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從天花、結核病到瘧疾,人類與動物相處的疾病史

從古至今,人類與動物的共處總是伴隨著愛與恨的糾葛。動物不僅扮演著人類朋友、寵物,乃至食物的角色,同時也扮演者冷酷殺手的角色。前者算是大自然對於人類的恩賜,而後者則是這份恩賜引起的副作用。

從天花、結核病到瘧疾,人類與動物相處的疾病史


就拿飼養寵物來說,它既給我們人類帶來了歡樂,也給我們是不是帶來一些小麻煩,比如它們會把一些傳染病傳染給我們。雖然很多時候,這僅僅是一次小感冒之類的小病,幾天之後感染的人就可以恢復健康,但是有的時候,它卻能給人類製造大麻煩,比如在近代歷史上令人類聞風喪膽的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結核、瘧疾、霍亂、瘟疫等等傳染病。

有意思的是,這些傳染病似乎多數時候只是在人群中廣為傳播,並且猶如冷酷的殺手一樣隨時可以奪去人類的生命。

比如,二戰之前,蔓延在人類社會的致命微生物比荷槍實彈更讓人覺得恐怖,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與傳染病相比,再傑出的將領或武器都會黯然無光。

從天花、結核病到瘧疾,人類與動物相處的疾病史


還記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西班牙人開始了他們征服美洲大陸的正途。雖說在這個過程中,西班牙人的確是手段毒辣、殺人無數,但是由於人類流動而給美洲土著帶來的傳染病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些發源於歐亞大陸的致病菌豈止在美洲非常猖狂,其對很多其他地區的土著依然殺傷力極大。

然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西班牙殖民者卻沒有像美洲土著一樣被當地土著身上攜帶的病菌消滅,反而是西班牙殖民者身上攜帶的病菌給當地土著以致命的打擊。而且這些發源歐亞大陸的病菌在非洲和亞洲的熱帶並沒有像在美洲那樣巨大的殺傷力。

從天花、結核病到瘧疾,人類與動物相處的疾病史


現在我們知道,這可能與各地的溫度、紫外線等因素有關,熱帶的高溫和更強的紫外線不利於病菌的存活,更容易令病菌體內的蛋白質變性。

雖說是如此,但是相信很多人心中還是會與疑惑,為什麼有些致病菌會在人類社會中肆虐,並在很多時候最終成為了一種流行病?

病菌生存的邏輯實證和生物界的其他物種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們靠寄生生存和繁殖,那麼就要找到最適宜生存和繁殖效率最好的宿主,並且還需要這些宿主有很好的傳播力,這樣才有利於它們的生存和繁殖。

從天花、結核病到瘧疾,人類與動物相處的疾病史


那麼,對於病菌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實現廣泛的傳播。比如人類吃了沒有煮熟又受到汙染的肉類和雞蛋等等,就很容易感染沙門氏菌。當然,還有可能是通過昆蟲作為傳播的媒介,在前任和下任宿主之間進行傳播。

當然,除此之外就是接觸傳染了。比如天花,就是通過接觸從上一宿主傳播到了下一任的宿主。再比如流行感冒、百日咳等等,僅僅通過空氣接觸就可以進行傳染。

此外,最讓人覺得恐怖的是,有些病毒不僅僅會致病甚至致命,它們還擁有改變宿主行為的能力。比如狂犬病病毒,不僅潛伏期長,而且一旦發病還能令感染者喪失本性。

從天花、結核病到瘧疾,人類與動物相處的疾病史


說到這,有人可能會問,既然病菌是以寄生為生存和繁衍的大前提,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毒性,竟然令宿主喪命?

病菌的本意當然不是要殺死宿主,但是病菌在傳播的過程中,出現意外卻是時有發生的。可以說這是病菌在積極傳播的過程中的副產品,但是即便是它的宿主在這種副作用下死亡,病菌本身在很多時候卻可以通過一些合適的媒介繼續感染下一個宿主。

比如霍亂病菌,如果宿主在生前的排洩物汙染了水源,那麼其中或者的病菌就很有可能通過水源去感染下一個甚至下N個宿主。所以,從這種情況來講,病菌雖然殺死了宿主,但他們並沒有消亡,而是積極地尋找到了更多新的宿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