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民生項目優先 扶貧企業靠前!紅寺堡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傍晚時分,吳忠興民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依然燈火通明、機聲隆隆,暮色之中尤為矚目。走進車間,工人們站在生產線旁低頭忙碌著,相互之間保持著一定距離。2月24日,經過嚴格篩查,這家勞動密集型企業接納100餘名工人到崗,正式復工復產。

民生項目優先 扶貧企業靠前!紅寺堡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只要做好了防護,就能實現安全生產,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工人馬生梅復工後,每天上班要測量4次體溫,單桌錯峰就餐,各項防護措施做得很足。作為柳泉鄉的建檔立卡戶,馬生梅有三個孩子需要撫養,家庭負擔較重。企業復產復工後,她和丈夫同時回公司務工,保證了他們一家每月7000元的收入。據紅寺堡區弘德工業園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作為一家扶貧企業,興民公司20%的職工是建檔立卡戶,企業及早復工對他們脫貧奔小康意義重大。

民生項目優先 扶貧企業靠前!紅寺堡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復工前,興民公司向紅寺堡產業園企業服務中心提交復工復產方案,向員工微信推送《告知書》《承諾書》,審核員工登記信息無誤後,為其辦理出入證。上下班派班車接送員工,儲備足額抗疫物資。多措並舉下,企業通過了園區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等相關部門的綜合驗收。復工期間,馬生梅佩戴著“紅寺堡區疫情防控期間企業人員進出村(小區)出入證”,上面標註著個人基本身份信息,正反面分別蓋有戶籍地和務工企業的公章,作為她務工期間的進出憑證。

民生項目優先 扶貧企業靠前!紅寺堡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按照“延期、錯峰、分類、分批”原則,紅寺堡優先安排糧油加工企業、重點工業項目復工復產。明確“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要求,嚴格落實企業疫情防控的主體責任。提前做好擬返崗員工健康排查工作,掌握其復工前14天行動軌跡。籌備足夠的口罩、溫度計等抗疫物資,確保員工安全生產。復工期間,員工進出廠區及車間體溫測量,整個廠區進行無死角消毒,推行分餐制。

民生項目優先 扶貧企業靠前!紅寺堡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目前,紅寺堡開工企業已達21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達16家。計劃2月底再復工企業9家,3月份再復工企業30家,實現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