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婆媳角色什麼時侯互換?過來的婆婆什麼體會?

雨露雪霧霾


看到這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談論的話題,忍不住也想說說幾句。

首先申明我現在還只是當媳婦還沒有當婆婆,角色沒有重疊也還沒互換,我可以分享我這個媳婦的角色,你可以和我這個將來的婆婆一起借鑑我身邊的年輕婆婆們的做法。

我老公是家裡的老二,上面還有個姐姐。在農村長子便是老大。我和結婚時家裡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在讀中學,在讀高中的時候便接來與我們同住,當自己的弟弟妹妹照顧著。結婚時公公婆婆按農村的習俗送了彩禮,媽媽沒有收下,原封不動如數返還給我們,此逄當時農村戶口可以專非農業戶口,花一些錢就可以了,家裡小叔的體質不是很好,公公婆婆想讓他轉非,以後好找份工作,當時當個工人農村戶口都不行,所以我又將婆婆給的彩禮還回給了婆婆,我至今不知道當初的我值多少錢。因為我們一直沒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而我又一直全心全意地付出自己一片真心,丈夫家的大大小小事情公公婆婆也都找我商量,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曾誤以為婆媳之間的關係可以親似母女,只要你真心付出,直到我結婚差不多8年,有了兒子之後才知道,婆媳地相處應該是相敬如賓才是道理。心直口快的我,在以前在沒生兒子之前婆婆也曾催過說她以後老了帶不了,我就表明了態度我的孩子我自己帶,讓他們別瞎操心,誰知道我的一片好意換來的是矛盾,他們認為我看不起他們,冤到我頭大,我只是跟他們說了和自己媽媽說的同樣的話而己。不過還好,我很快重新定位,定好媳婦的角色,婆婆家有事告訴我我盡力去做,不讓我知道的堅決靠邊,讓她兒子出面,兒子我還是自己帶,她們高興就搭把手,.多了一份距離矛盾也相對少些,我也樂得清閒,回婆婆家過節有當客人被招待的感覺真好,就看著老公和兒子忙裡忙外,他們高興我也舒服。

如今兒子也漸漸的長大,離當婆婆地日子也漸近,幾個好姐妹聚在一起也常論起這個話題,都說兒子們成家是不能和他們住一起的,看法、觀念、生活方式都不相同,住得近一些,需要的時候幫一把,"雪中送碳"就可以了,平時該唱歌唱歌該跳舞跳舞該幹嘛幹嘛。正好單位來了位返聘上崗的姐姐,剛當上奶奶,照顧媳婦坐完月子之後就過來上班,用她的話說:"寧可出錢,都不要去幹涉年輕人的生活。",她說讓兒媳自己帶孫子,吃喝拉撒都是媳婦按她的意思去做,當婆婆地適時打紅包過去鼓勵鼓勵,明智地婆婆,休息地時候她會去兒子那裡小住幾天,帶些土特產去,露一小手廚意,慰勞慰勞媳婦,婆媳兩相處得還不錯。平時就和老公一起徒步、攝影、甚至去露營,十足一個可愛悠然的奶奶。

婆媳的關係就象兩隻刺蝟,有一定距離就相安無事,靠得太近返而互相傷害。



蟬之羽


我當過媳婦,也正在當婆婆。我和婆婆從來沒有過矛盾,和媳婦到現在也很和睦。訣竅在哪裡呢?就是:婆媳如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

淡如水,看明白了嗎?這就是重點,也是難點。一般人做不到呀!

媳婦們總把婆婆看成無所不能的金鋼,有錢有力氣有能耐。所以,買房子找婆婆,看孩子找婆婆,做飯掃地擦桌子也找婆婆,但凡一點沒做好,哼!老了不管你!

婆婆呢?總覺得:我欠你的呀?!天天來討債!

所以,她們水火不容!

我成家之後,沒和婆婆在一塊生活過,一年回家也就一兩次,每次他們都把我當客人。我從結婚之前就沒想過要依靠婆婆。我家的一切,包括養大孩子 ,都是我和老公一起完成的。

有個朋友給我說,她結婚一年都沒有歸屬感,總覺得那不是自己家。我說那房子不是你買的吧?她說是。我從沒有過這種感覺。因為從一開始,家包括家裡的一切都是我和老公添置的。

長年不在一起,怎麼會有矛盾?

兒子去年結婚了。我給小兩口買了房子。然後我明確告訴他們,這房子屬於你們了。我儘量不去打擾他們的生活,我希望他們獨立。但是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怪我冷淡。但是我覺得冷淡至少比吵架要好。所以我還是儘量遠離他們。等他們有了孩子,我該不該去照顧?我現在也不知道。到時候和他們商量吧。


SmileO615


成經的媳婦如今的婆婆,記得我剛結婚時候因為他家兄弟姐妹多家境一般倫到我們結婚時候家無分文《我們排行老三》不要說什麼聘禮啊全免,當初的許諾也蕩然無存沒有辦法只好在我孃家村子上蓋了倆間土牆前牆用的磚當時叫做一面青孃家幫蓋的,可是到結婚時連一燉酒席都沒有給我們倆預備到是揹負一堆饑荒想想當時的日子真挺難過,但是我相信自己會把日子過好的就這樣我沒有抱怨每天起早貪黑幹活不管婆婆家許要什麼我都會滿足她們拿怕沒有我花的錢我也會讓她們過得寬敞些覺得她們老了別讓她們為難我這樣做她們並不感動,記得有倆次我帶孩子去婆婆家去辦事到那以經快中午了婆婆做的中午飯是蒸了一小盆大米飯只夠倆個老人和我兒她們三個人吃的而單獨在鍋邊給我貼了倆個玉米麵餅子我心好涼,在後來我以為人老了會有所改變我的可這個老孃真的變了變的讓我更加不理解她了說一千道一萬她是一個老人過去的就讓她過去了,如今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我也是婆婆倆個孫女的奶奶,想想當出的我為了生活孩子才十個多月我就揹著上山種地除草,把孩子放在車上鋪好墊子放上甘糧和水孩子哭了我就放下手裡的活哄哄孩子不哭趕緊快乾,過去就向一個警鐘時刻敲打我讓我放下婆婆那種高姿態全身心為了兒孫,平常和小雙《我兒媳婦》我們娘倆聊天也沒什麼老小的約束,有很多地方雙就像當年的我她善解人意心她懂得知足她懂得婆婆公公為了她們付出所有,但是我還是很感謝我婆婆因為當初她的種種做法讓提醒我自己如何處理婆媳之間的感情。


大梅的日常生活


不好的婆媳關係我感覺會催生三種婆婆:

1.婆婆更加強勢不講理,倚老賣老,感覺終於翻身了,輪到我做婆婆了,開始作,當然這種很少

2.就是有些婆婆想把她年輕時受的苦受的罪讓兒媳婦體會一遍,感覺這才公平,才心安,她會不停的說我那時候都怎麼懷孕幹活的,怎麼過月子的,怎麼養孩子的

3.就是婆婆感覺自己年輕時受到了哪些苦哪些氣絕不讓兒媳婦再重蹈覆轍,加倍疼自己的兒媳婦


海是倒的天2


我當過媳婦,也正在當婆婆。我和婆婆從來沒有過矛盾,和媳婦到現在也很和睦。訣竅在哪裡呢?就是:婆媳如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

淡如水,看明白了嗎?這就是重點,也是難點。一般人做不到呀!

媳婦們總把婆婆看成無所不能的金鋼,有錢有力氣有能耐。所以,買房子找婆婆,看孩子找婆婆,做飯掃地擦桌子也找婆婆,但凡一點沒做好,哼!老了不管你!

婆婆呢?總覺得:我欠你的呀?!天天來討債!

所以,她們水火不容!


二個朵朵


怎麼可能互換呢 像我家婆 體會不了我嫁給他兒子在他們家受了什麼委屈 我也體會不了她有多心疼他兒子 她看不得他兒子累 希望什麼活都是我來做 不會覺得我一個女孩子嫁過來不容易 離開父母了 自己就要把她當女兒疼


null246343233


毅歌答來:世界上最難處理的關係莫過於婆媳關係。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當某一天,自己一把屎尿拉扯大的兒子,一下子成了另外一個女人老公,此刻的她雖有些不捨,當她撫摸悄悄爬上眼角魚尾紋,她知道了,歲月已將她,從媳婦熬成了婆婆的角色轉換。過來的婆婆怎麼做?為了有幾分發言權,我瞭解了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媳婦,聽聽她們怎麼說,可以一借:

一:要尊重隱私。婆婆要懂得尊重媳婦的私人空間,不要動不動就打聽兒媳的隱私。說實話,婆婆有些問話,搞得人很尷尬,不知道如何回答。媳婦不想說就別刨根問底。還有兒子、兒媳的房間不要隨便進,給我們留點私人空間。

二:不因循守舊。一位媳婦向我告狀,婆婆經常與鄰居聊家常,說兒媳不會持家,經常買新衣服。現在是什麼年代,哪有年輕女孩不愛買衣服的,當然,好買衣服要與自己的收入掛好鉤,不能瞎買。我認為好的婆婆不會拿自己的審美觀和消費習慣去要求兒媳,要學會著跟著時代走,接受新的觀念。

三:把媳婦當女兒。婆婆是過來的人,媳婦再不好再不孝順是咱們的兒子看中的,既然走到一起,要珍惜婆媳之間的關係和緣分,把媳婦當做女兒對待就好了,作為婆婆,只要真心付出,相信小輩會真心回報。

四:經濟上不過分計較。實話說,我本來不想計較婆婆那點錢,但有時候婆婆做的有點過分。她有退休工資,卻連買把青菜,買瓶醬油回來都要問兒子、媳婦要錢。雖然給婆婆錢是應該的,但是在錢的問題上過分斤斤計較,會影響家人感情。

五:當小夫妻吵架的滅火人。兒子、媳婦吵架時,最需要的勸架者、滅火人。而婆婆這時的角色是勸架者、滅火人,而不是幫裡不幫外,把媳婦當外人,感覺兒子永遠是對的。這樣只能是火上澆油,小夫妻越吵越兇。如果這時婆婆聰明幫兒媳,會很快平息戰火,婆媳感情會迅速升溫。

六:尊重媳婦的育兒觀。隨著時代的進步,老輩過去那種育兒的方法必然會被淘汰。婆婆疼愛孫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舉動顯然不衛生。在帶孫子問題上尊重媳婦想法,別在媳婦面前太過寵愛孫子。

七:少居高臨下。有些女性多年來,當家做主習慣了,尤其是過去當過領導的,總是說話帶有長輩的架子。因此,婆婆在與媳婦的交流上,一定要在說話口吻,處事方法上採取民主的作風,讓媳婦感到你對她是平等的。

八:少嘮叨沒完。家務上不提過高要求。如果婆婆經常有事沒事唸叨媳婦,在家務事上雞蛋裡頭挑骨頭,提出的要求過高,會傷害媳婦的自尊心,從而挫傷她的積極性。

九:不要重男輕女。新時代了,決不能還講究重男輕女,不管媳婦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一視同仁。

婆媳關係雖是從古至今的難題,但是隻要雙方想真心實意去化解,其實也不難。只要婆媳大家都大度一點,多換位思考,二個女人都是為了這個家在默默付出。忘掉不好的,記得開心的。相信這個家一定會幸福和睦的。



毅歌情話


我是紅娘大掌櫃,感謝悟空!

對於婆媳角色互換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沒有直說的婆媳矛盾問題,首先呢,看得出題主是一個比較委婉的人,雖然也出現了婆媳之間相處難的問題,卻沒有和經常看到的那些語言行為極端的媳婦們一樣,是值得尊重的,看到你這樣的問題,我們也願意和你一起探討,如果有益與你那是最好的,如果對你無益,那就看過就算了。

首先學會換位思考就可以了,兒媳婦的行為和思想決定婆婆的對與錯,兒媳婦無知無德愚昧,就會怎麼看婆婆都不順眼,婆婆怎麼做都不對。

反過也是一個道理,婆婆尖酸刻薄,無事生非,多管閒事,兒媳婦就會受氣。

既然選擇了這樣的家庭的婆婆,或者這樣的兒媳婦,也不必後悔了,更不用互換角色。

如果媳婦和丈夫真正懂得結婚成家的真正意義,又怎麼會跟婆婆牽扯上矛盾關係呢?各人經營好自己的家,生孩子,做家務…跟誰有關係呢?誰生的就是誰養,天經地義!

婆婆既然把兒子養大,給兒子結了婚,婆婆的責任和義務就是完成了。婆婆要懂得兒子有家了,有愛人了,兒子和兒媳婦才是一家人了,兒子跟父母是血緣關係是親人。真正照顧兒子一輩子的人是兒媳婦,做婆婆要相信兒子兒媳婦會把日子過的更好。

我的建議是:

一、婆媳不在一起過。

二、婆媳之間不要相互求幫助。

三、婆媳之間沒事少來往。

四、媳婦兒不要干涉老公去孝順他父母。

五、夫妻吵架不要連累父母。

婆媳大戰主要的原因就是:

兒媳婦的無德,自私,貪婪,目無長輩。

婆婆的無知,尖酸刻薄,溺愛,無底線的幫助,愛管閒事。

兒子的無能。


紅娘大掌櫃


婆媳關係,一直比較敏感的話題,有些婆婆對媳婦比親女兒都好,大部分都是水深火熱的,其實一家人能和平共處就好,應該互相尊重,理解,包容,婆婆既然是過來人,因為年代不同,所以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她的那個年代,生活的質量,人相處的方式等,有些婆婆就會和你相比較,看你吃的好,用的好,就會覺得嫉妒,因為她沒有享受過,就會覺得你矯情之類的,如果大度的婆婆,看到你為這個家的付出,最心疼的是你的身體,不會計較多花點錢,你享受過什麼,就是希望你和她兒子好好的,就一切都好,人和人之間的差別其實就是人心,人心向善,不計較,不嫉妒,就一切迎刃而解了!祝你幸福!



秋意涼2018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以前的婆婆是高高在上,取來媳婦,一切家務就教給媳婦了,時不時的教育媳婦,這不對,哪不對,惡聲惡氣的,大部分都一樣。
當年的媳婦滶成了婆婆了,大部分都不會像以前婆婆那樣,觀念轉變了,認為進了一家門,就是一家人,現在哪個婆婆敢對媳婦呼來喝去的,每天小心意義的看怎麼樣能做好一切,儘量完美自己,創建一個和諧的家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f593edc11e44fdc81c67f427e00ca1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