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滄州身邊事:與病毒賽跑


與新冠肺炎病毒賽跑,滄州市傳染病醫院檢驗科醫生孫然然必須分秒必爭。為了早診斷、早治療,每次病毒核酸檢測,都要在最短的時間作出精準判斷。

市傳染病醫院實驗樓2樓,有一片“禁區”。其中,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就在這裡。疫情剛出現時,病毒核酸檢測,對於檢驗科每位醫生來說,可供參考的資料幾乎為零,難度遠遠超出了預期。春節前,孫然然將兒子送到父母那,一頭扎進實驗室。

她和同事查閱了大量資料,同時借鑑原有的經驗,保證病毒核酸檢測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檢驗科的工作枯燥乏味,與可能存在的病毒相伴,精力更要高度集中。孫然然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隔著滿是水汽的護目鏡,眼睛使勁睜了又睜,她抿緊嘴唇,心中默唸:小心,再小心。滅活、核酸提取、PCR擴增……核酸檢測程序完成,平均需要4至6小時。一次檢測下來,整個人都筋疲力盡。“根本顧不上喝水、上廁所。”孫然然說。

大年三十,孫然然依然在值守。走出實驗室時,天已經黑了,她的心也一點點沉下來。“忙時感覺不到,就怕靜下來,特別想家人。”孫然然說。這時,同事們拿來好心人捐贈的牛奶、水果,大家邊吃邊暢想著疫情過後怎麼過。頓時,又滿血復活。

“早一分鐘把結果檢測出來,就能給下一步疫情控制提供更多依據,就能為抗擊疫情的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多一點支持。”孫然然說,自己和同事們在爭分奪秒,拼盡全力與病毒賽跑,努力為一線防控工作爭取有利的時間和空間。

滄州身邊事:與病毒賽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