是我

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一個個平凡的武漢人,用堅韌、擔當,把自己活成了英雄的樣子。

為了全國疫情防控大局,武漢關閉所有離漢通道,將這座華中重鎮“封”了起來。承受著巨大壓力,這座城市運行依舊保持平穩有序。

一個個普通的中國人,激盪起為家為國的英雄氣魄。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為了打贏這場艱辛的戰“疫”,許多普通人都主動參與進來。逆向而行,愛心傳遞,讓萬千“疫情”抗擊者備受鼓舞,切身感受到全國人民構成的堅強後盾。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區交通大隊快騎隊警務人員在現場執勤。由於雨雪天氣,護目鏡上滿是霧水(2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每次堅守,每份付出,都在增添抗擊疫魔的力量——

2月15日,武漢飄起鼠年首場大雪。鵝毛大雪中,急救醫生、環衛工人、公安民警、社區幹部、快遞小哥依舊值守、奔走在街頭,守護著這座遭遇巨大沖擊的城市。

雪水夾雜汗水,溼透警用雨衣裡的四層衣服,皮鞋溼透,需要不停跺腳取暖,東西湖區交通大隊隊員張超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從下午3點半堅守到晚上10點。他的身後,就是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疫情籠罩之下,每個平凡的英雄都在默默堅守、守望相助。他們以自己的辛勤,支撐起這座城市的運轉;他們的努力,就是在奮力築牢疫情防控的陣地。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在武漢,外賣小哥吳明將打包好的盒飯搬到送貨車內(1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從醫40多年的張廣道退休後,得知醫院醫護人員緊缺情況後,65歲的他迅疾請戰,拎起行李,趕赴一線;90後快遞小哥蒼禹威,每天清晨他就騎著電動車出門,為周邊2000多戶街坊鄰居們買菜送菜。

每雙手,每顆心,都在奮起拼搏、全力以赴。

每個平凡的奮鬥者,都在一次次堅守,一次次付出中驅散疫情的陰影,綻放出英雄的光芒。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醫務人員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討論工作安排(2月8日攝)。新華社發(高翔 攝)

每次挺身、每次逆行,都在匯聚起同舟共濟的強大信念——

疫情暴發後,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音樂教師華雨辰當過接送醫護人員的司機,也當過測溫員,還當過搬運工。眼下,正在青山方艙醫院當播音員志願者,“我們希望能一直陪伴到最後,我們誓與武漢共進退。”

2月23日,武漢市在全市範圍內專項招募志願者,為居民提供食品藥品代購代送等服務。當天報名人數就突破1萬人。

一個個平凡的身影挺身而出,懷著執著的信念,在抗擊疫情中逆行、奉獻、磨礪、成長。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武漢市漢正街永寧社區的工作人員在街頭進行防疫宣傳(2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每次奮起都在加速戰局的推進,每次拼搏都在驅散疫情的陰霾——

人們看到,浙江寧波康復醫院23歲男護士鄭益歡得知武漢醫院護士不夠,向原單位提交申請辭職,從寧波驅車12小時趕到武漢。接受兩天培訓,進入武漢武昌醫院隔離病房上崗。

人們看到,山東沂水縣愛尚眼鏡批發城老闆孫吉國和老鄉許德強驅車千里,將各類防護物資和2000斤橘子送達武漢後,臨時決定駐留武漢,義務為醫院和社區運送物資。長時間搬運,來時的衣服都已磨破。

人們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召之即來,日夜奮戰,全力以赴建設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全國多地康復不久的患者,又回到醫院,捲起袖子、捐獻血漿、讓愛迴流……

當一個個英雄拼盡全力,一群群凡人正在奮力前行,還有什麼困難不能戰勝?還有什麼阻擋不能跨越?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在武漢血液中心的中國醫學科學院CPnCoV項目組,康復病人、來自漢口醫院的護士蔡桃英在獻血漿時拍照留念。她說同事們都在一線忙碌,她獻血漿後,再休息幾天就準備回到崗位上班,她說自己感染是由於早期防護不足經驗不夠造成的,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一定沒有問題(2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咬定青山不放鬆,不破樓蘭終不還。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來自中建三局的工人在加緊施工(1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我們堅信,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和雄厚的綜合實力,有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