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這次疫情給國人上了一課,您覺得傳統文化,在今後的生活工作方面有什麼作用和價值?

聿劍傳統文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直到今天,我們仍然離不開這一標準。很長一段時間,中西醫粉論戰不休,多是就理論而理論,最終只有看是不是能把人的病治好,用實踐來證明理論的正確,而不是相反。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回答白巖松問題是說得好:中國人應該感到幸福,有中醫西醫兩套醫學保證,有什麼不好的呢?

這次在武漢抗疫前線,3000多名中醫醫生通過自己的實戰證明了,中醫照樣能治好新冠這樣的未知瘟疫。本人前幾年得了喉咽,上很多醫院醫治兩年未見好,但在草藥市場讓收草藥的郎中拿了五元錢的草藥,竟然奇蹟般的好了。所以後來對中醫越來越信,雖然仍不知道所以然,但其中一定有道理,我們只是沒有研究透罷了。

但讓人悲哀的是,今天在中國,中醫學已經日漸勢微,從業多年的中醫拿不到執照的多的是,只能靠西醫資格證開藥。

我們祖先醫書中所描述的經絡啊等等,肉眼看不見,但古人都有特定的語言解釋,不是玄妙的、講不清楚、而是我們看不見、看不懂而已。如果能用現代的語言進行解釋和解讀,那麼中醫對普通人而言,也就是變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比如針灸、推拿、呼吸訓練、運動、草藥等等,都需要很多人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和實踐解讀,這樣才能與時俱進,讓中醫成為我們當下時代的大眾醫學。


慢客阿銳


育魂,沒道德感、文化感的人,本事有多大,禍害就有多大,無德難成大器,如高福之流的疾控中心所謂的院士們!把毛主席那套全否定,現在報應了吧?科學家眼中只有名利,民族悲哀,共產黨悲哀,國家不幸,社會精神文明倒退!急功近利風氣養成,中央要負責任,尤其貓論者!


秋風8031636046042


人類總是在思考中不斷進步,在反思糾正自己的路線,使其能夠沿著正確的路線前行。通過這次疫情,國人們也因此上了一課。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說,這次事件之前讓我們反思出四個道理:

敬畏自然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古代先賢對自然一直是有著敬畏之心的。孔子有言“畏天命”,《尚書》裡有“唯天地,萬物父母”的句子。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莊,更是對自然推崇備至。

大自然是人類耐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自然中的一切,山川河海、飛禽走獸、花草樹木都與人一樣,同屬於這個自然界之中。它們就像我們的兄弟姐妹,地澤萬物,大地則扮演的是母親的角色。

對於自然,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敬畏之心。敬畏不是害怕,只有敬畏自然,我們才行有所止。行有所止後,我們才可以在大自然中和平、持續地發展。

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與敬畏自然不同,順應自然更多的是強調順應自然的規矩發展,做到因勢利導。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的《寡人之於國也》這篇文章中就強調了人與自然的順應關係。就像農民根據二十四節氣種田耕地一樣,只有摸清大自然的規律,並順應這種規律。人類才能在規律的作用下更好地發展。相反,如果違背規律,必然會自食惡果。

防微杜漸

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中有這樣一句話:“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這是在告誡人們,要注意事情的細節、細微之處,才能更好的防範禍患。

這個道理對於這次疫情也同樣適用,如果疫情初期,有更多的人能夠早點發現它,相關者能夠儘早的重視它。那麼很有可能將病毒扼殺在搖籃中,不會像現在這樣大規模擴散,損失慘重。

仁愛積善

在疫情期間,有很多暖心助人的事情發生。大到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援助,小到中國民間個人為抗擊疫情所作的貢獻。這些都極大的幫助和鼓舞了中國抗擊肺炎。

出現這些好的現象,也與中國一直所提倡的和平、互助的思想有關,而這些思想落實到傳統文化中就是仁愛積善。

常言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能夠做到仁愛積善,必然會有更好的發展。因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社會和諧,世界太平,人才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若木語

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精華的部分,值得我們後輩人學習。通過這次疫情,我們也從傳統文化中悟出了很多道理。但傳統文化中也有糟粕,我們在繼承和發展時要注意甄別,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若木小記


忘恩負義,邯鄲學步,忘記祖先,怎麼樣祭奠祖先?不用燒紙,用微信,QQ,紅包,支付寶嗎?祖先傳承是靠子孫後代。現在有些人連孩子不要?極端精英極端功利。歌星明星跪地磕頭,號啕大哭,住院治療,博得眼球,不敢生孩子。捐款


恩澤六方


通過此次疫情可以看出,現今社會更加亟需迴歸偉大的毛澤東思想,需要大公無私的雷鋒精神。


不需要理由3644374


疫情過後希望國家儘快清理貪汙腐敗吃拿卡要,封建迷信,牛鬼蛇神,!能治百病的騙子清理清理!,


用戶5616402771470


這次疫情,我頗有感悟,這是小編的拙見,與大家分享

我覺敬畏自然應從敬重自己的文化、敬畏我們民族做起!

一個沒有敬畏之心的人,會肆無忌憚,經受不住誘惑的侵襲,把握不住做事做人的度,以至於完全迷失自己。

一個人心存敬畏的時候,他就會有整體意識,懂得感恩自然,把除自己之外的一切視為上賓,而不是利用與踐踏。

一個能夠自然相敬如賓的人,他肯定是一個和諧的分子,一個人在和諧著別人與外物的同時,最終也和諧了自己,圓滿了自己。

 如果我們承認民族與其所處自然和諧相處的歷史過程和價值,我們也應該承認,在當下和未來的自然環境保護中,他們的智慧和知識積澱同樣需要得到尊重。所以,僅僅停留在敬畏自然是不夠的,這樣可能做不到真正的敬畏。我們的敬畏應該落實到在自然環境中繁衍生息的文化上,並將其昇華為對其文化主人的敬畏。這是因為,正是他們、正是那些長期以來精心耕耘和呵護各自自然環境的各個民族,才是這些大自然及其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承者。

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有“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優秀品格,愛惜萬物是社會倫理道德的自然推演和延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是一句口號,而應體現在人們日常行為中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對於傷害動物的誘拍擺拍,一方面需要以法律手段規約當事人行為,有關部門必須依法懲處傷害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另一方面,人們也要提升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意識,樹立對世間萬物和各種生靈的敬畏之心。 

人類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資源和環境問題,在人與自然關係上,西方經過了“敬畏自然”、“征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階段,中國傳統文化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其思想的主流,主要體現在儒家和道家思想上,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上,中國傳統文化有其優點和不足,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吸取西方思想的優點,以更好地應對發展中的問題。

人們常說要敬畏自然。然而當下,人類的文化已經覆蓋到地球的各個角落。每當我們談論一個地方的時候,那個地方通常已經打上了特定文化的烙印。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自然,都已經擁有自己的文化主人。

  在幾百年乃至數千年的文明進程中,我們生活在這些地方的各族兒女,以他們的智慧和勤勞,構建了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文化架構,為整個人類持續不斷的繁衍生息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任何外來者,都必須珍惜和敬重這些文化傳統及其價值。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很多自然界的悲劇,其前奏曲往往都是當地傳統文化遭到塗炭。這說明,敬重不同文化是保護自然生態的前提,也是其基本途徑。

  


山旮旯子


上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課。讓中國十四億人更深體會,共產黨的江山是多麼的美好。教育了個別不做為,和多數愛心人的光彩


幸福一生4347980120524


都是找死文化。與時共進才是出路


巴士底獄3


這次疫情更深刻地給國人上一課,沒有這次疫的的瘋狂,我們那個又有清醒的頭腦去認識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上下五千年可謂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飲食也是一種文化其中包含酒文化、茶文化、餐飲文化太多太多。自古以來以來我們的祖先就是與大自然和諧共生,我們食用的家禽、生畜為我們的生活所用,並且能夠和我們世世代代友好相處。這是因為沒有違返大自然的規律,如果執意去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圈,大自然也會給人類相應的懲罰。想當年小時候陽光明媚、風調雨順、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彷彿人在畫中游。而如今人肆虐大自然塗碳生靈,造成生物鏈失衡。大量的森林被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各個國家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發展造成大量汙染水土中毒。隨著社會商品化快速發展,我們吃食物越來越不是原生態了,這也是世界上普遍現象。為什麼現在的人生活雖然都能吃飽,可以不一定“吃好”。看一看為什麼現在有的人出現三高的那麼多,糖尿病患者那麼多,去一小門疹牙科看看無論年齡大的年齡小的壞牙的那麼多,並且牙科醫生忙的還要預約。我們再看一看老一代活著的人,身體硬朗,有的連一顆牙都不掉。雖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些有錢人開始不滿足現有生活水平開始獵奇了,打起野生動物主意,於是乎撲天蓋地就興起了吃野生動物熱,就連蛇、蛙、猴腦、螞蚱…都成了他們的美餐,這就極大地造成了生物多樣性,打破大自然生物多樣性給我們教訓還少嗎?同時沒有經濟利益的驅使,沒賣買就不會造成野生動物的虐殺。你非洲的象牙賣買造成了大量野生象被殺擄,多麼的殘忍,最後殘忍的一面要我們人類去付出代價。我們要大聲疾呼要斬斷那些打野生動物的利益鏈條,還我們一和睦相處的大自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