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有哪些症狀?

李冞嶸


劉醫生談骨論筋📢脊髓型頸椎病有哪些症狀📢

看到這個專業的醫學問題,我心裡很高興,說明大家對於健康知識的需求越來越高了。脊髓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的一種類型,佔其發病人數的一到兩成。雖然它的發病率不是最高,但是它是頸椎病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一旦延誤診治,常發展成為不可逆行神經損傷。為了讓大家對它有個全面的認識,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


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是指在頸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椎間盤突出或脫出,骨贅的生成,後縱韌帶和黃韌帶增生、肥厚、鈣化,導致脊髓受壓或缺血,進而出現脊髓功能障礙。


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

1.先從下肢雙側或單側發沉、發麻開始,緊接著出現行走困難,下肢肌肉發緊,抬步慢,不能快走,重者蹣跚步態。

2.雙下肢協調性差,跨越障礙物困難,雙足有踩棉花的感覺。容易摔倒。

3.頸部痠痛不適,發硬,頸後伸時四肢麻木。

4.上肢症狀為主時,可出現麻木、疼痛,嚴重者寫字困難、飲食起居不能自理。

5.括約肌障礙,如尿瀦留。

6.胸以下皮膚感覺減退、胸腹部發緊,即束帶感。病理反射陽性。


脊髓型頸椎病發病時,症狀可能較輕微,無法預測哪些病人將加重,而加重速度可以很快並導致嚴重的脊髓功能障礙,並且可能長期殘留並繼續惡化。

不管哪種類型的頸椎病,治療都會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相輔相成。

1.早期的患者可以頸部制動。a.使頸部肌肉鬆弛,緩解肌肉痙攣引起的疼痛。b.減輕局部的水腫及炎性反應。c.維持頸椎的正常生理弧度。d.避免進一步損傷。

2.理療方式。理療是治療頸椎病的傳統方式,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消除痙攣,減輕或消除充血水腫,增強肌肉功能,減輕脊髓四周鈣化。

3.採取正確的姿勢,包括工作姿勢和睡覺姿勢。定期活動頸部。

4.藥物治療。活血化瘀、肌肉鬆弛、消炎鎮痛等,必要時給予脫水藥和激素減輕脊髓的水腫。

5.對於嚴重的脊髓損傷,非手術治療難以緩解壓迫症狀。如果沒有手術禁忌症,還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的選擇就不多說了。

脊髓型頸椎病平時特別要注意防止外傷,容易引起脊髓損傷,嚴重的出現截癱,那就非常嚴重了。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凡有脊髓刺激或者損害的病變均須與CSM相鑑別。從普通X線片即能鑑別頸椎骨折脫位、環樞椎半脫位、頸椎先天性畸形、頸椎骨結核、骨腫瘤等。此外尚有以下幾種疾病須與本病相鑑別。

脊髓腫瘤

患者可有頸、肩、枕、臂、手指疼痛或麻木,同側上肢為下運動神經元損害,下肢為上運動神經元損害。症狀逐漸發展到對側下肢,最後到達對側上肢。

脊髓空洞症

多見於青年人,好發於頸段脊髓,病程較長而發展緩慢,痛溫覺與觸覺分離,尤以溫度覺減退或消失更突出,多無蛛網膜下腔梗阻。腦脊液含量一般正常。CT或MRI檢查可以確診。

脊髓蛛網膜炎

起病前多有感染或發熱病史,病程較長並有起伏,神經根痛少見。腦脊液蛋白含量較高且細胞數增多。

脊髓造影特徵性改變為造影劑流動緩慢,並呈分散點滴狀或不規則條索狀。MRI顯示T1加權像在病變早期脊髓增粗,蛛網膜下腔變窄,經過一段時間後脊髓背側沿椎管長條狀異常T1信號。

肌萎縮型脊髓側索硬化症

患者先是上肢出現症狀,由於發展到肘、肩,然後到對側上肢,隨後到下肢。檢查可見手骨間肌萎縮,甚至不能拿東西、扣扣子,但無感覺障礙。

下肢有肌痙攣和病理反射;脊髓造影通暢。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說話不清,舌後墜可阻塞呼吸道,預後不良,一般明確診斷後存活僅4~5年。

後縱韌帶骨化症

1938年Key首先報道本病,而日本於1960年提出本病可以引起嚴重的脊髓功能障礙。其骨化情況可分為連續型、間斷型、混和型和孤立型。


醫數


隨著現代工作壓力的增大,頸椎病人群日益增加,並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發展,學生群體中患有頸椎病的也有一定的比例,課業增多是主要原因。頸椎病是因為頸椎間盤發生退變,從而繼發節段性不穩,導致椎間關節及椎體增生的一種骨質疾病,嚴重者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學習生活,頸椎病的臨床表現是單側或雙側肢體無力、麻木以至行走活動困難,胸腰有束帶感,嚴重者可致四肢癱瘓,大小便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質量。

近年研究發現,頸椎病的發病原因及機制,不是由單純的骨性壓迫導致,長期勞損、創傷、不恰當的鍛鍊、先天性畸形、坐姿不當及落枕等均可發生本病的發生和發展。

一般將頸椎病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及混合型。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

脊髓型頸椎病嚴重可致殘。

脊髓型頸椎病一般可分為四個大方面的症狀。

1.首先出現的是下肢症狀:下肢症狀出現較早,一般是最早出現的症狀。而且相對來說是比較重的症狀。主要的表現是緩慢進行性的雙下肢麻木、冷感、疼痛、僵硬發抖等。有的患者有行走踩棉花感、頭重腳輕,步履蹣跚;嚴重者下肢痙攣症狀,可出現痙攣步態。行路困難、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是最後的結局。

2.其次出現的是上肢症狀:出現的一般較晚,有些較輕的或較早的病人可能沒有上肢症狀,或症狀相對比較被病人忽視。患有脊髓頸椎病的患者可能上肢會笨拙、無力,倒茶、吃飯用筷子時等一些細微的動作時會很困難,這是因為運動神經元通路受到了損害所導致。

3.軀幹症狀:胸腹部麻木、疼痛,以致感到胸悶憋氣不適。膀胱、直腸括約肌障礙也較常見,表現為尿急,有時便急不可耐,甚至可以尿褲子。排尿無力、尿不盡感以及便秘等,嚴重者小便瀦留或小便失禁等情況的發生。

4.頭部症狀:主要表現於頭部異常疼痛、頭暈。

鑑於脊髓型頸椎病的病理改變的嚴重性,如果不經手術難以解除脊髓壓迫,逆轉和自限的機會不多,也可以說機會為零。如果沒有手術禁忌,應該認作是手術適應證。


康復匯


頸椎病分為,頸形頸椎病,神經根形頸椎病,椎動脈形頸椎病,脊髓形頸椎病。

脊髓形頸椎病是因為頸椎體的退化,軟組織的慢性退變,脊髓壓迫神經而形成的。

脊髓形頸椎病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外傷的原因,生活中的各種鍛鍊,如,打羽毛球,快跑,使頸椎產生劇烈的運動,產生外傷。搬重物,一些重體力勞動者,由於下蹲姿勢不對,迅速搬起重物,造成腰椎損傷。外力撞擊,車禍引起的外傷,事後不加以治療,或者恢復期保養不當,都會形成頸椎外傷。

椎體慢性退形形變,人到中年,各臟器慢性退化,身體技能下降,骨質疏鬆,缺鈣等原因都會形成椎體的慢性退變。

不正當的姿勢和習慣,不正當的姿勢和習慣都會形成頸椎和腰椎的慢性損傷。現代生活中玩手機的人越來越多,長期低頭,頸椎肌肉得不到放鬆,損傷頸椎。玩電腦的人整天坐在電腦旁,長期久坐損傷腰椎,造成腰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住主要有一下幾點。

上肢部的變化,由於長期性的低頭,或者長期處於同一姿勢。引起肩部肌肉僵硬,頸椎反射性的疼痛,吃飯時手抖,手麻,手臂不能上舉,手臂無力。



下肢的變化,由於長期的的久坐,或者不正當的姿勢,而引起脊髓壓迫神經,導致下肢的一系列變化,跛形,腿腳發麻,雙腳無力。有的表現為為大小便異常,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頭部的變化,脊髓型頸椎病,長期得不到治療,長期得不到改善,會逐步發展為腦部,頭部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吞嚥困難,言語不清,走路踩棉花,四肢無力。有的甚至會發展成為腦梗,腦出血。



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長期不改變自身的習慣,不加以鍛鍊,但後期有的甚至發展為癱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