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華5000年曆史能一次性拍成電視劇嗎?效果又會如何?為什麼?

蒙牛PK伊利


拍成紀錄片可以,有故事的朝代用三五集重點鋪敘,沒存在感的一兩集帶過。只要肯花錢,找真正懂行的專家審核,不難拍出較高質量的紀錄片。

要拍成肥皂劇偶像劇就難了。

第一個問題:誰是主角?

不要說5000年跨度,就是100年你也沒法整出一個貫穿全劇的主角啊!《三國演義》是雙主角,前期曹操後期諸葛亮,即使如此,到諸葛亮死後以下的戲純屬湊數,說不上完美收尾。

第二個問題:錢錢錢命相連。

劇組準備在服化道上花多少錢?5000年下來風俗習慣變化之大,幾乎是天翻地覆,絕不可能跟TVB似的幾套戲服從先秦用到明末。

第三個問題:很多歷史事件不太知名,也沒有很強戲劇性,但於歷史發展又很重要,刪除就會脫線。

你打算怎麼解決?

從現有條件看,你這個野心純屬妄想!


真正鱷魚不哭


中華5000年並非說不能拍成電視劇,但是5000年的歷史,如果要一次性拍好,帶來的難度會非常大,效果也比較不看好。原因來簡單做個分析。

首先是5000年的時間跨度過長,對於服道化是個巨大的考驗,因為我們知道的各個朝代的服裝、習俗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如果拍攝的不是一部紀錄片,要拍成電視劇,也就是每個時期都會發生劇情和故事。無數個朝代一一說盡,服裝化妝上就要花費巨大的精力,中國現在的劇組能潛下心做這個的團隊很少,同時也是一筆巨大的投資。

其次是關聯性會比較差,5000年的歷史,往少了說也必須得100集講完,各個朝代講一兩集,100集都是打底的。而期間的關聯是什麼呢?

一旦過了一半,就會讓人覺得難以連貫上。我們熟知的一些跨越年代的故事就有一些先例,但都僅限於幾百年!比如曾經有部電視劇叫做《千秋家國夢》,大約是講述了幾百年的歷史,大約是清末、民國、現代這樣的三個篇章,這是最容易入手的傳承篇。又比如TVB的《鳳凰四重奏》,這部劇集曾經讓佘詩曼拿下視後,也是從一個家族的幾代女性的故事去講述,所以女主的每一個階段觀眾都明白,這是發生在誰身上的故事,幾百年還是不難駕馭的!

所以說到這,大家大約懂了,如果5000的歷史失去了關聯性,只是簡單的羅列出來,是不足以打動觀眾的。畢竟我們不是要看數百數千個演員來簡單的露個臉,這樣拍出的劇集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和影響力。

第三,如果拍攝一部跨越5000年的電視劇,誰來演是個大難題。不同時期的人物的設定、造型都是不一樣的。有哪個編劇能有這麼大的能力編出每個朝代的故事集合在一起?而放在一起後是不是能確保不是一個簡單的拼盤呢?

我們看過的拼湊的故事太多了,比如每每到一些重要的日子時總有一些影片,或許是導演功力不夠,或者是一些客觀原因,集合幾個導演拍攝不同篇幅的作品,結果就很四不像!大部分單元型的電影並不受歡迎。《我和我的祖國》是個例外,那是因為基本上把全中國最好的導演用上了。所以當編劇擅長的領域不一樣,但又要做到前後融會貫通時,這樣的長跨度電視劇落實就很難了!

第四,投資問題,因為跨度這麼長,劇集能拉到贊助嗎?

能有片方願意投資這樣的電視劇嗎?這點很值得懷疑!這並不像張藝謀導演奧運會或者國慶晚會那樣,每個點一筆帶過。而是需要渲染個性,起承轉合,有人物矛盾,同時突出5000年輝煌的中華史,這樣的考驗是極大的,也是很難做到的!

當然有生之年還是可以期待一下,有沒有人敢去拍這樣的一部電視劇。如果真的有勇士敢於立項併成行,那作為愛國的小編,還是回去支持的!不過巍巍大中華,可拍攝的素材實在很多,也不必拘泥於非要拍個囫圇吞棗的全篇?凝聚在一個點上,做細做精雕琢出佳品就可以啦!


極品娛樂


沒有任何積極影響,估計罵聲一片

首先,5000年的事情,不說其他的,你這個是戲劇呢,還是紀錄片呢。

戲劇的話,自然需要戲說一定的情節,那麼紀錄片需要儘量真實的還原歷史。

那麼說說難題吧:

人物太多,太亂,看不懂。電視劇是要考慮收視率的,你拍這個5000年涉及到的人物,可以這麼說吧,你把當今所有一二三線明星都弄去,都不夠。如果一人扮演多個角色,這個就很容易形成混亂。而且5000年曆史,雖然在歷史上有延續性,但在故事上沒有延續性,舉個例子,我前幾天看武王伐紂,看得正好,覺得不錯,出差幾天回來,怎麼變成漢武帝打匈奴了,人物故事完全更改,根本沒有任何聯繫,這個怎麼吸引人呢。

5000年曆史,說實話,現在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劉邦和劉備誰是誰的祖宗,看一個電視劇,主要是看情節的,而非看歷史。

哪怕類似三國演義這樣的,三國演義其實也不是歷史。

所以這樣的電視劇,如果拍成戲劇類的,幾乎是不可能的。演員太多,服裝,道具年代不同也不同,拍成紀錄片,一來收視肯定很低,二來費用太高,也缺乏很多實際意義。


葉飄刀


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四個輝煌璀璨的文明,分別是發源於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發源於尼羅河畔的古埃及文明,發源於恆河、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以及發源於長江黃河的中華文明。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其他三個文明都相繼衰落,只有中華文明在歷經了王朝更迭、時代變遷後依舊薪火相傳,綿綿不斷。

在有史書記載的5000多年裡,歲月往來穿梭,民族交替融合,朝代更迭不斷,然而,文明、文化,中華民族的根基卻從未被動搖。上下五千年的大國文明,使得黃河長江孕育出這個古老而燦爛的國度,我們的祖先在這片土地上耕作勞動、繁衍生息,也曾經為了守護這片家園付出鮮血與生命。我們的過去,有萬國來朝的光輝歲月,也有山河破碎、外族入侵的屈辱時刻,歷史留給我們的永遠是無盡的嘆惋也感慨。一部五千年的文明史,經歷歲月的洗禮,久而彌新,散發出越來越醇厚的大國底蘊。這部千年中華史,更像是一曲動人的長歌,有昂揚激烈的動人華章,也有嘔啞低咽的掩淚啼鳴,慷概、雄壯、哀怨、悽婉,匯萬千情思於一身。英雄,偉人,歷史長河中一個個光輝的名字是這個國家幾千年奮鬥歷程的見證。

如果要拍這樣一部五千年跨度的大工程電視劇,不論從內容,劇情,專業度,時長,後期製作,資金等各方面來說都有困難。難免出現不精,不準,失趣,耗資等問題。




星聞第一線


可以,但只能以簡史的方式來拍。因為太恢弘了,其間多少英雄人物?多少重要事件?整個華夏民族多少個分水嶺和轉折點?這些都是要摘取選擇的,內容太豐富,不能成為流水帳,同時要突出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特色。前2000年,依照相關的歷史傳說,後三千年,有史證,可以偏重。炎黃、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國、新中國。炎黃、春秋戰國、秦、漢、唐、宋、明、新中國,這些可以放為重點。五十集上下就差不多了,製作成本嘛,呵呵,你請誰演?小鮮肉們?那十億以上了。如果是真正的演員,四五億差不多。製作時間三五年吧,拍攝時間一年多,準備時間和後期一至三年,史料收集外加後期的嬌正。最重要的是演員陣容太龐大,這就需要整體籌劃時重點在選角,故事都在那裡,不用修正太多。其實這部劇拍成,對整個中國的歷史是一次致敬和總結,古代皇帝編書,也是整理史籍匡正人心,這個劇的作用差不多。


說叔


可以。就是時間太長,歷史過多,關係也很複雜,那製作時間和成本會很高。由於歷史的豐富性,可能到後面編輯師和導演,還有觀眾都會心累,太燒腦了,畢竟我們國家歷史源遠流長,所以這是有一定難度的。就不知有哪個劇組能做到,如果做到了,只要質量能過關,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會支持的。或者可以分幾部來拍,不用一次性,給觀眾和劇組一個緩衝期。還是可以期待的。




野子19999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黃帝開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出現皇帝大概800多位。出現的名人事蹟更是不計其數。


按照你說的把五千年都拍成電視劇。應該是從黃帝開始,到現代結束。如果你說的全部拍成電視劇是把每一個帝王,名臣,名將,名人全部體現出來的話,那就可以先舉一個例子。

《康熙王朝》是一部反應清朝康熙皇帝從繼位開始到結束的一部描述康熙功績的一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在位61年。2000年2月開機,2001年11月播放,大概用了22個月的時間,全劇46集。共花費大概三千萬拍攝完成。這還僅僅是一位皇帝。我這裡有兩個主要問題

1.演員從哪裡來?

現在的中國影視圈想必大家有所瞭解,都是以小鮮肉,流量明星為主。這種大型歷史劇,有幾個可以演出皇帝的那種氣勢,威嚴,更何況有八百多位皇帝,雖然其中有些皇帝在位時間很短,但是像陳道明這樣的演員還是很少的,遠遠不夠。更不要說那些名臣,大將和名人。這些角色根本不是那些適合愛情劇的小鮮肉可以飾演的。演員問題無法解決。

2.五千年的經費哪裡來?

當時2000年的康熙王朝耗費3000萬,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大的投資。放到現在相當於大概一個億。這還是當時演員片酬不高,現在的一個億都拍不出來康熙王朝這樣的電視劇。這是康熙王朝61年的經費,五千年的經費從哪裡來?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愛情故事,會有多少人喜歡這部劇高質量的拍攝伴隨著高昂的費用。而且電視劇投資巨大,回報慢。現在的投資人都喜歡投資少回報快的電影,僅僅演員片酬就是一個巨大的難題,誰會投資這麼一部看不到尾的,受眾群體少的,收益未知的大投資電視劇,為了民族自豪感嗎?這已經屈指可數了,誰不是為了回報,為了收益。

可以說所有拍電視劇需要的東西都是問題,都是困難。拍攝61年在位的康熙王朝用了大概2年46集耗資3000萬。五千年的歷史我想你心裡有一個大概了。如果真的有人拍攝出來了,那肯定是讓中國人民有了更加強大的自信以及自豪感,我只能說太難了。


流心影視


這絕對是可以做一輩子的一個大工程。

5000年呀,想想就覺得有意思。

感覺可以做一個簡單版的,比如說做成一個一年一集。

就叫一年又一年,然後做5000集。

全國範圍徵求意見稿,每一年都選出最重大的事件,一定是件特別有意思的事。

前面的估計不好選,

後面的估計也不好選,

前面的不好選是因為太少,

後面的不好選是因為太多,

但是就是每年一集,

就這樣一年一年的,

隨著歷史的進程過來,

一定特別有意思。

每一集半個小時左右。

想想就覺得特別好玩兒。

比如說萬曆15年那一年就有一本很完整的書。

其餘的年代全國人一起發覺,肯定特有意思。





綠豆訝


不怎麼現實,演員人數,時長,成本都是一個鉅額數字。不過可以拍成一個電視劇。片段式的,一個時代講述一個經典故事。這樣對導演的壓力也是很大的。也可以採用多個導演組成一部電視劇。就像《我和我的祖國》一樣的拍攝方法。


無聊的小松鼠


我覺得能拍成,因為只要中國想要拍那麼就一定拍的成,版權資金等都不是問題。但這效果嗎可能是個問題,因為一部劇出來本身他就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然後他剛開始放映時,你可能很期待,也會去看一眼,但辣麼長的故事估計不是重度歷史喜愛者,誰都沒有辦法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