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三年同行,我看到的TA的樣子

三年同行,我看到的TA的樣子

題記: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席捲了這和個本該祥和寧靜的春節。各行各業“逆行者人”不斷湧現,娛樂圈也不例外,韓紅以及她的公益團隊又一次挺身而出。這是一支由韓紅率領具有豐富救助經驗的公益團隊。此次弛援武漢之前,他們的征途早已遍佈中國最偏遠的角落。2017-2020歷時三年,我們曾有幸跟隨這支團隊的腳步,用鏡頭記錄下鮮為人知卻真實的故事。這一次,我們用音像與文字回顧那些鮮活的溫度,願所有生命都被呵護,願所有付出都不被辜負。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魯迅

2019年1月23日,武漢封城。

封城第三天,韓紅團隊的物資已經抵達一線,從1月23日起,韓紅微博每天更新關於武漢捐贈的動態,前後近200名藝人和社會愛心人士將款項交給了韓紅。

在這篇稿子發出來前,我們與韓紅團隊交涉多次,每次都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

三年同行,我看到的TA的样子

| 初心 |

在這三年裡,韓紅也曾問過自己做這些事的理由。

三年同行,我看到的TA的样子

“每個人進這個團隊初心不一樣,就連我,剛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都有邪念:我韓紅要做就得把它做得漂亮,就得把它做大。後來才知道,我這叫貪念。”她曾直面內心,這樣說過。但一年一年做下去,她從那些,她幫助的人和幫助她的人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

她看到過太多雙渴望的眼神,聽到太多聲無奈的嘆息,她沒辦法假裝看不到、聽不到。

“有人說阿甘很傻,但我就願意做箇中國的阿甘,乾脆就不抬頭,不看人,就朝前跑。”

| 這是怎樣的一群人?|

2019年8月17日,“韓紅愛心百人援川“公益項目由韓紅帶隊從北京出發,途徑四川兩市九縣,行程3300公里,l結束了為期十五天的公益之旅。此次義診人數總計11437人,免費發放藥品9241單位。

三年同行,我看到的TA的样子

幾百人的志願者團隊,不同身份,不同目的。隊伍裡不同人對韓紅的稱呼也不同,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喊她“老大”、醫療專家們喊她“韓老師”,郭曉東、黃綺珊、蔣欣這些老友們喊她“老韓”,車手們喊她“1號”。

這樣一個複雜的團隊工作起來是什麼感覺?紀律,這是團隊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每次義診前,清點人數和強調紀律是默認的流程。即便你第一天加入到這個團隊,你也會自覺地開始嚴謹起來。

結束義診後,大家又好像都成了家人、朋友。

| 感性與理性 |

與工作中冷靜沉著的韓紅不同,生活中的她其實像個孩子。李霄雲記得自己當時分完藥一出門就看見韓紅在抓娃娃,“那天我還看見韓老師跟賓館門口當地小孩一起玩拍紙片。”王鷗說。在金池眼中,白天的韓紅跟戰士一樣,晚上跟他們一起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八歲的小孩兒,一碰到吉他就走不了了,需要大家哄她,跟她說說話,開開玩笑,聊聊天。

三年同行,我看到的TA的样子

韓紅是個感性的人,除了鏡頭裡,我們常常能看見她和患者溝通完就跑到鏡頭外悄悄抹眼淚。每次慶功宴或者出發之前的講話,她都免不了哭一次。她喜歡講故事,但她的故事最先感動的總是她自己,於是一聽著那些帶著哭腔講出來的故事,你的眼眶莫名也跟著溼了。

但她在現場也有急躁的一面,也會生氣。

三年同行,我看到的TA的样子

寧夏當地近親結婚非常普遍,很多孩子生下來就患上難以治療的遺傳病症,第一個娃娃有病,不管,繼續生第二、第三個,最後一個家庭裡有好幾個“病孩子”。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因為心疼孩子,韓紅氣不得去跑去批評那些不負責任的父母。情緒上頭,還放幾句狠話,把抱著孩子的父母罵的抬不起頭:“要不是看在孩子的份上,我就不救了。”下一秒又拿著對講機四處找專家們為孩子會診。

| 車隊裡的“1號” |

“我們的初衷就是,下到最偏遠的地方,最窮的地方,然後為那些根本看不起病或者是醫療條件極差的地方去服務。”當記者問蔣欣是否覺得路途太遙遠時,她這樣回答。

正是要下到最偏遠的地方,所以我們的隊伍在車上的時間總是很漫長。

每個車手都配備著對講機,我們常常能聽到韓紅的聲音在對講機裡總結工作,她語速不快,一字一句慢而有力,儘管受信號干擾也都能聽清楚。常常是結束一個地方的工作,轉到下一個地方的途中,她會抓緊時間把情況跟大家說一說,鼓勵和批評也都有,偶爾還會開開玩笑。還有車手們通過對講“交換物資”,“有湖南的啵,我車上有檳榔,想要的待會找我拿哈~”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

三年同行,我看到的TA的样子

由於志願者隊伍越來越龐大,幾十輛車的車隊,前後能差半個小時的車程。而韓紅總坐在車隊的第一輛車裡。

2010年8月7日,韓紅往甘肅舟曲運送物資的途中發生了一起交通意外,韓紅乘坐的車輛從山壁到護欄連續撞擊反彈,最終翻出去十幾米,她說:“爬起來以後我的眼鏡連一個劃痕都沒有。”她相信是她過往所做的事幫她過了這一關。

“死就死我一個人,我值了,因為你們都衝著我來的。”她知道只要1號車安全平穩,後面的六十多輛車都會平安,從那以後,韓紅坐車隊首車成了無聲的規矩,“1號”的稱謂也因此而來。

“我不能讓車臺裡聽不到我的聲音,不管是哪一部分,媒體、專家、明星、車手,哪一個團隊都不能沒有我,所以我必須站在隊伍裡面。”

| 為愛與責任堅守 |

在去年(2019年)“百人援川”活動的慶功宴上韓紅老師哽咽著感謝大家的支持。韓紅清楚的記得每位車手、醫療專家的姓名,記得他們的故事,她甚至記得哪家醫院帶了哪些儀器,還對那些寶貝們如數家珍。

“從3號開始,幾乎每天我都要吃一片助眠藥,我從來沒有吃過安眠藥睡覺,因為我真的害怕出事。我們團隊在出發前召開了塌方、泥石流、落石、地震的應急措施會議,曾經一度我想取消”百人援川“,因為我承擔不起這個責任。我帶著的是優秀的醫療專家、文藝界的明星們,你們都是國家的寶貝,你們要是出了事,我一個人扛不住。”

三年同行,我看到的TA的样子

每天他要思考的事情太多了。帶領著這樣一個團隊,韓紅幾乎沒辦法好好睡覺,也不能讓自己倒下。直到慶功宴最後,她都沒喝一口酒,因為大家還沒有安全回家,接下來他還需要清醒著處理後續的工作。她拿著一杯茶站在臺上:“以茶代酒,感謝各位的支持。”聲音還顫抖著,最後哭的說不出話來,只好深深鞠一躬便退場了。

【感謝韓紅愛心公益基金會和醫療專家、明星等志願者們,我們2020年再見。】

總策劃/唐宜青、監製策劃/濟坤 小蕙 、編輯/李承宇、編導/小蕙 鏵月 承宇 濟坤 、攝影/馬海東 宋佰洋 古中陽 嶽泰 李濟坤 、視覺設計/郝呂鑫 馮勇衛、運營推廣/章若名 苑可 管管 夢鸞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