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家鄉的“守護者”——記在抗疫一線的株洲廣播電視大學農民大學生們

株洲網訊(記者 齊衛國 通訊員 徐雲翔)在湖南株洲,有這樣一群人活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他們中有有情有義的村支書、“最美娘子軍”社區女幹部、築牢紅色防疫牆的村委幹部、堅守一線的基層黨員、志願者,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株洲廣播電視大學農民大學生。面對疫情,株洲的農民大學生成了家鄉的“守護者”,學以致用,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築起了抗擊疫情的防線。

愛心捐贈共戰“疫”

前些天,2017秋農村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天元區雷打石鎮傘鋪村黨總支書記、婦聯主席李星帶領廣大黨員和村民群眾積極防控疫情,可是她心裡更急的是:奮戰在第一線的其他村、社區的領導們和群眾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撲在一線陣地,根本顧不上出門採購食材,家裡吃飯的問題該怎麼解決?於是,在她的倡議下,村民們紛紛響應,短短兩天的時間,全村就收集了整整四大車新鮮蔬菜,約有8000斤。經過簡單整理後,村民將愛心菜贈送到了周邊社區,並通過市婦聯送到“五個一”管控人員家庭、孤寡老人及困難婦女兒童家中。據悉,從本月中旬開始,李星帶著含有全村村民心意的“愛心菜”,陸陸續續捐贈了1萬餘斤新鮮蔬菜,免費送往株洲市政府、天元區政府、中心醫院、慄雨街道、嵩山街道等15家單位。

家鄉的“守護者”——記在抗疫一線的株洲廣播電視大學農民大學生們

捐贈愛心蔬菜

家鄉的“守護者”——記在抗疫一線的株洲廣播電視大學農民大學生們

捐贈愛心蔬菜

家鄉的“守護者”——記在抗疫一線的株洲廣播電視大學農民大學生們

一線工作人員

家鄉的“守護者”——記在抗疫一線的株洲廣播電視大學農民大學生們

一線工作人員

最美“娘子軍”

胡佳是2017級農民大學生,慄雨街道景園社區的衛計專幹,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的孩子6歲,小的才3歲。大年三十接到工作電話,她當即把孩子送到婆家照顧,而後匆忙趕回社區工作。實在想念孩子時,她便拿出手機看看孩子的照片。“初六晚上,小女兒打電話找媽媽,當時我實在忍不住哭了。不想孩子不可能,但是特殊時期,我們要舍小家為大家。”胡佳眼裡噙著淚水。

家鄉的“守護者”——記在抗疫一線的株洲廣播電視大學農民大學生們

忙於防疫的胡佳

盡心守護的日子

2017秋農大法學班學員彭傑同樣一臉疲憊,他已連續多日堅守在一線,值守在株洲西站防控點。雖然因疫情影響,搭乘高鐵出行的人員減少,但是他還是盡心盡責地進行防控宣傳,正面引導群眾,守護出入西站的道路。

家鄉的“守護者”——記在抗疫一線的株洲廣播電視大學農民大學生們

值守在株洲西站防控點的彭傑

築牢紅色“防疫牆”

自從事防疫工作以來,2017秋農民大學生,戴家嶺村支委委員餘輝放棄春節假期,以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到防疫工作中。由於戴家嶺村地處城中村,村民居住分散、外來人員及租戶較多。為了讓全體村民增強防控保護意識,他把私家車改成宣傳車,每天跑遍全村各個角落,與村“兩委”幹部挨家挨戶張帖有關公告,發放公開信和宣傳單,講解疫情防控有關知識。

家鄉的“守護者”——記在抗疫一線的株洲廣播電視大學農民大學生們

忙碌中的餘輝

防控疫情的微心願

近日,在值守之餘,利用午餐的空隙,2017秋農村行政管理班學員餘強和同事一起曬出了自己的心願。他和同事已經堅守這個關卡十餘天了。“辛苦一點沒關係,只要疫情能夠得到控制,能夠早點結束。”手舉心願牌的他如是說。

家鄉的“守護者”——記在抗疫一線的株洲廣播電視大學農民大學生們

餘強和同事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戰役中,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這樣的株洲廣播電視大學農民大學生紛紛出征,帶頭積極作為,“舍小家為大家”,他們有的走村入戶,守護鄉村;有的設點排查,積極宣傳;有的盡己之力,捐款捐物;齊心協力、眾志成城,通過各種方式守護著他們生活的這片熱土。他們大多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但是他們靠著一個又一個普通地堅守,默默地奉獻,才守得一方土地平平安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