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冬瓜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冬瓜栽培技術要點

冬瓜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它適應性強,產量高,耐貯運,生產成本低,生產效益好。

冬瓜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冬瓜栽培技術要點

一、栽培季節

冬瓜耐熱,喜高溫,因此必須把它的生育期安排在高溫季節,入秋前後收穫,定植和播種時間以地溫穩定在15℃以上為宜。

冬瓜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冬瓜栽培技術要點

二、播種與育苗

露地冬瓜栽培季節多直播,但採用保護地育苗移栽則有利於培育壯苗,促早熟增產。中原地區一般直播在4月下旬,陽畦育苗在3月上中旬播種,播種量每667米2需0.4~0.5千克。苗齡一般40~50天,具有3葉1心時定植為宜。由於冬瓜種子發芽慢,且發芽勢低,可採用高溫燙種(75~100℃),然後浸泡一晝夜。最適宜的催芽溫度為25~30℃,3~4天可萌發。

冬瓜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冬瓜栽培技術要點

三、定植

栽培冬瓜的地塊以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為好。應及早深耕,充分暴曬,整平耙細,避免雨季田間積水引起漚根或病害的發生。冬瓜生長期長,施足底肥有利於發揮增產潛力,一般結合整地,每667米2施有機肥5米3以上,並摻入過磷酸鈣20~25千克。冬瓜的栽培密度因品種、栽培模式及整枝方式而不同,一般冬瓜採取單蔓整枝或雙蔓整枝時,行株距為200釐米×40釐米,每667米2密度800株,每株留一個瓜,支架栽培行株距為80釐米×(50~60)釐米,每667米2種植1300~2000株;小型冬瓜每667米2密度5000株。

冬瓜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冬瓜栽培技術要點

四、田間管理

1.灌溉與中耕

為促使根系儘快生長,定植後應立即澆1~2次水,緊接著進行中耕鬆土,提溫保墒。緩苗後輕澆一次緩苗水,繼續深耕細耙,適度控水蹲苗,促使根系長深長旺,使苗子壯而不徒長。待葉色變深,茸毛及葉片變硬時即可結束蹲苗。一般情況下,蹲苗2~3周。

蹲苗結束後及時澆催秧水,促使莖蔓伸長和葉面積擴展。但澆水量仍不可過多,否則易造成植株瘋長,營養體細弱,這一水之後,直到坐瓜和定瓜前不再澆水,以免生長過旺而化瓜,促使生長中心向生殖生長轉移。

待定瓜和坐瓜後,果實達0.5~1千克時澆催瓜水,之後進入果實迅速膨大期,需水量增加,澆水次數和水量以使地表經常保持微溼的狀態為準,不可溼度過大,同時雨後注意排水,以免爛果和發病。

收穫前一週要停止澆水,以利貯藏。

2.追肥

冬瓜結果數少,收穫期集中,因此追肥也宜適當集中,一般追肥2~3次。第一次結合澆催秧水施用,以有機肥為主,可在畦一側開溝追施腐熟的優質圈肥,每667米22000千克,混入過磷酸鈣30千克,硫酸銨10千克。定瓜和坐瓜後追施催果肥1~2次,以速效肥為主,可每667米2施尿素15~20千克,並進行葉面噴磷,噴營養劑2~3次,促使果實肥大充實。

3.整枝、盤條、壓蔓

冬瓜的生長勢強,主蔓每節都能發生側蔓,而冬瓜以主蔓結瓜為主,為培育健壯主蔓,必須進行整枝、壓蔓等。

冬瓜一般採取單蔓整枝,大冬瓜也可適當留側蔓,以增加葉面積。當植株抽蔓後,可將瓜蔓自右向左旋轉半圈至一圈,然後用土壓一道,埋住1~2節莖蔓,不要損傷葉片。通過盤條、壓蔓可促進瓜蔓節間生長不定根,以擴大吸收面積,並可防止大風吹斷瓜蔓。另外,還可調整植株長勢,長勢旺的盤圈大些,反之小些或不盤。儘量使瓜蔓在田間分佈均勻,龍頭一致,便於管理。每株冬瓜秧,應間隔4~5片葉子壓蔓一次,共壓3~4次,最後使莖蔓延伸到爬蔓畦南側,以充分利用陽光,增加營養面積,壓蔓的同時要結合摘除側蔓、卷鬚及多餘的雌雄花,以減少營養消耗。大冬瓜坐瓜後,在瓜前留下7~10片葉打頂,小冬瓜在最後一瓜前留5~6片葉打頂。

4.支架、綁蔓

冬瓜採用支架栽培,有利於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密度,提高產量,但生產中採用的較少。冬瓜一般在抽蔓後開始扎架,可以扎三角架或四角架。大冬瓜架要高些,中間可綁橫杆。因為大冬瓜一般在20節左右開始著生第一雌花,結果部位相當靠上,所以上架前應進行一次盤條和壓蔓,使龍頭接近架的基部,以縮短植株的高度。蔓伸長後及時綁蔓,可每3節綁一道,共綁3~4次。綁蔓時注意將蔓沿杆盤曲後綁,鬆緊要適度。

5.選瓜、留瓜、保瓜

大冬瓜一般每株留1個瓜,為保證植株結果並長成大果要預留2~3個,待瓜發育至1千克左右時選擇瓜形好、個體大、節位最好是第二或第三個瓜留下,其餘摘除。一般不留第一或第四個之後的瓜。早中熟品種可留第一和第二個瓜,每株一般留2~4個。為促使果實正常發育,定瓜後要進行翻瓜、墊瓜。炎熱季節容易日燒,還要遮陰防曬。

冬瓜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冬瓜栽培技術要點

五、適時採收

  • 冬瓜由開花到成熟需要35~45天,小冬瓜採收標準不嚴格,嫩瓜達食用成熟期可隨時上市,大冬瓜多在生理成熟期採收,直接或貯藏後上市。冬瓜生理成熟的特徵是:果皮上茸毛消失,果皮變硬而厚,粉皮類型果實佈滿白粉,顏色由青綠色變成黃綠色,青皮類型皮色暗綠。採收時要留果柄,並防止碰撞和擠壓,以利貯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