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攝影時使用閃光燈時的ISO如何設置?

無敵馬克兔


分享我的經驗

如果單純說ISO

如果單純說ISO,好的一方面白天光線好的時候可以提高快門速度,當然夜晚的時候拍攝也帶來更高快門速度,但是難以掩蓋的就是噪聲放大,所以早期相機一上點高ISO,畫面就沒法看,比如說索尼早期全幅單反相機A900ISO上400就完了,不過現在相機處理器和成像單元的強大噪聲處理已經不錯,但ISO的第一眼卻給大多數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就成了習慣,而就不分好壞。

ISO與閃光燈等效指數有關

閃光燈指數就像燈泡瓦數一樣,出廠就固定它的能力,一支60指數如果去看廠家們都保守給出大約30米左右,我們有多少人在距離30米地方用閃光燈呢?保守和安全永遠是廠家們首要考慮的問題,可以小但一定要有效果,等效閃光指數由來和ISO有一定的關係,而且更加實用,相鄰整級ISO給與閃光燈指數以平方根級數遞增,你可能會想對於畫面影響,只存在暗部,這樣的情況更容易手持夜景拍攝明顯。

具體設置幾何

一個順序,兩種情況,如果全TTL可以跳過,如果手動閃光,先指數,後光圈,再距離,再再ISO,這個順序適合在兩種情況下,單純閃光燈光源和混合光源還是有一定差別,夜景混合光線更加明顯,如果降低暗部噪聲,拿起背上腳架,使用慢快門。

總結:閃光燈下ISO設置基於一個順順序,對於畫面的影響還是單純閃光光源下較小,而真正以閃光燈作為光源才是真正學習閃光燈開始。


非說有理


閃光燈的作用:

1.為拍攝的主體人物正面補光

使用情形:如果人物是背光拍攝,那麼面部較暗,要想清楚拍攝人物,就需要使用閃光燈進行補光,以獲得人物正面與環境背景相協調的亮度,效果較好!

2.獲得較快的快門速度,使畫面更清晰

使用情形:如果是在暗光下拍攝運動主體,為了保證足夠的曝光量,需要更長的曝光時間,但運動主體就會出現動態模糊的情況,所以,需要使用閃光燈進行補光,以提高快門速度,瞬間凝固住清晰的運動主體。

3.在室內昏暗的光線中為主體人物補光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在光線昏暗的室內拍攝,比如某一個管理講座,或者會議室,那麼,為了拍攝到清晰的人物表情,就必須使用較快的快門速度,所以就需要使用閃光燈進行補光。

閃光燈的基本功能原理:

1.閃光燈指數(GN)與閃光距離

閃光燈指數(GN)表示閃光燈功率的大小。閃光燈指數的數值越大,功率越大,光的強度越高。

使用手動曝光進行閃光燈拍攝時,通過閃光指數和拍攝距離,可以計算出曝光使用的光圈:閃光指數(ISO100)÷拍攝距離(m)=光圈值。

反過來,如果知道光圈值,通過閃光指數也能計算出閃光距離。如果相機與被攝體的距離超過閃光的有效距離,就有可能造成曝光不足,解決辦法就是提高ISO感光度(ISO感光度提高兩檔,閃光燈的拍攝距離增加1倍),或者使用閃光更強的外接閃光燈。

以具體的機身和鏡頭來做個列表,看看內置閃光燈的有效照射範圍(單位:米)各是多少:


阿壩人文地理


你好,好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是攝影時使用閃光燈的時候lso怎麼設置呢?

答:個人認為可以設置手動攝影設置快門抓拍,是晴天的時候lso可以設置100~200、能見到底的時候可以設置lso,200~400,回答完畢。


星月追夢


指數=光圈*距離

提高ISO相當於提高了內閃的閃光指數,所以提高ISO就得減少閃光的輸出量,否則會過爆!

ISO200是100指數的1.4倍,指數=光圈*距離,試著手動輸出下試試,在M檔下,如果被攝體距離不變在F2.8下正確曝光,在ISO200下的光圈在4左右應該能正確曝光前提是閃光輸出量是全光輸出!

所以室內環境開閃光燈情況下,原則上ISO設置在100-200!有時候需要特殊光效,例如為了體現光比效果,陰影區不用燈補,而是採用高感拉昇,這時候ISO調整到1600左右,但是高光區必然過爆,則需要縮小光圈以到達高光不爆,陰影不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