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成熟一家,復工一家” 天津市金融機構陸續開工開業


“成熟一家,復工一家” 天津市金融機構陸續開工開業

疫情發生以來,天津市金融局堅持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務並重,會同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天津銀保監局、天津證監局,組織全市各金融機構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一線,全力以赴服務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

  2月24日,在天津市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發佈會上,天津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聶偉迅介紹,天津市惠企21條發佈後,市金融局當天就發佈了《關於建立幫助中小企業共克疫情時艱的金融快速響應機制的通告》,為對疫情防控做出貢獻的中小企業和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聶偉迅首先介紹了五個方面的情況:

  一、建立金融快速響應機制

  我市惠企21條發佈後,市金融局當天就發佈了《關於建立幫助中小企業共克疫情時艱的金融快速響應機制的通告》,為對疫情防控做出貢獻的中小企業和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市、區金融局分別成立專班,通過電話、微信群、電子郵箱等線上方式,細緻解答企業諮詢、徵集金融需求,構建並不斷完善“共克時艱重點企業需求庫”。同時,主動對接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交委、市醫保局、市科技局,緩解重點企業資金壓力。

  二、多措並舉為企業注入“金融活水”

  我們組織金融機構迅速行動,制定專項支持政策,提高信貸業務審批效率,對受困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例如:國開行天津分行為天士力醫藥集團提供貸款3億元,為紅日藥業提供貸款3000萬元;農行天津市分行為天津雅華紙質品包裝有限公司910萬元到期貸款辦理無還本續貸;華夏銀行天津分行對北方國際集團8000萬元到期貸款給予展期;泰達控股成功發行10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疫情防控債),簿記首日就實現了超發,發行利率4.9%,成本比節前降低了60個BP。

  三、加大保險保障服務

  我們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保險機構為抗疫一線人員辦理不低於50萬元額度的人身意外保險工作,多家保險公司積極響應,紛紛向抗擊疫情的一線醫護人員捐贈保險,累計風險保額已超過百億元。比如,建行天津市分行為我市支援湖北參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和我市抗擊疫情指定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病房以及與醫療直接相關崗位的醫生和護士捐贈保額為100萬元的保險,由子公司建信人壽保險天津分公司專設保險快速理賠綠色通道。中國人壽天津市分公司向在我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含外地來津支援人員)、我市赴外地支援醫護人員及政府部門靠前指揮工作人員捐贈額度50萬元保障保險。渤海人壽為我市馳援湖北的醫療支援隊員捐贈保額50萬元的疫情身故保障保險和保額10萬元的疫情感染保險保障,併為我市47家發熱門診醫院,天津市疾控中心、天津市急救中心的全體醫護人員提供保險金額20萬元的疫情身故保險保障和保險金額5萬元的疫情感染保險保障。

  四、指導推動金融機構開工開業

  市金融局多次專題研究開工開業、復工復產工作,按照2月2日市指揮部發布《關於本市延遲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的通知》的補充通知,組織做好銀行、保險、證券的窗口單位於2月3日開工開業。2月9日推動所有金融租賃公司和37家重點融資租賃公司開工開業,佔全市融資租賃業務的80%,現正在積極推動127家融資租賃、融資擔保等七類地方金融機構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爭取2月底前復工復產。對剩餘其他地方監管機構,根據企業意願,指導監督企業按各區防控指揮部要求有序復工復產,成熟一家復工一家。

  五、保障基礎金融服務

  針對養老金代發、理財等金融服務可能造成疫情防控隱患,市金融局4次向商業銀行印發通知,同時聯合市人社局印發《關於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養老金髮放工作的通知》《致大爺大媽的一封信》,減少人員聚集,維護廣大離退休人員身體健康。多次不打招呼深入銀行網點暗訪檢查,專門抽調12名業務骨幹組成6個檢查組,自2月10日起每天深入銀行網點持續不斷對金融服務質效、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等情況開展明察暗訪,共檢查了551個(次)網點,對發現的問題當晚向網點上級機構以提示函、督促函形式點對點反饋,對存在問題的網點專門開展“回頭看”。從目前情況看,沒發現大規模、長時間的人員聚集,各銀行網點在做好服務的同時服務已步入正軌。

  在發佈會現場,記者提到: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資金壓力比較大,在金融方面支持復工復產企業有什麼措施嗎?

  聶偉迅說,對於企業復工復產中主要的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債務償還、資金週轉和擴大融資方面。“我們前期建立了金融快速的響應機制,現在已經入群的金融機構有19家,這其中有14家銀行,3家保險,2家金融租賃公司,可以說我們覆蓋了所有可以為實體經濟融資服務的主要業態。”

  聶偉迅介紹了下一步即將開展的工作。“首先要強化快速響應機制的’快速’。近一年,我們為企業解決融資需求的平均時間是近1.91日。入群的金融機構有一個承諾,就是在兩日內要把符合條件的融資需求全部解決,現在希望這個時間還能進一步的壓縮。”

  “第二就是融資成本。到目前為止,通過快速響應機制,已經為243戶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27.5億元的資金,綜合的融資成本是4.76%。大家都知道,天津市中小企業平均的融資成本是5.46%,通過快速響應機制,我們綜合的融資成本降低了12.2%。再算上央行的貸款支持,成本還可以下降,平均在3.67%,下降了32.8%。希望綜合的融資成本進一步的下降。”

  “第三,我們希望這些金融機構為天津市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開闢綠色通道,主要是可以融資的便利和一些申請材料的容忍。一直以來,金融機構做的都不錯,我們希望通過下一步的工作,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獲得感。”

  “第四就是我們把入群的金融機構範圍進一步的擴大。原來是19家金融機構入群,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銀行、租賃公司、保險公司加入到我們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行列裡來。”

  “第五,信息要更加暢通。我們已經和市工信局建立了共享的企業信息機制。下一步我們要和天津市9個區共享復工復產企業名單。通過這些措施,把金融服務精準的送到有需要的中小企業身邊。”

  “最後,我們市金融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選派了50名幹部下沉到社區,參與了疫情防控在第一線,這已經佔了我們整個市金融局機關幹部的51.5%。現在我們動員這些金融局下沉到基層一線參與疫情防控的同志,參加到對復產企業的工作組裡面,作為金融服務的專員,提供最精準的、最真實的、最貼心的、最便利的服務。”(津雲新聞記者 馬揚洋 侯沐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