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網傳大批韓國人空降中國?還不需要隔離?來看,閔行這個鎮已請來“後援團”

網傳大批韓國人空降中國?還不需要隔離?來看,閔行這個鎮已請來“後援團”

隨著韓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形勢越來越嚴峻,近期韓國飛往中國多個城市的航班出現價格暴漲、一票難求的情況。有網友稱大批韓國人逃往中國。

网传大批韩国人空降中国?还不需要隔离?来看,闵行这个镇已请来“后援团”

真的是這樣嗎?

韓國首爾記者與中國的航空公司在韓國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進行溝通,瞭解到:從目前來看,由於返工潮等原因,航班的絕大多數乘客都是中國籍乘客。

從中國駐韓使館以及中國簽證中心等機構負責人處瞭解到,在24日,韓國公民在韓國境內的中國使館和總領館申請的中國簽證數量僅為300個左右,尤其是管轄“疫情特別管理區”的大邱及慶尚北道地區的中國駐釜山總領館的簽證發放數僅為20餘個,這個數量相較於往年同時期是有一個大幅度的下降。

儘管謠言不屬實

但為了做好在滬韓籍人員的防疫工作

韓籍人員較為集中的虹橋鎮

已經多措並舉,使出了渾身解數

↓↓

网传大批韩国人空降中国?还不需要隔离?来看,闵行这个镇已请来“后援团”

“請稍等,可以給你們的行李做一下消毒嗎?”面對拖著行李箱、戴著口罩的兩位外籍人士,錦繡江南小區大門的保安禮貌地詢問著。發現兩人似乎沒有聽懂,一旁的韓籍志願者樸昌柱立刻主動迎了上去,原來,他們恰巧是剛從首爾回滬的韓國人。樸昌柱用流利的韓語和對方進行了溝通,表達了小區的防疫管控措施。

网传大批韩国人空降中国?还不需要隔离?来看,闵行这个镇已请来“后援团”

與此同時,居委幹部也在第一時間遞上了一份宣傳摺頁,裡面全是用韓語書寫的清潔步驟,以及在疫情期間,小區管理的詳細條例。在聽到和看到了來自家鄉的韓文後,這幾名外籍人士連連點頭,用韓語回答道:“好的,好的,一定會認真遵守執行。“

這些志願者正是閔行虹橋鎮找來的“後援團”,他們中既有韓籍人士,也有朝鮮族。2月27日起,居委幹部、衛生院工作人員將與翻譯志願者一起,對已經登記過信息的外籍人士一一上門再次核對信息。若外籍人士還未隔離滿14天,便會請他簽署承諾書。這份承諾書由閔行區請專人進行多語種翻譯,今天起正式投入使用。

网传大批韩国人空降中国?还不需要隔离?来看,闵行这个镇已请来“后援团”

居委會書記找來朝鮮族“後援團”幫襯

虹橋鎮的錦繡江南小區毗鄰著名的“韓國街”,轄內韓籍居民超過1000戶。“我們一共有3241戶居民,其中超過40%是韓籍居民。”居委書記陳晴花介紹說。這幾天,不少外出旅行、回國訪親的韓籍人士陸續返滬,相應的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也必須在第一時間跟上。

不過,有一道難題擺在了眼前。原來,居委幹部裡沒有人懂韓語,即便會也只是很簡單的幾句問候。而一些重要的宣傳文件和告知書都是中文版,居民返滬後到門衛處填寫的登記健康情況登記表也是中文版,如何能讓韓籍居民清楚的知曉這些舉措呢?陳晴花和同事們犯了難。

語言不通,與韓籍人士交流是主要困難。“一方面韓籍人士看不懂我們發的文件和告知書,另一方面他們填寫的表格彙總上來我們也看不懂。填寫過程中的解釋溝通,門衛也沒辦法指導清楚。” 陳晴花直言。

就在居委會書記發愁的時候,她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小區居民崔永福。“他是朝鮮族,會韓語,人也熱心,在小區垃圾分類工作中就協助居委做了不少溝通協調工作。這次肯定也能幫上忙!”居委幹部趕忙致電求助,15分鐘後,崔永福就出現在居委辦公室。“我能做的事情有沒有?”“有!我們急需將這些翻譯成韓文。”簡短的對話後,居委幹部將一份份告居民書、通知單、宣傳頁遞到崔永福手中。

网传大批韩国人空降中国?还不需要隔离?来看,闵行这个镇已请来“后援团”

崔永福即刻拍照發給了一個懂韓語的小區居民,倆人一起翻譯,另一位家中有打印機的居民則幫著將翻譯成韓文的告居民書、通知單、宣傳頁打印出來送給居委。

如今,在上門走訪摸排時,如果遇到語言溝通障礙,居委幹部便會拿出翻譯好的資料,供他們閱讀。“資料上寫明瞭需要外籍居民做些什麼和怎麼做,比如如何居家隔離、如何自我健康管理、如何登陸健康雲等。

暫時的困難解決了,可疫情防控宣傳是場持久戰,後續怎麼辦?

崔永福決定為居委拉一支“後援團”。他在上海生活了近三十年,是一名“老虹橋”了,平時還是小區的業主代表,和很多居民都挺熟。很快,崔永福就拉來了三名會講韓語的朝鮮族居民。

從大年初三到現在,崔永福帶領“後援團”一直在為小區做翻譯和對接工作,線上線下幫助居委、物業與韓籍人士搭建溝通的橋樑,為抗擊疫情服務。

韓籍志願者互聯網建群傳遞“家鄉話”

除了書面翻譯之外,轄區內還有不少韓籍居民也主動當起了互聯網上的志願者。原來,小區裡的外籍人士曾表示,因為與居委存在語言溝通障礙,對疫情防控宣傳存在理解上的困難。於是,在居委的號召下,一批批志願者用語言搭建起了社區與外籍居民溝通的橋樑。

如今,不少居民在小區的居民通過手機上的微信群,就能用韓語和韓文了解到小區最新的防疫動態信息。這個微信群就是韓籍志願者樸昌柱組建的。現在,一號群已經有了500名群友,二號群裡的人數也達到了221人。

“居委經常和我聯繫,他們有什麼事情就告訴我,我在群裡用韓語發佈政策和通知。” 樸昌柱告訴記者,“之前,有居民看到外國人在小區內抽菸,有些擔心,我聽到這樣的情況後,就在群裡告訴大家,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

网传大批韩国人空降中国?还不需要隔离?来看,闵行这个镇已请来“后援团”

此外,志願者還製作了外語版如何登陸健康雲的電子筆記,每一個步驟都寫得清清楚楚。“我們把筆記發在微信群,讓大家都能瞭解到這些信息。” 樸昌柱說。

疫情需要精準防控,後勤保障也必須跟上。“有十幾戶外籍居民回到小區後,主動要求進行居家隔離,對此我們也是相當鼓勵的。”陳晴花表示,這些居民的快遞、外賣接收和生活垃圾清運,都是居委與物業必須保障好的。

多語種宣傳貼士積極引導外籍人士防疫

其實,這樣的外籍小區在虹橋鎮絕非少數。記者瞭解到,地處閔行、徐匯與長寧交界的虹橋鎮,面積不大,卻有3萬左右的境外人士登記在冊。近期,海外疫情快速發展,但上海部分小區早已“未雨綢繆”。“像是名都城、錦繡江南、井亭苑、萬源新城等小區在疫情初期,就將入滬信息登記表翻譯成英語、日語、韓語版。”虹橋鎮宣傳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鎮裡要求外籍人士做“一人一表”登記時,大部分人都相當配合。

网传大批韩国人空降中国?还不需要隔离?来看,闵行这个镇已请来“后援团”

與此同時,虹橋鎮也不斷加大宣傳力度,近500條中英韓日四語橫幅正逐步投放到鎮內各個小區,清晰明瞭地宣傳健康防護知識,同時再次強調外地回滬人員需做好信息登記。此外,張貼在小區入口處的大幅宣傳海報、慰問信、健康貼士小摺頁等均為中英韓日四語版本,積極引導外籍人士配合防疫工作。

針對虹泉路、紫藤路、老外街等近年來夜市經濟比較興旺的區域,虹橋鎮加大了夜間巡查力度。“現在我們規定餐廳內不能提供堂食,公安、城管中隊、市場監督管理所等部門聯合執法,如果碰到外籍人士要在餐廳內吃飯,就會對其進行勸解,請他外帶回家,減少人群聚集。”

△ 整整48小時,閔行這些醫生為何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搭了個“迷宮”?

△ 今天0-12時,上海新增病例數是……又新排除疑似22例,治癒出院4例

△ 閔行加大口罩市場投放量,每天可達15-18萬個 | 戰“疫”中來

△ 600多家企業、200多家商鋪……閔行這個園區“巨無霸”這樣復工!

△ 上海首家!閔行推出重磅政策,區級財政再補貼8000萬元“援企穩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