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陕西萌妹子的“武汉日记”

逆行而上||陕西萌妹子的“武汉日记”

“昨天是我第一次进入病区,有过紧张、害怕,毕竟是一个20几岁的小姑娘,哪有不紧张那一说”

“完了,这一刻,我知道这是拉肚子了。天呢,最惨的一件事发生了”

“每天上班前的闹钟都是定不少于5个,就只想多睡那么几分钟。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出隔离区,脱下防护镜的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哈哈哈……”

“等疫情过去!我要去看杰哥演唱会 ,还要找个帅帅的男朋友”

……

今天百理君推荐的是一份原汁原味的疫区日记,来自支援武汉的陕西姑娘郭佳萌。

她是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消化三科护士。

这个1995年出生的姑娘,今年是进入护理岗位的第二年,目前在武汉市第八医院。

她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认为这样才能把每个平凡的一天都变成以后最有记忆的一天。“我有幸参与救治,我就希望把这样一段岁月记录下来,以后回过头来看该多有意义。”

百理君一口气读完了她发布在微博上的所有疫区日记,一个爱美的,有点娇憨的美女形象瞬间映入脑海,工作有苦有累,生活上有尴尬,但这都不妨碍善良的姑娘默默的付出。百理君也相信,你读了她的日记,读了她工作和生活,你自会感受的到。

2月3日,郭佳萌随队到的武汉,到现在已经20多天了。

日记从进入病区的前夜开始,因为受篇幅所限,百理君只选了几篇,还有删节。


2月8日 23:53 ( 来武汉的第5天!)

加油!Fighting.

愿疫情提早结束

平安归回!

元宵快乐。愿都健康、平安!

明天将要进入病区

我将尽我所能 战必胜!

2月10日 10:25( 来武汉的第7天!)

前面几天根据排班为进出病区的医护人员进行清洗消杀的后勤保障工作,为大家进出酒店把好最重要的一关。昨天(注:9日)是我第一次进入病区,有过紧张、害怕,毕竟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哪有不紧张那一说。但是当我每天吃饭时看着新闻,我看到那一双双渴望帮助的眼眸、看到那些惊慌失措躺在病床上失落患者蜷缩的样子、看到忙忙碌碌的医务工作者身着防护服穿梭在各个病房诊疗的过程,我很坚定自己当初下的决定,来到武汉支援、逆行而上、奔赴前线。

古有木兰剃发从军,今有国医护士剪发战疫。2月5日那天,我剪去了想要烫成大卷美美的长发、剃了枕后及两鬓扎眼的毛发,只为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缩短穿防护服的时间。这是我人生中最“骄傲的时刻”!

来到武汉后我们抓紧时间集中再训练,一遍一遍的严格练习防护用品的正确穿戴,互相监督、帮助对方紧扣每一个细节,督导们耐心的指导着我们的穿脱规范,确保我们每个人的自身安全防护。

今天将是我进病区的第二天。我相信,紧张感将会缩小,使命感将会放大。我会不负所托,认真穿脱好每一次防护用品,干好每一次治疗工作,温暖病区的每一个患者,打好这场攻坚战!而现在最美的时刻:是穿上防护服的我! 武汉加油!


逆行而上||陕西萌妹子的“武汉日记”

逆行而上||陕西萌妹子的“武汉日记”

2月11日 14:52(来武汉的第8天)

因为我们是“战士”

昨天下午4点15分睡醒来,收拾、整理一系列的动作完成后4点30分。缓慢的关掉房间的门(因为房间还有另一个同事在睡觉,她是上的晚上9:30的班),套上雨披叫上另一个要搭班的同事,坐电梯、领口罩、出门坐班车、点人数、到达医院。昨天是进隔离病房的第二天,比起第一天的懵懂、紧张、慌乱明显感觉到放松了很多。进入清洁区先更换靴子、换防护服、穿隔离衣、戴护目镜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完成后可能过去了15分钟左右。然后走出门口有同事专门为我们在防护服前面和背面用记号笔写下名字,以便于进入隔离区后认人,有的同事还会在防护服上写上鼓励语、画个小心心。

前天在我们工作群里有老师说护目镜上涂洗手液或者碘伏,雾气会很小甚至没有,所以我就尝试了用碘伏擦了一点,紧接着让同事帮忙拍了人生第一张防护服下的“美照”。换装完毕,大家在清洁区互相加油鼓气迈进隔离区。我穿着防护服踩着楼梯上5楼,真的不是一般的难,缓慢的步伐、清晰的喘息声在这个楼梯间如动听的音符在跳动着。

可能对于我来说,现在最潜在的大问题就是和患者的沟通问题,住在我们病区的大多数是年龄大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就听不太懂他们说的一些当地话,所以在给他们测生命体征、做治疗时,我尽量是放慢说话速度,有时候手舞足蹈的表达一句话的意思,把老人们还逗的乐呵呵的。沟通再困难也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我认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让患者树立一个好的心态、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念,在这里,我们是“战士”,一起并肩作战,度过难关!恢复往日的武汉繁华!

逆行而上||陕西萌妹子的“武汉日记”

2月14日 13:55(来武汉的第11天)

春雨“洗漱”过的武汉,情人节快乐!

早晨起床,拉开窗帘,窗外的春雨在滴落,今日的武汉绵绵小雨。

有人形容医护人员就是那一道道穿透了黑云的曙光,是夜空中最耀眼的星。其实,我们就是个普通人,是个专注于自己职责,做好自己分内事的普通人。在隔离病房内,在这个特殊的工作场上,我们在病人的眼里是一个个防护森严的工作者,看不到我们的面部表情,他们也会产生无助与焦虑。而我们的言语和肢体语言恰好是表达关心、传达爱的一种方式。

在这里,只有我们能接触他们,给予他们最直接的关爱、鼓励。所以除了简单的治疗,那就是心理的疏通,多和他们聊聊天、给予他们眼神爱的交流。让他们对战胜疫情不恐惧。相信,我们在身后!

最让我感动的莫属昨晚8:00左右新入院的两名患者,是母女俩,母亲已经83岁,女儿也60多岁了。女儿几乎是没有任何病症,但核酸检测是阳性,母亲的症状比较严重一点,但核酸检测是阴性,从入院到治疗,女儿一点一滴的照顾着母亲,非常耐心、细致。当听到我们是来自西安的医疗队后,阿姨眼睛立刻充满着泪珠,从坐着的板凳上站起来,双手合十弯腰说着感谢:“我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能来支援我们,我感谢你们,你们放下家里人能来到这看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我和我妈年龄都大了,本来政府安排我去其他医院,说我妈会安排其他人照顾。我没有去,我放心不下,她年龄已经大了,一直是和我住一起,已经很多年了,她所有的习惯我都了解,我只放心我在她身边,她也只习惯我照顾……”那种没有丝毫犹豫的脱口而出,这就是亲情吧!

感动每天都在各种各样的上演,有提供给医务人员餐饮保障的爱心餐厅,有提供给我们住宿的酒店老板,有无论白天黑夜都能按点到酒店和医院门口来回奔波护送我们医务人员的城市大巴车,有提供给我们胶原蛋白修复辅料抑制和缓解皮肤湿疹、炎症的爱心捐赠人士…… 无法去细数一个个感动,这是一场灾难,但是我们会从中看到更美的东西!

虽然累,但是每当听到病人饱含深情的说一句:谢谢你们!那就是对我们来说最感动的时刻!

2月15日 23:10 (来武汉的第12天)

抵鄂第12天,深知实战和演练差距异常之大,害怕、焦虑、紧张、劳累、温暖、信心…… 唯有负重前行,我们才能战胜疫情!今天我们的防护服换了颜色。

每天都会收到妈妈爸爸的微信,要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好好休息、穿暖和点……我知道他们很担心我,其实在他们眼里,我还是个小姑娘,是个任性、撒娇、没长大的孩子。想想刚告诉妈妈说我要来武汉,妈妈是拒绝的,其实我很理解她,知道她为什么二话不说拒绝,她担心我!但是我告诉妈妈,我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去守护更多的人,我要看到他们健健康康,我会好好做好防护,一定会平安回来!

和奶奶爷爷视完频,泪珠打转,我知道奶奶和爷爷特别特别担心我,他们在视频那边只一个劲的说“:一定好好保护自己,回来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我很爱你们!我一定好好保护自己,守护这里的患者。待春暖花开时,我们一定会迎来国泰民安!我也要见“你”的繁华都市!


逆行而上||陕西萌妹子的“武汉日记”

2月18日 23:00 (来武汉的第15天)

“其实,我也会害怕,只是必须装作成熟的样子冲在前方”

早起吃完早餐(很意外,竟然有豆浆),一口气全喝完了,但我却忘了一件大事,我是要去上班的呀!!!怎么办?如果一会要上卫生间怎么办?脑洞转发条似的想着这个问题,手上却迅速的穿衣、别头发、戴口罩。来不及细想,快速坐电梯到达1楼上酒店—医院公交班车。

繁忙的早上却在有秩序的运转着。跟着廖主任查了几间病房,看着几位患者们听到自己“这几天就可以出院了”,他们开心的合不拢嘴的样子,笑得像个孩子似的,嘴里说着武汉方言谢谢!那样美好的画面让我在层层口罩包裹下的嘴角也上扬起来。真心替他们高兴!

今早采了很多的核酸试剂标本,只记得在采完10床奶奶的核酸试剂后,奶奶竖起大拇指。这个举动,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是对我们团队的肯定,是对武汉对抗这次战役胜利的决心。奶奶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每天她都会说着各种打气鼓励的话语,每天会关切的说着“孩子,你们大老远来我们武汉支援我们,放下家里人,你们真的天使”,诸如此类的话语回荡在我的耳廓。奶奶,您要知道,我们是“一家人!”

随着治疗、检查在不断的进行中,我的肚子开始咕噜噜起来,接着疼痛。完了,这一刻,我知道这是拉肚子了。天呢,最惨的一件事发生了。忍,40多分钟过去了,症状在不断加剧。盯着墙上的钟表,看着快要下班了,放下手中的一点小活,赶忙告诉护长我好像拉肚子呢,肚子特别痛。护长急忙让我赶快出隔离区,去换衣服上洗手间。最后得出结论是,真的拉肚子了,可能跟今早喝的凉豆浆有关。有点惨惨的,经过今天的折腾,以后再不敢这么放肆了。

等疫情过去!我要去看杰哥演唱会 ,从初中开始最喜欢的歌手,没有之一,因为你,我喜欢上了唱歌,喜欢唱歌好听的男生!还有要找个帅帅的男朋友,谈一场娜姐@谢娜 和 @张杰 她们一样的恋爱!喜欢你们 。

今天是科室两个小仙女的生日,晚上和护长一起给了小惊喜!自制长寿面+水果沙拉+蛋糕。祝她们生日快乐,一直美美的!


逆行而上||陕西萌妹子的“武汉日记”

2月23日 16:10 (来武汉的第20天)

昨晚上忙的焦头烂额,下班换好衣服乘坐公交车已经错过了第一趟,所以就等待23:00第二趟,回到房子、洗澡、洗衣服、吃饭,一顿折腾也就3:00左右了。有时候我就在想,我是个身体素质还算不错的人,为什么来这后吃个凉的就会拉肚子,后来想一想,可能跟每天的作息有关系,每天白昼交叉着上班,吃饭也就不确定,有时中间要间隔12个小时左右才去吃下一顿饭,然后就又睡觉,难免会胃肠功能紊乱。还好,现在好了!不过还是得要谨慎一点点。

昨天防护服下的我汗流浃背,因为武汉天气的升温,防护服又不透风,奔跑于药房、检验科和病区各种治疗。一个班上下来真的有点喘,后面一段时间已经变成张口呼吸了,护目镜雾也起的大的模糊的不行。真的感觉到有那么一点点累!

马上要去上班了,加油!萌!

逆行而上||陕西萌妹子的“武汉日记”

2月24日 16:24 (来武汉的第21天)

已经不记得今天是几号,是星期几。只记得是我来到武汉的第21天,因为每天我都会把在隔离区发生的事情写进我的“生命日记”中。你问我累吗?不累?怎么可能,每天上班前的闹钟都是定不少于5个,就只想多睡那么几分钟。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出隔离区,脱下防护镜的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哈哈哈……

但昨天的我,最开心的莫过于11床阿姨的一番发自内心的表达与感谢。昨天下午去接班后,我和另一个护士我们就开始给大家分发下午餐,我们是从酒店带去了很多皮蛋瘦肉粥、豆浆(因为病区很多都是老年人,米饭菜对他们来说有点硬),我们就结合着医院给发的饭一起发送到他们的手中。

发到11床阿姨的时候,阿姨坐在床边说:“阿姨给你们说,我真的太谢谢你们了,真的,不是你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是个收进来特别重的人,你看看我现在,中午主任查房说我马上就可以出院了。我给主任说让再给我检测一次核酸,我更放心。我不想出去又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你们千里来到我们这里,我们不管有什么事,只要在病房按个呼叫器,你们就来到病房帮我,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是个心态好的人,我不会去积攒负面情绪,不会去抱怨,今天早上我听见有几位病人抱怨说是早饭送的太迟。我就在想,在医院住肯定不比在家里生活,洗澡也不方便,吃饭也是不能自己说吃什么就吃什么。阿姨不挑,我没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为我做任何事,我现在这样子就很满足,更重要是,因为有你们,给了我们温暖,每天能听阿姨絮絮叨叨,陪阿姨说话。我真的很谢谢你们,今天早上还给我们送来了你们西安的凉皮和冰峰,你们把你们的饭和好吃的都分享给我们这些人,现在这个时期,阿姨也不能给你们分享武汉的好吃的,你们以后一定要再来武汉,阿姨给你们做饭吃。你们对我们真的没话说。不仅给我们治病,更给我们家人般的关照……”

阿姨的一番话触动了我,是的,他们作为病人不仅需要能治病的医护人员,更需要以心交心的医护人员。在这个满是消毒水味的大楼里,房间内,他们的朋友只有我们,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露出双眼的我们,如果我们都不能给他们关爱、给他们信心,给他们温暖,那他们还有什么?

我只想说“阿姨,以后一定来我们陕西西安,我带您去逛逛,吃正宗的羊肉泡馍!”

好啦!要上班去了!加油!

2月25日,接受百理君采访时,这个25岁的姑娘说“很幸运自己可以被选上,十七年前非典时我只是个不足十岁的孩子。十七年后,没有想到我也可以成为别人嘴里的‘白衣天使’。”

提起武汉,她总说特别感动,想到这些用淳朴方式感恩各地医疗队的武汉人民,“我们又岂能辜负他们。”

我们也祝愿美丽的姑娘和她的伙伴早日平安归来!

据百理君了解,截至目前,陕西有20批1453名医务人员在湖北抗疫一线! 而郭佳萌所在的医院隶属西安国际医学集团。该集团先后派出六批共计32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本文图片来自郭佳萌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